一种改进型钢轨支撑用橡胶垫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4966发布日期:2019-09-12 08:5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钢轨支撑用橡胶垫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型钢轨支撑用橡胶垫板。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中,列车运行时车辆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并传递给钢轨,通过扣件、轨枕的隔振、减振作用,压力逐渐衰减,直至被道床和路基吸收,从而保证车辆平稳行驶,因此,一般在钢轨的底部会装设有橡胶垫板,一方面可以减少钢轨的下沉量,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并分散钢轨传给轨枕、道床和路基的压力。

现有的橡胶垫板如图1~3所示,沿橡胶板1条长方向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设有位置交错的上沟槽3和下沟槽4,在橡胶板1的底部,橡胶板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四个定位脚2;橡胶垫板通过四个定位脚卡装在轨枕两侧,钢轨则通过扣件中的轨道扣板压装在橡胶垫板的顶部,由于四个定位脚位于橡胶板的四个端部,受力面较小,因此在列车运行时,橡胶垫板易发生窜动并产生磨损,影响隔振、减振的效果,严重地还可能因剧烈磨损而窜出,失去减振作用,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橡胶垫板易发生窜动,影响隔振、减振效果,以及产生磨损,影响行车安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钢轨支撑用橡胶垫板,其可防止橡胶垫板发生窜动并造成橡胶垫板磨损,提高减振效果,保证行车安全、使用寿命较长。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橡胶板,沿所述橡胶板的条长方向,所述橡胶板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设有上沟槽、下沟槽,所述上沟槽和所述下沟槽交错布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橡胶板的底部,沿所述橡胶板的条长方向,所述橡胶板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条,在所述橡胶板的顶部,沿所述橡胶板的条宽方向,所述橡胶板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挡条,两个所述第二挡条之间的间距与钢轨的变形余量相适应。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挡条和所述第二挡条的内侧均呈锯齿形;

所述第二挡条相对设置且长度为所述橡胶板长度的三分之二;

所述第二挡条的形状和高度与轨道扣板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橡胶垫板底部的第一挡条卡装在轨枕两侧,橡胶垫板顶部的第二挡条卡装在钢轨的两侧,通过第二挡条可防止橡胶垫板相对于轨枕的横向窜动,通过第一挡条增大了橡胶垫板与轨枕侧面的受力面,可限制橡胶垫板相对于钢轨的纵向窜动,从而有效提高橡胶垫板的隔振、减振效果;并减缓橡胶垫板的磨损速度,从而保证行车安全,并延长了橡胶垫板的使用寿命。

锯齿形的内侧面可增大橡胶垫板与轨枕、钢轨接触面的阻力,进一步防止橡胶垫板发生窜动,从而提高隔振、减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橡胶垫板的主视图。

图2为现有橡胶垫板的左视图。

图3为现有橡胶垫板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4~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钢轨支撑用橡胶垫板,其包括橡胶板1,沿橡胶板1的条长方向,橡胶板1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设有上沟槽3、下沟槽4,上沟槽3和下沟槽4交错布置且槽口方向相反,在橡胶板1的底部,沿橡胶板1的条长方向,橡胶板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条6,在橡胶板1的顶部,沿橡胶板1的条宽方向,橡胶板1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挡条5,由于钢轨和轨枕为十字形连接,因此沿橡胶板条长方向设置的第一挡条卡装在轨枕的两侧,条宽方向的第二挡条卡装在钢轨的两侧,可有效防止橡胶垫板相对于轨枕纵向方向以及相对于钢轨横向方向的窜动,从而有效提高了橡胶垫板的隔振、减振效果;并可减缓橡胶垫板的磨损速度,保证行车安全,并延长橡胶垫板的使用寿命;两个第二挡条5之间的间距与钢轨(未示出)的变形余量相适应,以便给钢轨承受压力后下压时提供变形空间。

第一挡条6和第二挡条5的内侧均呈锯齿形,可增大阻力,进一步防止橡胶垫板的窜动,提高隔振、减振的效果;第二挡条5相对设置且长度b为橡胶板1长度a的三分之二,可防止挡条对钢轨的过度限制,影响列车在转弯或者岔道路段的运行安全;第二挡条5的形状和高度与轨道扣板(未示出)相适应,可将第二挡条设置成与轨道扣板一致的形状,轨道扣板通过第二挡条将钢轨压紧在橡胶垫板的顶部表面,可增加轨道扣板的扣压力,从而保证钢轨与轨枕的可靠联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