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碎石混合料透水路面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55202发布日期:2019-11-27 21:34阅读:3753来源:国知局
聚氨酯碎石混合料透水路面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透水路面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聚氨酯碎石混合料透水路面施工方法,适用于市政人行道、自行车道、园林景观、生态公园绿道、树池、停车场等,应用范围较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镇化已成为未来趋势,但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暴雨后的城市内涝,那么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迫在眉睫。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道路路面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结构,密不透水,且多数城市道路缺乏完善的雨水收集和排放管道,一旦下暴雨极容易出现内涝。因此,业界人土一直在寻求一种新型的透水路面铺装材料,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多孔隙聚氨酯碎石混合料(porouspolyurethanemixture,ppm)便是这样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材料。ppm施工的路面透水、透气性好,可以进行自然排水,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为地面以下动植物提供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并可改善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颜色丰富,路面美观,能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可增加整体环境的美观性。为了解决ppm的路面铺装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施工方法,以实现ppm在路面铺装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ppm的路面铺装问题,提供了一种聚氨酯碎石混合料透水路面施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聚氨酯碎石混合料透水路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准备:首先采用c25混凝土对原路面进行硬化、调平处理,并设置横坡排水,养生维护1周;铺筑ppm透水路面前,对现场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并将调平层清扫干净;然后,用空压机顺风向吹净浮尘,使表面洁净、无杂质;同时检查各种施工机械,调试机械至良好状态,检查碎石是否洁净、干燥,检查聚氨酯胶粘剂是否储存良好,保证无变质现象;

2)ppm设计:施工中采用单级配碎或者间断级配碎石,碎石粒径为3~5~10mm,碎石级配对ppm强度及路用性能影响不大;

3)ppm拌合:现场拌制聚氨酯混合料,先将称量好的碎石倒入搅拌机内,再开动电机搅拌;聚氨酯胶粘剂掺量为碎石质量的3%,聚氨酯胶粘剂包括a、b组分,且a、b组分的质量比为100:65,其中a组分为胶粘剂,呈琥珀色,b组分为固化剂,呈红棕色,不含细集料和填料,主要靠包裹在粗集料即碎石表面的聚氨酯胶粘剂氧化反应形成强度,并将碎石粘结成整体,为保证ppm透水性满足要求,其较多由单档集料或间断级配骨料拌和而成;向干燥洁浄的容器中各加入100:65质量比的a组分与b组分,然后用手持式搅拌器搅拌40~60s,再均匀倒入装满碎石的立式平口搅拌机中搅拌2-4min,然后放料、运输至施工区域;聚氨酯胶粘剂采用即配即用的方式,最佳胶粘剂掺量由室内试验确定。

4)运输:根据施工场地特点、工程量大小、路况来布置拌合位置及运输设备,针对大面积、工程量大的施工建议使用方型板式斗车或微型自倾式货车进行运输,而针对小区域施工选择场内拌合、运输则使用小型推车即可;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漏料和污染路面等现象,并应注意减小车辆颠簸,以防聚氨酯胶粘剂因向下流淌而造成离析。

5)ppm摊铺:ppm运至铺设区域后,先由人工用刮尺刮至初始平顺,使用水平尺找准平整度与排水坡度,摊铺厚度参考其松铺系数,松铺系数选取1.1,且施工时应确保边角处无缺料现象;由于ppm空隙率较大、内部结构以点-点接触为主,故少部分集料存在面接触,这种组成特点使其受力存在薄弱环节,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因此,实际施工中不能使用压路机等重型机械进行碾压。对于大面积透水路面工程而言,一般采用专门的施工机械(如表面抹光机)进行轻量压实收面;而对于面积较小、厚度较薄并且较为分散的局部区域也可由人工抹平收面,人工收面的作用同样是压实;摊铺完10~12min后,用表面抹光机或者人工进行轻量压实与收面;混合料铺筑如有不均匀处应派专人进行及时补料和铲料,再进行人工收面;ppm从搅拌机出料后,运至施工地点进行摊铺、压实直至毛面防滑处理完毕的最长时间不超过25min;

6)图案加设:先使用304不锈钢分隔带制作成图案模板,固定在设计位置,铺设过程中先绕开图案进行铺设,最后选用不同颜色碎石的聚氨酯混合料进行图案填充,人工进行收面;图案也可作为对路面修补的一种措施,在路面有损害的情况下,先将路面疏松碎石及其周边部分铲除,再凿成规则图案进行修补;铺设过程中为了增加园路等施工部位的趣味性,可以设计增加图案,如蝴蝶、花瓣、海豚等图案,并用上述方法进行图案加设;

7)接缝处理:当不可避免地出现冷接缝时,用木条固定收边,并将接缝处理成垂直平顺的直线缝,做到规则、洁净;接缝时保证新铺筑的ppm与已固结的ppm透水路面高程相同,以达到淡化接缝的效果;ppm铺筑尽量做到连续作业,避免较多的施工冷接缝,以保证ppm透水路面整体美观;

8)防滑处理:待ppm透水路面面层固化后,每1m2滚涂0.1kg搅拌均匀的聚氨酯胶粘剂,并在其表面均匀撒上70~140目的0.1kg/m2石英砂,以增强路面的耐磨、防滑效果。

9)养生及交通管制:每一段压实抹面完成并检查合格后,立即开始养护,路面养护期间封闭交通,其目的是保持孔隙内清洁,使其不被泥土、油类等污染,防止在聚氨酯碎石透水路面未达到设计强度前受到冲击力而受损,在养护温度28℃条件下,养护5h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聚氨酯碎石混合料透水路面施工方法,具有施工便捷、经济绿色、透水性强、色彩丰富、设计多样、质量可靠、使用年限长等特点,可以有效缓解目前城市雨后内涝难题,从长远来看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形成的聚氨酯彩色碎石透水路面可长期再在-40-80°c的环境中正常使用,具有较好的耐高、低温性能和良好的耐久性,不会出现天热路面软化变形或低温脆化现象。而且聚氨酯路面高透水、储水的孔隙结构,可以极大的简化市政排水系统,减轻城市排水管网压力,能满足降雨量为100mm的大暴雨雨水不外排,有利于缓解暴雨时城市内涝;ppm铺设的路面可以很好的展示石材本色,采用不同颜色的石料可以得到不同颜色的路面,且可以制作各种logo、几何图案、花型、文字等,极大的丰富了路面的视觉效果;ppm透水路面后期养护方便、快捷,可直接在破损基础上施工,5h后便可开放交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聚氨酯碎石混合料透水路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准备:首先采用c25混凝土对原路面进行硬化、调平处理,并设置横坡排水,养生维护1周;铺筑ppm透水路面前,对现场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并将调平层清扫干净;然后,用空压机顺风向吹净浮尘,使表面洁净、无杂质;同时检查各种施工机械,调试机械至良好状态,检查碎石是否洁净、干燥,检查聚氨酯胶粘剂是否储存良好,保证无变质现象。

2)ppm设计:施工中采用单级配碎或者间断级配碎石,碎石粒径为3~5~10mm,碎石级配对ppm强度及路用性能影响不大;混合料集料必须选用洁净、坚硬密实、无杂质的碎石,以确保其质量;碎石不宜含有较多针片状颗粒,形状宜接近于立方体,以保证碎石间有足够的接触面积;现场施工时应保证碎石不受潮、不受杂质污染、干燥。

3)ppm拌合:现场拌制聚氨酯混合料,先将称量好的碎石倒入搅拌机内,再开动电机搅拌;聚氨酯胶粘剂掺量为碎石质量的3%,聚氨酯胶粘剂包括a、b组分,且a、b组分的质量比为100:65,其中a组分为胶粘剂,呈琥珀色,b组分为固化剂,呈红棕色,不含细集料和填料,主要靠包裹在粗集料即碎石表面的聚氨酯胶粘剂氧化反应形成强度,并将碎石粘结成整体,为保证ppm透水性满足要求,其较多由单档集料或间断级配骨料拌和而成;向干燥洁浄的容器中各加入100:65质量比的a组分与b组分,然后用手持式搅拌器搅拌40~60s,再均匀倒入装满碎石的立式平口搅拌机中搅拌2~4min,然后放料、运输至施工区域;聚氨酯胶粘剂采用即配即用的方式,最佳胶粘剂掺量由室内试验确定。本实施例以400kg为例,聚氨酯胶粘剂掺量为12kg,a组分掺量为7.27kg,b组分掺量为4.73kg,向干燥洁浄的容器中各加入a组分7.27kg、b组分4.73kg,然后用手持式搅拌器搅拌40~60s,再均匀倒入装满400kg碎石的立式平口搅拌机中搅拌2-4min,然后放料、运输至施工区域;该步骤中,清洁聚氨酯胶粘剂须采用指定厂家生产的聚氨酯胶粘剂,a、b组分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并随时进行抽验,禁止使用质量不合要求的胶粘剂原材料;

4)运输:根据施工场地特点、工程量大小、路况来布置拌合位置及运输设备,针对大面积、工程量大的施工建议使用方型板式斗车或微型自倾式货车进行运输,而针对小区域施工选择场内拌合、运输则使用小型推车即可;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漏料和污染路面等现象,并应注意减小车辆颠簸,以防聚氨酯胶粘剂因向下流淌而造成离析。

5)ppm摊铺:ppm运至铺设区域后,先由人工用刮尺刮至初始平顺,使用水平尺找准平整度与排水坡度,摊铺厚度参考其松铺系数,松铺系数选取1.1,且施工时应确保边角处无缺料现象;由于ppm空隙率较大、内部结构以点-点接触为主,故少部分集料存在面接触,这种组成特点使其受力存在薄弱环节,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因此,实际施工中不能使用压路机等重型机械进行碾压。对于大面积透水路面工程而言,一般采用专门的施工机械(如表面抹光机)进行轻量压实收面;而对于面积较小、厚度较薄并且较为分散的局部区域也可由人工抹平收面,人工收面的作用同样是压实;摊铺完10~12min后,用表面抹光机或者人工进行轻量压实与收面;混合料铺筑如有不均匀处应派专人进行及时补料和铲料,再进行人工收面;ppm从搅拌机出料后,运至施工地点进行摊铺、压实直至毛面防滑处理完毕的最长时间不超过25min;由于水对聚氨酯胶粘剂性能影响较大,故应禁止在雨天进行聚氨酯混合料透水路面施工,混凝土基层表面潮湿未完全干燥时也不允许施工。

6)图案加设:先使用304不锈钢分隔带制作成图案模板,固定在设计位置,铺设过程中先绕开图案进行铺设,最后选用不同颜色碎石的聚氨酯混合料进行图案填充,人工进行收面;图案也可作为对路面修补的一种措施,在路面有损害的情况下,先将路面疏松碎石及其周边部分铲除,再凿成规则图案进行修补;铺设过程中为了增加园路等施工部位的趣味性,可以设计增加图案,如蝴蝶、花瓣、海豚等图案,并用上述方法进行图案加设;

7)接缝处理:当不可避免地出现冷接缝时,用木条固定收边,并将接缝处理成垂直平顺的直线缝,做到规则、洁净;接缝时保证新铺筑的ppm与已固结的ppm透水路面高程相同,以达到淡化接缝的效果;ppm铺筑尽量做到连续作业,避免较多的施工冷接缝,以保证ppm透水路面整体美观;

8)防滑处理:待ppm透水路面面层固化后,每1m2滚涂0.1kg搅拌均匀的聚氨酯胶粘剂,并在其表面均匀撒上70~140目的0.1kg/m2石英砂,以增强路面的耐磨、防滑效果。

9)养生及交通管制:每一段压实抹面完成并检查合格后,立即开始养护,路面养护期间封闭交通,其目的是保持孔隙内清洁,使其不被泥土、油类等污染,防止在聚氨酯碎石透水路面未达到设计强度前受到冲击力而受损,在养护温度28℃条件下,养护5h即可。

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维护与养护,施工完成后需养护5小时,严禁行人、车辆在上边行走而形成辙印,对美观效果及修复造成麻烦;定期对聚氨酯路面使用高压水枪进行清洗,防止孔隙堵塞而不能透水的问题。

聚氨酯碎石透水路面与彩色透水沥青路面对比表

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不限于以上具体实施方式,而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多种变形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构思与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改进和等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