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的市政工程道路测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01308发布日期:2020-01-03 13:0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的市政工程道路测量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工具,具体是一种便捷的市政工程道路测量设备。



背景技术:

市政工程一般是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是指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公共交通设施、给水、排水、燃气、城市防洪、环境卫生及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

目前,测量轮在测绘行业,房地产开发评估、房产测量等行业应用广泛,但是现有技术下装配有测量轮的装置,均是把测量轮作为支撑、测量和转向一体化使用,这样在不需要测量的位置移动测量装置也会对测量轮造成损耗,对测量轮以及整个装置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毁;同时现有的便捷的市政工程道路测量设备在测量时产生的震动会影响测量轮测量时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影响测量的精准度,同时现有的便捷的市政工程道路测量设备一般单纯依赖人工推动测量设备移动,极大地增加了测量人员的工作强度,而往往测量中需要携带其他附属工具包括纸笔等,一般都是测量人员自己携带,极大地增加了工作的难度,而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下时,来往车辆非机动车无法看清施工人员,会带来安全隐患,降低了测量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的市政工程道路测量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捷的市政工程道路测量设备,包括横板、液压伸缩杆和辅助移动装置,所述横板上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杆,所述液压缸固定安装在横板顶部中间位置,液压缸液压连接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底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测量轮,所述测量轮上设置有显示计数器,所述横板底部两端对称设置有辅助移动装置,所述辅助移动装置包括连接杆、横杆和减震装置,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安装在横板底部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横杆顶部中间位置,所述横杆底部两端对称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筒体、万向轮、杆体、第一减震弹簧、滑动板和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筒体固定安装在横杆底部一端,筒体内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底部固定安装有杆体的一端,杆体的另一端伸出筒体且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滑动板底部和筒体内侧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第一减震弹簧套设在杆体外侧,所述滑动板顶部和筒体内侧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液压杆外侧套设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两侧通过l型支架固定安装在横板底部,所述液压杆顶端设有反光片,所述横板右侧上设有储物箱,储物箱上设有箱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套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减震材料层。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外侧固定安装有牵引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对道路进行测量时,利用液压缸驱动液压杆伸长,进而带动测量轮向下移动至与地面接触,当测量完成后,利用液压缸驱动液压杆收缩,从而带动测量轮向上移动至与地面分离,避免测量轮始终与地面接触,减少了测量轮不必要的损耗,延长了测量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滑动套增加了液压杆伸缩时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测量轮与地面接触时的稳定性,提高了测量的精准度,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设置减震材料层用于对测量过程中杆体产生的震动进行吸收,避免震动过大影响测量轮测量时的稳定性,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在杆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实现了设备的自由移动,通过设置第一减震弹簧用于对设备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进行吸收,避免震动过大对设备造成损坏的同时影响测量的精准度,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第二减震弹簧用于对设备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进行进一步的吸收,进一步保证了测量的精准度,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牵引环用于方便测量人员将设备与牵引设备连接,无需人工推动设备移动,极大地降低了测量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测量的效率,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液压杆顶端设有反光片,可以避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注意前方正在测量施工,起到警示作用,提升了作业中的安全性,横板右侧上设有储物箱,储物箱上设有箱门,可以讲在测量中需要的其他工具放置在内,无需单独携带,进一步增加了此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便捷的市政工程道路测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便捷的市政工程道路测量设备中辅助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便捷的市政工程道路测量设备中滑动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横板1、l型支架2、液压伸缩杆3、液压缸4、液压杆5、滑动套6、牵引环7、显示计数器8、测量轮9、辅助移动装置10、连接杆11、横杆12、减震装置13、筒体14、万向轮15、杆体16、第一减震弹簧17、滑动板18、第二减震弹簧19、减震材料层20、反光片21、储物箱22、箱门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便捷的市政工程道路测量设备,包括横板1、l型支架2、液压伸缩杆3、滑动套6、牵引环7和辅助移动装置10,所述横板1上设置有液压伸缩杆3,所述液压伸缩杆3包括液压缸4和液压杆5,所述液压缸4固定安装在横板1顶部中间位置,液压缸4液压连接液压杆5,所述液压杆5底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测量轮9,所述测量轮9上设置有显示计数器8,利用液压缸4驱动液压杆5伸缩,从而实现了测量轮9的上升与下降,所述液压杆5外侧套设有滑动套6,所述滑动套6两侧通过l型支架2固定安装在横板1底部,当需要对道路进行测量时,利用液压缸4驱动液压杆5伸长,进而带动测量轮9向下移动至与地面接触,当测量完成后,利用液压缸4驱动液压杆5收缩,从而带动测量轮9向上移动至与地面分离,避免测量轮9始终与地面接触,减少了测量轮9不必要的损耗,延长了测量轮9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滑动套6增加了液压杆5伸缩时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测量轮9与地面接触时的稳定性,提高了测量的精准度,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所述滑动套6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减震材料层20,通过设置减震材料层20用于对测量过程中杆体5产生的震动进行吸收,避免震动过大影响测量轮9测量时的稳定性,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所述横板1底部两端对称设置有辅助移动装置10,所述辅助移动装置10包括连接杆11、横杆12和减震装置13,所述连接杆11一端固定安装在横板1底部一端,连接杆1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横杆12顶部中间位置,所述横杆12底部两端对称设置有减震装置13,所述减震装置13包括筒体14、万向轮15、杆体16、第一减震弹簧17、滑动板18和第二减震弹簧19,所述筒体14固定安装在横杆12底部一端,筒体14内设置有滑动板18,所述滑动板18底部固定安装有杆体16的一端,杆体16的另一端伸出筒体14且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5,通过在杆体16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5实现了设备的自由移动,所述滑动板18底部和筒体14内侧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17,第一减震弹簧17套设在杆体16外侧,通过设置第一减震弹簧17用于对设备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进行吸收,避免震动过大对设备造成损坏的同时影响测量的精准度,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所述滑动板18顶部和筒体14内侧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19,通过设置第二减震弹簧19用于对设备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进行进一步的吸收,进一步保证了测量的精准度,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所述连接杆11外侧固定安装有牵引环7,通过设置牵引环7用于方便测量人员将设备与牵引设备连接,无需人工推动设备移动,极大地降低了测量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测量的效率,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液压杆5顶端设有反光片21,可以避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注意前方正在测量施工,起到警示作用,提升了作业中的安全性,横板1右侧上设有储物箱22,储物箱22上设有箱门23,可以讲在测量中需要的其他工具放置在内,无需单独携带,进一步增加了此设备的实用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压缸4驱动液压杆5伸缩,从而实现了测量轮9的上升与下降,当需要对道路进行测量时,利用液压缸4驱动液压杆5伸长,进而带动测量轮9向下移动至与地面接触,当测量完成后,利用液压缸4驱动液压杆5收缩,从而带动测量轮9向上移动至与地面分离,避免测量轮9始终与地面接触,减少了测量轮9不必要的损耗,延长了测量轮9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滑动套6增加了液压杆5伸缩时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测量轮9与地面接触时的稳定性,提高了测量的精准度,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设置减震材料层20用于对测量过程中杆体5产生的震动进行吸收,避免震动过大影响测量轮9测量时的稳定性,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在杆体16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5实现了设备的自由移动,通过设置第一减震弹簧17用于对设备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进行吸收,避免震动过大对设备造成损坏的同时影响测量的精准度,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第二减震弹簧19用于对设备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进行进一步的吸收,进一步保证了测量的精准度,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牵引环7用于方便测量人员将设备与牵引设备连接,无需人工推动设备移动,极大地降低了测量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测量的效率,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液压杆5顶端设有反光片21,可以避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注意前方正在测量施工,起到警示作用,提升了作业中的安全性,横板1右侧上设有储物箱22,储物箱22上设有箱门23,可以讲在测量中需要的其他工具放置在内,无需单独携带,进一步增加了此设备的实用性。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