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轨道减震垫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4177发布日期:2020-04-10 17:01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铁轨道减震垫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器材加工工装,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铁轨道减震垫模板。



背景技术:

传统铁路为有砟轨道,即需要铺垫枕木和石子的轨道,有砟轨道虽然铺设简便、综合造价低廉,但容易变形,维修频繁,维修费用较大,更重要的是,有砟轨道不适合高速、超高速列车行驶,而作为新兴技术的无砟轨道则可以支持高速、超高速列车运行。随着我国高铁技术的突飞猛进,与之配套的无砟轨道建设也蓬勃发展。无砟轨道是指采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整体基础取代散粒碎石道床的轨道结构,其轨枕本身是混凝土浇灌而成,而路基也不用碎石,钢轨、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路基上。无砟轨道是当今世界先进的轨道技术,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美化环境、而且列车时速可以达到300公里以上。无砟轨道平顺性好,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耐久性好,维修工作少,避免了飞溅道砟。无砟轨道主要包括路基、ca砂浆充填层及轨道板,轨道板位于最上,直接承载列车。ca砂浆充填层,即水泥沥青砂浆层,由水泥、乳化沥青、细骨料、水和多种外加剂组成,主要的作用是支承轨道板、缓冲高速列车荷载与减震。作为高铁轨道减震结构的ca砂浆充填层通常需要现场施工成型,成型周期较长,且抗破损性能有限,一旦破损维修相对麻烦。因此,各相关研究、建设单位也在积极研发施工周期更短、施工更便利的高铁轨道减震器材。如公开号为cn203836046u的实用新型专利于2014年9月17日公开了一种新型高铁减震垫板,依次包括第一外垫层、第一夹合层、中心减震层、第二夹合层及第二外垫层。所述第一外垫层及第二外垫层均为聚氨酯板,厚度为5mm;所述第一夹合层及第二夹合层均为聚丙烯板,厚度为10mm;所述中心减震层为减震橡胶板,厚度为10mm。所述中心减震层的两个表面均等距设置有凸起的卡齿;所述第一夹合层及第二夹合层靠近中心减震层的一面均设有与所述卡齿一一对应的凹槽。本实用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相比与现有技术的高铁减震垫板产品,在减震效果上更有效,能够满足高速铁路的减震要求。但该实用新型结构较为复杂,生产工序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现有的高铁轨道减震结构成型周期较长,维修相对麻烦,为克服这些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续生产高铁轨道减震垫,可缩短高铁轨道减震结构制作周期,方便使用及维护的高铁轨道减震垫模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铁轨道减震垫模板,包括基板,基板上设有多个减震体成型孔,基板两侧设有高出基板的护板。使用本高铁轨道减震垫模板用于大尺寸橡胶类高铁轨道减震垫的注塑成型,可替代ca砂浆充填层行使减震功能。基板为本高铁轨道减震垫模板的结构主体,护板与基板构成腔体,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大批量连续生产出的高铁轨道减震垫形状与护板与基板构成腔体互补,即基板的平整部分对应生成高铁轨道减震垫的基体,减震体成型孔则生成突出于基体的减震体,减震体接触并支承高铁轨道的轨道板,用于吸能减震。由于减震体将高铁轨道的轨道板架空,再结合高铁轨道减震垫基体的自身弹性,用本高铁轨道减震垫模板生成的高铁轨道减震垫具有优良的减震性能。使用本高铁轨道减震垫模板可大批量预制高铁轨道减震垫,高铁轨道减震垫使用时如同零部件一样大量储备,随需随用,不会像ca砂浆充填层施工一样受工艺周期限制,因此使用起来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在高铁轨道后期养护过程中可进行任意尺寸高铁轨道减震垫的快速更换,具有极大的维护便利性。

作为优选,护板通过螺栓连接在基板上。护板与基板通过螺栓连接,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作为优选,减震体成型孔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圆台状减震体成型孔便于通过较常规的机加工工具及工艺实现,生成的圆台状减震体具有稳定的力学结构,大量减震体配合使用可对高铁轨道的轨道板提供稳定支撑及平稳减震。

作为优选,减震体成型孔排成阵列状。规则排列的减震体成型孔可生成均匀排布的减震体,可均匀分担高铁轨道的轨道板压力,并均匀、平稳地减震吸能。

作为优选,基板端部设有压板铰接轴。基板需配置压板后与护板配合形成注塑型腔,可通过压板铰接轴安装翻转式的压板,便于以简单、紧凑的结构实现开、合模操作。

作为优选,基板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高铁轨道减震垫模板的主体结构,基板一体成型,加工更为方便,强度更有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缩短高铁轨道减震结构制作周期。使用本实用新型可生产具有缓冲减震功能的高铁轨道减震垫预制件,替代现有技术中的ca砂浆充填层施工取得减震缓冲效果,保护路基,这样不会因等待ca砂浆充填层固化而浪费大量时间,从而显著缩短高铁轨道施工周期,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方便高铁轨道减震结构的使用及维护。本高铁轨道减震垫模板可批量化连续预制高铁轨道减震垫,使高铁轨道减震垫可如同零部件一样大量储备,随需随用,使用方便,而且可整体更换,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俯视图;

图3为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b-b处的剖视图;

图5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生产的高铁轨道减震垫在高铁轨道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基板,2-减震体成型孔,3-护板,4-压板铰接轴,5-高铁轨道减震垫,6-高铁轨道减震垫模板,7-底座板,8-轨道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高铁轨道减震垫模板6,包括基板1和护板3,基板1用12.6米长,1.9厘米厚的钢板一体成型,护板3用螺栓固定在基板1两侧且高出基板1。基板1上设有4500个排成阵列状的减震体成型孔2,减震体成型孔2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基板1端部设有压板铰接轴4。

基板1端部通过压板铰接轴4铰接安装翻转式的压板,压板、护板3与基板1构成腔体,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大批量连续生产出高铁轨道减震垫5,高铁轨道减震垫5的形状与压板、护板3、基板1构成腔体互补,即基板1的平整部分对应生成高铁轨道减震垫5的基体,减震体成型孔2则生成突出于基板的减震体,减震体接触并支承高铁轨道的轨道板,用于吸能减震。高铁轨道施工时,将高铁轨道减震垫5放置到高铁轨道的底座板7上,在高铁轨道减震垫5上安装高铁轨道的轨道板8,轨道板8与底座板7上的混凝土定位柱配合。列车行驶时产生的震动经轨道板8传递到高铁轨道减震垫5上,高铁轨道减震垫5通过自身弹性形变缓冲吸能,实现减震。

实施例2:

基板1上设有5000个减震体成型孔2。其余同实施例1。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铁轨道减震垫模板,其特征是包括基板(1),基板(1)上设有多个减震体成型孔(2),基板(1)两侧设有高出基板(1)的护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轨道减震垫模板,其特征是护板(3)通过螺栓连接在基板(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轨道减震垫模板,其特征是减震体成型孔(2)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轨道减震垫模板,其特征是减震体成型孔(2)排成阵列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铁轨道减震垫模板,其特征是基板(1)端部设有压板铰接轴(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铁轨道减震垫模板,其特征是基板(1)为一体成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铁轨道减震垫模板,包括基板,基板上设有多个减震体成型孔,基板两侧设有高出基板的护板。使用本高铁轨道减震垫模板用于大尺寸橡胶类高铁轨道减震垫的注塑成型,可替代CA砂浆充填层行使减震功能。使用本实用新型可生产具有缓冲减震功能的高铁轨道减震垫预制件,替代现有技术中的CA砂浆充填层施工取得减震缓冲效果,保护路基,这样不会因等待CA砂浆充填层固化而浪费大量时间,从而显著缩短高铁轨道施工周期,大大提高施工效率,而且使高铁轨道减震垫可如同零部件一样大量储备,随需随用,使用方便,而且可整体更换,便于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曹黎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兆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10
技术公布日:2020.0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