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型半柔性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01088发布日期:2021-02-27 00:0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型半柔性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面层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粘结层功能的新型连接型半柔性路面结构,适用于长大纵坡、桥面铺装等对层间连接要求较高的路段和区域的半柔性路面。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道路交通量持续增长,同时车辆重载、超载现象也越发严重,这一情况造成现有沥青道路过早出现车辙病害,给道路管理养护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0003]
针对路面车辙问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处置:一是采用改性沥青路面;二是采用半柔性路面。第一种方法可以一定程度提升路面抗车辙性能,但是无法根治车辙病害;第二种方法采用灌入式水泥-沥青复合材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路面车辙问题,现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关注,应用面积逐年增长。但是半柔性路面因为其结构的特殊性,与下层的路面层连接性不佳,易形成层间滑移,从而损害路面。
[0004]
通常的处理方式是洒布粘层乳化沥青化为粘结材料,为路面层之间提供粘结力,使不同层间形成一个整体,传导上面层的应力和应变到下面层,从而减少由交通荷载引起的层间结构脱位和侧移,减少路面病害的发生,提高路面耐久性。传统的洒布粘层乳化沥青的方法往往因为采用的沥青质量问题或沥青与乳化剂的匹配问题等,导致工作时间不足、提前破乳或被摊铺车辆碾压后带走,造成粘结层材料损失,降低甚至是失去粘结力,导致层间粘结不足而产生滑移和脱落。另外,半柔性路面表面因存在凹陷的水泥基材料和凸起的沥青骨料,导致表面构造尺度较大,无法通过单一的粘层乳化沥青形成较好的粘结。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解决半柔性路面与路面基层粘结性能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连接型半柔性路面结构。
[0006]
所述连接型半柔性路面结构,其结构为依次排布的半柔性层、连接功能层和下面层;
[0007]
所述连接功能层为空隙率为16%~20%的沥青混合料层,厚度为1-4cm,所述连接功能层的结构为胶结料层中均匀分布有骨料;所述胶结料为具有粘结能力的油性材料,选自沥青或环氧树脂;所述骨料为起骨架作用的硬质石料,选自玄武岩、石灰岩、花岗岩或白云岩。
[0008]
所述半柔性层为半柔性抗车辙层,是以大空隙沥青混合料为基体骨架,流态灌浆料填充大空隙沥青混合料基体骨架中,固化后形成的路面层材料。厚度为 4cm~12cm。所述大空隙沥青混合料是指其压实空隙率大于20%,
[0009]
所述半柔性层可采用灌入式、机械振捣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0]
所述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结构为胶结料层中均匀分布有骨料。所述胶结料为具有粘结能力的油性材料,选自沥青或环氧树脂;所述骨料为起骨架作用的硬质石料,选自玄武
岩、石灰岩、花岗岩或白云岩。
[0011]
所述半柔性层中的流态灌浆料渗入所述连接功能层中;
[0012]
所述下面层为新建路面或铣刨后旧路面,为沥青混凝土层。
[0013]
半柔性层的流态灌浆料向下渗入连接功能层,使半柔性层与连接功能层连成整体;连接功能层中的沥青成分与下面层中的沥青成分黏连,使连接功能层与下面层连接成整体。
[0014]
作为进一步改进,连接功能层和下面层之间,设置有粘层油,所述粘层油将连接功能层与下面层连成一个整体,所述粘层油为洒布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或热沥青,用量为0.4~0.6kg/m2。粘层油进一步巩固连接功能层与下面层之间的连接。
[001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灌浆料的渗透作用,将半柔性路面与下面的连接功能层粘结成一个整体,连接功能层与下面层通过沥青连接或粘层油连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以连接功能层为过渡层的路面结构。因连接功能层的空隙率较小,浆体可以渗透进入层内但并不能完成渗透到底部,因此形成了上部为半柔性材料、下部为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层,使路面从三维结构上形成一个实质的整体,从力学性能上和结构均匀性上都有较明显的优化,实现路面功能性和结构性的双提升。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连接型半柔性路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其中,1为半柔性路面层,2为连接功能层,3为下面层,粘层油图中未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在这些例子中。
[0019]
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测试按照《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实施。
[0020]
实施例1:
[0021]
连接型半柔性路面结构,其包括厚度为4cm的半柔性层,连接功能层厚2cm,下面层为厚8cm的ac20的旧沥青混合料层。其中半柔性层采用沥青基大空隙混合料,空隙率为20%,灌浆料为水泥基灌浆料(市售),流动度为16s。连接功能层为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为16%。采用自流式灌注。
[0022]
对比实施例1a:
[0023]
上述实施例中将2cm连接功能层替换成2cm的ac10沥青混合料。
[0024]
对比实施例1b:
[0025]
上述实施例中将2cm连接功能层替换成粘层油,采用常规商购的粘层油喷洒,喷洒量为0.6kg/m2。
[0026]
实施例2:
[0027]
连接型半柔性路面结构,其包括厚度为6cm的半柔性层,连接功能层厚3cm,下面层为厚10cm的ac25的旧沥青混合料层。其中半柔性层采用沥青基大空隙混合料,空隙率为24%,灌浆料为水泥基灌浆料(市售),流动度为10s。连接功能层为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为16%。采用自流式灌注。
[0028]
对比实施例2a:
[0029]
上述实施例中将3cm连接功能层替换成3cm的ac10沥青混合料。
[0030]
对比实施例2b:
[0031]
上述实施例中将3cm连接功能层替换成粘层油,采用常规商购的粘层油喷洒,喷洒量为0.4kg/m2。
[0032]
实施例3:
[0033]
连接型半柔性路面结构,其包括厚度为12cm的半柔性层,连接功能层厚 4cm,下面层为厚6cm的旧沥青混合料层。其中半柔性层采用沥青基大空隙混合料,空隙率为28%,灌浆料为水泥基灌浆料(市售),流动度为10s。连接功能层为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为18%。采用自流式灌注。
[0034]
对比实施例3a:
[0035]
上述实施例中将4cm连接功能层替换成4cm的ac13沥青混合料。
[0036]
对比实施例3b:
[0037]
上述实施例中将4cm连接功能层替换成粘层油,采用常规商购的粘层油喷洒,喷洒量为0.4kg/m2。
[0038]
实施例4:
[0039]
连接型半柔性路面结构,其包括厚度为12cm的半柔性层,连接功能层厚 4cm,下面层为厚6cm的旧沥青混合料层。其中半柔性层采用沥青基大空隙混合料,空隙率为28%,灌浆料为水泥基灌浆料(市售),流动度为10s。连接功能层为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为18%。采用自流式灌注。连接功能层与下面层间喷洒商购的粘层油喷洒,喷洒量为0.6kg/m2。
[0040]
对比实施例4a:
[0041]
上述实施例中将4cm连接功能层替换成4cm的ac13沥青混合料。
[0042]
对比实施例4b:
[0043]
上述实施例中将4cm连接功能层替换成粘层油,采用常规商购的粘层油喷洒,喷洒量为0.5kg/m2。
[0044]
实施例5:
[0045]
连接型半柔性路面结构,其包括厚度为12cm的半柔性层,连接功能层厚 3.5cm,下面层为厚6cm的新沥青混合料层。其中半柔性层采用沥青基大空隙混合料,空隙率为28%,灌浆料为水泥基灌浆料(市售),流动度为16s。连接功能层为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为16%。采用振动式灌注。
[0046]
对比实施例5a:
[0047]
上述实施例中将3.5cm连接功能层替换成3.5cm的ac13沥青混合料。
[0048]
对比实施例5b:
[0049]
上述实施例中将3.5cm连接功能层替换成粘层油,采用常规商购的粘层油喷洒,喷洒量为0.5kg/m2。
[0050]
实施例6:
[0051]
连接型半柔性路面结构,其包括厚度为10cm的半柔性层,连接功能层厚 3cm,下面层为厚6cm的新沥青混合料层。其中半柔性层采用沥青基大空隙混合料,空隙率为26%,灌浆料为水泥基灌浆料(市售),流动度为18s。连接功能层为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为16%。采用
振动式灌注。连接功能层与下面层间喷洒商购的粘层油喷洒,喷洒量为0.5kg/m2。
[0052]
对比实施例6a:
[0053]
上述实施例中将3cm连接功能层替换成3cm的sup16沥青混合料。
[0054]
对比实施例6b:
[0055]
上述实施例中将3cm连接功能层替换成粘层油,采用常规商购的粘层油喷洒,喷洒量为0.45kg/m2。
[0056]
将上述路面结构实验指标为结果见表1。
[0057][0058][0059]
由表1可知,连接型半柔性路面材料在半层间连接性和抗剪切应力能力都得到了较大幅度提升。
[0060]
从上述实施例及对比例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能明显地提高半柔性路面的层间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