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清扫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9563发布日期:2020-12-18 13:1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落叶清扫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落叶清扫小车涉及一种对落叶进行清扫的小车,属于市政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推动进行驱动清扫,简单省力,且通过带有螺旋叶板的清扫辊对落叶进行清扫,清扫连续的清扫小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政环卫清洁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落叶的清扫,在秋季或者大风时节,落叶数量增加,在针对落叶清扫时,主要采用人工进行清扫,通过扫帚进行推扫,将落叶集中在进行收集,整个过程中需要消耗人力,且目前环卫人员采用区域划分制,单人要负责的区域范围较大,工作量大,身体劳累,也有采用电机等结构进行驱动的,但难以操作控制,目前的环卫工人无法快速的进行安全操作,且需要外部能源驱动,在道路上使用不便,且现有的结构驱动复杂。

公开号cn202697310u公开了一种草屑、落叶清扫机,包括车体、行走轮和清扫机构,行走轮转动连接在车体上,车体上设有手推把和用于盛装草屑及落叶的草袋,所述的行走轮与清扫机构之间设有加速传动机构,清扫机构与草袋之间则设有将扫起的草屑或落叶导入草袋的输送通道,该装置采用的推动时轮子旋转作为驱动,但其结构复杂,通过耙刷转动清扫,连续性差,容易出现遗漏。

公开号cn208300535u公开了一种草坪落叶清扫装置,该草坪落叶清扫装置包括行走车、清扫输送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的清扫输送装置包括一对侧板、落叶挡板、毛刷辊、同步带输送机和传动机构;所述毛刷辊和同步带上均设有梳齿状毛排;在运动过程中,所述毛刷辊上的每一梳齿状毛排分别与运行到所述另一只同步滚筒上的梳齿状毛排相间交叉,每一交叉的两梳齿状毛排转动到与地面接触时形成一v字结构,再继续转动至接近离开位置时形成一倒v字结构,该装置采用传输带结构进行落叶的收集,整体效果差,装置体积大,驱动费力。

公开号cn201347543公开了一种落叶清扫机,它包括动力系统、机架、机动耙、脚轮和储叶箱,所述机架内设有工作筒,工作筒内设有机动耙,机动耙上成排布置有耙齿;所述机动耙由动力系统带动作圆周运动,该装置采用带传动,传动存在打滑,驱动效果差。

公开号cn105256749b公开了一种节能型落叶清扫机,包括车体、车轮,车体的前端设有进料口,车体内设有落叶收集框,落叶收集框的一端与进料口连通,车体前端位于进料口的底部设有倾斜的导料板,车体的前端两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之间设有转筒,转筒的两端通过转轴与支撑杆转动连接,转轴上设有被动同步轮,车轮的车轴上设有主动同步轮,主动同步轮与被动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转筒的表面上垂直设有若干沿周向分布的钢针,车体的前端位于进料口的上端设有刮板,刮板的外端设有一排刮槽,该装置结构复杂,同样采用了多级的传动结构,连续性差,容易出现遗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落叶清扫小车提供了一种通过推动进行驱动清扫,简单省力,且通过带有螺旋叶板的清扫辊对落叶进行清扫,清扫连续的清扫小车。传动结构简单,轮速和轴转存在变速,提高清扫次数。

本实用新型落叶清扫小车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落叶清扫小车由主体装置和清扫装置组成,主体装置由推把、后箱盖、主体箱、枢铰轴、移动轮、前探板和连接套组成,后箱盖通过枢铰轴铰接置于主体箱的一侧上,两个移动轮置于主体箱一侧底部,且分别靠近主体箱的两端,两个前探板的一端置于主体箱另一侧的底部,且分别置于主体箱的两端,两个所述前探板之间的距离自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两组连接套置于主体箱的两侧,推把的两端分别插置于两组连接套内,所述推把上置有橡胶套,所述推把为可伸缩结构,清扫装置由前驱动轮、清扫辊、剥离弹片、传动轴、支托板、轴承、螺旋叶板、内齿圈、行星轮、保持架和中心轮组成,两个支托板置于主体箱另一侧底部,两个传动轴置于主体箱另一侧底部,两个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分别通过轴承和主体箱两侧相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穿过支托板位于两个支托板之间,两个驱动轮位于两个支托板之间,内齿圈套置于驱动轮内,保持架置于内齿圈内,多个行星轮等角度置于保持架上,所述行星轮和内齿圈相啮合,中心轮位于多个行星轮之间,所述中心轮和多个行星轮相啮合,两个所述中心轮分别套置于两个传动轴上,清扫辊套置于传动轴上,且位于支托板和主体箱侧壁之间,螺旋叶板套置于清扫辊上,所述螺旋叶板的螺旋外径和驱动轮外径相等,两个剥离弹片置于主体箱另一侧底部,两个所述剥离弹片分别和两个清扫辊相贴合,所述剥离弹片上等距开有多个避位槽,所述驱动轮表面置有耐磨垫。

有益效果。

一、传动结构简单,轮速和轴转存在变速,提高清扫次数。

二、传动连续,清扫效果好。

三、能够避免树叶附着在辊体上翻转出,避免导出落叶回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落叶清扫小车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落叶清扫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落叶清扫小车主体箱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落叶清扫小车主体箱的立体结构图,其仅仅显示了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落叶清扫小车清扫辊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落叶清扫小车传动组件的立体拆分图。

附图中

其中为:推把1,后箱盖2,前驱动轮3,清扫辊4,主体箱5,枢铰轴6,移动轮7,前探板8,剥离弹片9,传动轴10,连接套11,支托板12,轴承13,螺旋叶板14,内齿圈15,行星轮16,保持架17,中心轮1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落叶清扫小车是这样实现的,由主体装置和清扫装置组成,主体装置由推把1、后箱盖2、主体箱5、枢铰轴6、移动轮7、前探板8和连接套11组成,后箱盖2通过枢铰轴6铰接置于主体箱5的一侧上,两个移动轮7置于主体箱5一侧底部,且分别靠近主体箱5的两端,两个前探板8的一端置于主体箱5另一侧的底部,且分别置于主体箱5的两端,两个所述前探板8之间的距离自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两组连接套11置于主体箱5的两侧,推把1的两端分别插置于两组连接套11内,所述推把1上置有橡胶套,所述推把1为可伸缩结构,清扫装置由前驱动轮3、清扫辊4、剥离弹片9、传动轴10、支托板12、轴承13、螺旋叶板14、内齿圈15、行星轮16、保持架17和中心轮18组成,两个支托板12置于主体箱5另一侧底部,两个传动轴10置于主体箱5另一侧底部,两个所述传动轴10的一端分别通过轴承13和主体箱5两侧相连接,所述传动轴10的另一端通过轴承13穿过支托板12位于两个支托板12之间,两个驱动轮位于两个支托板12之间,内齿圈15套置于驱动轮内,保持架17置于内齿圈15内,多个行星轮16等角度置于保持架17上,所述行星轮16和内齿圈15相啮合,中心轮18位于多个行星轮16之间,所述中心轮18和多个行星轮16相啮合,两个所述中心轮18分别套置于两个传动轴10上,清扫辊4套置于传动轴10上,且位于支托板12和主体箱5侧壁之间,螺旋叶板14套置于清扫辊4上,所述螺旋叶板14的螺旋外径和驱动轮外径相等,两个剥离弹片9置于主体箱5另一侧底部,两个所述剥离弹片9分别和两个清扫辊4相贴合,所述剥离弹片9上等距开有多个避位槽,所述驱动轮表面置有耐磨垫;

使用时,当需要对落叶进行清扫时,人员将小车放置在路面上,推动推把1将小车向前推进,移动轮7和驱动轮在人员推动下转动,两端的前探板8先对落叶进行初步收集,同时驱动轮转动通过其上的行星齿轮结构驱动传动轴10加速转动,进而使得清扫辊4加速转动,对将路面上的落叶通过其上的螺旋叶板14进行螺旋卷收,将落叶收集到主体箱5内,传动连续,清扫效果好,同时剥离弹片9对附着在清扫辊4上的落叶进行剥离,避免落叶回位;当打扫结束后,人员掀开后箱盖2,将主体箱5内的落叶倒出即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两个所述前探板8之间的距离自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的设计,能够扩大对落叶的收集范围,且能够将收集的落叶相中部挤推,便于后续清理;

所述推把1上置有橡胶套的设计,增大人员手部和推把1的摩擦力,便于人员握持驱动;

所述推把1为可伸缩结构的设计,能够调节推把1高度,适应不同身高的清扫人员;

所述剥离弹片9上等距开有多个避位槽的设计,能够嵌入螺旋叶板14,对清扫辊4上落叶的剥离效果好;

所述驱动轮表面置有耐磨垫的设计,减少驱动轮的磨损,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且能够减少和路面之间的噪音;

达到通过推动进行驱动清扫,简单省力,且通过带有螺旋叶板14的清扫辊4对落叶进行清扫,清扫连续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涵盖。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置于”、“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折边连接、铆钉连接、销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扣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或者一体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