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建筑施工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0183发布日期:2020-12-08 13:45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建筑施工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移动建筑施工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

在建筑施工时,需要设置各种警示装置,对施工人员进行警示提醒,现有的警示装置在固定时一般通过掩埋设置,在危险区域更换时,需要对警示装置转移,在转移时,需要挖坑、掩埋等步骤,操作麻烦,定位不佳,现有的警示装置,警示角度不能适配调节,警示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建筑施工警示装置,解决了警示装置转移,在转移时,需要挖坑、掩埋等步骤,操作麻烦,定位不佳,现有的警示装置,警示角度不能适配调节,警示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移动建筑施工警示装置,包括安装板、顶升结构、警示结构和水平结构,所述安装板的底侧安装有水平结构,所述顶升结构安装在安装板的顶侧,所述警示结构设置在顶升结构的顶部;

所述警示结构包括固定盘、滑槽、滑块、固定板、定位螺杆、连接杆、文字板、卡板、显示板、卡条和支撑板,所述固定盘的边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嵌装在滑槽内,所述支撑板在连接杆配合焊装在滑块的一侧,所述固定板焊装在支撑板的顶侧,所述显示板安装在支撑板的端部,所述卡条固接在支撑板的底侧,所述卡板配合卡接在卡条上,所述文字板黏贴在卡板的底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升结构包括升降马达、方形套管、主动齿轮、方形柱、丝杆和配合齿轮,所述升降马达安装在方形套管的底部,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升降马达的转轴上,所述丝杆竖直安装在方形套管的内部,所述丝杆的底端套装有配合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平结构包括水箱、水袋和浮球,所述水箱的内部粘贴有水袋,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四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均安装有浮球,所述浮球设置在水袋顶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螺杆旋接在固定板的内部,所述定位螺杆的底端对应设置在固定盘的顶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方形柱配合插接在方形套管内,所述方形柱的内部开设有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丝杆配合安装在螺孔内部,所述主动齿轮和配合齿轮互为啮合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方形套管的底端焊装在安装板的顶侧,所述方形柱的顶端焊装有固定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顶升结构和水平结构,浮球漂浮在水袋的顶侧,能够对安装板水平托举,在对警示结构顶升时,升降马达作业,实现方形柱沿方形套管升降,能够刚好的调节警示结构的高度,便于移动支撑,转移时,不需要往复校准,转移过程,保证顶升结构为竖直状态,更加便于转移;

通过设置警示结构,显示板通电闪亮,在文字板上设置有警示语言,能够明确标记,在警示时,滑块沿滑槽移动,能够将显示板和文字板对应道路路口设置,警示标记更加醒目,达到更好的警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警示结构立体图;

图中:1、安装板;2、顶升结构;3、警示结构;4、水平结构;21、升降马达;22、方形套管;23、主动齿轮;24、方形柱;25、丝杆;26、配合齿轮;31、固定盘;32、滑槽;33、滑块;34、固定板;35、定位螺杆;36、连接杆;37、文字板;38、卡板;39、显示板;310、卡条;311、支撑板;41、水箱;42、水袋;43、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可移动建筑施工警示装置,包括安装板1、顶升结构2、警示结构3和水平结构4,安装板1的底侧安装有水平结构4,顶升结构2安装在安装板1的顶侧,警示结构3设置在顶升结构2的顶部;

警示结构3包括固定盘31、滑槽32、滑块33、固定板34、定位螺杆35、连接杆36、文字板37、卡板38、显示板39、卡条310和支撑板311,固定盘31的边侧开设有滑槽32,滑块33嵌装在滑槽32内,支撑板311在连接杆36配合焊装在滑块33的一侧,固定板34焊装在支撑板311的顶侧,显示板39安装在支撑板311的端部,卡条310固接在支撑板311的底侧,卡板38配合卡接在卡条310上,文字板37黏贴在卡板38的底侧;

顶升结构2包括升降马达21、方形套管22、主动齿轮23、方形柱24、丝杆25和配合齿轮26,升降马达21安装在方形套管22的底部,主动齿轮23安装在升降马达21的转轴上,丝杆25竖直安装在方形套管22的内部,丝杆25的底端套装有配合齿轮26;

水平结构4包括水箱41、水袋42和浮球43,水箱41的内部粘贴有水袋42,安装板1的底部设置有四根支撑柱,支撑柱的底端均安装有浮球43,浮球43设置在水袋42顶侧;

定位螺杆35旋接在固定板34的内部,定位螺杆35的底端对应设置在固定盘31的顶侧;

方形柱24配合插接在方形套管22内,方形柱24的内部开设有螺孔;

丝杆25配合安装在螺孔内部,主动齿轮23和配合齿轮26互为啮合结构;

方形套管22的底端焊装在安装板1的顶侧,方形柱24的顶端焊装有固定盘3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放置时,向水箱41放置在底面上,水袋42在重力作用下,能够保证水袋42表面为水平状态,浮球43漂浮在水袋42的顶侧,能够对安装板1水平托举,在对警示结构3顶升时,升降马达21作业,带动主动齿轮23旋转,在配合齿轮26的配合,实现对丝杆25的旋转,实现方形柱24沿方形套管22升降,能够刚好的调节警示结构3的高度,便于移动支撑,转移时,不需要往复校准,转移过程,保证顶升结构2为竖直状态,更加便于转移,在对警示时,显示板39通电闪亮,在文字板37上设置有警示语言,能够明确标记,在警示时,滑块33沿滑槽32移动,在定位螺杆35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实现对支撑板311的定位,能够将显示板39和文字板37对应道路路口设置,警示标记更加醒目,达到更好的警示效果。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