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控制的机械式汽车车位锁

文档序号:25803162发布日期:2021-07-09 12:4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互联网控制的机械式汽车车位锁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位锁,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控制的机械式汽车车位锁。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汽车逐步走入了千家万户。汽车数量的提高带来了停车位紧张、停车困难等问题。现在大型停车场或者购物中心的地下均采用入口管制停车,即在停车场的出口或者入口处设置有挡杆,通过了挡杆即可自行在停车场寻找车位。但是这种模式并不适用于大型的开阔场所。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控制的机械式汽车车位锁,以便实现车主自助停车,方便停车场的管理。
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互联网控制的机械式汽车车位锁,包括第一挡杆、第二挡杆和导轨槽;所述第一挡杆的一端固定铰接于车位地面上,所述导轨槽固定于车位地面上,所述第一挡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挡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挡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导轨槽中;所述第一挡杆、第二挡杆和车位地面形成三角形结构。
5.进一步地,所述导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导轨槽的一侧设置有让位槽,所述滑块的一侧穿过让位槽伸出至导轨槽外与第二挡杆的一端铰接。
6.进一步地,所述导轨槽内的上侧和下侧设置有导向凸起,所述滑块的上侧和下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凸起和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一侧设置有齿条部,所述齿条部与齿轮配合,所述齿轮设置于导轨槽内,所述齿轮与电机驱动连接。
7.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托;所述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的铰接处均设置有球形的凸部,所述支撑托向上设置有球形的凹槽,所述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相对拉伸至最远位置时,所述凸部置于凹槽中。
8.进一步地,还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设置于停车位一侧。
9.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互联网控制的机械式汽车车位锁,设置有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第二挡杆的一端在导轨槽内滑动。第二挡杆滑动致使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的铰接处升高,当铰接处高于汽车底盘时,此时不能停车;当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的铰接车下降至汽车底盘时,此时可以停车。通过扫描二维码控制第二挡杆滑动实现自助停车,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0.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位锁的分布示意图;
11.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位锁的结构示意图;
12.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轨槽内的结构剖视图;
13.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16.一种基于互联网控制的机械式汽车车位锁,包括第一挡杆1、第二挡杆2和导轨槽3。所述第一挡杆1的一端和第二挡杆2的一端通过铰接形成旋转连接,所述导轨槽3通过螺栓固定在车位地面上。所述导轨槽3同样固定在车位地面上。所述第一挡杆1的自由端铰接于车位地面上,所述第二挡杆2的一端与导轨槽3滑动连接。具体地,所述导轨槽3为腔体形,并在一侧设置有让位槽5,所述导轨槽3内滑动连接滑块4。所述导轨槽3内的上侧和下侧设置有导向凸起 6,所述滑块4的上侧和下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凸起6和导向槽配合连接使导轨槽3与滑块4滑动连接。所述滑块4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出让位槽5并与第二挡杆2铰接。所述所述滑块4的一侧设置有齿条部15,所述齿条部15与齿轮13配合,所述齿轮13设置于导轨槽3内,所述齿轮13 与电机7驱动连接。所述电机7放置在一个封闭的腔体中,所述电机7的驱动轴伸至导轨槽3中并与齿轮13连接。所述电机6通过齿轮13带动滑动滑动。
17.所述第一挡杆1、第二挡杆2和车位地面形成三角形结构。当滑块朝向b方向滑动时,第一挡杆1和第二挡杆2的铰接处向上伸,当第一挡杆1和第二挡杆2的铰接处高于汽车底盘时,此车位处于锁止状态,不能停车;当滑块朝向a 方向滑动时,第一挡杆1和第二挡杆2的铰接处向下将,当第一挡杆1和第二挡杆2的铰接处降至于汽车底盘时,此车位处于开放状态,可以停车。所述电机通过物联网系统控制其转动或者停止。车主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
18.值得注意地是,为了防止第一挡杆1和第二挡杆2下降至同一直线时出现死点,应该在第一挡杆1和第二挡杆2铰接处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托8;所述第一挡杆1和第二挡杆2的铰接处均设置有球形的凸部9,所述支撑托8向上设置有球形的凹槽10,所述第一挡杆1和第二挡杆2相对拉伸至最远位置时,所述凸部9置于凹槽10中。所述凹槽10的两侧应设置有空槽14,以免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下降至最低位置时与支撑托发生干涉。
19.用于承载二维码的操作平台11设置于停车位一侧。
20.在安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车位锁时,应注意其分布形式,为了防止车主停在两车位之间,应该在而每个车位内配置至少两个汽车车位锁或者将汽车车位锁倾斜地设置在车位内。
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