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智能汽车事故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90317发布日期:2021-06-22 17:06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器人智能汽车事故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事故警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智能汽车事故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事故警示装置指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警告标志的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形状为等边三角形,顶角向上,驾驶人见到警告标志后,应引起注意,谨慎驾驶、减速慢行。

现有技术均是手工放置的警示装置,需要人工在事故发生以后将装置放置到交通管理部门要求的距离,非常危险,同时放置人员需要估计警示装置放置的位置,以符合交管部门对警示装置的放置要求,对警示距离不方便测量放置,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人智能汽车事故警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机器人智能汽车事故警示装置,本发明将在发生汽车故障和事故的时候,警示装置自动移动到交管部门规定的距离,启动警示,警示结束装置自动回到用户附近,节省放置时间,避免人工放置,提高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器人智能汽车事故警示装置,包括位自平衡车体、第一支臂以及第二支臂,所述位自平衡车体两端安装有用于驱动其移动的传动机构,位自平衡车体上安装有导航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导航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相连,第二支臂活动连接有可沿自平衡车体转动的第一支臂,位自平衡车体上安装有用于其支撑放置的第三支臂。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左传动组件和右传动组件,左传动组件包括左轮驱动器、左轮电机以及左驱动轮,自平衡车体一端安装有左轮电机,左轮电机上安装有左驱动轮,左轮电机通过左轮驱动器与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右传动组件包括右轮驱动器、右轮电机以及右驱动轮,自平衡车体远离左轮电机一端安装有右轮电机,右轮电机上安装有右驱动轮,右轮电机通过右轮驱动器与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自平衡车体内部设置有驱动轨道,驱动轨道上安装有驱动组件,第二支臂靠近驱动轨道一端安装有可沿驱动轨道滑动的滑块,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之间连接轴相连,第二支臂通过被动轴与位自平衡车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直线电机和调节轴,直线电机通过调节轴安装在位自平衡车体,直线电机与滑块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电机与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电机、皮带轮以及传动皮带,驱动轨道两端均安装有皮带轮,一端皮带轮与安装在自平衡车体上的传动电机相连,皮带轮之间装配有传动皮带。

进一步的,传动电机电性连接有控制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无线模块以及电池,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有无线模块以及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支臂与自平衡车体之间安装有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括继电器以及扭簧,所述第三支臂为l型结构,与自平衡车体通过活动柱转动连接,第三支臂与活动柱之间安装有扭簧,第三支臂短边一侧设置有安装在自平衡车体内的继电器。

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靠近第三支臂触点一角设置为斜状,继电器与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为led显示警示色臂。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轨道为弧形结构,驱动轨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

进一步的,驱动轨道为是60°角所对的圆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安装有反光软牌或者led灯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通过导航传感器和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快速确定与事故车的距离,进行快速定位,节省定位时间,提高定位精确性;

2、本发明通过左传动组件和右传动组件使位自平衡车体移动到和合适位置,警示装置自动移动到交管部门规定的距离,启动警示,警示结束装置自动回到用户附近,节省放置时间,避免人工放置,提高安全性;

3、本发明采用无线模块进行无线连接,进行远程控制,使用结束后,自动收起,回到原先位置。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一种机器人智能汽车事故警示装置内部正视图;

图2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一种机器人智能汽车事故警示装置收放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一种机器人智能汽车事故警示装置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一种机器人智能汽车事故警示装置的控制原理框图;

图中标号:1-第二支臂、2-连接轴、3-被动轴、4-左驱动轮、5-位自平衡车体、6-驱动轨道、7-右驱动轮、8-滑块、9-第一支臂、10-第三支臂。

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发明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发明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4示出。一种机器人智能汽车事故警示装置,包括位自平衡车体5、第一支臂9以及第二支臂1,位自平衡车体5两端安装有用于驱动其移动的传动机构,位自平衡车体5上安装有导航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导航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相连,第二支臂1活动连接有可沿自平衡车体转动的第一支臂9,位自平衡车体5上安装有用于其支撑放置的第三支臂10,一种机器人智能汽车事故警示装置,还包括无线模块以及电池,控制器电性连接有无线模块以及电池。

传动机构包括左传动组件和右传动组件,左传动组件包括左轮驱动器、左轮电机以及左驱动轮4,自平衡车体一端安装有左轮电机,左轮电机上安装有左驱动轮4,左轮电机通过左轮驱动器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通过左轮驱动器控制左轮电机转动,左轮电机带动左驱动轮4移动,进行左驱动轮4的调节移动,右传动组件包括右轮驱动器、右轮电机以及右驱动轮7,自平衡车体远离左轮电机一端安装有右轮电机,右轮电机上安装有右驱动轮7,右轮电机通过右轮驱动器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通过右轮驱动器控制右轮电机转动,右轮电机带动右驱动轮7移动,进行右驱动轮7的调节移动。

自平衡车体内部设置有驱动轨道6,驱动轨道6上安装有驱动组件,第二支臂1靠近驱动轨道6一端安装有可沿驱动轨道6滑动的滑块8,第一支臂9和第二支臂1之间连接轴2相连,第二支臂1通过被动轴3与位自平衡车体5相连,通过驱动滑轨方便滑块8进行滑动,通过连接轴2与被动轴3方便第一支臂9与第二支臂1进行收放。

驱动组件包括直线电机和调节轴,直线电机通过调节轴安装在位自平衡车体5,直线电机与滑块8相连,直线电机通电工作推动滑块8顺着驱动轨道6滑动,进而带动第二支臂1、第一支臂9进行收放,直线电机与控制器相连,通过控制器控制直线电机进行开闭,第一支臂9和第二支臂1为led显示警示色臂,警示色臂对来往的行人及车辆进行警示,驱动轨道6为弧形结构,驱动轨道6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通过60°弧的滑轨,避免了臂长的变化。

控制器型号:ky02s。

驱动组件包括传动电机、皮带轮以及传动皮带,驱动轨道6两端均安装有皮带轮,一端皮带轮与安装在自平衡车体上的传动电机相连,皮带轮之间装配有传动皮带,传动电机电性连接有控制器,在进行使用时,传动电机带动皮带轮转动,皮带轮转动通过传动皮带带动滑块8顺着驱动轨道6滑动,进而对第一支臂9和第二支臂1收放。

第三支臂10与自平衡车体之间安装有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括继电器以及扭簧,第三支臂10为l型结构,与自平衡车体通过活动柱转动连接,第三支臂10与活动柱之间安装有扭簧,第三支臂10短边一侧设置有安装在自平衡车体内的继电器,继电器靠近第三支臂10触点一角设置为斜状,继电器与控制器相连,通过控制器控制继电器通断,使其触点弹出,对第三支臂10产生弹力,进行90°旋转,第一支臂9与第二支臂1安装有反光软牌或者led灯牌,在发生事故时,进行警示,提醒来往车辆注意前方发生汽车事故。

实施1,当高速中发生了交通事故,使用人员将位自平衡车体5放在地面上,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与导航传感器确定与事故车的距离,此时,第二支臂1与第一支臂9在驱动轨道6滑动到被动轴3处卧放,控制器控制左轮电机和右轮电机进行工作,通过控制两个电机驱动左驱动轮4和右驱动轮7,移动到指定位置。

当到达指定的位置之后,控制器控制直线电机通电,推动滑块8顺着驱动轨道6滑动,第二支臂1沿驱动轨道6滑动离开被动轴3,滑动到远被动轴3另一端,第二支臂1沿驱动轨道6滑动到位后,控制器控制继电器通电,继电器触电弹出,推动第三支臂10顺着活动柱转动,使第三支臂10打开,通过第三支臂10对位自平衡车体5进行稳定支撑,装置呈警示状态,警示结束后,装置的三个支臂恢复初始状态,自平衡车体自动启动行驶回用户附近。

实施2,当高速中发生了交通事故,使用人员将位自平衡车体5放在地面上,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与导航传感器确定与事故车的距离,此时,第二支臂1与第一支臂9在驱动轨道6滑动到被动轴3处卧放,控制器控制左轮电机和右轮电机进行工作,通过控制两个电机驱动左驱动轮4和右驱动轮7,移动到指定位置。

当到达指定的位置之后,控制器控制传动电机通电,传动电机带动皮带轮转动,皮带轮转动通过传动皮带带动滑块8顺着驱动轨道6滑动,第二支臂1沿驱动轨道6滑动到另一端,第二支臂1沿驱动轨道6滑动到位后,控制器控制继电器通电,继电器触电弹出,推动第三支臂10顺着活动柱转动,使第三支臂10打开,通过第三支臂10对位自平衡车体5进行稳定支撑,装置呈警示状态,警示结束后,装置的三个支臂恢复初始状态,自平衡车体自动启动行驶回用户附近。

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