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换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42346发布日期:2021-08-03 14: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换向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侧开设有滑槽(2),滑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3),滑板(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左弯轨(4),滑板(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直轨(5),滑板(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右弯轨(6),底座(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对接轨(7),滑板(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8),螺纹杆(8)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9),滑槽(2)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11),滑动槽(11)的内部设置有滑轮(12),滑板(3)的左侧开设有辅助槽(13),辅助槽(13)的内部设置有推动装置,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出口(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12)的表面转动连接在滑板(3)的下侧,滑轮(12)的表面转动连接在滑动槽(1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包括辅助板(14),辅助板(14)的表面滑动连接在辅助槽(13)的内部,辅助板(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辅助槽(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转动杆(16),转动杆(16)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辅助柱(26),辅助柱(26)的下侧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内部,连接杆(17)的表面设置有清理装置,连接杆(17)的表面开设有清理槽(22),清理槽(2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挤压板(23),挤压板(23)的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清理柱(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14)的形状为凹字形,辅助板(14)的表面开设有半圆槽,第一弹簧(15)的后端固定连接在辅助槽(13)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14)和第一弹簧(15)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辅助板(14)分别滑动连接在辅助槽(13)的内部,辅助板(14)上的结构均相同,两个第一弹簧(15)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辅助板(14)的表面和辅助槽(13)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滑动块(18),滑动块(18)的表面滑动连接在连接杆(17)的表面,滑动块(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9),固定板(19)的形状为弧形,固定板(1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板(19)的表面均固定连接在滑动块(18)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19)的相对侧转动连接有辅助轮(20),底座(1)的上侧开设有移动槽(10),出口(27)与移动槽(10)相互贯通,移动槽(10)的内部开设有变向槽(21),变向槽(21)的形状为倾斜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槽(22)的形状为十字架状,清理柱(24)的下侧与移动槽(10)的表面接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换向机构,底座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左弯轨,滑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直轨,滑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右弯轨。该城市轨道交通换向机构,通过转动杆带动连接杆右端的位置变换,进而使得连接杆的左端与辅助柱为圆心时角度逐渐变大,进而使得滑板持续向左滑动时,辅助轮与变向槽接触,这样的方式保障了移动槽内部的灰尘和杂物清理的及时性,进而保障了滑板下侧的通畅性,进而提高了动车换向时的安全性,进而保障了乘客和机动人员的安全性,避免了因杂物清理不及时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峰;何俊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泰乐维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08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