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市政护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89012发布日期:2021-09-10 20:1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市政护柱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市政预制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预制市政护柱。


背景技术:

2.护柱又称柱式护栏。设置在桥梁两端较高引道上以及高等级公路的高路堤地段急弯、陡坡、悬崖等处的行车安全标志。一般用混凝土预制或圬工材料砌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根,露出地面部分用红、白或黑、白两色间隔油漆,给驾乘人员以醒目与安全感。通常在不设人行道的漫水桥上也要设置。
3.在城市中,通常人行道与马路的分隔处也会设置护柱,一方面是为了阻止汽车进入人行通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行人,避免车辆失控撞伤行人,但是目前的护柱通常埋设在土地中,这就导致失控车辆撞在护柱上极易将其撞断或者发生倾斜致使车辆进入人行通道,不利于对行人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预制市政护柱,包括柱体,安装腔,安装杆,增强柱,安装槽,波纹板和撞击块;所述柱体呈方柱型设置,柱体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上下中部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增强柱;所述增强柱的外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后两端壁面固定连接在安装槽中,安装板与增强柱之间上下对称滑动连接有插接管组;所述安装槽的横截面呈梯形设置;所述插接管组设置在安装杆的外侧,插接管组的内端通过拉板滑动连接在安装板的上下两端,插接管组上的每一层插接管外表面都固定连接有动力板,插接管组由钢材料制成;所述动力板的外端对称固定连接在撞击块的上下两端,最外侧动力板的外侧设有波纹板,动力板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波纹板呈弧形设置,波纹板的内端对称固定连接在撞击块的上下两端,波纹板的外端固定连接在柱体的外表面壁上。
5.所述安装板的外壁中部固定安装有挤压囊;所述挤压囊与撞击块呈水平正对设置。
6.所述挤压囊内部设置为中空状,挤压囊的内部空腔与转动管内部空腔连通;所述转动管设在安装板内,转动管对称转动接触在拉板的两侧壁面。
7.所述转动管的外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摩擦囊;所述转动管的外壁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
8.所述转动管的内壁均匀开设有气压孔;所述气压孔呈斜向设置,气压孔的内侧与冲击腔连通;所述冲击腔开设在转动管的壁中,冲击腔内转动连接有连动管;所述连动管的内壁均匀间隔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的外壁初始时贴合在压力板的外表面;所述压力板的内端铰接在转动管的内壁上,压力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柔性膜;所述柔性膜的内侧空腔与摩擦囊内部空腔连通。
9.所述连动管的外壁设置为锯齿状,连动管的外表面与转动轮的外表面通过齿槽齿
牙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轮的外端固定连接在定位管的内壁,转动轮的内端前后两侧通过齿槽齿牙与弧形板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板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卡齿;所述卡齿初始时设在转动管的外壁中;当车辆失控撞上本预制护柱时,车辆会先撞击到护柱外侧的撞击块,当撞击块受到车辆撞击时会向护柱内部移动,同时推动其上下两端的动力板向护柱内部的上下两端移动,当动力板受到撞击开始运动时,其会带动其内端连接的插接管组在护柱内部向上下两端滑动,进而使得当失控车辆撞击到护柱上时,其内部的插接管组会瞬间形成钢管加固封层,大幅提高护柱的整体强度,避免护柱受到失控车辆的撞击发生断裂导致车辆进入人行道对行人的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当撞击块受到撞击向护柱一侧移动到最内侧时会挤压到安装板外表面的挤压囊,当挤压囊被撞击块挤压时会将其内部气压输送至转动管内,从而促使转动管的外壁做小幅度的扩张,进而大幅提高转动管与拉板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拉板在安装板之间的滑动受限,从而抑制最内侧插接管组的滑动距离,可以有效控制插接管组往护柱内部上下两侧运动的距离,不仅可以保护护柱的上下两端壁面由于插接管组的撞击发生形变,同时还可以避免插接管组的最外侧与护柱的内壁面发生较强撞击导致插接管组产生形变无法正常收缩降低使用寿命,同时挤压囊内的气压输送至转动管内时由于转动管的内壁设有斜向的气压孔,所以当转动管内瞬间注入较强的气压时会使得气压通过气压孔输送进冲击腔中,最终冲击在连动管内表面的斜板上,致使连动管发生小幅度转动,并通过斜板对其内侧的压力板进行挤压,致使压力板上柔性膜内侧空腔被挤压将气压输送进转动管外端的摩擦囊内使摩擦囊膨胀,进而进一步极大的增强了转动管与拉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实现对拉板的紧急抱刹,进一步降低插接管组的最外端对护柱产生的撞击力,大幅提高本护柱的使用寿命,同时当连动管转动时还会带动转动轮转动,进而使得在锯齿的啮合作用下弧形板发生小幅度转动,从而推动其外端连接的卡齿向外侧转动,促使卡齿卡接进拉板的外壁凹槽中,进一步提升对拉板的抱合效果,极大的增强了对本护柱整体的保护性能。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当撞击块受到车辆撞击时会向护柱内部移动,同时推动其上下两端的动力板向护柱内部的上下两端移动,当动力板受到撞击开始运动时,其会带动其内端连接的插接管组在护柱内部向上下两端滑动,进而使得当失控车辆撞击到护柱上时,其内部的插接管组会瞬间形成钢管加固封层,大幅提高护柱的整体强度,避免护柱受到失控车辆的撞击发生断裂导致车辆进入人行道对行人的安全造成威胁。
12.2.当撞击块受到撞击向护柱一侧移动到最内侧时会挤压到安装板外表面的挤压囊,当挤压囊被撞击块挤压时会将其内部气压输送至转动管内,从而促使转动管的外壁做小幅度的扩张,进而大幅提高转动管与拉板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拉板在安装板之间的滑动受限,从而抑制最内侧插接管组的滑动距离,可以有效控制插接管组往护柱内部上下两侧运动的距离,不仅可以保护护柱的上下两端壁面由于插接管组的撞击发生形变,同时还可以避免插接管组的最外侧与护柱的内壁面发生较强撞击导致插接管组产生形变无法正常收缩降低使用寿命。
13.3.挤压囊内的气压输送至转动管内时由于转动管的内壁设有斜向的气压孔,所以当转动管内瞬间注入较强的气压时会使得气压通过气压孔输送进冲击腔中,最终冲击在连动管内表面的斜板上,致使连动管发生小幅度转动,并通过斜板对其内侧的压力板进行挤
压,致使压力板上柔性膜内侧空腔被挤压将气压输送进转动管外端的摩擦囊内使摩擦囊膨胀,进而进一步极大的增强了转动管与拉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实现对拉板的紧急抱刹,进一步降低插接管组的最外端对护柱产生的撞击力,大幅提高本护柱的使用寿命。
14.4.当连动管转动时还会带动转动轮转动,进而使得在锯齿的啮合作用下弧形板发生小幅度转动,从而推动其外端连接的卡齿向外侧转动,促使卡齿卡接进拉板的外壁凹槽中,进一步提升对拉板的抱合效果,极大的增强了对本护柱整体的保护性能。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16.图2是本发明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发明转动管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发明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9.图5是本发明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中:柱体1,安装腔2,安装杆3,增强柱4,安装槽5,波纹板6,撞击块7,安装板8,插接管组9,拉板10,动力板11,挤压囊12,转动管13,摩擦囊14,气压孔15,冲击腔16,连动管17,斜板18,压力板19,柔性膜20,转动轮21,定位管22,弧形板23,卡齿24。
具体实施方式
21.使用图1

图5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预制市政护柱进行如下说明。
22.如图1

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预制市政护柱,包括柱体1,安装腔2,安装杆3,增强柱4,安装槽5,波纹板6和撞击块7;所述柱体1呈方柱型设置,柱体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2;所述安装腔2的上下中部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杆3;所述安装杆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增强柱4;所述增强柱4的外侧设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前后两端壁面固定连接在安装槽5中,安装板8与增强柱4之间上下对称滑动连接有插接管组9;所述安装槽5的横截面呈梯形设置;所述插接管组9设置在安装杆3的外侧,插接管组9的内端通过拉板10滑动连接在安装板8的上下两端,插接管组9上的每一层插接管外表面都固定连接有动力板11,插接管组9由钢材料制成;所述动力板11的外端对称固定连接在撞击块7的上下两端,最外侧动力板11的外侧设有波纹板6,动力板11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波纹板6呈弧形设置,波纹板6的内端对称固定连接在撞击块7的上下两端,波纹板6的外端固定连接在柱体1的外表面壁上。
23.所述安装板8的外壁中部固定安装有挤压囊12;所述挤压囊12与撞击块7呈水平正对设置。
24.所述挤压囊12内部设置为中空状,挤压囊12的内部空腔与转动管13内部空腔连通;所述转动管13设在安装板8内,转动管13对称转动接触在拉板10的两侧壁面。
25.所述转动管13的外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摩擦囊14;所述转动管13的外壁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
26.所述转动管13的内壁均匀开设有气压孔15;所述气压孔15呈斜向设置,气压孔15的内侧与冲击腔16连通;所述冲击腔16开设在转动管13的壁中,冲击腔16内转动连接有连动管17;所述连动管17的内壁均匀间隔固定连接有斜板18;所述斜板18的外壁初始时贴合在压力板19的外表面;所述压力板19的内端铰接在转动管13的内壁上,压力板19的内侧固
定连接有柔性膜20;所述柔性膜20的内侧空腔与摩擦囊14内部空腔连通。
27.所述连动管17的外壁设置为锯齿状,连动管17的外表面与转动轮21的外表面通过齿槽齿牙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轮21的外端固定连接在定位管22的内壁,转动轮21的内端前后两侧通过齿槽齿牙与弧形板23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板23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卡齿24;所述卡齿24初始时设在转动管13的外壁中;当车辆失控撞上本预制护柱时,车辆会先撞击到护柱外侧的撞击块7,当撞击块7受到车辆撞击时会向护柱内部移动,同时推动其上下两端的动力板11向护柱内部的上下两端移动,当动力板11受到撞击开始运动时,其会带动其内端连接的插接管组9在护柱内部向上下两端滑动,进而使得当失控车辆撞击到护柱上时,其内部的插接管组9会瞬间形成钢管加固封层,大幅提高护柱的整体强度,避免护柱受到失控车辆的撞击发生断裂导致车辆进入人行道对行人的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当撞击块7受到撞击向护柱一侧移动到最内侧时会挤压到安装板8外表面的挤压囊12,当挤压囊12被撞击块7挤压时会将其内部气压输送至转动管13内,从而促使转动管13的外壁做小幅度的扩张,进而大幅提高转动管13与拉板1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拉板10在安装板8之间的滑动受限,从而抑制最内侧插接管组9的滑动距离,可以有效控制插接管组9往护柱内部上下两侧运动的距离,不仅可以保护护柱的上下两端壁面由于插接管组9的撞击发生形变,同时还可以避免插接管组9的最外侧与护柱的内壁面发生较强撞击导致插接管组9产生形变无法正常收缩降低使用寿命,同时挤压囊12内的气压输送至转动管13内时由于转动管13的内壁设有斜向的气压孔15,所以当转动管13内瞬间注入较强的气压时会使得气压通过气压孔15输送进冲击腔16中,最终冲击在连动管17内表面的斜板18上,致使连动管17发生小幅度转动,并通过斜板18对其内侧的压力板19进行挤压,致使压力板19上柔性膜20内侧空腔被挤压将气压输送进转动管13外端的摩擦囊14内使摩擦囊14膨胀,进而进一步极大的增强了转动管13与拉板10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实现对拉板10的紧急抱刹,进一步降低插接管组9的最外端对护柱产生的撞击力,大幅提高本护柱的使用寿命,同时当连动管17转动时还会带动转动轮21转动,进而使得在锯齿的啮合作用下弧形板23发生小幅度转动,从而推动其外端连接的卡齿24向外侧转动,促使卡齿24卡接进拉板10的外壁凹槽中,进一步提升对拉板10的抱合效果,极大的增强了对本护柱整体的保护性能。
28.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29.使用时,即可将本预制市政护柱的下端埋设在人行道边缘的土地中,当车辆失控撞上本预制护柱时,车辆会先撞击到护柱外侧的撞击块7,当撞击块7受到车辆撞击时会向护柱内部移动,同时推动其上下两端的动力板11向护柱内部的上下两端移动,当动力板11受到撞击开始运动时,其会带动其内端连接的插接管组9在护柱内部向上下两端滑动,进而使得当失控车辆撞击到护柱上时,其内部的插接管组9会瞬间形成钢管加固封层,大幅提高护柱的整体强度,避免护柱受到失控车辆的撞击发生断裂导致车辆进入人行道对行人的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当撞击块7受到撞击向护柱一侧移动到最内侧时会挤压到安装板8外表面的挤压囊12,当挤压囊12被撞击块7挤压时会将其内部气压输送至转动管13内,从而促使转动管13的外壁做小幅度的扩张,进而大幅提高转动管13与拉板1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拉板10在安装板8之间的滑动受限,从而抑制最内侧插接管组9的滑动距离,可以有效控制插接管组9往护柱内部上下两侧运动的距离,不仅可以保护护柱的上下两端壁面由于插接管组9的撞击发生形变,同时还可以避免插接管组9的最外侧与护柱的内壁面发生较强撞击导致
插接管组9产生形变无法正常收缩降低使用寿命,同时挤压囊12内的气压输送至转动管13内时由于转动管13的内壁设有斜向的气压孔15,所以当转动管13内瞬间注入较强的气压时会使得气压通过气压孔15输送进冲击腔16中,最终冲击在连动管17内表面的斜板18上,致使连动管17发生小幅度转动,并通过斜板18对其内侧的压力板19进行挤压,致使压力板19上柔性膜20内侧空腔被挤压将气压输送进转动管13外端的摩擦囊14内使摩擦囊14膨胀,进而进一步极大的增强了转动管13与拉板10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实现对拉板10的紧急抱刹,进一步降低插接管组9的最外端对护柱产生的撞击力,大幅提高本护柱的使用寿命,同时当连动管17转动时还会带动转动轮21转动,进而使得在锯齿的啮合作用下弧形板23发生小幅度转动,从而推动其外端连接的卡齿24向外侧转动,促使卡齿24卡接进拉板10的外壁凹槽中,进一步提升对拉板10的抱合效果,极大的增强了对本护柱整体的保护性能。
3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