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负式吹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63204发布日期:2022-08-24 10:46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负式吹风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园林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负式吹风机。


背景技术:

2.园林工具吹风机在园林工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随着市场与技术的发展,市场对吹风机的功率和吹力要求越来越高。但功率、吹力大大提升的同时,噪音的升高也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增加降噪棉来降低噪音,降噪棉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噪音,但其降噪能力有限,且会额外增加吹风机的制造成本,市场依然需求一种能够在低成本的前提下,通过结构或者结构组合的合理设计来降低噪音。背负式吹风机作为一种以高功率、高吹力为卖点的吹风机,是要比手持吹风机噪音大很多的,降噪更是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噪音的背负式吹风机。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负式吹风机,包括:
5.背负单元,具有可穿戴式结构,以使所述背负单元能够被穿戴于人体背部;
6.电池包,安装于所述背负单元;
7.风道,连接于所述背负单元,以使背负单元能够承载所述风道的至少部分重量;
8.轴流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风道内;
9.所述风道包括:
10.第一区段,所述第一区段被装配为在该背负式吹风机被穿戴于人体背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区段位于所述人体后方,所述第一区段的一端部为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一端为进风口,所述进风口朝下设置;
11.第二区段,所述第二区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区段连通,所述第二区段的另一端形成有出风口,所述第二区段被装配为在该背负式吹风机被穿戴于人体背部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区段位于所述人体的一侧,且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人体的前方。
12.在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管为弯曲状。
13.在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的轴线与所述轴流风机组件的轴线所成角度为60
°
至120
°

14.在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的轴线与所述轴流风机组件的轴线所成角度为90
°

15.在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管的至少部分内壁上设有降噪棉。
16.在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之间通过弯管连通,所述弯管与所述第一区段转动连接。
17.在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区段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设有柔性
管,所述柔性管与所述弯管连接。
18.在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轴流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区段内,所述轴流风机组件包括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的主轴连接的风叶。
19.在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段沿所述背负单元的宽度方向水平安装于所述背负单元的下端。
20.在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背负单元上形成有电池包仓,所述电池包可拆卸式的安装于所述电池包仓内。
2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风道设置为弯曲式结构,并将风道的进风侧引导至人体后方,使风道的整体长度得以增加,能够有效缓解风道内的空气紊流所产生的噪音;另外,可以理解的是,风道内部的噪音主要通过进风口和出风口向外扩散,本实用新型将风道的进风口朝下设置,能够使大部分噪音向下传播并被地面吸收,而传入人耳的噪音则会大大降低;其次,进风口朝下设置还能够有效降低风道吸入异物的可能,避免风道因吸入异物而产生额外的噪音,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实现对噪音的抑制,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保证劳动人员的身心健康。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背负式吹风机的立体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背负式吹风机的剖视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背负式吹风机的爆炸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风道的第一区段的爆炸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风道的第二区段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8.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29.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背负式吹风机,包括背负单元10、电池包20、风道30和轴流风机组件40;具体的,所述背负单元10具有可穿戴式结构,以使所述背负单元10能够被穿戴于人体背部;所述电池包20安装于所述背负单元10;所述风道30连接于所述背负单元10,以使背负单元10能够承载所述风道30的至少部分重量;所述轴流风机组件40,安装于所述风道30内。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背负式吹风机有别于传统手持式吹风气,其优点在于,背负式吹风机能够携带更大容量的电池包20,以提高其续航能力,于此同时,由于背负式吹风机具有充足的能源供应,因此能够支持更大功率和吹力的风机,以满足市场需求;另
外,背负式吹风机的主要重量都承载于人体的肩部,因此能够有效减轻人体手臂的负担,减轻使用者的疲劳感。
30.请参阅图1、2所示,所述风道30包括:第一区段31,所述第一区段31被装配为在该背负式吹风机被穿戴于人体背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区段31位于所述人体后方,所述第一区段31的一端形成有进风口310,所述进风口310朝下设置;第二区段32,所述第二区段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区段31连通,所述第二区段32的另一端形成有出风口320,所述第二区段32被装配为在该背负式吹风机被穿戴于人体背部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区段32位于所述人体的旁侧,且所述出风口320朝向所述人体的前方。
31.本实用新型将风道30设置为弯曲式结构,并将风道30的进风侧引导至人体后方,使风道30的整体长度得以增加,能够有效缓解风道30内的空气紊流所产生的噪音;另外,可以理解的是,风道30内部的噪音主要通过进风口310和出风口320向外扩散,本实用新型将风道30的进风口310朝下设置,能够使大部分噪音向下传播并被地面吸收,而传入人耳的噪音则会大大降低;其次,进风口310朝下设置还能够有效降低风道30吸入异物的可能,避免风道30因吸入异物而产生额外的噪音,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实现对噪音的抑制,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保证劳动人员的身心健康。
32.请参阅图2-4所示,所述进风口310的内壁上设有降噪棉31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段31例如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进风管311、涵道312和连接管313,所述降噪棉3111贴附于所述进风管311的内壁,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310形成于所述进风管311,所述进风管311与所述涵道312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313固定在所述涵道312的另一端,所述进风管311自所述涵道312逐渐向下弯曲,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尽可能提升进风效率,所述进风管311例如可以设置为其过流面积自所述涵道312向所述进风口310逐渐增大,具体来说就是使进风管311呈现出喇叭形的轮廓,这种形状设置的进风管311也有利于将进风口310处产生的噪音向下反射,进一步提升降噪效果。
33.请参阅图1-3所示,所述第一区段31和所述第二区段32之间通过一弯管33连通,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弯管33的管壁应当尽可能平滑过渡,以避免气流在转弯处产生紊流和负压,保证气流在风道30内流畅的通过,从而降低噪音。
34.请参阅图2、3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弯管33与所述第一区段31转动连接,具体的,所述弯管33与所述连接管313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区段32通过弯管33的摆动能够产生较大的扫掠角度,从而使出风口320的方向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35.请参阅图5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区段32远离所述出风口320的一端设有柔性管321,第二区段32的出风侧设有吹管322,所述柔性管321与所述弯管33连接,所述柔性管321例如可以是波纹管或其它形式的软管,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柔性管321自身也应当具有一定的刚度,以便能够形成稳定的气流通道,柔性管321的主要作用是对出风口320的方向进行微调,以及使出风口320能够沿左右方向进行小角度的扫摆,进一步提高其灵活性。
36.请参阅图2、3、4所示,所述轴流风机组件40安装于所述第一区段31内,所述轴流风机组件40包括电机41,以及与所述电机41的主轴连接的风叶4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机41安装于所述涵道312内,所述电机41的直径应当小于所述涵道312的内径,以使电机41与涵道312之间形成环形的气流通道,所述风叶42的直径应当尽量接近涵道312内径,以便
尽可能覆盖涵道312的通流截面,这样有助于在管径一定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提高送风效率;所述风叶42例如可以设置在电机41的进风侧,所述电机41的出风侧例如可以设置一个尾椎43,尾椎43能够对电机41出风侧的气流进行引导,降低电机41尾端的紊流,从而进一步抑制噪音的产生。
37.请参阅图1-3所示,所述第一区段31沿所述背负单元10的宽度方向水平安装于所述背负单元10的下端,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涵道312和连接管313例如可以被安装在壳体15内,所述壳体15为两半式结构,两半壳体15相互卡接从而包裹在涵道312和连接管313的外部形成外观件,所述壳体15例如可以固定在背负单元10下端设置的底座14上。
38.请参阅图1、2、3、5所示,所述第二区段32上设有手柄组件323,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手柄组件323一方面用于控制出风口320的方向,另一方面例如可以在手柄组件323上设置启停开关、调速开关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控制板电连接,控制板与电池包20和电机41电连接,从而通过手柄组件323实现对电机41运行参数的控制。
39.请参阅图1-3所示,所述背负单元10上形成有电池包仓101,所述电池包20可拆卸式的安装于所述电池包仓101内,具体的,所述背负单元10包括背板11、后盖12和前盖13,所述背板11用于贴合人体背部,所述背板11上设有背带(图未示出),所述后盖12连接于所述前盖13与所述背板11之间,所述电池包仓101形成于所述前盖13上。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20设置为可拆卸式结构,便于对电池包20进行快速更换。
40.综上所述,背负式吹风机能够携带更大的电池包20,以提高其续航能力,于此同时,由于背负式吹风机具有充足的能源供应,因此能够支持更大功率和吹力的风机,以满足市场需求;另外,背负式吹风机的主要重量都承载于人体的肩部,因此能够有效减轻人体手臂的负担,降低使用者的疲劳感。本实用新型将风道30设置为弯曲式结构,并将风道30的进风侧引导至人体后方,使风道30的整体长度得以增加,能够有效缓解风道30内的空气紊流所产生的噪音;另外,可以理解的是,风道30内部的噪音主要通过进风口310和出风口320向外扩散,本实用新型将风道30的进风口310朝下设置,能够使大部分噪音向下传播并被地面吸收,而传入人耳的噪音则会大大降低;其次,进风口310朝下设置还能够有效降低风道30吸入异物的可能,避免风道30因吸入异物而产生额外的噪音,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实现对噪音的抑制,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保证劳动人员的身心健康。
41.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42.在本文的描述中,提供了许多特定细节,诸如部件和/或方法的实例,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没有一项或多项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通过其他设备、系统、组件、方法、部件、材料、零件等等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下,未具体示出或详细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以避免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面变模糊。
43.在整篇说明书中提到“一个实施例”、“实施例”或“具体实施例”意指与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并且不一定在所有实施例中。因而,在整篇说明书中不同地方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或“在
具体实施例中”的各个表象不一定是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具体实施例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按任何合适的方式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实施例结合。应当理解本文所述和所示的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他变型和修改可能是根据本文教导的,并将被视作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一部分。
44.还应当理解还可以以更分离或更整合的方式实施附图所示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甚至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操作而被移除或因为可以根据特定应用是有用的而被提供。
45.另外,除非另外明确指明,附图中的任何标志箭头应当仅被视为示例性的,而并非限制。此外,除非另外指明,本文所用的术语“或”一般意在表示“和/或”。在术语因提供分离或组合能力是不清楚的而被预见的情况下,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将视为已被指明。
46.如在本文的描述和在下面整篇权利要求书中所用,除非另外指明,“一个”、和“该”包括复数参考物。同样,如在本文的描述和在下面整篇权利要求书中所用,除非另外指明,“在

中”的意思包括“在

中”和“在

上”。
47.本实用新型所示实施例的上述描述(包括在说明书摘要中所述的内容)并非意在详尽列举或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本文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尽管在本文仅为说明的目的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和本实用新型的实例,但是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和理解的,各种等效修改是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如所指出的,可以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的上述描述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这些修改,并且这些修改将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48.本文已经在总体上将系统和方法描述为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此外,已经给出了各种具体细节以提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一个或多个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进行实践,或者利用其它装置、系统、配件、方法、组件、材料、部分等进行实践。在其它情况下,并未特别示出或详细描述公知结构、材料和/或操作以避免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方面造成混淆。
49.因而,尽管本实用新型在本文已参照其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但是修改自由、各种改变和替换亦在上述公开内,并且应当理解,在某些情况下,在未背离所提出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在没有对应使用其他特征的情况下将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征。因此,可以进行许多修改,以使特定环境或材料适应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和精神。本实用新型并非意在限制到在下面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特定术语和/或作为设想用以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公开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将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任何和所有实施例及等同物。因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将只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进行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