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空中跨马路宽体式公交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92986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空中跨马路宽体式公交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公共交通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空中跨马路宽体式公交车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机动车产销量的剧增,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常态化,尤其是上下班的高峰时段。如何保持交通的通畅运行,已经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巨大难题。发展公共交通体系,倡导公交出行,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方向。现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主要有地铁、轻轨、马路公交车等。地铁和轻轨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只能布置于主要干线,无法延伸至城市各个角落。而马路公交车一般与普通马路机动车混行,同样面临堵车的困境。虽然有些城市的部分路段设置了公交车专用道,但这会降低道路的利用率,加重普通马路机动车的拥堵。同时在较窄的路段,设置公交车专用道是不可行的。

【发明内容】

[0003]针对当前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城市交通拥堵严重、道路利用率低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城市空中跨马路宽体式公交车系统,提供了公交车的空中专用通道,公交车在普通马路机动车的上方空中运行,空中公交车与普通马路机动车立体分层运行,互不影响,能够提升公交车的通行效率,和马路上机动车的通行效率,并能够提高城市的宝贵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000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空中跨马路宽体式公交车系统,包括:公交车、排架柱、轨道梁单元、乘客上下平台单元,其中,
[0005]所述轨道梁单元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轨道梁,所述轨道梁沿马路延伸方向铺设,所述轨道梁上铺设钢轨;
[0006]所述轨道梁与马路两侧的地面之间设置用于支撑所述轨道梁的排架柱;
[0007]所述乘客上下平台单元设置在所述轨道梁的旁侧,并与所述轨道梁相靠近;
[0008]所述公交车的车轮与所述钢轨配合设置,所述公交车的宽度与所述轨道梁的宽度相适应。
[0009]进一步的,所述公交车的车体底面离地高度大于普通车辆的高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公交车采用电力驱动,轮轨式连接;
[0011]所述公交车在靠近所述轨道梁的两个侧面设置有用于乘客上下的车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公交车的车体为上置或悬挂在钢轨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排架柱等间距设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排架柱采用钢材或钢筋混凝土制成,横断面为格构式或实腹式。
[0015]进一步的,所述排架柱顶端设置有路灯。
[0016]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梁单元为单个或在竖直方向上为多个;当所述轨道梁单元为多个时,上下相邻两个轨道梁单元的间距大于所述公交车的高度。
[0017]进一步的,所述乘客上下平台单元包括空中平台、立柱、楼梯及护栏,其中,所述空中平台通过楼梯与地面人行道相连;
[0018]所述空中平台和所述楼梯的周边布置护栏;
[0019]所述立柱设置在所述空中平台和地面之间。
[002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城市空中跨马路宽体式公交车系统,包括空中跨马路宽体式公交车、位于马路两侧的排架柱、轨道梁单元、分布于道路两侧的乘客上下平台单元等。公交车体横跨马路,采用电力驱动,轮轨式运行。公交车在靠近所述轨道梁的两个侧面均设置上下站车门,乘客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下车方向,避免乘客因为上下车而横穿马路。本发明通过提供公交车的空中专用通道,使公交车在市内道路正上方的空中行驶,实现公交车与路面机动车分离与分层行驶,互不影响,不挤占地面道路资源,从而解决公交车的堵车问题,提升公交通行效率,同时也提升了普通马路机动车的通行效率。同时马路机动车与空中公交车分层运行,充分利用了道路上的立体空间,节约了城市的宝贵土地资源。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城市空中跨马路宽体式公交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城市空中跨马路宽体式公交车系统中公交车的车体悬挂在钢轨上时的截面图;
[002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行路线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运行路线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运行路线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运行路线的示意图;
[0027]图中附图标记指代的技术特征为:
[0028]1、公交车;2、排架柱;3、轨道梁单元;31、轨道梁;32、钢轨;4、乘客上下平台单元;41、空中平台;42、立柱;43、楼梯。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003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城市空中跨马路宽体式公交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城市空中跨马路宽体式公交车系统包括:公交车1、排架柱
2、轨道梁单元3、乘客上下平台单元4,其中,
[0031 ] 所述轨道梁单元3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轨道梁31,所述轨道梁31沿马路延伸方向铺设,所述轨道梁31上铺设钢轨32 ;所述轨道梁31与马路两侧的地面之间设置用于支撑所述轨道梁31的排架柱2 ;所述乘客上下平台单元4设置在所述轨道梁31的旁侧,并与所述轨道梁31相靠近;所述公交车I的车轮与所述钢轨32配合设置,所述公交车I的宽度与所述轨道梁31的宽度相适应。
[0032]所述公交车I的车体底面离地高度大于普通车辆的高度。由于本发明的公交车横跨马路,公交车I位于马路正上方的空中,所以公交车I的车体底面离地高度大于普通车辆的高度,能够确保马路机动车正常运行。
[0033]参照图1和2,所述公交车I采用电力驱动,轮轨式连接;所述公交车I的车轮坐落在钢轨上。所述公交车I的车体为上置或悬挂在钢轨上。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城市空中跨马路宽体式公交车系统中公交车的车体悬挂在钢轨上时的截面图。图2中显示的为公交车I的车体悬挂在钢轨上。图1中显示的为公交车I的车体上置在钢轨上。所述公交车I在靠近所述轨道梁31的两个侧面设置有用于乘客上下的车门。公交车I采用电力驱动,能够在轨道上前进行驶或倒退行驶。
[0034]所述排架柱2等间距设置。所述排架柱2采用钢材或钢筋混凝土制成,横断面为格构式或实腹式。所述排架柱2顶端设置有路灯,排架柱2经过路段可以不再单独设置路灯。排架柱2设置于马路沿线两侧,不挤占马路机动车道。马路两侧的排架柱2可以共同支撑空中的公交车I。
[0035]轨道梁31固定于排架柱2上。一根轨道梁31上铺设并固定一根钢轨32。最下层轨道梁31的标高,要确保空中的公交车I运行时不影响地面机动车的正常行驶。轨道梁31可采用箱形或工字形等截面形式。所述轨道梁单元为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