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地坪施工模具及基于该模具的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71649阅读:来源:国知局
br> 11)第三遍机械压光:当地面面层上仍稍有脚印,而抹压无叶片纹时,进行第三遍抹压,将叶片纹抹平压光,压光的时间应控制在终凝前完成;
12)磨光:在施工作业面混凝土终凝结束后,用圆盘磨光机磨光;
其中混凝土面层在施工间歇后继续浇筑前,应按规定对已凝结的混凝土垂直边缘进行处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应捣实压平;养护:面层抹压完24h后进行养护,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方法来控制混凝土自身水化热蒸发的水分不流失,从而达到养护的目的,养护时间为7天以上,强度达到1MPa以后方准上人。
[0024]实施例2
请参阅图3-6,一种混凝土地坪施工模具,包括可调式板带支撑底座和板带9 ;所述可调式板带支撑底座包括第二底板5和第二侧板7,第二侧板7固定在第二底板5的一侧,第二侧板7与第二底板5之间设有第二筋板6,第二筋板6能够加强第二侧板7与第二底板5之间的牢固性,优选的,所述第二侧板7与第二底板5之间均匀间隔设有多个第二筋板6 ;所述板带9单面抛光,板带9上设有固定螺孔10 ;所述第二侧板7上设有与固定螺孔10相配合的U型螺孔8,U型螺孔8共2个,且平行间隔设置在第二侧板7上,U型螺孔8与固定螺孔10配合,形成调节板带9顶端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通过将固定螺孔10固定在U型螺孔8的不同高度,就能够调节板带9的标高,优选的,所述U型螺孔8和固定螺孔10的孔径均为20mm。
[0025]一种基于该模具的施工工艺,其步骤如下:
O施工区域划分:将浇筑地坪分成多个施工浇筑单元进行施工,沿浇筑区域横向宽3-4米,纵向视浇筑长度,每段控制小于30米作为施工浇筑单元;
2)定位放线及支侧模:设置复测施工区域标高控制点,定位放线重点在于控制可调式板带支撑底座的位置和板带9标高,控制可调式板带支撑底座每隔2米布置I组,将板带9放置在可调式板带支撑底座上,并对板带9进行标高控制调整,达到设计标高后,紧固板带9,板带9两侧进行间隔加固防止产生水平位移;
3)基层清理及洒水:将基层表面的尘土、碎石块等杂物清理干净,提前对地面进行洒水润湿,洒水量要充足,保证施工时地面湿润,但无积水;
4)混凝土摊铺:采用搅拌站提供的塌落度严格控制在进场时110-120mm的商品混凝土,罐车通过溜槽将混凝土送入模内,人工摊铺至合适厚度,其中合适厚度为设计厚度加上虚铺高度,虚铺高度为2?3cm,摊铺混凝土时应连续摊铺,不得中断;
5)振桥振捣和粗平:大面积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振桥振捣,依据侧模标高控制线,达到振捣密实、上表面整平、布满原浆且粗骨料被挤压沉实到混凝土中下部为止;
6)细部振捣:在侧模边角部位振桥无法振捣密实的部位,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快插慢拔直到混凝土表面不再冒泡,呈现出有乳浆又大致平整的表面;
7)细刮:在振桥振不到的地方和振后经人工填补砼的地方,用铝合金刮杠人工仔细刮平,达到上表面整平; 8)人工收浆:人工使用抹子收浆一遍;
9)第一遍机械压光:用叶片式混凝土压光机轻轻抹压面层,把脚印压平;
10)第二遍机械压光:当面层初凝后,地面面层上有脚印但不下陷时,进行第二遍机械抹压,将面层的凹坑砂眼和脚印压平,要求不漏压且平面出光;
11)第三遍机械压光:当地面面层上仍稍有脚印,而抹压无叶片纹时,进行第三遍抹压,将叶片纹抹平压光,压光的时间应控制在终凝前完成;
12)磨光:在施工作业面混凝土终凝结束后,用圆盘磨光机磨光;
其中混凝土面层在施工间歇后继续浇筑前,应按规定对已凝结的混凝土垂直边缘进行处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应捣实压平;养护:面层抹压完24h后进行养护,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方法来控制混凝土自身水化热蒸发的水分不流失,从而达到养护的目的,养护时间为7天以上,强度达到1MPa以后方准上人。
[0026]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一种混凝土地坪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式板带支撑底座和板带;所述可调式板带支撑底座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一侧板,第一侧板共2个,且平行间隔固定在第一底板上,2个第一侧板配合形成安装板带的板带卡槽,第一侧板与第一底板之间设有第一筋板,且第一筋板位于板带卡槽外侧;所述板带单面抛光,板带上设有固定螺孔;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与固定螺孔相配合的调节螺孔,调节螺孔共多个,分成平行间隔设置的两列,且每列调节螺孔沿竖直方向在第一侧板上均匀间隔排列,调节螺孔与固定螺孔配合,形成调节板带顶端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地坪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一底板之间均匀间隔设有多个第一筋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地坪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孔和固定螺孔的孔径均为20mm。4.一种混凝土地坪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式板带支撑底座和板带;所述可调式板带支撑底座包括第二底板和第二侧板,第二侧板固定在第二底板的一侧,第二侧板与第二底板之间设有第二筋板;所述板带单面抛光,板带上设有固定螺孔;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与固定螺孔相配合的U型螺孔,U型螺孔共2个,且平行间隔设置在第二侧板上,U型螺孔与固定螺孔配合,形成调节板带顶端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地坪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与第二底板之间均匀间隔设有多个第二筋板。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混凝土地坪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螺孔和固定螺孔的孔径均为20mm。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混凝土地坪施工模具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O施工区域划分:将浇筑地坪分成多个施工浇筑单元进行施工,沿浇筑区域横向宽3-4米,纵向视浇筑长度,每段控制小于30米作为施工浇筑单元; 2)定位放线及支侧模:设置复测施工区域标高控制点,定位放线重点在于控制可调式板带支撑底座的位置和板带标高,控制可调式板带支撑底座每隔2米布置I组,将板带放置在可调式板带支撑底座上,并对板带进行标高控制调整,达到设计标高后,紧固板带,板带两侧进行间隔加固防止产生水平位移; 3)基层清理及洒水:将基层表面的尘土、碎石块等杂物清理干净,提前对地面进行洒水润湿,洒水量要充足,保证施工时地面湿润,但无积水; 4)混凝土摊铺:采用搅拌站提供的塌落度严格控制在进场时110-120mm的商品混凝土,罐车通过溜槽将混凝土送入模内,人工摊铺至合适厚度,其中合适厚度为设计厚度加上虚铺高度,虚铺高度为2?3cm,摊铺混凝土时应连续摊铺,不得中断; 5)振桥振捣和粗平:大面积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振桥振捣,依据侧模标高控制线,达到振捣密实、上表面整平、布满原浆且粗骨料被挤压沉实到混凝土中下部为止; 6)细部振捣:在侧模边角部位振桥无法振捣密实的部位,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快插慢拔直到混凝土表面不再冒泡,呈现出有乳浆又大致平整的表面; 7)细刮:在振桥振不到的地方和振后经人工填补砼的地方,用铝合金刮杠人工仔细刮平,达到上表面整平; 8)人工收浆:人工使用抹子收浆一遍; 9)第一遍机械压光:用叶片式混凝土压光机轻轻抹压面层,把脚印压平; 10)第二遍机械压光:当面层初凝后,地面面层上有脚印但不下陷时,进行第二遍机械抹压,将面层的凹坑砂眼和脚印压平,要求不漏压且平面出光; 11)第三遍机械压光:当地面面层上仍稍有脚印,而抹压无叶片纹时,进行第三遍抹压,将叶片纹抹平压光,压光的时间应控制在终凝前完成; 12)磨光:在施工作业面混凝土终凝结束后,用圆盘磨光机磨光。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混凝土地坪施工模具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混凝土面层在施工间歇后继续浇筑前,应按规定对已凝结的混凝土垂直边缘进行处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应捣实压平。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基于混凝土地坪施工模具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面层抹压完24h后进行养护,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方法来控制混凝土自身水化热蒸发的水分不流失,从而达到养护的目的,养护时间为7天以上,混凝土地坪强度达到1MPa以后方准上人。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地坪施工模具,包括可调式板带支撑底座和板带;所述可调式板带支撑底座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板带单面抛光,板带上设有固定螺孔;所述侧板上设有与固定螺孔相配合的螺孔,螺孔与固定螺孔配合,形成调节板带顶端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基于该模具的施工工艺包括施工区域划分、定位放线及支侧模、基层清理及洒水、混凝土摊铺、振桥振捣和粗平、细部振捣、细刮、第一遍机械压光、第二遍机械压光、第三遍机械压光和磨光;基于该混凝土地坪施工模具的施工工艺能够提高混凝土地坪表面平整性,采用此种工艺和模具可提高地坪标准和提高效率,满足市场对混凝土地坪日益提高的标准要求。
【IPC分类】E01C7/14, E01C19/50
【公开号】CN104988840
【申请号】CN201510365151
【发明人】常金铃, 邓辉
【申请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