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机械用轧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85532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机械用轧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用乳路机。
【背景技术】
[0002]
乳路机在工程机械中属于道路设备的范畴,广泛用于高等级公路、铁路、机场跑道、大坝、体育场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填方压实作业,可以碾压沙性、半粘性及粘性土壤、路基稳定土及沥青混凝土路面层,在对一些路面进行碾压时,通常需要实时喷水对路面进行降温,现有技术中的乳路机在作业时,喷出的水无法回收,在工作过程中补充水的的次数过多,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浪费了水资源。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用乳路机,该乳路机能够对喷射的水进行回收,降低了工作过程中补充水的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节约了水资源。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工程机械用乳路机,包括车身及对称分布在车身两侧的压辊,所述压辊通过压辊支架与车身连接,在车身的底部两压辊之间设置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内设置有水栗,在每个压辊的上方均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安装在车身的侧壁上,每个喷头均通过进水管与水栗的输出端连接,每个压辊的外侧均设置有一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倾斜设置,导流板的底端均与一集水管的入口相接,集水管的出口与集水箱相通。
[0004]进一步的,所述每个压辊支架上均安装有一用于固定对应集水管的水管支架,所述导流板固定在对应的水管支架上。
[0005]本发明一种工程机械用乳路机,该乳路机包括车身及对称分布在车身两侧的压辊,在车身的底部两压辊之间设置有集水箱,同时每个压辊的上方设置有喷头,外侧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的下方设置有与集水箱连接的集水管,通过喷头喷出的水使得压轮湿润后,水由导流板流入到集水管中,进而回到集水箱中重复利用,能够对喷射的水进行回收,降低了工作过程中补充水的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节约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0006]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一种工程机械用乳路机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车身;2-压辊;3_压辊支架;4_集水箱;5-水栗;6-喷头;7_进水管;8-导流板;9_集水管;10_水管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用乳路机,包括车身I及对称分布在车身I两侧的压辊2,压辊2通过压辊支架3与车身I连接,在车身I的底部两压辊2之间设置有集水箱4,集水箱4内设置有水栗5,在每个压辊2的上方均设置有喷头6,喷头6安装在车身I的侧壁上,每个喷头6均通过进水管7与水栗5的输出端连接,每个压辊2的外侧均设置有一导流板8,导流板8倾斜设置,导流板8的底端均与一集水管9的入口相接,集水管9的出口与集水箱4相通。
[0010]优选的,每个压辊支架3上均安装有一用于固定对应集水管9的水管支架10,导流板8固定在对应的水管支架10上。
[0011]本发明一种工程机械用乳路机,在使用时,通过喷头喷出的水使得压轮湿润后,水由导流板流入到集水管中,进而回到集水箱中重复利用,能够对喷射的水进行回收,降低了工作过程中补充水的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节约了水资源。
[001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调节,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工程机械用乳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及对称分布在车身两侧的压辊,所述压辊通过压辊支架与车身连接,在车身的底部两压辊之间设置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内设置有水栗,在每个压辊的上方均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安装在车身的侧壁上,每个喷头均通过进水管与水栗的输出端连接,每个压辊的外侧均设置有一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倾斜设置,导流板的底端均与一集水管的入口相接,集水管的出口与集水箱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用乳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压辊支架上均安装有一用于固定对应集水管的水管支架,所述导流板固定在对应的水管支架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用轧路机,包括车身及对称分布在车身两侧的压辊,所述压辊通过压辊支架与车身连接,在车身的底部两压辊之间设置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内设置有水泵,在每个压辊的上方均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安装在车身的侧壁上,每个喷头均通过进水管与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每个压辊的外侧均设置有一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倾斜设置,导流板的底端均与一集水管的入口相接,集水管的出口与集水箱相通。本发明通过喷头喷出的水使得压轮湿润后,水由导流板流入到集水管中,进而回到集水箱中重复利用,能够对喷射的水进行回收,降低了工作过程中补充水的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节约了水资源。
【IPC分类】E01C19/23
【公开号】CN105002809
【申请号】CN201510426151
【发明人】黎健生, 梁远鸿
【申请人】柳州龙辉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