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46829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西部地区泥石流区域较多,泥石流直接冲击和掏蚀作用是桥涵毁损重要作用力类型。如何合理选择泥石流地区涵洞过流断面的结构形式满足在受限地势状况下路基涵洞具有较好的抗冲磨能力和最佳排泄能力,是泥石流地区新型涵洞设计时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包括涵洞涵身、曲线型铺底结构、缓冲层、涵洞进口;所述涵洞涵身包括:加厚盖板、涵洞梯形侧墙和涵洞基础;在U型涵洞的两侧均设置有涵洞基础和涵洞梯形侧墙,两侧涵洞梯形侧墙之间底部设置有曲线型铺底结构,顶部设置有加厚盖板,所述涵洞进口包括:进口锥形护坡、进口汇流槽和曲线型铺底结构。
【专利说明】
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公路跨中小型泥石流沟的一种涵洞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21世纪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逐渐实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西部地区将展现出对外开放的后发优势,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将成为我国改善民生的重点。西部地区泥石流区域较多,泥石流区岩层破碎,地震强度大、破坏面广,植被较少,夏季时有暴雨发生,加上人为活动度不断深入扩大,孕育着泥石流灾害的频繁发生。
[0003]泥石流直接冲击和掏蚀作用是桥涵毁损重要作用力类型。特别是公路涵洞作为交通运输中重要的排水系统及确保路基连续不受洪水冲刷或侵袭的重要构造物之一,且在西部地区公路运用中运用比例较高;西部山区形成的泥石流具有爆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及快速成灾等特点,爆发时可在瞬间释放出大量前期逐渐积累物源和巨大能量,产生极大的破坏力,而涵洞进口附近为泥石流汇集区域,泥石流流速和流量都比较大,所以当爆发泥石流时,常由于涵洞设计不合理或涵洞净空不足或是涵洞进出口及铺底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造成严重冲刷或淤积堵塞或较深的掏蚀痕迹,危及涵洞的整体稳定性甚至长时间阻断交通的正常运营,导致大面积路基被冲毁等。因此,如何合理选择泥石流地区涵洞过流断面的结构形式满足在受限地势状况下路基涵洞具有较好的抗冲磨能力和最佳排泄能力,是泥石流地区新型涵洞设计时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0004]为了提高泥石流地区涵洞的抗冲磨能力和排泄能力,本发明提供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
[0005]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包括涵洞涵身、曲线型铺底结构、缓冲层、涵洞进口 ;所述涵洞涵身包括:加厚盖板、涵洞梯形侧墙和涵洞基础;在U型涵洞的两侧均设置有涵洞基础和涵洞梯形侧墙,所述涵洞梯形侧墙居中设置在涵洞基础上部,涵洞基础宽度宽于涵洞梯形侧墙,其中单侧宽出0.05m?0.20m,所述的涵洞基础为浆砌片石或块石,厚度为
0.50 m?0.60m;
所述涵洞梯形侧墙沿涵洞沟床方向的截面上窄下宽,涵洞梯形侧墙的外墙面垂直、内墙面倾斜,其中,涵洞梯形侧墙内墙面的倾斜斜率为1:0.1?1:1;
所述两侧涵洞梯形侧墙之间底部设置有曲线型铺底结构,所述曲线型铺底结构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两侧涵洞梯形侧墙之间顶部设置有加厚盖板,所述的加厚盖板为预制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所述涵洞进口包括:进口锥形护坡、进口汇流槽和曲线型铺底结构,所述进口锥形护坡呈喇叭口状左、右对称设置在涵洞的进口处,一端与涵洞梯形侧墙衔接,另一端与进口汇流槽衔接,曲线型铺底结构设置在进口锥形护坡底部且与U型涵洞底部的曲线型铺底结构衔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曲线型铺底结构为半椭圆形、半圆形或抛物线形,U型涵洞的标准跨径满足《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的要求;其中,所述半椭圆形的长半轴为涵洞标准跨径的一半,所述长半轴a与短半轴b的比为I?5.0;所述半圆形曲线型铺底结构的半径为涵洞标准跨径的一半;所述抛物线形焦点至涵洞梯形侧墙内墙面的距离为涵洞标准跨径的一半,且抛物线形焦点至涵洞梯形侧墙内墙面的距离与焦点至铺底最低点的距离的比值为1:1?1:2.5。
[0007]进一步的,所述加厚盖板与两侧涵洞梯形侧墙搭接,每侧搭接长度为0.1Om?0.30m ;所述加厚盖板厚度为0.40m?0.60m,总长为1.50m?5.0Om ;
进一步的,所述曲线型铺底结构的极限抗拉强度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6850010-2010)的要求,曲线型铺底结构在两侧梯形侧墙之间的厚度为0.50111?1.00111,在涵洞进口 Om?1.50m范围内的厚度为0.60m?1.50m。
[0008]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曲线型铺底结构的底部下面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0.50 m?1.0Om0
[0009]进一步的,在涵洞进口和涵洞出口处分别设置有一道嵌固粧,所述嵌固粧嵌入地基的深度为1.0Om?1.50m,所述嵌固粧高度为1.20m?2.00m。
[0010]进一步的,在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的涵床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道肋槛,所述肋槛的高度为0.20m?0.40m;肋槛的长度与曲线型铺底结构的宽度相匹配。
[0011]进一步的,所述U型涵洞的沟床比降为2.0%?10.0%。
[0012]进一步的,在汇流槽与路基之间种植有树木,所述汇流槽段根据地形条件设置若干排钢管混凝土粧,钢管混凝土粧的形状依据汇流段地形固定,公路区上游泥石流沟内根据地形设置若干座谷坊工程。
[0013]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进口锥形护坡,一方面可充分保护路基不受泥石流直接冲蚀,能让泥石流在洞口汇集后顺势进入涵洞后排出;更重要的,进口锥形护坡之间顺势设置较厚的曲线型铺底,能起到抗冲磨、抗掏蚀的作用,延长涵洞的使用寿命;
2、设置涵洞梯形侧墙,从下至上的净空逐渐增大,减小龙头的侧向抛程冲击和磨损能力,其与涵洞曲线型铺底结构顺势衔接,大大减小了泥石流冲蚀涵洞过程中应力集中现象,减小了涵洞的毁损程度;
3、采用曲线型铺底涵洞结构比普通涵洞增加了10%?30%的净空,增加了泥石流地区涵洞对泥石流排泄能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发明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沿A-A剖视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发明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沿B-B剖视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发明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采用半椭圆形铺底结构时沿C-C剖视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发明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采用半圆形铺底结构时沿C-C剖视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发明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采用抛物线形铺底结构时沿C-C剖视示意图。
[0020]图7为本发明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中:(I)加厚盖板、(2)涵洞梯形侧墙、(21)涵洞梯形侧墙内墙面、(22)涵洞梯形侧墙外墙面、(3)曲线型铺底结构、(31)半椭圆形铺底结构、(32)半圆形铺底结构、(33)抛物线形铺底结构、(4)进口锥形护坡、(5)嵌固粧、(6)路基、(7)涵洞基础、(8)缓冲层、(9)进口汇流槽、(10)肋槛、(11)地基。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根据附图所示出的实施例详细地描述:
实施方式一:所述曲线型铺底结构采用半椭圆形铺底结构,具体描述如下:
图1为本发明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沿A-A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沿B-B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采用半椭圆形铺底结构时沿C-C剖视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由图可知: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包括涵洞涵身、半椭圆形铺底结构(31)、缓冲层(8)、涵洞进口;
所述涵洞涵身包括:加厚盖板(I)、涵洞梯形侧墙(2)和涵洞基础(7);在U型涵洞的两侧均设置有涵洞基础(7)和涵洞梯形侧墙(2),所述涵洞梯形侧墙(2)居中设置在涵洞基础(7)上部,涵洞基础(7)宽度宽于涵洞梯形侧墙(2),其中单侧宽出0.1m,所述的涵洞基础(7)为浆砌片石或块石,厚度为0.55m;
所述涵洞梯形侧墙(2)沿涵洞沟床方向的截面上窄下宽,涵洞梯形侧墙外墙面(22)垂直、内墙面倾斜,其中,涵洞梯形侧墙内墙面(21)的倾斜斜率为1:0.2;
所述两侧涵洞梯形侧墙(2)之间底部设置有半椭圆形铺底结构(31),所述半椭圆形铺底结构(31)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两侧涵洞梯形侧墙(2)之间顶部设置有加厚盖板(1),为了提高盖板的承载力,所述的加厚盖板(I)为预制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厚盖板与两侧涵洞梯形侧墙搭接,在本实施例中每侧搭接长度为0.20m;所述加厚盖板厚度为0.45m,总长为2.0m;
为了提高泥石流汇集处抗冲耐磨效果,避免涵洞进口处受冲击掏蚀危及公路路基,所述涵洞进口包括:进口锥形护坡(4)、进口汇流槽(9)和半椭圆形铺底结构(31),所述进口锥形护坡(4)呈喇叭口状左、右对称设置在涵洞的进口处,一端与涵洞梯形侧墙(2)衔接,另一端与进口汇流槽(9)衔接,半椭圆形铺底结构(31)设置在进口锥形护坡(4)底部且与U型涵洞底部的半椭圆形铺底结构衔接。
[0023]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涵洞的净空,增加涵洞对泥石流的排泄能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半椭圆形铺底结构(31),U型涵洞的标准跨径满足《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的要求;其中,所述半椭圆形的长半轴为涵洞标准跨径的一半,所述长半轴a与短半轴b的比为1.5。
[0024]进一步的,所述半椭圆形铺底结构(31)的极限抗拉强度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KGB50010-2010)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抗冲磨,延长涵洞的寿命,在本实施例中半椭圆形铺底结构(31)在两侧涵洞梯形侧墙(2)之间的厚度为0.60m,在涵洞进口 Om?1.50m范围内的厚度为0.80m。
[0025]进一步的,为了涵洞能较好适应泥石流区沟床,在所述的半椭圆形铺底结构(31)的底部下面设置有缓冲层(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8)的厚度为0.70m。
[0026]进一步的,为了加固半椭圆形铺底结构(31)的稳定性,在U型涵洞的进、出口处分别设置有一道嵌固粧(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嵌固粧(5)嵌入地基的深度为1.25m,所述嵌固粧(5)高度为2.00m。
[0027]进一步的,为了消耗泥石流冲击的能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半椭圆形铺底结构
(31)的涵床方向均匀设置有3道肋槛(10),所述肋槛(10)的高度为0.30m,肋槛的长度与半椭圆形铺底结构的宽度相匹配。
[0028]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涵洞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涵洞的沟床比降为6.0%。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涵洞的使用寿命,减少涵洞的维护费用,本实施例中在汇流槽与路基之间种植有树木,所述汇流槽段根据地形条件设置若干排钢管混凝土粧,钢管混凝土粧的形状依据汇流段地形固定,公路区上游泥石流沟内根据地形设置5座谷坊工程。
[0029]实施方式二:所述半圆形铺底结构采用半圆形铺底结构,具体描述如下:
图1为本发明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沿A-A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沿B-B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采用半圆形铺底结构时沿C-C剖视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由图可知: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包括涵洞涵身、半圆形铺底结构(32)、缓冲层(8)、涵洞进口;
所述涵洞涵身包括:加厚盖板(I)、涵洞梯形侧墙(2)和涵洞基础(7);在U型涵洞的两侧均设置有涵洞基础(7)和涵洞梯形侧墙(2),所述涵洞梯形侧墙(2)居中设置在涵洞基础(7)上部,涵洞基础(7)宽度宽于涵洞梯形侧墙(2),其中单侧宽出0.07m,所述的涵洞基础(7)为浆砌片石或块石,厚度为0.52m;
所述涵洞梯形侧墙(2)沿涵洞沟床方向的截面上窄下宽,涵洞梯形侧墙外墙面(22)垂直、内墙面倾斜,其中,涵洞梯形侧墙内墙面(21)的倾斜斜率为1:0.25;
所述两侧涵洞梯形侧墙(2)之间底部设置有半圆形铺底结构(32),所述半圆形铺底结构(32)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两侧涵洞梯形侧墙(2)之间顶部设置有加厚盖板
(1),为了提高盖板的承载力,所述的加厚盖板(I)为预制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厚盖板与两侧涵洞梯形侧墙搭接,在本实施例中每侧搭接长度为0.25m;所述加厚盖板厚度为
0.55m,总长为2.50m;
为了提高泥石流汇集处抗冲耐磨效果,避免涵洞进口处受冲击掏蚀危及公路路基,所述涵洞进口包括:进口锥形护坡(4)、进口汇流槽(9)和半圆形铺底结构(32),所述进口锥形护坡(4)呈喇叭口状左、右对称设置在涵洞的进口处,一端与涵洞梯形侧墙(2)衔接,另一端与进口汇流槽(9)衔接,半圆形铺底结构(32)设置在进口锥形护坡(4)底部且与U型涵洞底部的半圆形铺底结构(32 )衔接。
[0030]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涵洞的净空,增加涵洞对泥石流的排泄能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半圆形铺底结构(32),U型涵洞的标准跨径满足《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的要求;其中,所述半圆形铺底结构(32)的半径为涵洞标准跨径的一半。
[0031]进一步的,所述半圆形铺底结构(32)的极限抗拉强度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抗冲磨,延长涵洞的寿命,在本实施例中半圆形铺底结构(32)在两侧涵洞梯形侧墙(2)之间的厚度为0.70m,在涵洞进Om?1.50m范围内的厚度为
0.80mo
[0032]进一步的,为了涵洞能较好适应泥石流区沟床,在所述的半圆形铺底结构(32)的底部下面设置有缓冲层(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8)的厚度为0.80m。
[0033]进一步的,为了加固半圆形铺底结构(32)的稳定性,在U型涵洞的进、出口处分别设置有一道嵌固粧(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嵌固粧(5)嵌入地基的深度为1.50m,所述嵌固粧(5)高度为2.00m。
[0034]进一步的,为了消耗泥石流冲击的能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半圆形铺底结构(32)的涵床方向均匀设置有3道肋槛(10),所述肋槛(10)的高度为0.40m,肋槛的长度与半椭圆形铺底结构的宽度相匹配。
[0035]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涵洞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涵洞的沟床比降为6.0%。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涵洞的使用寿命,减少涵洞的维护费用,本实施例中在汇流槽与路基之间种植有树木,所述汇流槽段根据地形条件设置若干排钢管混凝土粧,钢管混凝土粧的形状依据汇流段地形固定,公路区上游泥石流沟内根据地形设置5座谷坊工程。
[0036]实施方式三:所述曲线型铺底结构采用抛物线形铺底结构,具体描述如下:
图1为本发明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沿A-A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沿B-B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采用抛物线形铺底结构时沿C-C剖视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由图可知: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包括涵洞涵身、抛物线形铺底结构(33)、缓冲层(8)、涵洞进口 ;
所述涵洞涵身包括:加厚盖板(I)、涵洞梯形侧墙(2)和涵洞基础(7);在U型涵洞的两侧均设置有涵洞基础(7)和涵洞梯形侧墙(2),所述涵洞梯形侧墙(2)居中设置在涵洞基础(7)上部,涵洞基础(7)宽度宽于涵洞梯形侧墙(2),其中单侧宽出0.08m,所述的涵洞基础(7)为浆砌片石或块石,厚度为0.52m;
所述涵洞梯形侧墙(2)沿涵洞沟床方向的截面上窄下宽,涵洞梯形侧墙外墙面(22)垂直、内墙面倾斜,其中,涵洞梯形侧墙内墙面(21)的倾斜斜率为1:05;
所述两侧涵洞梯形侧墙(2)之间底部设置有抛物线形铺底结构(33),所述抛物线形铺底结构(33)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两侧涵洞梯形侧墙(2)之间顶部设置有加厚盖板(1),为了提高盖板的承载力,所述的加厚盖板(I)为预制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厚盖板与两侧涵洞梯形侧墙搭接,在本实施例中每侧搭接长度为0.25m;所述加厚盖板厚度为0.55m,总长为2.50m;
为了提高泥石流汇集处抗冲耐磨效果,避免涵洞进口处受冲击掏蚀危及公路路基,所述涵洞进口包括:进口锥形护坡(4)、进口汇流槽(9)和抛物线形铺底结构(33),所述进口锥形护坡(4)呈喇叭口状左、右对称设置在涵洞的进口处,一端与涵洞梯形侧墙(2)衔接,另一端与进口汇流槽(9)衔接,抛物线形铺底结构(33)设置在进口锥形护坡(4)底部且与U型涵洞底部的抛物线形铺底结构(33)衔接。
[0037]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涵洞的净空,增加涵洞对泥石流的排泄能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抛物线形铺底结构(33),U型涵洞的标准跨径满足《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的要求;其中,所述抛物线形焦点至涵洞梯形侧墙内墙面的距离为涵洞标准跨径的一半,且抛物线形焦点至涵洞梯形侧墙内墙面的距离与焦点至铺底最低点的距离的比值为1:1?1:2.5,在本实施例中其比值为1:1.2。
[0038]进一步的,所述抛物线形铺底结构(33)的极限抗拉强度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KGB50010-2010)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抗冲磨,延长涵洞的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抛物线形铺底结构(33)在两侧涵洞梯形侧墙(2)之间的厚度为0.80m,在涵洞进Om?1.50m范围内的厚度为1.20m。
[0039]进一步的,为了涵洞能较好适应泥石流区沟床,在所述的抛物线形铺底结构(33)的底部下面设置有缓冲层(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8)的厚度为0.80m。
[0040]进一步的,为了加固抛物线形铺底结构(33)的稳定性,在U型涵洞的进、出口处分别设置有一道嵌固粧(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嵌固粧(5)嵌入地基的深度为1.25m,所述嵌固粧(5)高度为2.20m。
[0041]进一步的,为了消耗泥石流冲击的能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抛物线形铺底结构(33 )的涵床方向均匀设置有3道肋槛(10),所述肋槛(1 )的高度为0.50m,肋槛的长度与半椭圆形铺底结构的宽度相匹配。
[0042]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涵洞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涵洞的沟床比降为6.0%。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涵洞的使用寿命,减少涵洞的维护费用,本实施例中在汇流槽与路基之间种植有树木,所述汇流槽段根据地形条件设置若干排钢管混凝土粧,钢管混凝土粧的形状依据汇流段地形固定,公路区上游泥石流沟内根据地形设置6座谷坊工程。
[0043]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任何各种改动和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制。
【主权项】
1.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涵洞涵身、曲线型铺底结构、缓冲层、涵洞进口; 所述涵洞涵身包括:加厚盖板、涵洞梯形侧墙和涵洞基础;在U型涵洞的两侧均设置有涵洞基础和涵洞梯形侧墙,所述涵洞梯形侧墙居中设置在涵洞基础上部,涵洞基础宽度宽于涵洞梯形侧墙,其中单侧宽出0.05m?0.20m,所述的涵洞基础为浆砌片石或块石,厚度为0.50 m?0.60m; 所述涵洞梯形侧墙沿涵洞沟床方向的截面上窄下宽,涵洞梯形侧墙的外墙面垂直、内墙面倾斜,其中,涵洞梯形侧墙内墙面的倾斜斜率为1:0.1?1:1; 所述两侧涵洞梯形侧墙之间底部设置有曲线型铺底结构,所述曲线型铺底结构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两侧涵洞梯形侧墙之间顶部设置有加厚盖板,所述的加厚盖板为预制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所述涵洞进口包括:进口锥形护坡、进口汇流槽和曲线型铺底结构,所述进口锥形护坡呈喇叭口状左、右对称设置在涵洞的进口处,一端与涵洞梯形侧墙衔接,另一端与进口汇流槽衔接,曲线型铺底结构设置在进口锥形护坡底部且与U型涵洞底部的曲线型铺底结构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线型铺底结构为半椭圆形、半圆形或抛物线形,U型涵洞的标准跨径满足《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的要求;其中,所述半椭圆形的长半轴为涵洞标准跨径的一半,所述长半轴a与短半轴b的比为I?5.0;所述半圆形曲线型铺底结构的半径为涵洞标准跨径的一半;所述抛物线形焦点至涵洞梯形侧墙内墙面的距离为涵洞标准跨径的一半,且抛物线形焦点至涵洞梯形侧墙内墙面的距离与焦点至铺底最低点的距离的比值为1:1?1: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盖板与两侧涵洞梯形侧墙搭接,每侧搭接长度为0.1Om?0.30m;所述加厚盖板厚度为0.40m?0.60m,总长为1.50m?5.00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型铺底结构的极限抗拉强度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要求,曲线型铺底结构在两侧梯形侧墙之间的厚度为0.50m?1.00m,在涵洞进口 Om?1.50m范围内的厚度为0.60m?1.50mο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曲线型铺底结构的底部下面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0.50 m?1.00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涵洞进口和涵洞出口处分别设置有一道嵌固粧,所述嵌固粧嵌入地基的深度为1.0Om?1.50m,所述嵌固粧高度为1.20m?2.00m。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的涵床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道肋槛,所述肋槛的高度为0.20m?0.40m;肋槛的长度与曲线型铺底结构的宽度相匹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涵洞的沟床比降为2.0%?10.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线型铺底U型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汇流槽与路基之间种植有树木,所述汇流槽段根据地形条件设置若干排钢管混凝土粧,钢管混凝土粧的形状依据汇流段地形固定,公路区上游泥石流沟内根据地形设置若干座谷坊工程。
【文档编号】E01F5/00GK106012876SQ201610404405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6月3日
【发明人】丁静声, 袁猛, 张铭
【申请人】重庆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