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子或起子接杆的握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8029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起子或起子接杆的握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工具,具体地说,是提供一种起子或起子接杆的握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及图2,现有螺丝起子IO包含一起子身部ll,该起子身部11的前端形成一字形或十字形的起子头12,该起子身部11的后段被一握柄13所包覆固定。[0003] 就现有技术所知,该握柄13通常是用塑料射出方式将起子身部11的后段加以包覆,因此,该握柄13与起子身部11间的结合度其实不太好,一旦遇到锁很紧的螺丝时,使用者施力太大的话,常会破坏该两者间的结合度,起子身部11与握柄13的间相对旋转;S卩,这种现有结构所能承受的扭力不大,使用寿命很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起子承受扭力不大,寿命很短的缺陷,提供一种起子或起子接杆的握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0006] —种起子或起子接杆的握柄,其特点在于,其至少包括 —握柄,其具有一握持部,该握持部的前端形成一头部,自该头部的前端沿轴向往后开设一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的底壁上段沿轴向往前延设一上凸弧片,该上凸弧片的前段突出于该头部的前端面,该第一容置空间的底壁下段对应于该上凸弧片设有一下凹弧片,该上凸弧片与下凹弧片之间形成一圆形的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二容置空间的左侧形成一第一间隙部,右侧则形成一第二间隙部; —前盖,其后端沿轴向往后延设一与该头部适配的结合部,其插设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之间,自该结合部的后端面沿轴向往前开设一第三容置空间,另自该前盖的前端面沿轴向往后开设一第四容置空间与该第三容置空间相连通,该第四容置空间的左侧形成一第三间隙部,右侧则形成一第四间隙部,其中该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空间为同轴设置;以及 —工具组件,该工具组件的后段的左侧往外延设一与第三间隙部适配的第一翼
板,右侧则往外延设一与第四间隙部适配的第二翼板。 其中,该握柄的后端设有一可拆卸方式固设于该握柄的后盖。 其中,该工具组件为起子接杆或起子杆。 其中,该头部为方形。 在装配上,将工具组件的后端插入前盖的第四容置空间内,并令第一翼板与第二翼板分别对准第三间隙部与第四间隙部,使工具组件的后段通过前盖的第三容置空间,接着,将工具组件的后端插入握柄的第二容置空间内,令第一翼板与第二翼板分别对准第一间隙部与第二间隙部,并予以推入,然后,施力将前盖的结合部以适当紧度塞入握柄的第一容置空间。[0014]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使起子承受较大的扭力,以延长起子的使用寿命。

图1是现有螺丝起子1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3中沿4-4剖面线的剖面视图。 图5是图3中的握柄20的放大前视图。 图6是图3中沿6-6剖面线的剖面视图。 图7是图3中的前盖30的前视图。 图8是图3中的前盖30的后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 图10是图9中沿10-10剖面线的剖面视图。 图11是图9中沿11-11剖面线的剖面视图。 图12是图9中沿12-12剖面线的剖面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有一握柄,其具有一握持部,该握持部前端形成一头部,该头部开设一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内部设有一上凸弧片与一下凹弧片,从而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二容置空间的左右侧各形成一第一间隙部和一第二间隙部;一前盖,其后端设有一结合部,该结合部内开设一第三容置空间,另自该前盖的前端面往后开设一第四容置空间,该第四容置空间的左右侧各形成一第三间隙部和一第四间隙部;以及一工具组件,其后段的左右侧分别设有一第一翼板和一第二翼板。[0028] 下面举出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0029] 请配合参照图3至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有 —握柄20,具有一握持部21,该握持部21的前端形成一方形头部22,自该头部22的前端沿轴向往后开设一第一容置空间221,该第一容置空间221的底壁上段沿轴向往前延设一上凸弧片222,该上凸弧片222的前段突出于头部22的前端面,该第一容置空间221的底壁下段对应于该上凸弧片222设有一下凹弧片223,该上凸弧片222与下凹弧片223之间形成一圆形的第二容置空间224,该第二容置空间224的左侧形成一第一间隙部225,右侧则形成一第二间隙部226。 —前盖30,其后端沿轴向往后延设一方形的结合部31,自该结合部31的后端面沿轴向往前开设一第三容置空间311,另自该前盖30的前端面沿轴向往后开设一第四容置空间32与该第三容置空间311相连通,该第四容置空间32的左侧形成一第三间隙部321,右侧则形成一第四间隙部322。 —工具组件40,可为起子接杆或起子杆,该工具组件40的后段的左侧往外延设一
第一翼板41,右侧则往外延设一第二翼板42。 —后盖50,以可拆卸方式固设于握柄20的后端。[0034] 装配时,将工具组件40的后端插入前盖30的第四容置空间32内,并令第一翼板41与第二翼板42分别对准第三间隙部321与第四间隙部322,使工具组件40的后段穿过前盖30的第三容置空间311,接着,将工具组件40的后端插入握柄20的第二容置空间224内,令第一翼板41与第二翼板42分别对准第一间隙部225与第二间隙部226,并予以推入,然后,施力将前盖30的结合部31以适当紧度塞入握柄20的第一容置空间221,握柄20的上凸弧片222将因而略往下弯曲变形,下凹弧片223则略往上弯曲变形,通过变形后的上凸弧片222与下凹弧片223将工具组件40的后端与第一、二翼板4142紧紧夹住,因此,工具组件40绝不会往前掉出。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权利要求一种起子或起子接杆的握柄,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一握柄,其具有一握持部,该握持部的前端形成一头部,自该头部的前端沿轴向往后开设一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的底壁上段沿轴向往前延设一上凸弧片,该上凸弧片的前段突出于该头部的前端面,该第一容置空间的底壁下段对应于该上凸弧片设有一下凹弧片,该上凸弧片与下凹弧片之间形成一圆形的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二容置空间的左侧形成一第一间隙部,右侧则形成一第二间隙部;一前盖,其后端沿轴向往后延设一与该头部适配的结合部,其插设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之间,自该结合部的后端面沿轴向往前开设一第三容置空间,另自该前盖的前端面沿轴向往后开设一第四容置空间与该第三容置空间相连通,该第四容置空间的左侧形成一第三间隙部,右侧则形成一第四间隙部;以及一工具组件,该工具组件的后段的左侧往外延设一与第三间隙部适配的第一翼板,右侧则往外延设一与第四间隙部适配的第二翼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子或起子接杆的握柄,其特征在于,该握柄的后端设有一可拆卸方式固设于该握柄的后盖。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子或起子接杆的握柄,其特征在于,该工具组件为起子接杆或起子杆。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子或起子接杆的握柄,其特征在于,该头部为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子或起子接杆的握柄,主要包括有一握柄,具有一握持部,该握持部前端形成一头部,该头部开设一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内部设有一上凸弧片与一下凹弧片,从而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二容置空间的左右侧各形成一第一间隙部和一第二间隙部;一前盖,其后端设有一结合部,该结合部内开设一第三容置空间,另自该前盖的前端面往后开设一第四容置空间,该第四容置空间的左右侧各形成一第三间隙部和一第四间隙部;以及一工具组件,其后段的左右侧分别设有一第一翼板和一第二翼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使起子承受较大的扭力,以延长起子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25B23/16GK201455887SQ20092007587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5日
发明者陈茂隆 申请人:张秀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