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行配对的锁芯及钥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6728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可自行配对的锁芯及钥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钥匙及锁芯,尤其涉及一种可方便使用者改变其锁芯排列组合,且可有效增加其锁芯与钥匙排列组合的可自行配对的锁芯及钥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锁有着多种形式,其中一种最为常见的即为弹子锁,弹子锁的基本构造是在外壳上设有一锁芯,该锁芯包含有一锁壳、一锁仁及多个锁珠组。

该锁壳为圆筒状且中央处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锁壳的一侧壁面上间隔穿设有多个外锁珠孔,而该锁仁为圆柱状且中央处穿设有一钥匙孔,该锁仁的一侧外壁面上间隔穿设有多个内锁珠孔,各内锁珠孔贯通于钥匙孔的一侧孔壁面,该锁仁可转动的设置于该锁壳中,该锁壳的内锁珠孔依序相对于该等外锁珠孔。

该锁珠组包含有一外锁珠、一内锁珠及一弹力件,该等锁珠组分别设置在相对应的外锁珠孔及内锁珠孔中,该外锁珠及弹力件位于外锁珠孔中,该弹力件推顶于该外锁珠的外端处,令外锁珠的内端略为凸出位于内锁珠孔中,该内锁珠位于内锁珠孔中,该内锁珠的外端与该外锁珠的内端相互抵靠,使内锁珠的内端移动凸出于钥匙孔中,其中,各锁珠组的外锁珠及内锁珠的长度为对应于钥匙上的钥齿,该钥匙插入于钥匙孔后,各钥齿推抵相对应的各内锁珠,令内锁珠及外锁珠移动至其两相抵处恰位于锁壳内壁面及锁芯外壁面的交界处,即可由钥匙将锁芯相对锁壳转动,进而达成开锁之目的。

然而,现有技术的锁芯结构,其每一种特定的锁珠长度比例皆仅能对应于一种钥匙的钥齿排列,当使用者生活中装设有多把锁具时,使用者必须分别持有多把钥匙,不仅占空间且具有寻找钥匙的不便,如钥匙外观相近更是难以分辨。遗失钥匙时必须持母钥匙重新制作一把相同的钥匙,否则必须更换锁具。使用者如遗失钥匙,仅能透过更换锁具来避免拾获钥匙者进入行窃,不仅不便,更须耗费大量的金钱及时间,因此现有技术的弹子锁仍具有可改良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使用者改变其锁芯排列组合且可有效增加其锁芯与钥匙排列组合的可自行配对的锁芯及钥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自行配对的锁芯及钥匙,包括有:一锁芯及一钥匙,其中该锁芯具有一锁芯壳、多个锁壳环及多个锁仁,该锁芯壳内具有一信道及该信道一侧形成有一开槽,且该锁芯壳两端分别凸伸有至少一第一定位柱及至少一第二定位柱 ,而各锁壳环设置于该通道内,且该各锁壳环一侧凸伸有一锁壳环定位柱通过该开槽并形成有至少一标示记号,且该各锁壳环经由一定位件固定于该锁芯壳上,而各锁仁分别设置于该锁壳环内,另外,该钥匙具有一握把、一芯柱及多个解锁块,该握把经由一对位件螺组该芯柱一端的一外螺纹部,各解锁块分别形成有一套孔并由该套孔套设于该芯柱上,且该各解锁块上分别形成有至少一对位记号与一侧凸伸有不同高度的一顶部,藉此,该锁壳环可直接透过该定位件移除,且由该开槽卸下以方便改变其排列设置,且透过该锁壳环上的标示记号对应该解锁块可有效增加其锁芯与钥匙的排列组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锁芯及钥匙之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锁芯及钥匙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锁芯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锁芯之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钥匙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锁芯之实施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钥匙之实施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钥匙之实施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锁芯及钥匙另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锁芯另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锁芯........1

锁芯壳.......2

通道........21

开槽........211

第一开口......212

第二开口......213

第一定位柱.....22

第二定位柱.....23

定位槽.......24

定位凸部......25

定位凹部......26

定位环.......27

定位环凸部.....271

限位环.......28

限位环凹部.....281

贯穿孔.......29

锁壳环.......3

锁壳环定位柱....31

标示记号......311

卡沟........312

槽孔........313

推顶件.......32

弹性件.......33

外卡凸部......34

外卡凹部......35

定位件.......36

锁仁........4

内卡凸部......41

内卡凹部......42

锁珠孔.......43

内锁珠.......44

钥匙........5

握把........51

对位件.......52

内螺纹.......521

芯柱........53

外螺纹部......531

端部........532

解锁块.......54

套孔........541

对位记号......542

顶部........54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可自行配对的锁芯及钥匙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为本发明锁芯及钥匙之立体组合示意图、立体分解示意图、锁芯之立体分解示意图及锁芯之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中,该锁芯1具有一锁芯壳2及多个锁壳环3及多个锁仁4,该锁芯壳2内具有一信道21,该信道21一侧形成有一开槽211,且该锁芯壳2两端分别形成有一第一开口212及第二开口213,另外,该锁芯壳2两端分别凸伸有至少一第一定位柱22及至少一第二定位柱23 ,该第一定位柱22与该第二定位柱23的端缘分别形成有一定位槽24,并且,该第一定位柱22一侧相对应于该开槽211形成有一定位凸部25,而该第二定位柱23一侧相对应于该开槽211形成有一定位凹部26,如该第一开口212位置处设置有一定位环27,而该第二开口213位置处设置有一限位环28,该定位环27一侧具有一定位环凸部271对应该定位凸部25,而且,该限位环28一侧具有一限位环凹部281对应该定位凹部26。

其中,该等锁壳环3系设置于该锁芯壳2之该通道21内,且该各锁壳环3凸伸有至少一锁壳环定位柱31,该锁壳环定位柱31通过该开槽211并形成有至少一标示记号311,而各锁仁4分别设置于该锁壳环3内,并且,各锁壳环3一端面凸出形成有外卡凸部34,另一端面形成有一外卡凹部35,而该锁仁4的一端面形成有一内卡凸部41,另一端面形成有一内卡凹部42,该一锁壳环3与该一锁仁4的外卡凹部35与内卡凹部42组设于该定位凸部25与该定位环凸部271,且该锁壳环3的外卡凸部34与该锁仁4的内卡凸部41分别与相邻位置的另一锁壳环3及另一锁仁4的外卡凹部35与内卡凹部42相互嵌合定位,再者,其末端的该锁壳环3及该锁仁4的外卡凸部34及内卡凸部41组设于该定位凹部26与该限位环凹部281。

其中,该锁壳环定位柱31一端形成有一卡沟312,该卡沟312对应于该第一定位柱22及该第二定位柱23的定位槽24,并且,经由至少一定位件36通过该定位槽24及该卡沟312将该各锁壳环3固定于该锁芯壳2上,另外,该锁壳环定位柱31内具有一槽孔313,该各槽孔313内设置有一推顶件32及一弹性件33,该弹性件33一端抵触该推顶件32,另该锁仁4形成有至少一锁珠孔43,该各锁珠孔43内设置有一内锁珠44,该内锁珠44一端抵触该推顶件32,另一端穿出该锁仁4,且该各推顶件32及该内锁珠44与其他推顶件32及内锁珠44具有不同的长度比例。

另外,请参阅图2及图5所示,为本发明锁芯及钥匙之立体分解示意图及本发明钥匙之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中,该钥匙5具有一握把51及一芯柱53及多个解锁块54,该握把51内设置有一对位件52,该对位件52具有一内螺纹521,该内螺纹521对应组设该芯柱53一端的一外螺纹部531,而各解锁块54分别具有一套孔541,并由该套孔541套设于该芯柱53上,且该各解锁块54上分别形成有至少一对位记号542与至少一侧凸伸有不同高度的一顶部543以对应所述具有不同长度比例的内锁珠44,而该芯柱53相对应于该握把51另一端设置有一端部532。

请同时参阅图6至图8所示,为本发明锁芯之实施示意图及钥匙之实施示意图一、二,于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可依照需求改变该锁芯1及该钥匙5的数字排列,其中该锁芯1可将其定位件36位移于该第一定位柱22及该锁壳环定位柱31及该第二定位柱23上,使该定位件36脱离于该第一定位柱22及该锁壳环定位柱31及该第二定位柱23,而其末端的锁壳环3及锁仁4便可脱离其第二定位柱23的定位凹部26并由该开槽211移出,也可以逐一脱离相邻的该锁壳环3,使用者便可依照需求调整该锁壳环3的位置与排列,相对的,使用者所使用的钥匙5,也可以透过其对位件52的螺转而将其芯柱53脱离其内螺纹521,使其芯柱53脱离其对位件52后,即可变换其解锁块54的位置,以将该对位记号542对应该锁壳环3的标示记号311,使该解锁块54的顶部543可对应其相对应长度的内锁珠44,并于位置调整完毕后,再将该芯柱53的外螺纹部531与该对位件52的内螺纹521相互组设,进而达到可开锁或闭锁的动作,藉此,所述可自行配对的锁芯及钥匙可透过该定位件36的设置与该锁壳环3及该锁仁4的结构且由该开槽211卸下达到可方便改变其排列设置,与透过该锁壳环3上的标示记号311对应该解锁块54上的对位记号542可有效增加其锁芯1与钥匙5的排列组合。

再请同时参阅图9及图10所示,为本发明锁芯及钥匙另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示意图及锁芯另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中,该锁芯壳2相对该开槽211另一侧位置处形成有至少一贯穿孔29,而该锁芯壳2相对该贯穿孔29位置处同时延伸有该第一定位柱22及该第二定位柱23,且该第一定位柱22及该第二定位柱23的端缘也形成有该定位槽24,而该等设置于该通道21内的锁壳环3相对该贯穿孔29位置处延伸有该锁壳环定位柱31,该锁壳环定位柱31一端同样形成有该标示记号311及该卡沟312,并由一定位件36通过该卡沟312及该定位槽24固定该锁芯壳2及该锁壳环3,而该钥匙5的解锁块54相对贯穿孔29一侧位置处也形成有该顶部543,该顶部543系对应所述不同长度比例的内锁珠44(请参阅图4、图5所示),进而达到可开锁或闭锁的动作,并可藉由其贯穿孔29的设置可有效增加该锁芯1与该钥匙5的排列组合与变化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