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分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4325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薄膜分切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切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薄膜分切机。



背景技术:

薄膜分切机可将聚酯薄膜、镀铝薄膜、BOPP LDPE、HDPE、LLDPE、PP等薄膜分切成不同尺寸,广泛运用于包装及其他覆膜行业。薄膜分切机主要由机架、装在机架上的上卷辊、装有切刀的刀轴、以及收卷辊构成,将待分切的原料薄膜筒安装上卷辊,拆开原料薄膜筒后牵引原料薄膜通过切刀区域在将原料薄膜的端部与装在收卷辊上的收卷筒固定。薄膜分切机运行,收卷辊转动驱动收卷筒转动,收卷筒牵引原料薄膜移动,切刀将原料薄膜分切成较窄的成品薄膜。薄膜分切机,其刀轴上切刀的间距可调,有时候需要根据加工的需要来调节切刀的间距,以加工出不同宽度的产品。

但是,现有的薄膜分切机,需要调节切刀的间距时,一般是通过人工调节每一个切刀的位置,直至切刀之间的距离满足要求。这样难以快速将刀轴上所有相邻的两切刀的间距调节一致,因此调节切刀的时间通常比较长,且调节精度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分切机,该分切机上的切刀的间距可以同步、等距调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薄膜分切机,包括机架,装在机架上的放卷辊、用于安装切刀的刀轴以及收卷辊,所述刀轴为中空结构,所述刀轴的轴壁上沿刀轴的轴向开设有通槽,在刀轴上等间距地套有若干滑环,所述滑环可在刀轴上来回滑动,所述滑环的内壁上位于通槽的部位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通槽进入刀轴内部,所述刀轴的一端开设有通孔,在刀轴内部沿刀轴的轴向设有线性伸缩绳,所述线性伸缩绳的一端与刀轴的内壁固定且其另一端通过上述通孔穿出刀轴外,所述连接件与线性伸缩绳固定,所述滑环上设有用于将其锁定在刀轴上的锁定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薄膜分切机还包括用于向刀轴的外部牵引线性伸缩绳的牵引机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锁定件为第一压紧螺栓,所述滑环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压紧螺栓适配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贯穿滑环的侧壁,所述第一压紧螺栓穿过第一螺孔且第一压紧螺栓位于滑环内的一端与刀轴抵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底座和卷盘,所述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连接板,两连接板之间设有转轴,所述卷盘位于两连接板之间且卷盘与转轴同轴固定,在底座一侧的连接板外设有与转轴连接的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手柄,所述线性伸缩绳伸出刀轴的一端与卷盘的外周的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的另一侧的连接板上开设有贯穿板体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中设有与之匹配的第二压紧螺栓,所述第二压紧螺栓贯穿第二螺孔且其端部与卷盘抵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卷盘上沿其周向设有刻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种薄膜分切机的切刀通过滑环套在刀轴上,刀轴内置线性伸缩绳,连接件贯穿刀轴侧壁上的通槽并将滑环与线性伸缩绳连接,向刀轴外拉动线性伸缩绳或是线性伸缩绳向刀轴内缩短能驱动滑环在刀轴上滑行,从能能同步调节每把切刀的位置,且相邻两把切刀的间距等量增减,调节好切刀的位置后将滑环锁定即可,如此能快速、准确地调节切刀的间距。

附图说明

图1为薄膜分切机的前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刀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滑环与线性伸缩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薄膜分切机的后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放卷辊;3、刀轴;31、通槽;32、通孔;4、切刀;5、收卷辊;6、线性伸缩绳;7、连接板;8、转轴;9、卷盘;10、刻度;11、手柄;12、滑环;121、连接片;122、连接环;123、固定块;124、第一螺孔;13、第一压紧螺栓;14、第二螺孔;15、第二压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薄膜分切机,包括机架1、装在机架1上的放卷辊2、带有切刀4的刀轴3以及收卷辊5。收卷辊5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上的轴承插接,机架1内的动力装在驱动收卷辊5转动。原料薄膜筒安装在放卷辊2上后,拆开原料薄膜筒后牵引原料薄膜通过切刀4区域在将原料薄膜的端部与装在收卷辊5上的收卷筒固定。薄膜分切机运行,收卷辊5转动驱动收卷筒转动,收卷筒牵引原料薄膜移动,切刀4将原料薄膜分切成较窄的成品薄膜。成品膜缠绕在收卷辊5上的收卷筒上形成成品薄膜筒。

参照图3,刀轴3为中空的结构,在刀轴3的一端的中央开设有通孔32,通孔32通向刀轴3内部,刀轴3的侧壁上沿刀轴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31,滑环12套在刀轴3外部并能沿刀轴3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刀轴3上的相邻两个滑环12等距排列。线性伸缩绳6(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橡筋绳)的一端经过通孔32进入刀轴3内并延伸至刀轴3的另一端,线性伸缩绳6的另一端位于刀轴3外。线性伸缩绳6位于刀轴3内的一端与刀轴3的内端面连接固定。滑环12的内壁上位于通槽31的部位设有连接片121,连接片121穿过通槽31进入刀轴3内。

参照图4,连接片121沿滑环12的径向设置,连接片121的自由端固定有连接环122,连接环122与滑环12同轴设置,连接环122套在线性伸缩绳6外部并压紧线性伸缩绳6。滑环12的外壁上设有固定块123,切刀4与固定块123固定。滑环1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螺孔124,第一压紧螺栓13与第一螺孔124相适配,当滑环12套在刀轴3上时,第一螺孔124贯穿第一螺孔124且第一压紧螺栓13穿过第一螺孔124一端与刀轴3抵接。

参照图2,刀轴3穿插固定于机架1上,线性伸缩绳6从通孔32穿出并延伸至机架1外侧,在机架1外侧设有底座和卷盘9。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连接板7,连接板7与机架1固定。两连接板7之间设有转轴8,转轴8的轴向与刀轴3的轴向垂直,卷盘9位于两连接板7之间并与转轴8同轴固定,在底座一侧的连接板7外设有与转轴8连接的用于驱动转轴8转动的手柄11,线性伸缩绳6伸出刀轴3的一端与卷盘9的外周的固定。线性伸缩绳6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在卷盘9上沿其周向设有刻度10。

参照图6,底座的另一侧的连接板7上开设有贯穿板体的第二螺孔14,第二螺孔14中设有与之匹配的第二压紧螺栓15,第二压紧螺栓15贯穿第二螺孔14且其端部与卷盘9抵接。

在初始状态下,滑环12和卷盘9均被锁定。需要增大切刀4的间距时,拧开第一压紧螺栓13和第二压紧螺栓15,将滑环12和卷盘9解锁,手摇手柄11转动卷盘9,向外牵引线性伸缩绳6,线性伸缩绳6伸长并迁移滑环12刀轴3上所有的滑动向卷盘9滑动,在此过程中,由于线性伸缩绳6是线性伸长的,各个滑环12之间的间距等量地增大,如此便能快速调节好各个切刀4的间距,在摇动卷盘9时参照卷盘9上的刻度10可以快速、准确地将切刀4调节至所需位置,保证调节切刀4间距的准确性。将切刀4调节至所需位置后,拧紧第二压紧螺栓15将卷盘9锁定,随后拧紧第一压紧螺栓13将滑环12锁定,如此便完成了调节工作。而要缩小切刀4的间距时拧开第一压紧螺栓13和第二压紧螺栓15,将滑环12和卷盘9解锁,线性伸缩绳6在自身回复力的作用下缩短并牵引卷盘9反向转动,滑环12随线性伸缩绳6一起运动,此时应手握手柄11限制卷盘9的转速以方便观察滑环12是否滑动至所需位置,当滑环12滑动至所需位置时,手动刹停卷盘9并拧紧第二压紧螺栓15将卷盘9锁定,随即拧紧第一压紧螺栓13将滑环12锁定,如此便完成了调节工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