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性能的送餐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4045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安全性能的送餐机器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安全性能的送餐机器人。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利用各种信息传感技术,如摄像机、传感器、射频识别 (RFID) 技术、全球 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人与物的互联互通,以实现远程监视、自动报警、控 制、诊断和维护,进而实现“管理、控制、营运”的一体化网络。

而物联网通信的末端-智能机器人,其作为战略高科技技术,深受世界各国的重视,而服务性机器人作为前沿高科技研究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更是备受关注,物联网服务性机器人则是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智能化餐厅中,智能高安全性能的送餐机器人更是重中之重,现有的高安全性能的送餐机器人构造较为简单,功能单一,通常只具有自动行走至指定地点的功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很多不便,一些辅助功能还有待开发,例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经常会有小朋友故意站到机器人面前,甚至推动机器人,容易造成机器人翻到,严重影响送餐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安全性能的送餐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有效防止送餐机器人翻到,保护机器人安全,保证送餐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安全性能的送餐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头部、底盘、臂部和托盘,所述头部设置在机器人本体的上方,所述头部与机器人本体之间设置有颈部,所述底盘设置在机器人本体的底部,所述底盘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臂部设置在机器人本体的两侧,所述臂部之间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设置在机器人本体的前侧,所述机器人本体上套设在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框架、设置在防护框架四角底部的支撑件、以及设置在支撑件底部的滑轮,所述防护框架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与底盘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框架呈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状,所述防护框架与机器人本体的四侧之间均设置有缓冲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上的减震块以及与减震块垂直连接的弹簧,所述弹簧与防护框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框架的四侧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弹簧伸入限位凹槽内且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呈弧状,所述支撑件与防护框架均采用全铝材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安全性能的送餐机器人,在机器人周身设置了安全防护装置,防止机器人翻倒,大大提高安全性能,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框架、设置在防护框架四角底部的支撑件、以及设置在支撑件底部的滑,防护框架与机器人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即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起到将两者连接的功能,利用防护框架与支撑件,给机器人提供了极大的支撑力,有效防止其侧翻或者摔倒,保证送餐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安全性能的送餐机器人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安全性能的送餐机器人中防护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安全性能的送餐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3、头部1、底盘6、臂部5和托盘7。头部1设置在机器人本体3的上方,头部1与机器人本体3之间设置有颈部2,底盘6设置在机器人本体3的底部,底盘6底部设置有滚轮4,臂部5设置在机器人本体3的两侧,臂部5之间连接有托盘7,托盘7设置在机器人本体3的前侧。机器人本体3上套设在有防护装置8,防护装置8包括防护框架81、设置在防护框架81四角底部的支撑件82、以及设置在支撑件82底部的滑轮83,防护框架81设置在机器人本体3与底盘6之间。

防护框架81呈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状,防护框架81与机器人本体3的四侧之间均设置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器人本体3上的减震块9以及与减震块9垂直连接的弹簧,弹簧与防护框架81相连接,防护框架81的四侧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凹槽84,弹簧伸入限位凹槽84内且固定,利用缓冲装置大大起到了减震缓冲的功能,减少菜品的滑动,保证送餐质量。

支撑件82呈弧状,支撑件82与防护框架81均采用全铝材制成,降低重量,减少机器人的负荷,提高送餐速度。

上所述依据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中记载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