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浮动式剃须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8647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浮动式剃须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剃须刀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可拆卸浮动式剃须刀。



背景技术:

电动剃须刀是男士必备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电动剃须刀主要是利用电机驱动刀片旋转进而利用高速旋转的刀片剔除胡须,而剃须刀与人体脸部的贴合是影响其剃须效果和舒适度的关键因素。由于人体脸部是有轮廓的,因此为了贴合人体脸部,人们研发了刀头浮动剃须刀,增强刀头与人体脸部的贴合度。而现有的浮动剃须刀浮动的部分只有头部的刀头部分,通过设置弹性件,使大头能根据人体的脸部进行一定角度的浮动。而整个剃须刀的头部与手柄之间是固定的,而刀头的浮动角度有限,因此需要人体利用手部调节手柄与人体脸部的角度以提高贴合度,仍无法满足人们对于高舒适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浮动式剃须刀,使得剃须刀的头部相对于主壳可以实现360°转动,提高剃须刀刀片与人体脸部的贴合度,提升剃须刀的使用性能。

一种可拆卸浮动式剃须刀,包括头部、装设在头部外层的罩壳、用于握持的主壳,还包括设有第一通孔的第一浮动件以及设在第一通孔内的第二浮动件,所述第二浮动件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主壳还凹设有用于容纳第一浮动件的容置槽,所述第一浮动件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母枢接部,所述容置槽设有一对配合第一母枢接部的第一子枢接部,所述第一浮动件底部固定设置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设有凸伸入第一通孔内前后两侧的夹持片,所述夹持片设有第二母枢接部,所述第二浮动件设有一对配合第二母枢接部的第二子枢接部;

还包括卡接件,所述罩壳还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卡接件的上端与第三通孔卡接,所述卡接件的下端与第二浮动件可拆卸式卡接。

所述第一浮动件的左右两侧以及第一通孔的前后两侧只是为了利用左右方向与前后方向的垂直关系作为辨识,前后与左右可互换。

其中,所述卡接件的下端外侧设有定位卡块,所述第二浮动件的第二通孔的内壁设有与定位卡块配合的定位卡槽和用于让定位卡块脱离第二浮动件的脱位卡槽,所述定位卡槽和脱位卡槽之间设有用于限制定位卡块在定位卡槽内的定位栓。

其中,所述头部还包括可转动连接与罩壳的第一齿轮及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连接有刀头,所述第一齿轮凸设有凸板,所述凸板滑动连接有转接件;优选地,所述凸板设置有滑孔,所述转接件设有凸伸入滑孔内的卡块;

所述容置槽内还凸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设有卡槽,所述转接件设有用于突伸入卡槽内的卡持部。

其中,所述凸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凸板围绕第一齿轮的旋转轴线呈环形阵列。

其中,所述转接件与第一齿轮之间装设有第一弹性件。

其中,所述主壳还装设有防护罩和电机,传动杆可转动地连接于防护罩,传动杆装设有位于防护罩内的第三齿轮,电机的输出轴装设有突伸入防护罩内并与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

其中,所述容置槽的底面还设有抵接于防护罩的固定板,所述第一子枢接部设在所述固定板上。

其中,所述第二齿轮装设有插片,刀头连接有转盘,转盘滑动连接于插片,插片与转盘之间装设有第二弹性件。

其中,所述头部还设有剃须盘,所述剃须盘包括可浮动刀网以及围绕可浮动刀网的偏心表面,所述偏心表面设有若干防滑槽。

所述第二浮动件和第一浮动件之间还设有弹性垫,所述第一浮动件的底部设有复位弹簧。优选地,所述弹性垫为弹性硅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通过双子母枢接部,也即是第一浮动件和第二浮动件的连接固位关系,可以实现头部十字转动,达到头部相对于主壳各个方向浮动转向的效果;2、通过第二浮动件与卡接件的可拆卸式卡接,实现剃须刀头部的可拆卸,便于更换与清洗维护,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浮动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头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主壳 11-容置槽 12-第一子枢接部

13-传动杆 131-卡槽 14-防护罩

15-电机 16-第三齿轮 17-第四齿轮

18-固定板

2-头部 21-罩壳 211-第三通孔

22-第一齿轮 23-第二齿轮 231-插片

24-刀头 241-转盘 25-凸板

251-滑孔 26—转接件 261-卡持部

262-卡块 27—第一弹性件 28-第二弹性件

29-剃须盘 291-可浮动刀网 292-偏心表面

3-第一浮动件 31-第一母枢接部 32-第一通孔

33-弹性垫 34-复位弹簧

4-第二浮动件 41-第二子枢接部 42-第二通孔

43-卡接件 44-定位卡槽 45-脱位卡槽

46-定位栓 47-定位卡块

5-夹持件 51-夹持片 52-第二母枢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浮动式剃须刀,包括头部2、装设在头部2外层的罩壳21、用于握持的主壳1,还包括设有第一通孔32的第一浮动件3以及设在第一通孔32内的第二浮动件4,所述第二浮动件4设有第二通孔42,所述主壳1还凹设有用于容纳第一浮动件3的容置槽11,所述第一浮动件3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母枢接部31,所述容置槽11设有一对配合第一母枢接部31的第一子枢接部12,所述第一浮动件3底部固定设置有夹持件5,所述夹持件5设有凸伸入第一通孔32内前后两侧的夹持片51,所述夹持片51设有第二母枢接部52,所述第二浮动件4设有一对配合第二母枢接部52的第二子枢接部41;通过双子母枢接部的连接,实现头部2相对于主壳1的十字转动,达到360°浮动转向的效果

所述第一浮动件3的左右两侧以及第一通孔32的前后两侧只是为了利用左右方向与前后方向的垂直关系作为辨识,前后与左右可互换。

所述可拆卸浮动式剃须刀还包括卡接件43,所述罩壳还设有第三通孔211,所述卡接件43的上端与第三通孔211卡接,所述卡接件43的下端与第二浮动件4可拆卸式卡接。通过第二浮动件与卡接件的可拆卸式卡接,实现剃须刀头部的可拆卸,便于更换与清洗维护,实用性更强。

优选地,夹持片51为金属材质。夹持片51与第一浮动件3作为独立部件设置,使第一、第二子母枢接部可以完成独立运行,相对直接将第一、第二母枢接部52设在第一浮动件3中,实际制造中可以大大减轻对于第一浮动件3的加工需求,并且可以利用夹持片51与第一浮动件3存在的空隙,使第二浮动件4的拆卸更加简便。

优选地,所述第一母枢接部31为凸设于第一浮动件3的枢接柱,所述第一子枢接部12为枢接孔,第一母枢接部31插接于第一子枢接部12形成枢接结构;所述第二子枢接部41为凸设于第二浮动件4的枢接柱,所述第二母枢接部52为开设于加持片51的枢接孔,第二子枢接部41插接于第二母枢接部52形成枢接结构。枢接柱插接于枢接孔形成的枢接结构使第二浮动件4、第一浮动件3、主壳1之间实现稳固连接不容易脱离。

其中,所述卡接件43的下端外侧设有定位卡块47,所述第二浮动件4的第二通孔42的内壁设有与定位卡块47配合的定位卡槽44和用于让定位卡块脱离第二浮动件的脱位卡槽45,所述定位卡槽44和脱位卡槽45之间设有用于限制定位卡块47在定位卡槽45内的定位栓46。正常使用状态下,定位卡块47在定位栓46的作用下稳固卡接在定位卡槽44内;当头部2需要拆卸时,通过推动头部2使定位卡块47越过定位栓46进入脱位卡槽45内,脱位卡槽45设有出口使定位卡块47从脱位卡槽45脱离;进一步优选地,定位栓47竖直分隔定位卡槽45和脱位卡槽46,当头部2需要拆卸时,通过水平旋扭头部2使使定位卡块47越过定位栓46进入脱位卡槽45内,脱位卡槽45在其上端设有出口使定位卡块47从脱位卡槽45向上脱离,即可实现头部2旋钮后向上拔离第二浮动件4。

其中,所述头部2还包括可转动连接与罩壳21的第一齿轮22及与第一齿轮22啮合的第二齿轮23,第二齿轮23连接有刀头24,所述第一齿轮22凸设有凸板25,所述凸板25滑动连接有转接件26;优选地,所述凸板25设置有滑孔251,所述转接件26设有凸伸入滑孔251内的卡块262;

所述容置槽11内还凸设有传动杆13,所述传动杆13设有卡槽131,所述转接件26设有用于突伸入卡槽131内的卡持部261。

优选地,所述卡槽131为非圆形,所述卡持部261为配合卡槽131形状的非圆形。

首先,利用卡持部261与卡槽131的配合,防止转接件26与传动杆13两者之间发生“打滑”现象,继而利用滑孔251与卡块262的滑动连接关系,使第一齿轮22的转动轴能随着刀头24的转动而转动,圆滑地实现转动的变向,最后通过第一齿轮22与第二齿轮23的啮合关系,使该变向的转动能够扩散至多个刀头24中,最终实现剃须刀头部2与刀头24的同步转向,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浮动。

其中,所述凸板2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凸板25围绕第一齿轮22的旋转轴线呈环形阵列。优选为3个,3个凸板25能够实现地齿轮与转接件26的稳固连接,并且提供较大的转向自由度。

其中,所述转接件26与第一齿轮22之间装设有第一弹性件27。第一弹性件27能够使卡块262在滑孔251高度上始终处于一种“悬浮”状态,大大降低第一齿轮22转向的摩擦力以及使第一齿轮22发生转向的驱动力,能够协同第一弹性套件33起到复位作用。

其中,所述主壳1还装设有防护罩14和电机15,传动杆13可转动地连接于防护罩14,传动杆13装设有位于防护罩14内的第三齿轮16,电机15的输出轴装设有突伸入防护罩14内并与第三齿轮16啮合的第四齿轮17。利用第四齿轮17与第三齿轮16的啮合实现电机1512的减速,增大输出扭矩。利用防护罩14保护第三齿轮16及第四齿轮17,防止碰撞到第三齿轮16及第四齿轮17,同时也防止杂物进入到第三齿轮16与第四齿轮17之间影响两者之间的啮合传动。实际组装时,将防护罩14、第三齿轮16及传动3组成一个独立单元,提升整个剃须刀的组装效率。

其中,所述容置槽11的底面还设有抵接于防护罩14的固定板18,所述第一子枢接部12设在所述固定板18上。相较于固定板18仅仅固定在主壳1上,大大增强固定板18的安装强度;第一浮动件3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板18上,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8上设置有彼此间隔的两个枢轴,第一浮动件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夹板,夹板上设置有与枢轴配合的枢孔;当第一浮动件3安装在固定板18上之后,枢轴容设在枢孔中。

其中,所述第二齿轮23装设有插片231,刀头24连接有转盘241,转盘241滑动连接于插片231,插片231与转盘241之间装设有第二弹性件28。通过如此设置,胡须对于刀头24的压力可以使得刀头24还可以相对第二齿轮23的转向, 大大减少了由于进入可浮动刀网291内的胡须过长而造成的卡胡须现象的发生,用户舒适体验度得以大大地提升。

其中,所述头部2还设有剃须盘29,所述剃须盘29包括可浮动刀网291以及围绕可浮动刀网291的偏心表面292,所述偏心表面292设有若干防滑槽。可浮动刀网291可以独立的360°小范围转向浮动,配合双浮动件的转向效果,更好在较小的转向角度实现高效的脸部贴合;而所述防滑槽可以防止面部的油质引起的胡须相互贴合在一起,胡须在与防滑槽阻挡后,可以形成分散作用,从而有利于胡须更好的进入可浮动刀网291内。

所述第二浮动件4和第一浮动件3之间还设有弹性垫33,所述第一浮动件3的底部设有复位弹簧34。弹性垫33能够实现形变缓冲功能,降低第二浮动件4与第一浮动件3的刚性抵触,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第二浮动件4复位功能,而复位弹簧34的设置则可以给予第一浮动件3的复位功能,弹性作用使剃须刀贴合人脸时更有抵触感,剃须效果更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弹性垫33位弹性硅橡胶垫,还能实现隔音降噪功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