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门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5432阅读:9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门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锁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安全门栓。



背景技术:

门栓通常包括安装于门框的连接座、安装于连接座的栓座和插接于栓座上用于闩门的插销。门栓形式多样,然而,现有的门栓通常只需要一只手便能打开,有小孩的家庭,在家人不注意的情况下,能主动打开门,离开室内,非常危险;并且,只需要一只手就能打开的门栓,在夜晚主人熟睡的情况下,盗贼很容易通过猫眼将锁打开,入室偷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必须在双手配合的情况下才能打开的安全门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门栓,包括栓体、栓座和连接座;所述栓体包括连接段、自由段和过渡段;所述过渡段一端与自由段相连,另一端与连接段相连;所述连接段与连接座铰接;

所述栓座位于连接段的正下方,在栓座上设有竖向设置的滑块;在连接座上设有竖向设置的与滑块滑动配合连接的滑槽;所述滑槽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在下端面与滑块之间设有驱动滑块复位使栓座处于上限位的驱动机构;

所述栓座顶靠连接段,在栓体与栓座之间设有限制栓体转动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与栓座上端的凸起部、设置于栓体连接段下侧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凸起部相适配。

进一步的,在栓体连接段的外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凸起部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弹簧。

进一步的,在滑槽的上端面安装有磁铁。

进一步的,在栓座上设有第一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把手为向外突出的第一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块呈向下弯曲的弧形。

进一步的,在栓体上设有第二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把手为向外突出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由过渡段延伸至自由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安全门栓,由于栓座顶靠连接段的下侧,栓体与栓座之间的限位结构限制栓体转动,故,当需要打开门时,需要使栓体绕连接段与连接座的铰接点反向转动至竖直方向,同时,还需要驱动栓座处于下限位,故,要使栓体能够反向转动,需要一手向下按动栓座为栓体转动留出空间,一手反向转动栓体,必须在双手配合的情况下才能打开该一种安全门栓,使闩住后的门被打开的难度提高,从而提高了闩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状态下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状态下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栓体1、连接段11、过渡段12、自由段13、第一凹槽14、第二凹槽15、栓座2、凸起部21、连接座3、滑块4、滑槽5、上端面51、下端面52、驱动机构6、磁铁7、第一凸块8、第二凸块9、门框200、门扇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说明书所描述的表示方位的下侧均以附图1所示为准。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安全门栓,包括栓体1、栓座2和连接座3;通常采用门框200作为连接座3,或者将单独的连接座3安装于门框200;所述栓体1包括连接段11、自由段13和过渡段12;所述过渡段12一端与自由段13相连,另一端与连接段11相连;所述连接段11与连接座3铰接;所述栓座2位于连接段11的正下方,在栓座2上设有竖向设置的滑块4;在连接座3上设有竖向设置的与滑块4滑动配合连接的滑槽5;所述滑槽5包括上端面51和下端面52;在下端面52与滑块4之间设有驱动滑块4复位使栓座2处于上限位的驱动机构6;所述栓座2顶靠连接段11,在栓体1与栓座2之间设有限制栓体1转动的限位结构。

使用时,如图3所示,栓体1绕连接段11与连接座3的铰接点转动至水平方向使栓体1处于水平位,此时,栓体1的自由段13挡靠门扇300,连接段11的下侧正处于栓座2的正上方,栓座2顶靠连接段11的下侧,栓体1与栓座2之间的限位结构限制栓体1转动,故,此时,门被闩住;开门时,如图4所示,需要使栓体1绕连接段11与连接座3的铰接点反向转动至竖直方向使栓体1处于水平位,此时,驱动机构6驱动栓座2处于上限位,故,要使栓体1能够反向转动,需要一手向下按动栓座2为栓体1转动留出空间,一手反向转动栓体1,必须在双手配合的情况下才能打开该一种安全门栓,使闩住后的门被打开的难度提高,从而提高了闩门的安全性。

上述的限位结构可以为压缩弹簧等,压缩弹簧一端与栓座2相连,另一端与栓体1的自由段13相连,从而拉住栓体1,避免栓体1转动。但是,为了简化该一种安全门栓的结构,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与栓座2上端的凸起部21、设置于栓体1连接段11下侧的第一凹槽14;所述第一凹槽14、与凸起部21相适配。当需要闩门时,栓体1转动至水平方向,栓座2处于上限位,栓座2上端的凸起部21插接于第一凹槽14内;当不需要闩门时,栓体1转动至竖直方向,而在栓体1由水平位转动至竖直位的过程中,需要对栓座2施力使栓座2处于下限位。

在栓体1连接段11的外侧设有第二凹槽15,所述第二凹槽15与凸起部21相适配。栓体1连接段11的内侧为与过渡段12相连接的一侧,而与内侧相对的一侧为栓体1连接段11的外侧。当不需要闩门时,栓体1转动至竖直方向,栓座2处于上限位,栓座2上端的凸起部21插接于第二凹槽15内,凸起部21与第二凹槽15相互作用,避免了栓体1绕铰接点转动。

为了便于生产制作,连接段11与连接座3铰接的铰接点位于栓座2的正上方。

上述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6可以为气压缸等,但是,为了节约成本,简化结构,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驱动机构6为弹簧。沿竖直方向对栓座2施加压力,栓座2上的滑块4在连接座3上的滑槽5内竖向向下滑动,松开对栓座2的压力,在弹簧的作用下,栓座2上的滑块4在连接座3上的滑槽5内竖向向上滑动复位。当然,当栓座2处于上限位时,弹簧必须为其自然长度或者压缩状态,即未被拉伸;利用弹簧作为驱动机构6,成本低,结构简单。

为了更有利于栓座2复位,在滑槽5的上端面51安装有磁铁7。安装于滑槽5的上端面51的磁铁7对滑块4产生吸引力,相当于对滑块4进行了牵引,加速了滑块4复位,也有利于避免滑块4在滑槽5内卡涩。

为了便于竖向向下驱动栓座2,在栓座2上设有第一把手。

为了便于制作,同时简化结构,所述第一把手为向外突出的第一凸块8。

为了适应手指的形状,所述第一凸块8呈向下弯曲的弧形。

为了便于转动栓体1,在栓体1上设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为向外突出的第二凸块9;所述第二凸块9由过渡段12延伸至自由段1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