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臂式织机旋转抓纱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038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臂式织机旋转抓纱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臂式织机旋转抓纱机构。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PLC 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自动化已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其中,工业机械手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中出现的一项新技术,它是模仿人手的部分动作,按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或操作的机械装置。它对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工人工作强度和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在纱染整体自动生产线抓纱机械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结构进行创新优化设计,实现抓纱机械手具有自动抓纱功能,准确抓取纱筒/线放到各个工位进行相应工序的加工,并且实现对筒子纱的夹压缩功能,使各筒子纱成为一个整体,即提高纱线密度的一致性,最终提高染色质量,产品每道工序转换处时,传统抓取机构每次只能先抓取一个产品,然后将产品送到下道工序处放下再返回抓取产品,效率较低,浪费时间,采用本实用新型机构可四个手臂可同时抓取和放置,提高抓取速度和效率,机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机构夹取产品一次夹取一个固有缺点,提供了一种双臂式旋转夹取机构,解决了夹取产品速度慢费时费力系列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吊臂式织机旋转抓纱机构,包括机构固定板,所述机构固定板上固接有竖向的梁架,所述梁架上端固接有转向器固定板,所述转向器固定板上设有电机转向器,所述电机转向器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并驱动电机转向器,电机转向器的输出转轴上连接有吊臂安装板,所述吊臂安装板上横向设置有多组吊臂,所述吊臂一端固定有Z向气缸固定板,所述Z向气缸固定板上竖向固接有Z向驱动气缸,所述Z向驱动气缸的缸杆端固接有夹持气缸固定板,所述夹持气缸固定板两端分别固定有夹持气缸,夹持气缸上设有抓纱夹头。

进一步的,所述机构固定板底面设有多个脚垫。

进一步的,所述吊臂安装板为十字型,形成四个外侧端和一个中间端,吊臂安装板中间端与电机转向器的输出转轴连接,吊臂安装板的四个外侧端皆设有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吊臂伸入吊臂安装板的外侧端开口中,并通过螺旋紧固件或铆接进行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Z向气缸固定板与夹持气缸固定板之间设有导柱,所述导柱一端固接在夹持气缸固定板上,导柱另一端滑动地穿通在Z向气缸固定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机构可四个手臂可同时进行抓取和放置纱线,提高抓纱速度和效率,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机构固定板,2、梁架,3、脚垫,4、转向器固定板,5、电机转向器,6、电机,7、吊臂安装板,8、吊臂,9、Z向气缸固定板,10、Z向驱动气缸,11、夹持气缸固定板,12、夹持气缸,13、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参照图1至图2所示,一种吊臂式织机旋转抓纱机构,包括机构固定板1,所述机构固定板上1固接有竖向的梁架2,所述梁架2上端固接有转向器固定板4,所述转向器固定板4上设有电机转向器5,所述电机转向器5一侧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转轴连接并驱动电机转向器5,电机转向器5的输出转轴上连接有吊臂安装板7,所述吊臂安装板7上横向设置有多组吊臂8,所述吊臂8一端固定有Z向气缸固定板9,所述Z向气缸固定板9上竖向固接有Z向驱动气缸10,所述Z向驱动气缸10的缸杆端固接有夹持气缸固定板11,所述夹持气缸固定板11两端分别固定有夹持气缸12,夹持气缸12上设有抓纱夹头。

所述机构固定板1底面设有多个脚垫3。

所述吊臂安装板7为十字型,形成四个外侧端和一个中间端,吊臂安装板7中间端与电机转向器5的输出转轴连接,吊臂安装板7的四个外侧端皆设有开口。

所述吊臂8伸入吊臂安装板7的外侧端开口中,并通过螺旋紧固件或铆接进行固接。

所述Z向气缸固定板9与夹持气缸固定板11之间设有导柱13,所述导柱13一端固接在夹持气缸固定板11上,导柱13另一端滑动地穿通在Z向气缸固定板9上。

本实用新型动作过程及原理

取料时,Z向驱动气缸10动作下降到指定位置,四个吊臂上的夹取气缸12动作,同时夹取产品,然后Z向驱动气缸12动作上升到原位置电机6动作驱动吊臂8旋转转换产品方向,机构整体旋转90度,Z向驱动气缸10动作下降到指定位置,夹取气缸12动作,同时放置产品,一个动作循环结束,后面重复循环动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