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开下悬窗的下滑滑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0452阅读:1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开下悬窗的下滑滑撑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开下悬窗的下滑滑撑。



背景技术:

普通的平开窗或者普通的下悬窗,窗扇通过五连杆滑撑与窗框相连接。执手和传动杆在扇上相对于五连杆的另一侧,窗框上有锁座与传动杆上的锁点相对应。开启方式是单一的,即就一个框和一个扇相对应,要么平开,要么下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窗用下滑外翻组件。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平开下悬窗的下滑滑撑,其固定于平开下悬窗的窗扇下沿和窗框上,该下滑滑撑包括滑撑底槽,所述的滑撑底槽上分别设置固定件和滑块,所述的滑块可滑行设置在滑撑底槽上,所述的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滑撑底槽的一端,所述的固定件通过铰接与第一连杆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中部通过铰接与第二连杆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杆另一端与滑块相铰接,所述的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相铰接,所述的第三连杆一端通过铰接与第四连杆一端相连,所述的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滑块相铰接,所述的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斜拉剪杆相铰接,所述的斜拉剪杆上可滑行的设置有执手连杆,所述的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上还设置限位卡槽,当平开下悬窗开启一定位置时,所述的限位卡槽与斜拉剪杆上设置的限位挂钩相抵。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三连杆还上设置限位块,所述的滑撑底槽上设置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滑撑底槽上设置阻挡机构,所述的阻挡机构为阻碍滑块在滑撑底槽上滑行。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阻挡机构为滑撑底槽上设置多个突起阻碍块。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阻挡机构包括所述的滑撑底槽的侧面设置一排波浪滑轨,所述的滑块的末端固定设置弹片固定架,所述的弹片固定架上设置弹片,所述的弹片配合波浪滑轨阻碍滑块滑行。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阻挡机构包括滑块的末端固定设置T型阻碍块,所述的T型阻碍块两端插接在滑撑底槽。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固定件和滑块分别包括翻转体,所述的翻转体一端通过铰接与滑撑底槽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滑撑底槽之间设置有间隙,可使翻转体在滑撑底槽内转动一定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三连杆设置限位卡槽与斜拉剪杆上设置的限位挂钩配合起到限位的作用,通过固定件和滑块为翻转体设计实现了窗户的下滑外翻功能,且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斜拉剪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撑底槽与翻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阻挡机构实施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阻挡机构实施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平开下悬窗的下滑滑撑,其固定于平开下悬窗的窗扇下沿和窗框上,该组件包括滑撑底槽1,所述的滑撑底槽1上分别设置固定件2和滑块3,所述的滑块3可滑行设置在滑撑底槽1上,所述的固定件2固定设置在滑撑底槽1的一端,所述的固定件2通过铰接与第一连杆4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杆4的中部通过铰接与第二连杆5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杆5另一端与滑块3相铰接,所述的第一连杆4另一端与第三连杆6相铰接,所述的第三连杆6一端通过铰接与第四连杆7一端相连,所述的第四连杆7的另一端与滑块3相铰接,所述的第三连杆6的另一端与斜拉剪杆17相铰接,所述的斜拉剪杆17上可滑行的设置有执手连杆,所述的第三连杆6的另一端上还设置限位卡槽18,当平开下悬窗开启一定位置时,所述的限位卡槽18与斜拉剪杆17上设置的限位挂钩19相抵。所述的第三连杆6还上设置限位块10,所述的滑撑底槽1上设置与限位块10相配合的限位槽11。

如图4所示,所述的固定件2和滑块3分别包括翻转体12,所述的翻转体12一端通过铰接与滑撑底槽1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滑撑底槽1之间设置有间隙,可使翻转体在滑撑底槽内转动一定的角度。

所述的滑撑底槽1上设置阻挡机构,所述的阻挡机构为阻碍滑块在滑撑底槽1上滑行。

以下设计多种阻挡机构的实施方式:

实施一:所述的阻挡机构为滑撑底槽1上设置多个突起阻碍块13。

实施二:如图5所示,所述的阻挡机构包括所述的滑撑底槽1的侧面设置一排波浪滑轨14,所述的滑块的末端固定设置弹片固定架15,所述的弹片固定架15上设置弹片,所述的弹片配合波浪滑轨14阻碍滑块3滑行。

实施三:如图6所示,所述的阻挡机构包括滑块3的末端固定设置T型阻碍块16,所述的T型阻碍块16两端插接在滑撑底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