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鲜物流柜自动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4471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鲜物流柜自动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鲜物流柜自动电子锁。



背景技术:

锁在居家和办公场合被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锁具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现代的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相结合,产生了一大批如声控锁、磁控锁、密码锁、遥控锁,指纹锁等先进的电子锁。

电子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使用非机械钥匙如密码、随机码、二维码、指纹设别、虹膜设别、磁卡、射频卡、TM 卡等作为用户识别ID 而实现锁的开闭,是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由于其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和技术先进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储物柜和物流柜中,例如冷鲜物流柜。

然而传统的电子锁,由于内部结构设计得不大合理,导致开启与关闭灵敏度低,易出现故障,使用不便,不实用,且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鲜物流柜自动电子锁,可实现电子锁的自动上锁与开锁功能,结构设计合理,动作迅速且精度高,灵敏度高,安全性高,实用性强,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从整体上提高电子锁性能。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冷鲜物流柜自动电子锁,包括门钩与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于壳体内的PCB控制电路板、与PCB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驱动机构、锁钩、及第一锁钩连杆,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组件、及滑动设置于传动组件上的滑动组件,该滑动组件包括第二锁钩连杆;所述锁钩与第一锁钩连杆分别通过一转轴转动连接于壳体内,且该第一锁钩连杆位于第二锁钩连杆与锁钩之间,通过第一锁钩连杆、第二锁钩连杆与锁钩的相互作用实现电子锁的上锁与开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安装基座、直流电机、分别安装于安装基座上的螺杆与导杆、连接于螺杆端部的顶杆、及连接于直流电机与螺杆之间的减速齿轮组,其中,该顶杆上套设有一第一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一电机连接座与一齿轮连接座,所述直流电机端部设置有穿过电机连接座的驱动轴,该驱动轴端部设置有一驱动齿轮;所述电机连接座与齿轮连接座之间连接有连接齿轮轴,该连接齿轮轴上设置有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连接齿轮;所述减速齿轮组包括分别连接于安装基座与齿轮连接座之间的一级齿轮轴与二级齿轮轴、设置于一级齿轮轴上且与连接齿轮相啮合的一级齿轮、设置于二级齿轮轴上且与一级齿轮相啮合的二级齿轮、设置于一级齿轮轴上且与二级齿轮相啮合的三级齿轮、设置于二级齿轮轴上且与三级齿轮相啮合的四级齿轮、及设置于螺杆上且与四级齿轮相啮合的五级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套设于螺杆上的螺母套、套设于导杆上且与螺母套一侧相连接的导套、及连接于螺母套另一侧的滑动块,其中,该螺母套内部两端分别通过一第一螺母套设于螺杆外部,该导套内部两端分别通过一第二螺母套设于导杆外部,该螺母套上开设有插孔,该插孔中插设有一倒U型插柱;该滑动块与第二锁钩连杆转动连接,该第二锁钩连杆通过一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滑动块上,且该第二锁钩连杆与滑动块之间还设置有一第二弹簧;该滑动块下端具有一下凸起,该下凸起主要由一左斜面、一右斜面、及连接于左斜面与右斜面之间的水平面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钩一端具有用于勾住门钩的一钩体、及一检测部,另一端具有一上凸起与一峰部,该峰部主要由一左倾斜面与一右倾斜面相连接组成,该上凸起呈弧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锁钩连杆主要由连接部与活动部组成,整体呈7状,该连接部转动连接于滑动块上,该活动部作用于上凸起,且该活动部的端部呈弧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锁钩连杆的端部具有一圆弧面,该圆弧面作用于滑动块的下凸起与锁钩的峰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PCB控制电路板上且位于锁钩的检测部下端设置有一第一检测开关,该检测部呈钩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PCB控制电路板上且位于第一锁钩连杆下端设置有一第二检测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安装基座上且位于螺杆端部设置有一应急开门部,该应急开门部与螺杆连接,且该应急开门部通过一卡轴卡设于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锁钩连杆、第二锁钩连杆与锁钩相互匹配的结构设计,结合具有特定结构的传动组件与滑动组件,实现电子锁的自动上锁与开锁功能,结构设计合理,动作迅速且精度高,灵敏度高,安全性高,实用性强,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从整体上提高电子锁性能。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组件的装配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动组件的装配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滑动块与第二锁钩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锁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锁钩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冷鲜物流柜自动电子锁,包括门钩1与壳体2,还包括分别设置于壳体2内的PCB控制电路板3、与PCB控制电路板3电连接的驱动机构4、锁钩5、及第一锁钩连杆6,其中,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传动组件41、及滑动设置于传动组件41上的滑动组件42,该滑动组件42包括第二锁钩连杆421;所述锁钩5与第一锁钩连杆6分别通过一转轴7转动连接于壳体2内,且该第一锁钩连杆6位于第二锁钩连杆421与锁钩5之间,通过第一锁钩连杆6、第二锁钩连杆421与锁钩5的相互作用实现电子锁的上锁与开锁。

如图4所示,所述传动组件41包括安装基座411、直流电机412、分别安装于安装基座411上的螺杆413与导杆414、连接于螺杆413端部的顶杆415、及连接于直流电机412与螺杆413之间的减速齿轮组416,其中,该顶杆415上套设有一第一弹簧417。

同时,所述传动组件41还包括一电机连接座418与一齿轮连接座419,所述直流电机412端部设置有穿过电机连接座418的驱动轴4121,该驱动轴4121端部设置有一驱动齿轮4122;所述电机连接座418与齿轮连接座419之间连接有连接齿轮轴420,该连接齿轮轴420上设置有与驱动齿轮4122相啮合的连接齿轮4201;所述减速齿轮组416包括分别连接于安装基座411与齿轮连接座419之间的一级齿轮轴4161与二级齿轮轴4162、设置于一级齿轮轴4161上且与连接齿轮4201相啮合的一级齿轮4163、设置于二级齿轮轴4162上且与一级齿轮4163相啮合的二级齿轮4164、设置于一级齿轮轴4161上且与二级齿轮4164相啮合的三级齿轮4165、设置于二级齿轮轴4162上且与三级齿轮4165相啮合的四级齿轮4166、及设置于螺杆413上且与四级齿轮4166相啮合的五级齿轮4167。

如图5与图6所示,所述滑动组件42还包括套设于螺杆413上的螺母套422、套设于导杆414上且与螺母套422一侧相连接的导套423、及连接于螺母套422另一侧的滑动块424,其中,该螺母套422内部两端分别通过一第一螺母套425设于螺杆413外部,该导套423内部两端分别通过一第二螺母套426设于导杆414外部,该螺母套422上开设有插孔4221,该插孔4221中插设有一倒U型插柱427;该滑动块424与第二锁钩连杆421转动连接,该第二锁钩连杆421通过一转动轴428转动连接于滑动块424上,且该第二锁钩连杆421与滑动块424之间还设置有一第二弹簧429;该滑动块424下端具有一下凸起4241,该下凸起4241主要由一左斜面42411、一右斜面42412、及连接于左斜面42411与右斜面42412之间的水平面42413组成。

如图7所示,所述锁钩5一端具有用于勾住门钩1的一钩体51、及一检测部52,另一端具有一上凸起53与一峰部54,该峰部54主要由一左倾斜面541与一右倾斜面542相连接组成,该上凸起53呈弧状。

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锁钩连杆421主要由连接部4211与活动部4212组成,整体呈7状,该连接部4211转动连接于滑动块424上,该活动部4212作用于上凸起53,且该活动部4212的端部呈弧状。

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锁钩连杆6的端部具有一圆弧面61,该圆弧面61作用于滑动块424的下凸起4241与锁钩5的峰部54。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PCB控制电路板3上且位于锁钩5的检测部52下端设置有一第一检测开关8,该检测部52呈钩状。

同时,在所述PCB控制电路板3上且位于第一锁钩连杆6下端设置有一第二检测开关9。

同时,在所述安装基座411上且位于螺杆413端部设置有一应急开门部10,该应急开门部10与螺杆413连接,且该应急开门部10通过一卡轴卡设于壳体2上。当电子锁出现异常,或发生紧急状态时,可通过人为将卡轴拉出,使应急开门部10处于松动状态,只要拉动应急开门部10并带动螺杆413,则可实现非正常人为开锁功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冷鲜物流柜自动电子锁的工作原理为:

当需要上锁时,门钩1进入壳体2内,并轻微推动锁钩2转动,此时,锁钩2下端的检测部52触碰到第一检测开关8,第一检测开关8的状态改变,PCB控制电路板3上的控制芯片识别到可以上锁的信号,则启动直流电机412以某一方向某一转速转动,经过减速齿轮组416后使螺杆413做圆周运动,带动螺母套422内部的第一螺母套425做直线运动,则滑动块424也做直线运动,并往顶杆415方向运动,推动顶杆415运动,并压缩第一弹簧417;接着,第二锁钩连杆421因往顶杆415方向移动,使第二锁钩连杆421的活动部4212作用于锁钩5的上凸起53,从而使锁钩5逆时针转动,于此同时,锁钩5的钩体51将门钩1往壳体2内拉,待锁钩5逆时针转动45度角后,第二锁钩连杆421的活动部4212与锁钩5的上凸起53突开,活动部4212不再对上凸起53起作用,此时未完全锁住,第一锁钩连杆6的圆弧面61分别与锁钩5的峰部54端部及滑动块424的下凸起4241的左斜面42411接触;然后,随着滑动块424的移动,滑动块424的下凸起4241不断作用于第一锁钩连杆6的圆弧面61,带动第一锁钩连杆6逆时针转动,使圆弧面61不断脱离左斜面42411与峰部54端部,而分别与下凸起4241的水平面42413及锁钩5的峰部54的右倾斜面542相切,逆时针转动10度角后,第一锁钩连杆6、滑动块424与锁钩5相互之间相切的力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第二检测开关9检测到第一锁钩连杆6由10度角位置变为水平方向位置,开关状态改变,通知PCB控制电路板3上的控制芯片已锁定信号,控制芯片控制直流电机412停止工作,此时,门锁1已完全锁定于锁钩5的钩体51中。

当需要开锁时,给PCB控制电路板3上的控制芯片一个信号,滑动块424往顶杆415方向移动,第一锁钩连杆6的圆弧面61脱离滑动块424的下凸起4241的水平面42413,而与右斜面42412接触,同时第一锁钩连杆6的圆弧面61脱离锁钩5,使锁钩5处于自由状态,实现开锁;此时,由于第一弹簧417的弹性恢复力,带动滑动组件42往反方向移动,恢复到待上锁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主要在于,通过第一锁钩连杆、第二锁钩连杆与锁钩相互匹配的结构设计,结合具有特定结构的传动组件与滑动组件,实现电子锁的自动上锁与开锁功能,结构设计合理,动作迅速且精度高,灵敏度高,安全性高,实用性强,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从整体上提高电子锁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