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联结中防垫圈偏移安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6219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螺栓联结中防垫圈偏移安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紧固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螺栓联结中防垫圈偏移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螺栓联结是用螺栓穿过被联结的两机件通孔,然后套上垫圈,拧紧螺母。它广泛用在两边允许装拆,而被联结间厚度又不很大的场合。然而,螺栓(螺母)和垫圈在与机件联结过程中,垫圈中轴线与螺栓(螺母)中轴线存在同轴偏差大的问题(图1所示),不能够保证机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牢固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防止螺栓(螺母)和垫圈在与机件联结过程中,垫圈中轴线与螺栓(螺母)中轴线同轴偏差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螺栓联结中防垫圈偏移安装工具,用于螺栓(螺母)与垫圈安装同轴在一定可控制范围内,缩小垫圈偏移量,使安装位置更合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螺栓联结中防垫圈偏移安装工具,包括防垫圈偏移扳手和/或防垫圈偏移套筒;

所述防垫圈偏移扳手包括扳手主体和扳手头部,所述扳手头部开口处的正反两面各加工一与对应规格垫圈的垫圈定位圆弧面;

所述防垫圈偏移套筒前段为套筒头,所述套筒头内设有多边形内孔,后段内设有方孔,且所述多边形内孔和方孔贯通,所述多边形内孔的前端表面处加工一与对应规格垫圈的垫圈定位套。

进一步地,所述垫圈定位圆弧面的位置和加工深度:

按照垫圈执行的标准或者非标准垫圈的半径尺寸为圆弧的半径尺寸,螺栓头或螺母在扳手头部开口中的中心线与扳手对边中心线的交叉点作为圆弧的圆心,进行加工下凹圆弧或圆柱阶台孔,圆弧或者圆柱孔下凹深度尺寸大于垫圈厚度。

进一步地,垫圈定位套的位置和加工深度:

在套筒的多边形内孔表面处进行加工,加工一直径大于标准垫圈或者非标准垫圈外径0.10mm,加工方向为套筒的多边形内孔侧端面向孔内加工,深度等同或大于垫圈厚度,加工过程中保持六边形或者多边形套筒头与阶台孔同轴(如图6)。

进一步地,所述防垫圈偏移套筒为六角套筒或梅花套筒。

进一步地,所述防垫圈偏移扳手为标准的或非标准的开口呆扳手和中空梅花扳手。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防垫圈偏移安装工具,根据实际情况单个使用防垫圈偏移扳手或防垫圈偏移套筒,或者同时使用二者,使得螺栓(螺母)与垫圈安装同轴在一定可控制范围内,缩小了垫圈偏移量,使安装位置更合理。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螺栓(螺母)和垫圈在与机件联结过程中,垫圈中轴线与螺栓(螺母)中轴线存在同轴偏差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螺栓;2、垫圈;3、结构件A;4、结构件B;5、垫圈;6、螺母;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垫圈偏移扳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C-C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垫圈偏移套筒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套筒头端面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防垫圈偏移套筒另一端面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的防垫圈偏移套筒的半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垫圈偏移套筒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套筒头端面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防垫圈偏移套筒另一端面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的防垫圈偏移套筒的半剖视图;

图10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防垫圈偏移安装工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1是螺栓(螺母)与垫圈安装位置合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开发一套垫圈与螺栓(螺母)同轴防偏移扳手和套筒,即该安装工具包括防垫圈偏移扳手和防垫圈偏移套筒两部分结构。

实施例1

参考图2、3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螺栓联结中防垫圈偏移的防垫圈偏移扳手7,防垫圈偏移扳手7为普通开口呆扳手的改进,包括扳手主体7-1和扳手头部7-2,扳手头部7-2开口处的正反两面各加工一与对应规格垫圈的垫圈定位圆弧面7-3;其中,垫圈定位圆弧面7-3的位置和加工深度:如图2所示,按照垫圈执行的标准或者非标准垫圈的半径尺寸为圆弧的半径尺寸,螺栓头或螺母在扳手头部开口中的中心线与扳手对边中心线的交叉点作为圆弧的圆心,进行加工下凹圆弧或圆柱阶台孔,圆弧或者圆柱孔下凹深度尺寸大于垫圈厚度。加工之后,图2、3中,7-4所指代表扳手开口对边;7-5所指代表垫圈定位端面,即垫圈定位圆弧面的加工深度位置。

如图4-6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螺栓联结中防垫圈偏移的防垫圈偏移套筒8,该套筒为六角套筒,包括套筒主体8-1,套筒主体8-1前段为套筒头8-2,套筒头8-2内设有六边形内孔8-3,后段内设有方孔(通常称为方驱)8-4,且六边形内孔8-3和方孔8-4贯通,在方孔8-4的一侧设置定位销孔8-5,在六边形内孔8-3的前端表面处加工一与对应规格垫圈的垫圈定位套8-6。其中,垫圈定位套8-6的位置和加工深度:在套筒的六边形内孔8-3端面处进行加工,直径大于标准垫圈或者非标准垫圈外径0.10mm,加工方向为套筒的六边形内孔侧端面向孔内加工,深度等同或大于垫圈厚度,加工过程中保持六边形套筒头与阶台孔同轴,如图4-6所示,在实际加工时,垫圈定位套8-6的外端面设置导向锥面8-7,六边形内孔8-3与垫圈定位套8-6的分界面处设置六角边导向锥面8-8,该实施例的垫圈直径是六角螺母的对角连线长度,所以加工的垫圈定位套8-6的直径也大于六角螺母的对角连线长度。

实施例2

如图7-9所示,是防垫圈偏移套筒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与图4-6所示的实例1不同的是,垫圈的直径小于六角螺母的对角连线长度,但却大于六角螺母的对边连线长度,所以加工的垫圈定位套8-9的直径也小于六角螺母的对角连线长度,同时大于六角螺母的对边连线长度。所以根据不同垫圈的大小,可随时调整垫圈定位套的直径大小。

在上述实施例中,防垫圈偏移套筒还可以是梅花套筒,防垫圈偏移扳手可以为标准的或非标准的开口呆扳手和中空梅花扳手。

如图10所示,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防垫圈偏移安装工具,根据实际情况单个使用防垫圈偏移扳手或防垫圈偏移套筒,或者同时使用二者,使得螺栓(螺母)与垫圈安装同轴在一定可控制范围内,通常小于螺栓或螺母公称直径的1%,缩小了垫圈偏移量,使安装位置更合理,如图11所示,垫圈安装位置合理,能够保证机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牢固性。

如用户在螺栓(螺母)和垫圈在与工件连接过程中,使用多层垫圈或者多层不同大小的垫圈配合使用时。在套筒内部可按照使用的垫圈外径加工成不同尺寸的阶梯状台阶孔,以配合垫圈与螺栓(螺母)旋拧安装中保持一定的同轴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