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承载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9264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件承载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件承载工作台。



背景技术:

已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一般会有中间的输送、转移过程。这其中,半成品或是成品构件会被放置在承载工作台上,等待下一步的加工或是出厂前检测。

而业界这种常见的承载工作台,一般是具有一个台面,台面下设置支撑底座。待处理构件或是产品放置在台面上,构件或是产品的自身重量全部压在台面上。这对于自身重量不大的构件或是产品而言,是正常的。但对于自身重量较大的构件或是产品而言,则是不合适的。长时间的使用,其会对工作台面以及其下的支撑底座造成较大的损伤,从而不得不对其进行维修或是更换,从而增加了其生产成本。

具体来讲,例如,常见的铸件,由于其一般为金属制品,且体积较大,这就使得其自身重量一般都较大,并且其完成前需要进行加工处理的工序较多,而这些处理工序通常会在多个不同车间或是工位完成。因此,其需要进行多次的转移,每次转移,其都会被放置在一个铸件承载工作台上。

如此,每一次的转移放置,都会对承载台面造成较大的冲击,累积下来,承载台面和其下的支撑底座就会不堪重负,不得不进行频繁的维修或是更换,从而使得这种铸件承载工作台的使用成本较高。

而且,若对其损伤发现不及时,使得其不能进行及时的维修或是更换,则下次使用时,很可能会因为铸件放置时对铸件承载工作台的冲击,超过其承受力范围,而使得其坍塌损坏。如此,则会对旁边的操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

因此,确有必要来开发一种新型的铸件承载工作台,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件承载工作台,其具有较长的使用耐久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铸件承载工作台,其包括台面以及设置在所述台面下的支撑底座,其中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弹性定位结构,所述台面通过所述弹性定位结构与所述支撑底座连接。其中所述弹性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的定位收容槽,所述定位收容槽内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上端套设有定位连接件,所述定位连接件设有开口向下的滑槽,所述定位杆收容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定位收容槽内还设置有弹性件,其端部支撑所述定位连接件,使得其内滑槽与所述定位杆间还存有空间。所述定位连接件与所述台面底部接触,当所述台面在受到表面向下力的冲击时,所述定位连接件受力向下压紧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变形以缓冲所述向下的冲击力,从而减轻对自身以及其下部支撑底座的力的冲击。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定位连接件与所述台面的接触面为弧形面。例如,所述定位连接件可以为半球状构型。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其套设在所述定位杆外。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弹簧一端收容在所述定位连接件的滑槽内。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支撑底座上还设置有回转轴承,所述台面通过所述回转轴承与所述支撑底座可旋转的连接。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台面上还设置有锁定结构,用于将所述台面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上,以防其相对所述支撑底座转动。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锁定结构包括定位插销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铸件承载工作台,其台面与其支撑底座之间采用弹性定位连接方式,使得台面受到的冲击会经过一定程度的弹性抵消,不会完全直接作用在台面以及其支撑底座上,如此使得其使用耐久度获得了较大的增长,避免了其频繁使用更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铸件承载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圆圈部分的放大图,其图示了图1中所示弹性定位结构的结构细节。

图1、2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台面 10 定位插销结构 12

支撑底座 20 回转轴承 22

弹性定位结构 30 定位连接件 31

弧形面 311 定位收容槽 32

定位杆 33 弹簧 3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铸件承载工作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铸件承载工作台,其包括台面10以及设置在所述台面10下的支撑底座20,其中所述支撑底座20上设置有弹性定位结构30,所述台面10通过所述弹性定位结构30与所述支撑底座20连接。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中所述弹性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20上的定位收容槽32,所述定位收容槽32内设置有定位杆33,所述定位杆33的上端套设有定位连接件31,所述定位连接件31设有开口向下的滑槽,所述定位杆33收容在所述滑槽内。

所述定位收容槽32内还设置有弹性件,例如,弹簧34,其套设在所述定位杆33外,并且其端部支撑住所述定位连接件31的底部,或者也可以是收容在所述定位连接件31的滑槽内,以起到支撑所述定位连接件31的功用,从而使得其内滑槽与所述定位杆33间还存有空间。

所述定位连接件31与所述台面10的底部接触,当所述台面10在受到表面向下力的冲击时,所述定位连接件31受力向下压缩所述弹簧34,使其收缩直到所述滑槽完全被所述定位杆33占满,这时所述支撑底座20开始起到支撑所述台面10的功能。

由于所述弹簧34的逐步弹性变形收缩,能够使得所述台面20对受到的向下的冲击力有个很好的缓冲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的减轻对所述台面20以及所述支撑底座22的直接力的冲击。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定位连接件31与所述台面10的接触面为弧形面311。例如,所述定位连接件31可以为半球状构型。所述定位连接件31采用这种弧形接触面311作为与所述台面10底部连接的接触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其与所述台面10底部间的刚性接触。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支撑底座20上还设置有回转轴承22,所述台面10通过所述回转轴承22与所述支撑底座20实现了往返转动连接,从而使得其可以相对所述支撑底座20进行转动。这一转动,在一定程度上,也方便了其上承载铸件的位置移动。例如,铸件放置在所述台面10的一端,通过所述台面10的旋转,其可以跟随所述台面10转到另一端,实现了一定的位移。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台面10上还设置有锁定结构,例如,定位插销结构12。用于将所述台面10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20上,以防其相对所述支撑底座20发生不必要的转动。例如,当所述台面10转动结束,其上承载的铸件已移动到位,为避免所述铸件跟随所述台面10旋转,而出现不必要的位置变动,则最好把所述台面10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20上。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铸件承载工作台,其台面与其支撑底座之间采用弹性定位连接方式,使得台面受到的冲击会经过一定程度的弹性抵消,不会完全直接作用在台面以及其支撑底座上,如此使得其使用耐久度获得了较大的增长,避免了其频繁使用更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