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弹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6836阅读:865来源:国知局
地弹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弹簧。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地弹簧大多采用活塞加弹簧结构,开门时需要较大推力,老人和小孩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推动门体。而且释放推力后关门的瞬间门体会以较大的速度回复,容易撞到站在门口的其他人,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在多次开闭门体的过程中弹簧被反复压缩和释放,时间久了会因为金属疲劳等原因逐渐失去弹力,导致地弹簧使用寿命较短,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弹簧,减小门体开启时所需推力,使门体关闭时以较慢速度匀速转动,提高操控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地弹簧,包括箱体和主机,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箱盖,主机设在箱体内,所述主机包括限位座、转轴、曲柄、定位销和气弹簧,所述定位销和限位座均固定安装在箱体内,转轴设在限位座内,所述转轴可绕转轴中心轴线转动;所述曲柄的定位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曲柄的活动端与气弹簧的活动端铰接,所述气弹簧的定位端可旋转地套接在定位销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座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固定安装在箱盖上,第二轴承固定安装在箱体内底部,所述第一轴承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轴承的中心轴线共线,转轴穿过第一轴承且与第一轴承的轴圈固定相连,转轴穿过第二轴承且与第二轴承轴圈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通过轴承套与箱盖固定连接,第二轴承通过轴承座固定在箱体内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轴承为单向推力球轴承,第二轴承为单列向心球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曲柄与转轴的连接处设在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曲柄的定位端套接在转轴上,曲柄通过键与转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曲柄的活动端与气弹簧的活动端通过连接销铰接,所述连接销上设有位于曲柄下方的挡圈。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弹簧包括活塞管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尾部设有位于活塞管内的限位平垫,限位平垫与活塞管围城气室,所述气室内填充有阻尼油和氮气。

进一步地,所述的活塞杆上套接有导向套和缓冲套,所述的导向套和缓冲套均设在活塞管内,缓冲套设在导向套与限位平垫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套与缓冲套之间设有套接在活塞杆上的骨架油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气弹簧代替传统的活塞加弹簧结构作为伸缩机构,开启门体时所需推力小,便于老人小孩操作;

(2)释放推力后,门体回复时转动速度小,不会撞到站在门口的其他人,消除安全隐患,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3)相比普通弹簧,气弹簧不会出现多次伸缩后弹力逐渐下降的问题,设备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去掉箱盖、轴承盖和第一轴承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截面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箱体,11-箱盖,2-转轴,21-键,3-曲柄,31-连接销,32-挡圈,4-气弹簧,41-活塞管,42-活塞杆,43-限位平垫,44-气室,45-导向套,46-缓冲套,47-骨架油封,48-扁头,49-定位销,5-第一轴承,51-轴承套,6-第二轴承,61-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弹簧,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包括箱体1和主机,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箱盖11,主机设在箱体1内,所述主机包括限位座、转轴2、曲柄3、定位销49和气弹簧4,所述定位销49和限位座均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转轴2设在限位座内,所述转轴2可绕转轴中心轴线转动;所述曲柄3的定位端与转轴2固定连接,曲柄3的活动端与气弹簧4的活动端铰接,所述气弹簧4的定位端可旋转地套接在定位销49上。

具体地,所述限位座包括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第一轴承5通过轴承套51与箱盖11固定连接,第二轴承6通过轴承座61固定在箱体1内底部,所述第一轴承5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轴承6的中心轴线共线,转轴2穿过第一轴承5且与第一轴承5的轴圈固定相连,转轴2穿过第二轴承6且与第二轴承6轴圈固定连接。此时曲柄3的定位端套接在第一轴承5与第二轴承6之间的转轴2上,曲柄3通过键21与转轴2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第一轴承5为单向推力球轴承,第二轴承6为单列向心球轴承。为避免尘土落入轴承造成卡死,在箱盖11上还设有轴承盖。

在本实用新型中,气弹簧4的两端均设有扁头48,曲柄3的活动端为上下两块限位片,气弹簧4活动端的扁头48卡在上下限位片之间,曲柄3的活动端与气弹簧4的活动端通过连接销31铰接,连接销31上设有位于曲柄3下方的挡圈32。设备运行时,气弹簧4的中心轴线与水平线是平行的。

如图3所示,所述的气弹簧4包括活塞管41和活塞杆42,所述活塞杆42的尾部设有位于活塞管41内的限位平垫43,限位平垫43与活塞管41围城气室44,所述气室44内填充有阻尼油和氮气。

作为进一步改进,活塞杆42上套接有导向套45和缓冲套46,所述的导向套45和缓冲套46均设在活塞管41内,缓冲套46设在导向套45与限位平垫43之间。为避免润滑油渗漏,所述导向套5与缓冲套46之间还设有套接在活塞杆42上的骨架油封47。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地弹簧结构,采用不锈钢材质制造了规格为260mm*88mm*67mm的样品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地弹簧的承重能达到150公斤,门体开启100度后也能自动匀速回位关闭,经过50万次以上开启测试后,地弹簧的弹力无明显变化改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