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位置调节机构的双曲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8893发布日期:2018-07-31 21:00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窗扇和窗框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尤其是一种带位置调节机构的双曲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用于连接窗扇和窗框使窗户能够开启和关闭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采用滑动连杆机构,称为滑撑,如图1所示,传统的滑撑一般包括滑轨101、滑块104、托臂106、长悬臂102、短悬臂105、斜悬臂103,其中滑块104装于滑轨101上,长悬臂102铰接于滑轨101与托臂106之间,短悬臂105铰接于滑块104与托臂106之间,斜悬臂103铰接于滑块104与长悬臂102之间。应用中,托臂106与窗扇的扇框固定,滑轨101与窗框固定。该滑撑至少存在以下缺陷:该滑撑利用滑块和滑轨之间的滑动来实现窗户的开启和关闭,滑块与滑轨之间会因为生锈、灰尘堆积等原因导致滑动受阻,从而无法顺利开启和关闭窗户。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滑撑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位置调节机构的双曲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位置调节机构的双曲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所述双曲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窗框的底板和用于支撑窗扇的托臂,所述底板由相隔一定间距的两段板体组成,构成底板的一段板体的一端设置用于调节所述两段板体之间的间距的调节机构,所述两段板体与所述托臂之间对应铰接短曲柄连杆和长曲柄连杆。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带偏心柱的圆柱、支撑座、所述圆柱上的转动驱动部、以及设置在构成底板的所述一段板体上的圆孔,所述圆柱支撑在所述支撑座可绕其轴线转动,圆柱上的所述偏心柱与所述一段板体上的所述圆孔转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的顶部接近窗扇的边缘设置圆弧导角,所述双曲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还包括一个塑胶垫块,所述塑胶垫块安装于相应窗扇上与所述支撑座相对应,窗扇关闭状态所述塑胶垫块与所述支撑座配合将窗扇托起。

优选地,所述托臂设置用于将所述长曲柄连杆限制在第一转动角度的定位凸部。

优选地,与所述短曲柄连杆铰链的另一段板体设置用于将所述短曲柄连杆限制在第二转动角度的定位凸部。

优选地,所述托臂为长条形板体。

优选地,所述托臂包括长条形平板部和成型在所述长条形平板部一端的立板部,托臂呈L形,所述立板部设置贯穿该立板部的调节螺钉。

优选地,所述长曲柄连杆和所述短曲柄连杆通过铆钉与对应的部件铰接,铰接部的各金属件之间设置塑胶垫圈;所述另一段板体的顶部固定安装胶板,在窗扇关闭时所述胶板与所述长曲柄连杆摩擦将长曲柄连杆托起。

优选地,所述另一段板体上靠近所述短曲柄连杆的连接处设置用于安装限位销的销孔,所述限位销用于将所述短曲柄连杆限制在第三转动角度。

优选地,在关闭状态下,第一铰接点和第三铰接点所在的第一直线与第二铰接点和第三铰接点所在的第二直线之间的夹角介于1度至10度之间,所述第一铰接点为托臂与短曲柄连杆的铰接点,所述第二铰接点为长曲柄连杆与构成底板的一段板体的铰接点,所述第三铰接点为短曲柄连杆与构成底板的另一段板体的铰接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各部件之间全部为铰接,没有滑动部件,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滑撑容易出现滑动受阻的问题,因此可靠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由于底板采用两段式设计,且设置有所述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构成底板的两段板体之间的距离,使双曲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开启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滑撑的结构图;

图2为第一实施例双曲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第一实施例双曲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第一实施例双曲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的另一种状态图;

图5为第二实施例双曲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的结构图;

图6为第二实施例双曲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的爆炸图;

图7为第二实施例双曲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的另一种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2至图4,第一实施例带位置调节机构的双曲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窗框的底板和用于支撑窗扇的托臂1,所述底板由相隔一定间距的两段板体3、6组成,构成底板的一段板体6的一端设置用于调节所述两段板体3、6之间的间距的调节机构7,所述两段板体3、6与所述托臂1之间对应铰接短曲柄连杆2和长曲柄连杆5。为方便叙述,以下将构成底板的两段板体3、6分别称作:第一底板3,第二底板6。

使用时,将第一底板3、第二底板6及调节机构插入带槽的框型材中,调整好位置之后,通过收紧内六角紧定螺钉93将第一底板3、第二底板6固定在窗框型材上。托臂1则利用螺钉固定在扇框。

上述双曲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各部件之间全部为铰接,没有滑动部件,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滑撑容易出现滑动受阻的问题,因此可靠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同时,由于底板采用两段式设计,且设置有所述调节机构7,能够调节构成底板的两段板体(即第一底板3和第二底板6)之间的距离,使得在关闭状态下,参照图4,第一铰接点10和第三铰接点30所在的第一直线与第二铰接点20和第三铰接点30所在的第二直线之间的夹角介于1度至10度之间,从而使双曲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开启更加顺畅。所述第一铰接点10为托臂1与短曲柄连杆2的铰接点,所述第二铰接点20为长曲柄连杆5与第二底板6的铰接点,所述第三铰接点30为短曲柄连杆2与第一底板3的铰接点。

调节机构7包括带偏心柱的圆柱74、支撑座72、所述圆柱74上端设置六角沉孔(即,转动驱动部)、以及设置第二底板6上的圆孔61,所述圆柱74支撑在所述支撑座72可绕圆柱74的轴线转动,圆柱74上的所述偏心柱与第二底板6上的所述圆孔61转动配合。支撑座72通过铆螺母71和螺钉73固定在窗框,用六角丝转动圆柱74时,带动其上的偏心柱同步转动,偏心柱与第二底板6上的所述圆孔61配合驱动第二底板6移动,从而实现调节第一底板3和第二底板6之间的距离。位置调节好后,通过内六角紧定螺钉93将第一底板3和第二底板6锁紧在窗框上。

进一步在支撑座72的顶部接近窗扇的边缘设置圆弧导角,所述双曲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还包括一个塑胶垫块8,所述塑胶垫块8安装于相应窗扇上与所述支撑座72相对应,窗扇关闭状态所述塑胶垫块8与所述支撑座72配合将窗扇托起。借此结构可分解连杆的支撑力,减少门窗关闭时下坠程度。

托臂1设置用于将所述长曲柄连杆5限制在第一转动角度的定位凸部11。进一步还在第一底板3(即,与所述短曲柄连杆2铰链的另一段板体)设置用于将所述短曲柄连杆2限制在第二转动角度的定位凸部(图中未示出)。上述托臂1上的定位凸部11和第一底板3上的定位凸部构成了双定位结构,相较于单定位结构,这种双定位结构能够有效分解单个定位点受的冲击力,从而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典型实施例中当长曲柄连杆5在第一转动角度、短曲柄连杆2在第二转动角度时窗扇开启在90度状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需要对定位凸部的位置进行相应设计使窗扇的最大开启角度符合要求。

托臂1为长条形板体。

上述实施例中采用铆钉实现部件之间的铰接。具体的,长曲柄连杆5的两端分别通过铆钉91与托臂1和第二底板6铰接,短曲柄连杆2的两端分别通过铆钉91与托臂1和第一底板3铰接,在铰接部的各金属件之间设置塑胶垫圈92,以防止金属磨损。在第二底板6上面设置有塑胶垫片6’。

进一步还可以在铆钉的根部成形有台阶,铆钉的所述台阶与塑胶垫圈92的孔部相匹配,能够避免铆接时塑胶垫圈变形引起的铆接不牢固的问题。

铰接托臂1的铆钉91的端部从托臂1的表面凸出形成对扇框的抵接部,这样当用螺丝通过安装孔将托臂1与扇框固定后,抵接部对扇框形成压力,使托臂1局部产生应力,能够防止因窗扇反复开启导致螺丝松动。

进一步在第一底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胶板4,在窗扇关闭时所述胶板3与所述长曲柄连杆5摩擦将长曲柄连杆5托起。这样能够分解长曲柄连杆2的支撑力,减少窗扇关闭时下坠程度。

进一步在第一底板3上靠近所述短曲柄连杆2的连接处设置用于安装限位销的销孔31,所述限位销用于将所述短曲柄连杆2限制在第三转动角度。通过在销孔31安装限位销,与所述短曲柄连杆2配合将短曲柄连杆2限制在第三转动角度,从而可以将窗扇固定在第二种开启状态,如开启在30度的状态。

图5至图7示出了第二实施例双曲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的结构。

参照图5至图7,第二实施例带位置调节机构的双曲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窗框的底板和用于支撑窗扇的托臂1,所述底板由相隔一定间距的两段板体3、6组成,构成底板的一段板体6的一端设置用于调节所述两段板体3、6之间的间距的调节机构7,所述两段板体3、6与所述托臂1之间对应铰接短曲柄连杆2和长曲柄连杆5。

在第二实施例中,短曲柄连杆2、长曲柄连杆5以及构成底板的两段板体3、6的结构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托臂的结构不同。第一实施例中,托臂为长条形板体。

参照图5、6,在第二实施例中,托臂1包括长条形平板部和成型在所述长条形平板部一端的立板部12,托臂1呈L形,所述立板部12设置贯穿该立板部12的调节螺钉13。安装时,将托臂1插入带槽型材(扇框)中,利用螺钉夹紧固定在扇上。L形托臂的折弯处具有安装定位的功能,调节螺钉13具有调节安装位置的作用。

上述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些详细的说明仅仅限于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构思下对上述方案进行的各种润饰、等效变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