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进刀的剪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1836发布日期:2018-07-24 20:1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剪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于进刀的剪刀。



背景技术:

剪刀在生活、工作中颇为常见,目前市场上可选的剪刀也种类繁多,甚至有各种专用剪刀以适应某些特定的场合。当人们使用剪刀进行裁剪操作时,若遇到剪切缝较长的情形,剪刀往往难以进刀,通常需要人为辅助将剪切缝掰开,影响剪切作业的连续性和作业效率,甚至可能影响剪切作业质量;在处理坚硬物品时,若剪切缝较深,剪切缝的开口端接近持握剪刀的手部,容易划伤手部,这时,需要一种易于进刀且可保护操作者手部的剪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进刀的剪刀,在剪刀的两个剪切部分别增设挡片,当剪切操作进行时,挡片可以将剪切缝上下分开,不仅利于剪刀进刀,且可避免剪切物划伤手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进刀的剪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易于进刀的剪刀,与常见的剪刀一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于进刀的剪刀包括第一剪刀体,第二剪刀体,两个剪刀体通过销钉连接并可绕销钉旋转,第一持握环和第二持握环相对应,位于销钉后部,第一剪切刃和第二剪切刃相对应位于销钉前部,第一剪切刃和第二剪切刃具有互相配合的刃口用于剪切物体。考虑到在使用剪刀剪切长度较大的物体时,剪切缝较长,这时剪切操作的进刀较为不容易,有时还需认为掰开剪切缝的两边以便于剪刀进刀,而且,如果被剪切物为较为坚硬或尖锐的物体,已经剪开的剪切缝两侧的边缘可能划伤操作手。为此,本实用新型为剪刀增设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两个护板分别安装在第一剪刀体和第二剪刀体上,其中第一护板安装在第一剪刀体上且向上翘起,且第一护板随第一剪刀体的转动一起转动,类似的,第二护板安装在第二剪刀体上且向下弯曲,且第二护板随第二剪刀体的转动一起转动,当剪刀体绕销钉张开并进刀时,两块护板分别将剪切缝的两侧分开,形成良好的进刀通路,利于剪刀进刀,而且两块护板将剪切缝两侧格挡在远离持握手的方向,避免持握手被划伤。

所述第一剪刀体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用于安装第一护板,作为进一步详细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示出的实施例的第一剪刀体具有两个第一安装孔,因为两个安装孔既可以保证护板的安装稳固性,还可以保证护板随剪刀体转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相应的,在第一护板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安装部用于将护板安装在第一安装孔上,与前述优选案例相一致的,本实施例附图中具有两个第一安装部。考虑到本实施例为对称结构,故对第二护板,第二安装部以及第二护板面不再重复描述。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在本实施例的发明精神内的改进,即便采取非对称的结构形式,也应被理解为包括在本实施例的公开范围之内。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方案,第一护板具有第一护板面,第一护板面呈弧形片状,弧形片状的相对较大的面积可以有效托举被剪切物,防止被剪切物局部向上翻起而其他部位没有支撑而损坏,而且,被剪切物若局部被翻起容易导致剪切缝扭曲而卡住剪刀,第一护板面的弧形片状设计更进一步的便于剪切操作。

对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上述“向上翘起”和“向下弯曲”的描述所指的方向是使被剪切材料往远离剪切缝的方向的弯曲。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前”,“后”,“上”,“下”等方位描述仅针对附图且为了易于描述和易于理解,并非对产品的限定。

作为可选的方案是,剪切刃和持握环可以分别制造再进行组合,也可以一体化制造,比如使用金属材料尤其是不锈钢锻造成型再精加工得到剪刀体。

进一步的可选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根据现有技术得到的方案是,两个持握环为非对称结构,比如其中一个持握环为单孔结构用于大拇指的持握,另一个持握环为扁圆形用于手掌四指的持握,如此便可实现剪切操作。

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是,护板在剪刀体上的安装方式根据本领域常用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焊接,螺接,插接,铆接等等。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方案,考虑到人们使用剪刀时,两个持握环贴合时可能被夹伤手部,在第一持握环和第二持握环内侧且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增设第一限位凸台和第二限位凸台,在两个限位凸台的限定下,两个持握环在剪切的最后行程内仍可以留有间隙,可有效防止持握环夹伤手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易于进刀的剪刀在剪刀的两个剪切部分别增设护板,当剪切操作进行时,护板可以将剪切缝上下分开,不仅利于剪刀进刀,且可避免剪切物划伤手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张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护板拆卸示意图。

图中:1.第一剪刀体,11.第一持握环,12.第一剪切刃,13.第一限位凸台,14.第一安装孔,2.第二剪刀体,21.第二持握环,22.第二剪切刃,23.第二限位凸台,3.第一护板,31. 第一安装部,32.第一护板面,4.第二护板,41.第二安装部,42.第二护板面,5.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易于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4所示的易于进刀的剪刀,与常见的剪刀一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于进刀的剪刀包括第一剪刀体1,第二剪刀体2,两个剪刀体通过销钉5连接并可绕销钉5旋转,第一持握环11和第二持握环22相对应,位于销钉5后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前”,“后”,“上”,“下”等方位描述仅针对附图且为了易于描述和易于理解,并非对产品的限定(下同)。第一剪切刃12和第二剪切刃22相对应位于销钉前部,第一剪切刃12和第二剪切刃22具有互相配合的刃口用于剪切物体。作为可选的方案是,剪切刃和持握环可以分别制造再进行组合,也可以一体化制造,比如使用金属材料尤其是不锈钢锻造成型再精加工得到剪刀体。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所示意的第一持握环11和第二持握环12为对称结构,作为可选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根据现有技术得到的方案是,两个持握环为非对称结构,比如其中一个持握环为单孔结构用于大拇指的持握,另一个持握环为扁圆形用于手掌四指的持握,如此便可实现剪切操作。

考虑到在使用剪刀剪切长度较大的物体时,剪切缝较长,这时剪切操作的进刀较为不容易,有时还需认为掰开剪切缝的两边以便于剪刀进刀,而且,如果被剪切物为较为坚硬或尖锐的物体,已经剪开的剪切缝两侧的边缘可能划伤操作手。为此,本实用新型为剪刀增设第一护板3和第二护板4,两个护板分别安装在第一剪刀体1和第二剪刀体2上,其中第一护板3安装在第一剪刀体1上且向上翘起,且第一护板3随第一剪刀体1的转动一起转动,类似的,第二护板4安装在第二剪刀体2上且向下弯曲,且第二护板4随第二剪刀体2的转动一起转动,当剪刀体绕销钉5张开并进刀时,两块护板分别将剪切缝的两侧分开,形成良好的进刀通路,利于剪刀进刀,而且两块护板将剪切缝两侧格挡在远离持握手的方向,避免持握手被划伤。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上述“向上翘起”和“向下弯曲”的描述所指的方向是使被剪切材料往远离剪切缝的方向的弯曲。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是,护板在剪刀体上的安装方式根据本领域常用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焊接,螺接,插接,铆接等等。

所述第一剪刀体1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14用于安装第一护板3,作为进一步详细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示出的实施例的第一剪刀体1具有两个第一安装孔14,因为两个安装孔既可以保证护板的安装稳固性,还可以保证护板随剪刀体转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相应的,在第一护板3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安装部31用于将护板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4上,与前述优选案例相一致的,本实施例附图中具有两个第一安装部31。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方案,第一护板3具有第一护板面32,第一护板面32呈弧形片状,弧形片状的相对较大的面积可以有效托举被剪切物,防止被剪切物局部向上翻起而其他部位没有支撑而损坏,而且,被剪切物若局部被翻起容易导致剪切缝扭曲而卡住剪刀,第一护板面32的弧形片状设计更进一步的便于剪切操作。

考虑到本实施例为对称结构,故对第二护板4,第二安装部41以及第二护板面42不再重复描述。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在本实施例的发明精神内的改进,即便采取非对称的结构形式,也应被理解为包括在本实施例的公开范围之内。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方案,考虑到人们使用剪刀时,两个持握环贴合时可能被夹伤手部,在第一持握环11和第二持握环21内侧且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增设第一限位凸台13和第二限位凸台23,在两个限位凸台的限定下,两个持握环在剪切的最后行程内仍可以留有间隙,可有效防止持握环夹伤手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