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电子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0284发布日期:2018-08-28 22:2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U型电子防盗锁。



背景技术:

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锁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防盗类产品。现在社会上的电动车、自行车、摩托车等车辆被盗的案件屡屡发生,使得人们对锁的防盗性能极为关注。现有的锁大多为机械式的,如:链子锁、U型锁等,此类锁具只要具备简单的开锁工具即可轻易撬开。现有的锁具中为了加强防盗功能,在锁具上使用电子防盗,使用电路检测使锁具的防盗性能得到加强。但是一般电动车、自行车、摩托车等车辆使用的U型锁具设置的电子防盗功能为通过设置蜂鸣器之类进行报警,安全性不高,同时,也无法及时通知使用锁具的用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强防盗性能,同时,能够使用户实时获知锁具状态的U型电子防盗锁。

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型电子防盗锁包括U型锁杆、锁梁、锁定装置和电路板,U型锁杆插接在锁梁上,锁定装置安装在锁梁上,锁定装置锁定U型锁杆,电路板安装在锁梁内部;电路板设置有主控电路、陀螺仪电路、无线通信电路和定位电路,陀螺仪电路、无线通信电路和定位电路分别与主控电路电连接;陀螺仪电路获取U型电子防盗锁的角速度信息并发送至主控电路,主控电路根据角速度信息向无线通信电路发送反馈信号;主控电路获取定位电路的定位信息并发送至无线通信电路。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的U型电子防盗锁通过设置陀螺仪电路获取U型电子防盗锁的角速度信息,从而判断锁具的状态放置的状态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判断是否人为移动车辆或锁具,并根据判断的结果向用户的移动终端发送反馈信息,使用户获知当前锁具的状态。设置定位电路,可定位锁具的实时位置,从而确定车辆的位置,便于车辆被偷窃时寻回。设置无线通信电路,可与用户的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实现提醒、报警等功能。上述电路模块的设置使U型电子防盗锁得防盗性能得到加强,同时,能够使用户实时获知锁具状态。

进一步的方案中,电路板还设置有开关按钮,开关按钮与主控电路电连接;主控电路接收开关按钮的开关信号,主控电路根据开关信号向无线通信电路发送开锁提示信号或闭锁提示信号。

由此可见,设置开关按钮,可通过开关按钮的开关信号判断锁具是否被打开,从而获知锁具的使用状态,通过无线通信电路可向移动终端发送U型电子防盗锁的状态信息,以便用户获知。

进一步的方案中,电路板还设置有接口电路,接口电路与主控电路电连接。

由此可见,设置接口电路,使U型电子防盗锁可与外界电路电连接,从而实现信息交互。

进一步的方案中,电路板还设置有可充电电源电路,可充电电源电路与接口电路电连接;可充电电源电路向主控电路、陀螺仪电路、无线通信电路和定位电路提供电源。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U型电子防盗锁使用可充电电源电路,便于锁具的移动。

进一步的方案中,锁梁上设置有电触针,电触针过与接口电路电触接。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U型电子防盗锁的接口电路通过电触针与外界电路电连接,可避免插拔式接口容易损坏内部电路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U型电子防盗锁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U型电子防盗锁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U型电子防盗锁实施例中外层壳体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U型电子防盗锁实施例中金属套筒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U型电子防盗锁实施例中内层壳体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U型电子防盗锁实施例中内层壳体的结构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U型电子防盗锁实施例中内层壳体未完全组装时的结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U型电子防盗锁实施例中内层壳体完全组装时的结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U型电子防盗锁实施例中锁定装置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U型电子防盗锁实施例中锁芯一个视角的结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U型电子防盗锁实施例中锁芯另一个视角的结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U型电子防盗锁实施例中电路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U型电子防盗锁包括U型锁杆1、锁梁2和锁定装置3(参见图9),U型锁杆1插接在锁梁2上,锁定装置3安装在锁梁2上,锁定装置3锁定U型锁杆1。U型锁杆1包括橡胶套11和金属杆12,橡胶套11包裹金属杆12,金属杆12的插入端121和插入端122外露于橡胶套11,插入端121设置有锁栓凹槽1211,插入端122设置有锁栓凹槽1221。锁定装置3可通过锁栓凹槽1211和锁栓凹槽1221锁定U型锁杆1。锁梁2包括外层壳体21、两端开口的金属套筒22和内层壳体23,金属套筒22套接在内层壳体23外部,外层壳体21包裹金属套筒22和内层壳体23。

参见图3,外层壳体21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壳体,优选的,外层壳体21为塑料壳体。外层壳体21设置有通孔211和通孔212,通孔211和通孔212均位于外层壳体21的顶部,通孔211容纳插入端121,通孔212容纳插入端122。

参见图4,金属套筒22设置有通孔221和通孔222,通孔221和通孔222均位于金属套筒22的顶部,通孔221与通孔211相对设置且容纳插入端121,通孔222与通孔212相对设置且容纳插入端122。金属套筒22还设置有锁芯通孔223,锁芯通孔223位于金属套筒22的底部。相应的,外层壳体21也设置有一个锁芯通孔(未示出)外层壳体21上的锁芯通孔与锁芯通孔223相对设置。优选的,金属套筒22为不锈钢。

参见图5,内层壳体23包括主壳体231和底盖232,主壳体231与底盖232可拆卸安装,本实施例中,主壳体231与底盖232通过螺丝固定。参见图6,主壳体231设置有防水凸边2311,底盖232设置有防水凹槽2321,防水凸边2311与防水凹槽2321配合设置。防水凹槽2321内设置有防水胶圈233,防水胶圈233与防水凹槽2321过盈配合。

参见图7和图8,主壳体231还设置有锁杆槽2312和锁杆槽2313,锁杆槽2312容纳U型锁杆1的插入端121,锁杆槽2313容纳U型锁杆1的插入端122。主壳体231还设置有锁栓孔2314和锁芯孔2315,锁栓孔2314的轴向和锁芯孔2315的轴向垂直设置,锁栓孔2314与锁杆槽2315相通设置。锁栓凹槽1211和锁栓凹槽1221均与锁栓孔2314相对设置。主壳体231还设置有可容纳电路板4的电路腔2316,锁栓孔2314和锁芯孔2315分别与电路腔2316隔离设置,电路腔2316和锁杆槽2313相通。电路腔2316和锁杆槽2313之间设置有防水胶垫9,防水胶垫9的顶部位于锁杆槽2313内,防水胶垫9的底部位于电路腔2316内。电路板4设置有开关按钮41,开关按钮41的触头与防水胶垫9的底部触接。主壳体231靠近电路腔2316的侧壁上设置有电极孔2318和电触针(未示出),电极孔2318与电触针过盈配合,电触针2318与电路板4电连接。相应的,外层壳体21还设置有通孔213,通孔213与电极孔2318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电极孔2318有四个。

从图8中可以看出,主壳体231还设置有通孔2319和通孔2320,通孔2319位于锁杆槽2313正对锁栓孔2314的一侧,通孔2319与锁栓孔2314正对设置,通孔2320位于锁杆槽2312正对锁栓孔2314的一侧,通孔2320与锁栓孔2314正对设置。

参见图9,锁定装置3包括锁芯31、锁栓32和锁栓33,锁芯31安装于锁芯孔2315内,锁栓32和锁栓33安装于锁栓孔2314内。锁芯31的远离钥匙口的端部设置有凸柱313和凸柱314,锁栓32设置有缺口321,锁栓33设置有缺口331,缺口321与凸柱314活动配合,缺口331与凸柱313活动配合。锁栓32和锁栓33可随着凸柱313和凸柱314的带动实现上锁和开锁的操作。在锁具组装时,锁栓32和锁栓33分别通过通孔2319和通孔2320安装于锁栓孔2314内。

锁芯包括外壳311和锁胆312,锁胆312安装在外壳311内部,凸柱313和凸柱314由锁胆312延伸而成。外壳311的表面设置有半圆柱状的凸起部3111,参见图10和图11,凸起部3111内部设置有卡槽3112,卡槽3112沿凸起部3111的轴向设置。锁胆312设置有第一弹簧6、叶片5、卡块7和第二弹簧3122。其中,叶片5和卡块7分别活动安装在锁胆312上,叶片5与卡块7抵接,叶片5设置有凸块51、容纳孔52和限位口53。第一弹簧6和叶片5的数量相对应,每个叶片5对应两个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的一端与锁胆312抵接,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与叶片5抵接。第一弹簧6可使叶片5在上锁时以特定的排列方式排列,从而锁定锁胆312。凸块51位于容纳孔52内,凸块51可与插入容纳孔52的钥匙的牙花配合。限位口53用于容纳卡块7,外壳311的卡槽3112也用于容纳卡块7,卡槽3112与限位口53相对设置。卡块7设置有开口槽71,开口槽71用于容纳第二弹簧8和凸块3122,第二弹簧8的一端与凸块3122抵接,第二弹簧8的另一端与卡块7抵接,第二弹簧8用于开锁时使卡块7复位。叶片5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叶片5的数量为5片。

在上锁时,第一弹簧6使叶片5以错位的排布方式排列,叶片5之间的限位口53由于错位的排布方式,所有叶片5的限位口53所形成的容纳腔的空间不足以容纳卡块7,使得卡块7被挤入卡槽3112中从而锁定锁胆312,即卡块7在上锁状态时插入卡槽3112。在开锁时,凸块51与插入容纳孔52的钥匙的牙花配合,使得叶片5之间的限位口53整齐排布,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卡块7。此时,由于第二弹簧8的作用,将卡块7弹回限位口53内,解除锁胆312的锁定。

参见图12,电路板4还设置有主控电路10、陀螺仪电路20、无线通信电路30、定位电路40和接口电路50,开关按钮41、陀螺仪电路20、无线通信电路30、定位电路40和接口电路50分别与主控电路10电连接。优选的,无线通信电路30包括GSM模块或4G模块等移动通信模块。陀螺仪电路20获取U型电子防盗锁的角速度信息并发送至主控电路10,主控电路10根据角速度信息向无线通信电路30发送反馈信号。主控电路10获取定位电路40的定位信息并发送至无线通信电路30。无线通信电路30与移动终端(未示出)进行信息交互。主控电路10接收开关按钮41的开关信号,主控电路10根据开关信号向无线通信电路30发送开锁提示信号或闭锁提示信号。接口电路50还与电极孔2318中的电触针电触接,接口电路50用于与外界电路电连接并实现信息交互。电路板41还设置有可充电电源电路60,可充电电源电路60与接口电路50电连接,可充电电源电路60与接口电路50进行充电。可充电电源电路60向主控电路10、陀螺仪电路20、无线通信电路30和定位电路40提供电源。

从图7和图8中还可以看出,定位电路40设置有天线模块401,天线模块401设置与电路腔2316内靠近主壳体231裸露于金属套筒22套的一端。本实施例中,天线模块401位于与电极孔2318相对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U型电子防盗锁在工作时,由于开关按钮41位于U型锁杆1的插入端122下方,在U型锁杆1插入锁梁2时,使防水胶垫9发生形变,防水胶垫9下压开关按钮41的触头,开关按钮41向主控电路10发送开关信号,主控电路10根据开关信号向用户的移动终端发送上锁的提示信息。当U型锁杆1拔出锁梁2时,防水胶垫9不再下压开关按钮41的触头,开关按钮41向主控电路10发送开关信号,主控电路10根据开关信号向用户的移动终端发送开锁的提示信息。陀螺仪电路20获取U型电子防盗锁的角速度信息并发送至主控电路10,主控电路10根据角速度信息向用户的移动终端发送反馈信号。主控电路10获取定位电路40的定位信息并发送至用户的移动终端。

此外,U型电子防盗锁在与用户的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时,还可发送电量信息等,以便用户及时获知是否需要充电。用户还可通过移动终端对U型电子防盗锁的参数进行设置,例如,设置数据发送的间隔,移动终端与U型电子防盗锁的绑定等。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U型电子防盗锁通过设置陀螺仪电路获取U型电子防盗锁的角速度信息,从而判断锁具的状态放置的状态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判断是否人为移动车辆或锁具,并根据判断的结果向用户的移动终端发送反馈信息,使用户获知当前锁具的状态。设置定位电路,可定位锁具的实时位置,从而确定车辆的位置,便于车辆被偷窃时寻回。设置无线通信电路,可与用户的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实现提醒、报警等功能。上述电路模块的设置使U型电子防盗锁得防盗性能得到加强,同时,能够使用户实时获知锁具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非实质性修改,例如, U型锁杆还可以以回旋方式的设置在锁梁上,即U型锁杆的一端固定在锁梁上,另一端插拔安装在锁梁上,也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