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缝双边防撬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7756发布日期:2018-07-11 01:56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缝双边防撬锁,属于一种锁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挂锁中,锁梁露在外面的长度较大,撬锁时,用钳子等工具将锁梁剪断,锁具即被破坏,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无缝双边防撬锁,该无缝双边防撬锁的锁梁漏在外面的部分较小,不易被钳子等工具剪断。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缝双边防撬锁,包括锁梁和锁体,所述锁梁与锁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为扇形结构,所述锁体的顶部设置有包梁部件,所述包梁部件与锁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包梁部件设置有两个用于容纳锁梁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径大于锁梁的宽度,所述两个插孔的位置相配合;所述锁梁的一端可活动式的穿插在一个插孔内,所述锁梁的另一端可弹出式的穿插在另一个插孔内,位于所述锁梁下方的包梁部件的壁部焊接相连。包梁部件的设计使锁梁露在外面的长度较短,撬锁时,不易使用钳子等工具作用在锁梁上,增加了撬锁的难度,同时,锁梁下方的包梁部件的壁部焊接相连,使得包梁部件的壁部无缝连接,增加了包梁部件的强度,包梁部件不易被破坏。

进一步而言,所述锁体的中部设置有锁孔。将匹配的钥匙插入该锁孔即可将锁具打开。

进一步而言,所述包梁部件为轴对称结构。锁梁露在外面的部分集中在锁体的正上方,用于穿入锁鼻。

进一步而言,所述锁体、锁梁以及包梁部件的材质均为金属。强度较大,不易被破坏。

进一步而言,所述插孔的内径略大于锁梁的宽度。

进一步而言,所述两个插孔的位置相对且靠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包梁部件的设计使锁梁露在外面的长度较短,撬锁时,不易使用钳子等工具作用在锁梁上,增加了撬锁的难度;锁梁下方的包梁部件的壁部焊接相连,增加了包梁部件的强度,包梁部件不易被破坏。锁体为扇形结构,锁体体积较小,占用空间小,可用于空间狭小的位置;插孔的内径略大于锁梁的宽度,锁梁与插孔的内壁之间缝隙小,空间利用率大,插孔的壁的厚度以及锁梁的宽度均较大,锁具不易被暴力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缝双边防撬锁的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缝双边防撬锁的锁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锁梁1、锁体2、包梁部件3、插孔4、锁孔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2,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无缝双边防撬锁包括锁梁1和锁体2,所述锁梁1与锁体2连接,所述锁体2为扇形结构,所述锁体2的顶部设置有包梁部件3,所述包梁部件3与锁体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包梁部件3设置有两个用于容纳锁梁1的插孔4,所述插孔4的内径大于锁梁1的宽度,所述两个插孔4的位置相配合;所述锁梁1的一端可活动式的穿插在一个插孔4内,所述锁梁1的另一端可弹出式的穿插在另一个插孔4内,位于所述锁梁1下方的包梁部件3的壁部焊接相连。

更具体而言,所述锁体2的中部设置有锁孔5。

更具体而言,所述包梁部件3为轴对称结构。

更具体而言,所述锁体2、锁梁1以及包梁部件3的材质均为金属。

更具体而言,所述插孔4的内径略大于锁梁1的宽度。

更具体而言,所述两个插孔4的位置相对且靠近。

通过上述阐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能实施。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