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臂机身的接头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8977发布日期:2018-08-14 18:57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臂机身的接头固定装置,属于飞机机械结构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臂和对应机身部分接头都是没有固定方式的,在和机身组装的时候一般都得先手动把机臂接头和机身接头插接好,然后机臂再和机身对应的组装起来,实现机臂和机身的固定,上述连接方式比较麻烦,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机臂机身的接头固定装置,利用公插头和母插头先插接,再利用螺丝套和固定件Ⅱ螺纹连接,实现机臂和机身相连。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臂机身的接头固定装置,包括机臂接头固定装置和机身接头固定装置,机臂接头固定装置与机身接头固定装置螺纹连接,机臂接头固定装置包括依次套接设置的机臂、固定结构Ⅰ和接头结构Ⅰ,机身接头固定装置包括依次套接设置的机身、固定结构Ⅱ和接头结构Ⅱ,接头结构Ⅰ通过固定结构Ⅰ连接至机臂上;接头结构Ⅱ通过固定结构Ⅱ连接至机身上;接头结构Ⅱ设置有与接头结构Ⅰ插接的插入槽,接头结构Ⅰ接入接头结构Ⅱ的插入槽;固定结构Ⅰ设置有内螺纹,固定结构Ⅱ设置有外螺纹,固定结构Ⅰ与固定结构Ⅱ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机臂的端部为碳纤维材质圆管,固定结构Ⅰ包括螺丝套和固定件Ⅰ,机臂的端部外侧套接有螺丝套,螺丝套设置有与机身接头固定的螺纹。

进一步,所述接头结构Ⅰ包括定位件Ⅰ、公插头和限位件Ⅰ,限位件Ⅰ为圆盘状结构,其中心处设置有供公插头通过的圆角三角形的通孔;公插头为圆角三角柱结构,夹在定位件Ⅰ和限位件Ⅰ之间,一端顶在定位件Ⅰ上,另一端贯穿限位件Ⅰ,而定位件Ⅰ螺栓固定于限位件Ⅰ上,定位件Ⅰ与限位件Ⅰ面接触。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Ⅰ由圆管端和圆盘座两部分构成,其中圆管端插接进入机臂的端部固定,圆盘座留有与公插头固定的螺丝孔,圆盘座中部设置有供定位件Ⅰ摆放的圆孔。

进一步,所述限位件Ⅰ与公插头套接后,通过紧固螺丝Ⅰ固定在固定件Ⅰ上,限位件Ⅰ与固定件Ⅰ紧密接触,固定在限位件Ⅰ上的定位件Ⅰ摆放于固定件Ⅰ的预留圆孔中,而固定在限位件Ⅰ上的公插头朝向固定件Ⅰ的反方向,准备与母插头相连。

进一步,所述机身的端部设置为碳纤维材质圆管,固定结构Ⅱ包括固定件Ⅰ,机身的端部外侧套接有固定件Ⅱ,固定件Ⅱ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机臂的螺丝套配合的外螺纹。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Ⅱ也由圆管端和圆盘座两部分构成,其中圆管端插接进入机身的端部固定,圆盘座留有与母插头固定的螺丝孔,圆盘座中部设置有供定位件Ⅱ摆放的圆孔;限位件Ⅱ为圆盘状结构,其中心处设置有供母插头通过的圆角三角形的通孔;母插头为圆角三角柱结构,夹在定位件Ⅱ和限位件Ⅱ之间,一端顶在定位件Ⅱ上,另一端贯穿限位件Ⅱ,而定位件Ⅱ螺栓固定于限位件Ⅱ上,定位件Ⅱ与限位件Ⅱ面接触。

进一步,所述限位件Ⅱ母插头套接后通过紧固螺丝Ⅱ固定在固定件Ⅱ上,限位件Ⅱ与固定件Ⅱ紧密接触,固定在限位件Ⅱ上的定位件Ⅱ摆放于固定件Ⅱ的预留圆孔中,而固定在限位件Ⅱ上的母插头朝向固定件Ⅱ的反方向,准备与公插头相连。

进一步,所述母插头上设置有供公插头接入用的插入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臂机身的接头固定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定位可靠,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机臂接头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臂;2、螺丝套;3、固定件Ⅰ;4、定位件Ⅰ;5、公插头;6、限位件Ⅰ;7、紧固螺丝Ⅰ;8、紧固螺丝Ⅱ;9、限位件Ⅱ;10、母插头;11、定位件Ⅱ;12、固定件Ⅱ; 13、机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臂机身的接头固定装置,包括机臂1接头固定装置和机身13接头固定装置,机臂1接头固定装置与机身13接头固定装置螺纹连接,机臂 1接头固定装置包括依次套接设置的机臂1、固定结构Ⅰ和接头结构Ⅰ,机身13接头固定装置包括依次套接设置的机身13、固定结构Ⅱ和接头结构Ⅱ,接头结构Ⅰ通过固定结构Ⅰ连接至机臂1上;接头结构Ⅱ通过固定结构Ⅱ连接至机身13上;接头结构Ⅱ设置有与接头结构Ⅰ插接的插入槽,接头结构Ⅰ接入接头结构Ⅱ的插入槽;固定结构Ⅰ设置有内螺纹,固定结构Ⅱ设置有外螺纹,固定结构Ⅰ与固定结构Ⅱ螺纹连接。机臂1的端部为碳纤维材质圆管,固定结构Ⅰ包括螺丝套2和固定件Ⅰ3,机臂1的端部外侧套接有螺丝套2,螺丝套2设置有与机身13接头固定的螺纹。接头结构Ⅰ包括定位件Ⅰ4、公插头5和限位件Ⅰ6,限位件Ⅰ6为圆盘状结构,其中心处设置有供公插头5通过的圆角三角形的通孔;公插头5为圆角三角柱结构,夹在定位件Ⅰ4和限位件Ⅰ6之间,一端顶在定位件Ⅰ4上,另一端贯穿限位件Ⅰ6,而定位件Ⅰ4螺栓固定于限位件Ⅰ6上,定位件Ⅰ4与限位件Ⅰ6面接触。固定件Ⅰ3由圆管端和圆盘座两部分构成,其中圆管端插接进入机臂1的端部固定,圆盘座留有与公插头5固定的螺丝孔,圆盘座中部设置有供定位件Ⅰ4摆放的圆孔。限位件Ⅰ6与公插头5套接后,通过紧固螺丝Ⅰ7固定在固定件Ⅰ3上,限位件Ⅰ6与固定件Ⅰ3紧密接触,固定在限位件Ⅰ6 上的定位件Ⅰ4摆放于固定件Ⅰ3的预留圆孔中,而固定在限位件Ⅰ6上的公插头5朝向固定件Ⅰ3的反方向,准备与母插头10相连。机身13的端部设置为碳纤维材质圆管,固定结构Ⅱ包括固定件Ⅰ3,机身13的端部外侧套接有固定件Ⅱ12,固定件Ⅱ12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机臂1的螺丝套2配合的外螺纹。固定件Ⅱ12也由圆管端和圆盘座两部分构成,其中圆管端插接进入机身13的端部固定,圆盘座留有与母插头10固定的螺丝孔,圆盘座中部设置有供定位件Ⅱ11摆放的圆孔;限位件Ⅱ9为圆盘状结构,其中心处设置有供母插头10通过的圆角三角形的通孔;母插头10为圆角三角柱结构,夹在定位件Ⅱ11和限位件Ⅱ9之间,一端顶在定位件Ⅱ11上,另一端贯穿限位件Ⅱ9,而定位件Ⅱ11螺栓固定于限位件Ⅱ9上,定位件Ⅱ11 与限位件Ⅱ9面接触。限位件Ⅱ9母插头10套接后通过紧固螺丝Ⅱ8固定在固定件Ⅱ12上,限位件Ⅱ9与固定件Ⅱ12紧密接触,固定在限位件Ⅱ9上的定位件Ⅱ11摆放于固定件Ⅱ12的预留圆孔中,而固定在限位件Ⅱ9上的母插头10朝向固定件Ⅱ12的反方向,准备与公插头5 相连。母插头10上设置有供公插头5接入用的插入槽。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臂1的接头结构固定装置,其结构与机身13的接头结构固定装置类似,两者对称设置。将公插头5固定在机臂1上,母插头10固定在机身13上,然后对接公插头5和母插头10,旋转机臂1上的螺丝套2使其与机身13上的固定件Ⅱ12外侧的螺纹配合,最终实现机臂1与机身13的固定。

如图1所示,机臂1的接头结构固定装置包括七个零部件,分别是依次套接相连的机臂 1、螺丝套2、固定件Ⅰ3、定位件Ⅰ4、公插头5、限位件Ⅱ9和紧固螺丝Ⅰ7。机臂1的端部为碳纤维材质圆管,在机臂1的端部外侧套接有螺丝套2,螺丝套2设置有与机身13接头固定的螺纹。固定件Ⅰ3由圆管端和圆盘座两部分构成,其中圆管端插接进入机臂1的端部固定,圆盘座留有与公插头5固定的螺丝孔,圆盘座中部设置有供定位件Ⅰ4摆放的圆孔。限位件Ⅰ6为圆盘状结构,其中心处设置有供公插头5通过的圆角三角形的通孔。公插头5为圆角三角柱结构,夹在定位件Ⅰ4和限位件Ⅰ6之间,一端顶在定位件Ⅰ4上,另一端贯穿限位件Ⅰ6,而定位件Ⅰ4螺栓固定于限位件Ⅰ6上,定位件Ⅰ4与限位件Ⅰ6面接触。与公插头 5套接后的限位件Ⅰ6,通过紧固螺丝Ⅰ7固定在固定件Ⅰ3上,限位件Ⅰ6与固定件Ⅰ3紧密接触,固定在限位件Ⅰ6上的定位件Ⅰ4摆放于固定件Ⅰ3的预留圆孔中,而固定在限位件Ⅰ 6上的公插头5朝向固定件Ⅰ3的反方向,准备与母插头10相连。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主要结构,机臂1的接头结构固定装置和机身13的接头结构固定装置,以及两者之间在空间上的连接和位置关系。其中,机臂1的接头结构固定装置如图2所示。

机身13的接头结构固定装置与机臂1的接头结构固定装置的类似。机臂1的接头结构固定装置包括六个零部件,分别是依次套接的紧固螺丝Ⅱ8、限位件Ⅱ9、母插头10、定位件Ⅱ 11、固定件Ⅱ12和机身13。机身13的端部也设置为碳纤维材质圆管,在机身13的端部外侧套接有固定件Ⅱ12,固定件Ⅱ12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机臂1的螺丝套2配合的外螺纹。固定件Ⅱ12也由圆管端和圆盘座两部分构成,其中圆管端插接进入机身13的端部固定,圆盘座留有与母插头10固定的螺丝孔,圆盘座中部设置有供定位件Ⅱ11摆放的圆孔。限位件Ⅱ9为圆盘状结构,其中心处设置有供母插头10通过的圆角三角形的通孔。母插头10为圆角三角柱结构,夹在定位件Ⅱ11和限位件Ⅱ9之间,一端顶在定位件Ⅱ11上,另一端贯穿限位件Ⅱ9,而定位件Ⅱ11螺栓固定于限位件Ⅱ9上,定位件Ⅱ11与限位件Ⅱ9面接触。与母插头10套接后的限位件Ⅱ9,通过紧固螺丝Ⅱ8固定在固定件Ⅱ12上,限位件Ⅱ9与固定件Ⅱ12紧密接触,固定在限位件Ⅱ9上的定位件Ⅱ11摆放于固定件Ⅱ12的预留圆孔中,而固定在限位件Ⅱ9上的母插头10朝向固定件Ⅱ12的反方向,准备与公插头5相连。母插头10上设置有供公插头 5接入用的插入槽。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所示:首先,将固定件Ⅰ3与机臂1相固定;公插头5夹在定位件Ⅰ4和限位件Ⅰ6之间进行固定;固定好后的限位件Ⅰ6通过紧固螺丝Ⅰ7固定在固定件Ⅰ3上,实现公插头5与机臂1的间接固定。然后,将固定件Ⅱ12与机身13相固定;母插头10夹在定位件Ⅱ11和限位件Ⅱ9之间进行固定;固定好后的限位件Ⅱ9通过紧固螺丝Ⅱ8 固定在固定件Ⅱ12上,实现母插头10与机身13的间接固定。紧接着,将公插头5与母插头 10相连接,使机臂1和机身13相互靠近直到两者的螺丝套2和固定件Ⅱ12相互靠近。最后,旋转螺丝套2,使其内螺纹与固定件Ⅱ12上的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从而实现机臂和机身的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均等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