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钻防尘罩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4473发布日期:2018-07-20 18:54阅读:35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头防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冲击钻防尘罩杯。



背景技术:

目前,墙面的开孔施工工具多为冲击钻,施工时碎屑扬尘四散,对操作者和施工环境影响很大,不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市场上的冲击锤钻防尘罩大多为碟状的带孔结构,其设计目的在于遮挡天花板钻孔时的落尘,避免飞溅到操作者身上,但是并不能对散落的飞尘进行收集,施工时对环境影响严重,而且这种防尘罩难以应用与斜面或立面钻孔施工,即使在顶面施工时也仅能遮挡60-70%的扬尘,效果较差应用程度不高。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扬尘收集率高的冲击钻防尘罩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冲击钻防尘罩杯,包括中空的杯体,所述杯体的下端口内设有封底板,封底板的中心开设有钻孔,杯体内设有与钻孔相对的挡尘器;所述杯体的下端连接有支撑件,支撑件的下端连接有固定套。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封底板的中心向上凸起使封底板与杯体的竖截面呈“W”形的一体结构。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杯体的上端口上设有喇叭形的集尘罩,集尘罩的大口端与杯体上端口连接呈一体结构。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挡尘器上开设有与钻头直径适配的套孔。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支撑件包括两个支撑弹簧,两个支撑弹簧以杯体的轴线为中心呈相反的螺旋方向设置,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杯体、固定套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杯固定套装载在冲击钻手柄锁紧环上,钻杆依次穿过两个支撑弹簧、钻孔、杯体以及集成罩,挡尘器设于杯体内且套在钻杆上与其一体同心转动,冲击钻打眼时杯体前端的集尘罩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罩设在钻眼上以避免扬尘逃逸,挡尘器可避免扬尘从钻孔中漏出,从而有效提高尘土的收集率,避免施工环境恶化对人员健康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在冲击钻上的操作示意图。

图中:

1、杯体;2、挡尘器;3、支撑弹簧;4、固定套;11、封底板;12、钻孔;13、集尘罩;21、套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冲击钻防尘罩杯,包括中空的杯体1,所述杯体1的下端口内设有封底板11,封底板11的中心开设有钻孔12,杯体1内设有与钻孔12相对的挡尘器2;所述杯体1的下端连接有支撑件,支撑件的下端连接有固定套4;所述封底板11与杯体1下端侧壁构成兜底结构以积存钻屑粉尘,封底板11和杯体1的一体结构通过支撑件和固定套4安装在冲击钻的手柄锁紧杆上,并与钻杆同心设置,钻杆穿过封底板11上的钻孔12并从杯体1上端口穿出,挡尘器2套装在杯体1的钻杆部分上,在墙面开孔时杯体1上端口抵触墙面从而围绕钻孔处,进而将开孔造成的四处飞扬的钻屑粉尘收集在杯体1内,同时挡尘器2可以遮挡沿钻杆方向飞射的粉尘避免从钻孔12中钻出,可满足顶面钻孔和立面钻孔时的抑尘收集需求,避免钻屑粉尘对环境的影响。

所述封底板11的中心向上凸起使封底板11与杯体1的竖截面呈“W”形的一体结构,封底板11的凸起与杯体1构成V形兜底结构,以便于粉尘的容纳和收集。

所述杯体1的上端口上设有喇叭形的集尘罩13,集尘罩13的大口端与杯体1上端口连接呈一体结构,集成罩13用于控制钻孔处的范围,提高扬尘的收集效率。

所述挡尘器2上开设有与钻头直径适配的套孔21,挡尘器2用于反射从钻眼处径直激射的扬尘,避免其从钻孔12处逃逸处杯体1,养成器2采用橡胶制备进而具有弹性,从而通过套孔21与钻杆构成过盈配合连接。

所述支撑件包括两个支撑弹簧3,两个支撑弹簧3以杯体1的轴线为中心呈相反的螺旋方向设置,支撑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杯体1、固定套4连接,所述支撑弹簧3用于给杯体1提供弹性可回缩的支撑力,使冲击钻在开眼过程中杯体1始终对接在墙面开眼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