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滑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1816发布日期:2019-04-29 13:3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动力滑动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滑动窗,其通过由驱动源滑动驱动的滑动面板来开闭形成在窗玻璃上的开口。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将形成在汽车的车身上的开口封闭的装置,已知如下装置,其包括固定构造(窗玻璃)和具有围挡的滑动面板,该围挡具备两个引导栓(专利文献1)。在该装置中,固定构造在朝向车辆内侧的面上具有导轨。该装置具备在导轨内形成梭动件的移动滑块,移动滑块具备用于接受各引导栓且具有倾斜部的槽,该倾斜部相对于导轨的滑动轴形成1°~89°的角度,该装置能够实现沿着相对于固定构造的面垂直方向上的滑动面板的移动。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具有线缆和自动卷绕机而能够使装置实现自动化的内容,该线缆固定于围挡的缘且一部分相对于导轨的滑动轴大致平行,并由齿轮马达操作,该自动卷绕机控制线缆未卷绕部分的长度的变化。具体地,为了使滑动面板滑动,在围挡的下部固定有驱动单元,驱动单元的动作经由驱动线缆而由齿轮马达控制。向左或向右的驱动线缆的运动被单纯地传递至驱动单元,随着驱动单元的滑动动作,滑动面板也进行滑动。另一方面,以控制线缆未卷绕的长度的变化的目的,通过从自动卷绕机释放追加长度的线缆,而能够相对于固定构造的面垂直地移动滑动面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30086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专利文献1的发明虽然能够通过电动向左右滑动驱动滑动面板,但无法在相对于固定构造即窗玻璃的面垂直的方向上驱动滑动面板。

本发明鉴于这种背景,以提供一种动力滑动窗为课题,该动力滑动窗能够通过在沿着窗玻璃的面板面的方向上以及在与面板面交叉的方向上滑动驱动的滑动面板,来顺畅地开闭形成在窗玻璃上的开口。

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本发明的动力滑动窗(1)的一个构成为,具备:形成有开口(2a)的窗玻璃(2);在所述窗玻璃上沿着其面板面(2b)而设置的导轨(4);在所述导轨上能够沿着该导轨的长度方向滑动而设置的滑块(20);滑动驱动所述滑块的驱动源(5);形成在所述导轨上的销引导槽(27),其具有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槽主部(27a)和从所述槽主部以向所述窗玻璃接近的朝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槽延伸部(27b);形成于所述滑块且在与所述面板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销驱动槽(30);以及滑动面板(3),其具备向所述至少一个销驱动槽和所述销引导槽突入的至少一个销(16),该滑动面板(3)在所述至少一个销位于所述至少一个槽延伸部时位于关闭所述开口的关闭位置,在所述至少一个销位于所述槽主部时位于开放所述开口的开放位置。

根据该构成,当驱动源在导轨的长度方向上滑动驱动滑块时,驱动力向突入至销驱动槽的销传递,销沿着销引导槽移动。通过销驱动槽在与面板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而容许销相对于窗玻璃接近/离开的移动,通过销在槽延伸部移动,而使滑动面板在相对于窗玻璃接近/离开的、与面板面交叉的方向上滑动驱动。通过销在槽主部移动,而使滑动面板在沿着导轨的长度方向的、沿着面板面的方向上滑动驱动。通过这些动作,滑动面板在关闭位置与开放位置之间顺畅地滑动来开闭开口。

优选为在上述构成中,所述至少一个销(16)包括设在所述滑动面板(3)中的所述关闭位置侧的第一销(16r)和设在所述滑动面板中的所述开放位置侧的第二销(16l),所述至少一个槽延伸部(27b)包括:第一槽延伸部(27br),其与所述槽主部(27a)的所述关闭位置侧的端部连续,在所述滑动面板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销位于该第一槽延伸部;和第二槽延伸部(27bl),其与所述槽主部(27a)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连续,在所述滑动面板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二销位于该第二槽延伸部,所述第二槽延伸部比所述第一槽延伸部形成得浅,所述第二销具有比所述第二槽延伸部的深度(dl)小的突入长度(ll),所述第一销具有比所述第一槽延伸部的深度(dr)小且比所述第二槽延伸部的深度大的突入长度(lr)(ll<dl<lr<dr)。

根据该构成,通过第一销和第二销在第一槽延伸部和第二槽延伸部移动,而使相对于窗玻璃接近/离开的方向上的驱动力作用于滑动面板的关闭位置侧和开放位置侧这双方。由此,关闭位置与开放位置之间的滑动面板的滑动动作变得更顺畅。另外,第二槽延伸部比第一槽延伸部形成得浅,第一销具有比第一槽延伸部的深度小且比第二槽延伸部的深度大的突入长度,因此,即使第一销越过第二槽延伸部而移动到销引导槽的开放位置侧,滑动面板在向关闭位置侧返回时也不会进入第二槽延伸部。另外,第一销在第二槽延伸部的旁边通过时不会卡顿。

优选为在上述构成中,所述至少一个销驱动槽(30)从所述开放位置侧向着所述关闭位置侧以从所述窗玻璃离开的朝向倾斜。

根据该构成,在滑块从开放位置侧向关闭位置侧滑动时,使销接近窗玻璃方向上的驱动力的分力作用于销,在滑块从关闭位置侧向开放位置侧滑动时,使销离开窗玻璃方向上的驱动力的分力作用于销。因此,当销在槽延伸部移动时,通过向与其紧前或紧后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的滑块,来向接近/离开窗玻璃的方向可靠且顺畅地滑动驱动滑动面板。

优选为在上述构成中,所述至少一个销驱动槽(30)以越接近所述窗玻璃(2)、相对于与所述面板面(2b)正交的方向的倾斜角越大的方式弯曲。

根据该构成,在槽延伸部移动的销越接近窗玻璃,使销接近窗玻璃的方向上、以及使销离开窗玻璃方向上的驱动力的分力会变大。因此,即使施加于滑块的滑动驱动力减小,滑动面板也可靠且顺畅地滑动到关闭位置或者从关闭位置可靠且顺畅地滑动。

优选为在上述构成中,所述至少一个槽延伸部(27b)从所述槽主部(27a)向着所述窗玻璃(2)弯曲。

根据该构成,滑动动作在沿着窗玻璃的面板面的方向和与面板面交叉的方向之间顺畅地切换,滑动面板的滑动动作变得顺畅。

发明效果

这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动力滑动窗,其能够通过在沿着窗玻璃的面板面的方向上以及在与面板面交叉的方向上滑动驱动的滑动面板,来顺畅地开闭形成在窗玻璃上的开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动力滑动窗的关闭状态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动力滑动窗的开放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动力滑动窗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1中的iv-iv剖视图。

图5是图1中的v部放大图。

图6的(a)和图6的(b)分别是关闭状态的动力滑动窗的横剖视图和纵剖视图。

图7是动力滑动窗的开闭动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具体说明将本发明的动力滑动窗1适用于皮卡汽车的后窗之中的实施方式。以下,以动力滑动窗1搭载到汽车上的状态为基准来规定前后、上下,从车室侧观察动力滑动窗1、即从汽车的前方观察后方而规定左右。另外,也有以车室为基准而将前侧和后侧称为内侧和外侧的情况。也有在左右成对设置的部件上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在其后标注表示左右的尾标“l”、“r”的情况。在统称的情况和不区分左右的情况下会省略尾标。

图1是从斜前方(从车室侧)表示实施方式的动力滑动窗1的关闭状态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动力滑动窗1固定于皮卡汽车的车身,具备构成后窗的窗玻璃2。窗玻璃2使主面向着前后大致垂直地延伸,呈沿着主面的左右尺寸比沿着主面的上下尺寸大的横长的大致矩形形状。窗玻璃2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以向后方成凸状的方式稍微弯曲。

在窗玻璃2中,在中央部形成有矩形的开口2a(图2),并以关闭该开口2a的方式设有矩形的滑动面板3。在作为窗玻璃2一个主面的前表面(以下称为面板面2b)上,在窗玻璃2的周缘部和开口2a的周缘部形成有通过含有黑色颜料的涂料(黑色陶瓷)的涂敷而实施了遮光处理的遮光部2c。

在窗玻璃2的面板面2b的遮光部2c,安装有沿着面板面2b在左右方向上水平且相互平行地延伸的上下一对导轨4。滑动面板3能够沿着导轨4在左右方向上滑动地设于上下一对导轨4。

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面板3在将如图1所示的开口2a关闭的关闭位置、和如图2所示地滑动面板3从关闭位置向左方滑动由此将开口2a整体开放的开放位置之间沿着导轨4滑动。在开放位置上,滑动面板3比关闭位置更加位于前方(窗玻璃2的车室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滑动面板3也可以为在开放位置上将开口2a的一部分开放的结构、和从关闭位置向右方滑动由此使开口2a开放的结构。或者滑动面板3也可以为,能够从关闭位置向右方和左方的双方滑动地设置,通过从关闭位置向所选择的一方滑动而将开口2a开放的结构。而且还可以为,滑动面板3在开放位置上比关闭位置更加位于后方(窗玻璃2的车外侧)。

如图1所示,在窗玻璃2的下方设有用于滑动驱动滑动面板3的驱动源5。驱动源5具备电动马达6、减速机构、以及收容减速机构的外壳8,驱动源5经由外壳8固定于车身。在外壳8上连接有4根导管9。配置在右侧的两根导管9从外壳8向右方延伸,之后向上方弯曲而从右方分别与上下的导轨4连接。配置在左侧的两根导管9从外壳8向左方延伸,之后,向上方弯曲而从左方分别与上下的导轨4连接。

与上侧的导轨4连接的两根导管9相对于外壳8在比较靠前方的位置处连接,与下侧的导轨4连接的两根导管9相对于外壳8在比较靠后方的位置处连接。在各导管9的内部,能够滑动地设有用于传递驱动源5的驱动力来滑动驱动滑动面板3的线缆10(参照图3)。

右上的线缆10和左上的线缆10通过1个带轮互补地进行卷绕/退绕,该带轮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同样地,右下的线缆10和左下的线缆10通过另一个带轮互补地进行卷绕/退绕,该另一个带轮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这两个带轮相互成为一体,上侧的左右线缆10和下侧的左右线缆10通过驱动源5所具有的两个带轮同步地卷绕/退绕。这些线缆10构成将驱动源5的驱动力向滑动面板3(准确而言,如后述那样地经由滑块20)传递的动力传递机构。

图3是图1所示的动力滑动窗1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1中的iv-iv剖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滑动面板3由具有与窗玻璃2相同厚度的可动玻璃11和设在可动玻璃11的周缘的框架12构成。可动玻璃11比窗玻璃2的开口2a形成得稍小,以与窗玻璃2齐平的方式与窗玻璃2平行地配置于开口2a内。在可动玻璃11的前表面的周缘部形成有通过含有黑色颜料的涂料(黑色陶瓷)的涂敷实施了遮光处理的遮光部11c。

框架12具有经由粘接剂与可动玻璃11的前表面的遮光部11c接合的托架框架13。托架框架13呈矩形环状,该矩形环状具有比可动玻璃11的外形轮廓小的内形轮廓和比可动玻璃11的外形轮廓大的外形轮廓。如图4所示,托架框架13具有曲轴形状的截面,该曲轴形状的截面具有:内侧部分13a,其在离可动玻璃11的前表面比较近的位置处与可动玻璃11相对;外侧部分13b,其在离与可动玻璃11的前表面齐平的窗玻璃2的面板面2b比较远的位置处与窗玻璃2相对;以及中间部分13c,其将内侧部分13a和外侧部分13b连结。

在托架框架13的外侧部分13b的后表面上,粘接有具有空心截面形状的环状的密封部件14。密封部件14由合成橡胶等弹性率小的弹性材料形成。密封部件14在未受到外力的状态下,如图4中由虚拟线所示地具有比从托架框架13到窗玻璃2的面板面2b的距离大的高度。在可动玻璃11与窗玻璃2配置成齐平的状态下,密封部件14如图3中由实线所示地以高度变小的方式弹性变形,使前端与窗玻璃2的面板面2b弹性接触。由此,确保可动玻璃11与窗玻璃2之间的密封性。

在托架框架13的前方设有覆盖托架框架13和密封部件14的环状的罩框架15。罩框架15在适当的位置上固定于托架框架13。这样,具有托架框架13、密封部件14以及罩框架15的框架12设在可动玻璃11的前表面侧(车室侧),跨着可动玻璃11的遮光部11c和窗玻璃2的遮光部2c地设置。由此,可动玻璃11的周缘与窗玻璃2的开口缘之间的间隙由框架12从车室侧在整个外周范围内覆盖。

如图3所示,在托架框架13上部的左右端部,一体地设有向上方突出的左右的上侧的销16的(16l、16r)。在托架框架13下部的左右端部,一体地设有向下方突出的左右的下侧的销16的(16l、16r)。右上的销16r比左上的销16l形成得长,右下的销16r比左下的销16l形成得长。另外,在托架框架13上部的上表面设有向上方突出的两个板簧18。板簧18与上侧的导轨4的下表面弹性接触而将托架框架13向下方弹压,并且随着托架框架13的滑动而在上侧的导轨4的下表面滑动。

在上侧的导轨4上,能够滑动地设有左右的上侧滑块20(20l、20r),在下侧的导轨4上,能够滑动地设有左右的下侧滑块20(20l、20r)。左右的上侧滑块20和左右的下侧滑块20分别具有沿着所对应的导轨4延伸的轴状部件22、和与轴状部件22一体连结且水平延伸的板状部件23(仅图示下侧的两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滑块20和下侧滑块20的左右的板状部件23分别由连结部21(在图5中仅图示下侧的连结部21)彼此连结。即、左右的上侧滑块20l、20r和左右的下侧滑块20l、20r分别实质上是1个上侧滑块20和1个下侧滑块20。

在各轴状部件22上,连接有用于滑动驱动滑动面板3的4根线缆10中所对应的1根线缆的端部。由此,驱动源5的驱动力传递至上侧滑块20和下侧滑块20。在各板状部件23上,卡合有所对应的上侧的销16或下侧的销16。即、滑动面板3经由左右的上侧的销16和左右的下侧的销16由左右的上侧滑块20和左右的下侧滑块20支承。4根线缆10经由左右的上侧滑块20和左右的下侧滑块20与滑动面板3的上部和下部中的左右的端部连接,经由左右的上侧滑块20和左右的下侧滑块20将驱动源5的驱动力向滑动面板3传递。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针对动力传递机构使用推拉线缆,左右的上侧滑块20l、20r和左右的下侧滑块20l、20r分别分离。或者也可以设为,针对动力传递机构使用推拉线缆,左右的上侧滑块20l、20r和左右的下侧滑块20l、20r分别设为一体,推拉线缆从一体的上侧滑块20和一体的下侧滑块20仅向左右的单向延伸。而且也可以设为,推拉线缆从1个上侧滑块20和1个下侧滑块20中的一个向左右的单向或双向延伸。

在上下的导轨4的左侧设有由弹性部件构成的两个左止挡件24(仅图示下侧的1个),该两个左止挡件24在滑动面板3向左方移动时与左上的滑块20l和左下的滑块20l抵接,由此将滑动面板3的移动限制在开放位置。而且,在上下的导轨4的右侧设有由弹性部件构成的两个右止挡件24(仅图示下侧的1个),该两个右止挡件24在滑动面板3向右方移动时与右上的滑块20r和右下的滑块20r抵接,由此将滑动面板3的移动限制在关闭位置。

经由左下的滑块20l实现的线缆10与滑动面板3之间的连接构造、与经由右下的滑块20r实现的线缆10与滑动面板3之间的连接构造的不同点在于,从下侧滑块20延伸的线缆10的方向相反,其他点是相同的。经由下侧滑块20实现的线缆10与滑动面板3之间的连接构造、与经由上侧滑块20实现的线缆10与滑动面板3之间的连接构造的不同点在于,相对于水平面上下对称,其他点是相同的。由此,以经由这些滑块20所实现的连接构造为代表,附图表示经由右下的滑块20r实现的连接构造,来说明线缆10与滑动面板3之间的连接构造。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下侧的”。

图5是图1中的v部放大图。如图5所示,在导轨4的上表面形成有能够滑动地收容滑块20的滑块引导槽26、和收容并引导销16的销引导槽27。

滑块引导槽26沿着导轨4向左右延伸。右止挡件24设于滑块引导槽26,由突出形成于滑块引导槽26的支承壁28所支承。在滑块引导槽26的比支承壁28靠右侧的部分上,收容有导管9。导管9的前端与支承壁28抵接,从导管9的前端延伸的右下的线缆10从由支承壁28和右止挡件24所形成的槽穿过而达到至右滑块20r。在线缆10的端部形成有直径扩大的卡合端部10a。

图6的(a)和图6的(b)分别是关闭状态的动力滑动窗1的横剖视图和纵剖视图(沿图6的(a)中的b-b线所示的剖视图)。如图6的(a)一同表示地,销引导槽27具有沿着导轨4向左右延伸的槽主部27a。在槽主部27a的右端,连续着向着右斜后方延伸的右槽延伸部27br。右槽延伸部27br以越趋向右侧越朝向后方的方式弯曲。在槽主部27a的左右方向的中间部,连续着向着右斜后方延伸的左槽延伸部27bl。左槽延伸部27bl也以越趋向右侧越朝向后方的方式弯曲。右槽延伸部27br和左槽延伸部27bl相对于导轨4的长度方向倾斜,在俯视下呈实质上相同的形状。但是,由于左槽延伸部27bl从槽主部27a的中间部向后方延伸,所以仅以与槽主部27a重叠的量比右槽延伸部27br小。

如图6的(b)所示,槽主部27a形成为固定深度。左槽延伸部27bl比槽主部27a形成得浅,右槽延伸部27br形成为与槽主部27a相同的深度。即、左槽延伸部27bl比右槽延伸部27br形成得浅。销引导槽27的深度d与销16向销引导槽27的突入长度l被设定为如下的关系。即、左下的销16l的突入长度ll比左槽延伸部27bl的深度dl小,右下的销16r的突入长度lr比左槽延伸部27bl的深度dl大且比右槽延伸部27br的深度dr小。即、下式成立。

ll<dl<lr<dr

由此,左下的销16l设为能够进入左槽延伸部27bl,右下的销16r无法进入左槽延伸部27bl但能够进入右槽延伸部27br。上侧的销16的突入长度l与销引导槽27的深度d之间的关系也是同样的。

如图5所示,在右滑块20r的轴状部件22上,形成有在上表面开放且到达右端的线缆保持槽29。线缆保持槽29的左侧部分的截面比右侧部分的截面大。线缆保持槽29的右侧部分的截面设为线缆10的主体部能够通过但卡合端部10a无法通过的尺寸。从上插入到线缆保持槽29的右下的线缆10的卡合端部10a,收容于线缆保持槽29的左侧部分而与轴状部件22卡定,该线缆10从右滑块20r的右端向右方延伸。同样地,如图3所示,左下的线缆10从左滑块20l的左端向左方延伸,左上的线缆10从左上的滑块20l的左端向左方延伸,右上的线缆10从右上的滑块20r的右端向右方延伸。

如图6的(a)一同表示地,在右滑块20r的板状部件23上,形成有供突入至销引导槽27的右销16贯穿的销驱动槽30。销驱动槽30在板状部件23的前部大致沿前后方向延伸,向着后方向左方弯曲(换言之、以越趋向后侧、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倾斜角越大的方式弯曲),并在板状部件23的后部大致沿左右方向延伸。即、销驱动槽30从左侧向着右侧以从窗玻璃2离开的朝向倾斜,无论相对于与窗玻璃2的面板面2b正交的方向即前后方向、还是相对于导轨4的长度方向即左右方向,均呈角度地延伸。在滑动面板3位于关闭位置的图5和图6的(a)的状态下,右销16位于销驱动槽30的左端,并位于销引导槽27的右端(槽延伸部27b的后端)。在左滑块20l上也形成有与右滑块20r的销驱动槽形状相同的销驱动槽30。

如上所述地通过1个带轮互补地进行卷绕/退绕的右下的线缆10和左下的线缆10,构成将滑动面板3的下部滑动驱动的下部驱动线缆。同样地,通过1个带轮互补地进行卷绕/退绕的右上的线缆10和左上的线缆10,构成将滑动面板3的上部滑动驱动的上部驱动线缆。

图7是动力滑动窗1的开闭动作的说明图,图7的(a)表示滑动面板3位于关闭位置时的状态,图7的(b)表示滑动面板3相对于关闭位置大致位于前方时的状态,图7的(c)表示滑动面板3相对于关闭位置位于前方且位于左方时的状态。此外,图7的(a)与图6的(a)相同。动力滑动窗1在使滑动面板3开放动作的情况下,从图7的(a)依次到达图7的(c)的状态,相反地在使滑动面板3关闭动作的情况下,从图7的(c)依次到达图7的(a)的状态。

如图7的(a)所示,在滑动面板3位于与窗玻璃2齐平的关闭位置时,销16的(16l、16r)位于板状部件23的销驱动槽30的后端(左端),并位于销引导槽27的槽延伸部27b的后端。在该状态下,线缆10向左方互补地卷绕/退绕,当滑块20(20l、20r)向左方滑动驱动时,如图7的(b)所示,左右的销16通过滑块20沿着分别所对应的销驱动槽30向前方驱动,并且沿着销引导槽27的槽延伸部27b向前方和左方移动。由此,滑动面板3的整体在保持与窗玻璃2平行的姿势的状态下,从离开窗玻璃2的方向即前方、向与面板面2b平行的左方、边变化方向边滑动。在图7的(b)的状态下,可动玻璃11的后表面比窗玻璃2的面板面2b位于前方。

当线缆10从该状态进一步向左方互补地卷绕/退绕而使滑块20向左方滑动时,如图7的(c)所示,左右的销16在分别位于所对应的销驱动槽30的前端的状态下,沿着销引导槽27向左方移动。由此,滑动面板3的整体向左方滑动。这样,通过在板状部件23上形成沿前后方向长的销驱动槽30,而能够不改变滑块20和线缆10的前后方向位置地,使滑动面板3在前后方向上滑动。

如图2所示,滑动面板3的开放位置被设定成窗玻璃2的开口2a的整体开放的位置。在滑动面板3位于开放位置时,右销16r在槽主部27a中比左槽延伸部27bl位于左方。

在滑动面板3位于开放位置时,线缆10向右方互补地卷绕/退绕,滑块20向右方滑动驱动,由此滑动面板3从全开位置向右方滑动,经由图7的(c)、图7的(b)的状态而返回至图7的(a)所示的状态。在滑动面板3从开放位置向图7的(c)所示的位置移动时,虽然右销16l从向右方延伸的槽主部27a与向后方弯曲的左槽延伸部27bl之间的分支部(左槽延伸部27bl的旁边)通过,但由于其突入长度ll比左槽延伸部27bl的深度dl大,所以右销16l不会进入至左槽延伸部27bl。

另外,在滑动面板3从图7的(b)所示的位置向图7的(a)所示的位置移动时,左销16l从左槽延伸部27bl的旁边(分支部)通过,此时不会进入槽主部27a而由槽延伸部27b引导。其理由为如下所述。即、左销16l随着滑块20向右方的移动而向右方移动,槽延伸部27b以使该左销16l向后方滑动的朝向倾斜。板状部件23的销驱动槽30为了容许左销16l的前后移动而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相对于前后方向,以当滑块20向右方移动时对左销16l施加向后方的分力的朝向(使左销16l向后方滑动的朝向)倾斜。由此,在滑块20向右方移动时,右销16r由右槽延伸部27b被向后方驱动,同时左右的板状部件23相对于左右的销16l、16r向右方相对移动。由此,左销16l由左销驱动槽30引导而向后方驱动,并由槽延伸部27b引导,滑动面板3的左右方向的滑动和前后方向的滑动被顺畅地切换。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动力滑动窗1中,如图5所示,在导轨4形成有具有槽主部27a和槽延伸部27b的销引导槽27,在滑块20形成有在与面板面2b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销驱动槽30。在滑动面板3上设有向销驱动槽30和销引导槽27突入的至少一个销16。并且,滑动面板3在至少一个销16位于槽延伸部27b时位于关闭位置,在至少一个销16位于槽主部27a时位于开放位置。

根据这些构成,当驱动源5在导轨4的长度方向上滑动驱动滑块20时,驱动力传递至突入销驱动槽30的销16,销16沿着销引导槽27移动。销驱动槽30相对于导轨的长度方向呈角度地延伸,由此容许销16相对于窗玻璃2的面板面2b接近/离开的移动,如图7的(a)和图7的(b)所示,销16在槽延伸部27b移动,由此滑动面板3在与窗玻璃2的面板面2b交叉的方向上滑动驱动。如图7的(b)和图7的(c)所示,销16在槽主部27a移动,由此滑动面板3在沿着导轨4的面板面2b的方向上滑动驱动。通过这些动作,滑动面板3在关闭位置与开放位置之间顺畅地滑动而将开口2a开闭。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7所示,在滑动面板3上,在作为关闭位置侧的右侧设有右销16r,在作为开放位置侧的左侧设有左销16l。对于槽主部27a,在滑动面板3位于关闭位置时、右销16r所处的右槽延伸部27br与右侧的端部连续,在滑动面板3位于关闭位置时、左销16l所处的左槽延伸部27bl与长度方向的中间部连续。因此,通过右销16r和左销16l在右槽延伸部27br和左槽延伸部27bl移动,而使相对于窗玻璃2的面板面2b接近/离开的方向上的驱动力作用于滑动面板3的右侧和左侧这双方。由此,关闭位置与开放位置之间的滑动面板3的滑动动作变得更顺畅。

另外,左槽延伸部27bl比右槽延伸部27br形成得浅,左销16l具有比左槽延伸部27bl的深度dl小的突入长度ll,右销16r具有比右槽延伸部27br的深度dr小且比左槽延伸部27bl的深度dl大的突入长度lr。因此,即使右销16r越过左的槽延伸部27bl而移动至销引导槽27的左侧,在滑动面板3向右侧返回时也不会进入左槽延伸部27bl。另外,在右销16r从左槽延伸部27bl的旁边通过时不会卡顿。

如图5和图6所示,销驱动槽30从作为开放位置侧的左侧向着作为关闭位置侧的右侧以从窗玻璃2离开的朝向倾斜。根据该构成,在滑块20从开放位置侧向关闭位置侧滑动时,使销16接近窗玻璃2方向上的驱动力的分力作用于销16,在滑块20从关闭位置侧向开放位置侧滑动时,使销16离开窗玻璃2方向上的驱动力的分力作用于销16。因此,当销16在槽延伸部27b移动时,通过向与其紧前或紧后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的滑块20,来向与窗玻璃2的面板面2b正交的方向可靠且顺畅地滑动驱动滑动面板3

另外,销驱动槽30以越接近窗玻璃2、相对于与窗玻璃2的面板面2b正交的方向的倾斜角越大的方式弯曲。根据该构成,在槽延伸部27b移动的销16越接近窗玻璃2,使销16接近窗玻璃2的方向上、以及使销16离开窗玻璃2方向上的驱动力的分力变得越大。由此,即使施加于滑块20的滑动驱动力变小,滑动面板3也能够可靠且顺畅地滑动到关闭位置或者从关闭位置可靠且顺畅地滑动。

另一方面,槽延伸部27b从槽主部27a朝向窗玻璃2弯曲。根据该构成,滑动动作在导轨4的长度方向和与窗玻璃2的面板面2b正交的方向之间顺畅地切换,滑动面板3的滑动动作变得顺畅。

虽然以上说明了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大范围地变形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将动力滑动窗1适用于皮卡卡车的后窗,但也可以适用于旅行车等的后窗、侧窗。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就能够适当变更各部件和部位的具体结构、配置、数量和角度等。另一方面,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各构成要素不一定全都是必须的,能够适当选择。

附图标记说明

1动力滑动窗

2窗玻璃

2a开口

2b面板面

3滑动面板

4导轨

5驱动源

10线缆

16销

16l左销(第二销)

16r右销(第一销)

20滑块

27销引导槽

27a槽主部

27b槽延伸部

27bl左槽延伸部(第二槽延伸部)

27br右槽延伸部(第一槽延伸部)

30销驱动槽

dr右槽延伸部27br的深度

dl左槽延伸部27bl的深度

ll左销16l向销引导槽的突入长度

lr右销16r向销引导槽的突入长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