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拉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8498发布日期:2018-09-29 06:1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门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推拉锁。



背景技术:

一般的推拉锁的推拉机构仅能满足“左推”、“左拉”、“右推”和“右拉”中的一种开锁方式,因此,安装前需得知门与门框的位置关系,并根据预设的开门的方式,以选择相应的推拉锁,尽管如此,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出现由于人为误判的原因,导致推拉锁不能满足预定的要求,需要多次调换才将合适的推拉锁安装至门窗上,所以上述的推拉锁的推拉机构的通用性较差,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推拉锁,无需得知门与门框的位置关系,可以实现“左推”、“左拉”、“右推”和“右拉”中的任意一种开锁方式。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推拉锁,包括推拉机构,推拉机构包括

壳体,壳体包括底壳,底壳上开设有容纳腔,

第一齿轮组件,部分位于容纳腔内,且第一齿轮组件转动连接于底壳上,用于连动斜舌组件实现斜舌组件的开锁,

滑块,位于容纳腔内,且滑动设置于底壳上,滑块连接第一齿轮组件,滑块滑动时带动第一齿轮组件转动,

拉杆,滑动设置于容纳腔内,且部分伸出容纳腔,

连接件,连接拉杆和滑块,以将拉杆固定于滑块上。

进一步在于,壳体还包括盖板,盖板盖设于底壳上,盖板上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包括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三限位孔和第四限位孔,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三限位孔和第四限位孔均与容纳腔连通,

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拉杆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于滑块上,且第一连接件位于第一限位孔或第四限位孔内,第一连接件位于第一限位孔内时,第一连接件能够在第一限位孔内滑动,第一连接件位于第四限位孔内时,第一连接件能够在第四限位孔内滑动,

第二连接件安装于拉杆上,且第二连接件位于第二限位孔或第三限位孔内,第二连接件位于第二限位孔内时,第二连接件能够在第二限位孔内滑动,第二连接件位于第三限位孔内时,第二连接件能够在第三限位孔内滑动。

进一步在于,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转轴,第一齿轮与滑块连接通过滑块的滑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转轴下端为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位于容纳腔内,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转动连接于底壳上,转轴上端穿设盖板位于容纳腔外,且转轴上端开设有转轴槽。

进一步在于,滑块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平行设置,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均设有固定杆,第一齿轮上开设有固定槽,第一齿轮通过固定槽套设于固定杆上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底壳上设有滑块导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滑动连接滑块导轨,拉杆通过连接件固定于第一滑块或第二滑块上。

进一步在于,还包括开锁机构,开锁机构包括

第二齿轮组件,位于容纳腔内,

转动件,一端连接第二齿轮组件用于带动第二齿轮组件转动,另一端位于容纳腔外,

离合拨块,用于带动上锁机构实现上锁机构的开锁,一端安装于第二齿轮组件上,另一端穿设拉杆和盖板位于容纳腔外,

进一步在于,第二齿轮组件包括齿条和第三齿轮,齿条和第三齿轮位于容纳腔内,齿条滑动连接于底壳上,第三齿轮转动连接于底壳上,齿条与第三齿轮啮合,齿条一端设有连接槽,转动件安装于连接槽内带动齿条滑动,且底壳上设有安装转动件的安装槽,第三齿轮上端开设有安装离合拨块的拨块槽。

进一步在于,开锁机构还包括活动卡块,设于盖板上端,且套设于转轴上,第二齿轮组件的转动带动离合拨块转至竖向时,离合拨块使活动卡块向转轴方向移动,活动卡块与转轴卡死,且转轴不能转动;第二齿轮组件的转动带动离合拨块转至横向时,活动卡块向离合拨块方向移动,转轴能转动。

进一步在于,开锁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安装于盖板上,且穿设活动卡块,并与活动卡块连接,离合拨块转至横向时,复位弹簧使活动卡块向离合拨块方向移动复位,转轴能转动。

进一步在于,转动件包括转动柱、转动块和连接臂,连接臂一端固设于转动块上,连接臂另一端连接转动块,转动块设于连接槽内带动齿条滑动,转动柱安装于安装槽内。

进一步在于,拉杆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卡台和第二卡台,第一卡台能够抵接于底壳的内壁上,第二卡台能够抵接于底壳的外壁上。

进一步在于,推拉机构还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拉杆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套筒位于第一通孔内,第二套筒位于第二通孔内,且第二连接件安装于第一套筒套或第二套筒套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拉杆与滑块的连接,拉杆带动滑块滑动,以及滑块与第一齿轮组件的连接,滑块的滑动带动第一齿轮组件转动,当滑块设置在容纳腔左侧,拉杆拉动时,滑块带动第一齿轮组件顺时针转动,实现“左拉”,拉杆推动时,滑块带动第一齿轮组件逆时针转动,实现“右推”;当滑块设置在容纳腔右侧,拉杆拉动时,滑块带动第一齿轮组件逆时针转动,实现“右拉”,拉杆推动时,滑块带动第一齿轮组件顺时针转动,实现“左推”;因此用户可以将锁买回后根据自己需要安装滑块的位置,从而实现“左推”、“左拉”、“右推”和“右拉”中的任意一种开锁方式,通用性强,且在需要更换开锁方式时,可以根据需要更换滑块位置,无需重新购买或换新的推拉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推拉锁推拉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推拉锁推拉机构的一实施例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推拉锁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推拉锁开锁机构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推拉锁开锁机构的一实施例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推拉锁开锁机构的另一实施例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一种推拉锁,包括推拉机构,如图1所示,推拉机构包括壳体1、第一齿轮组件2、滑块3、拉杆4和连接件5,壳体1包括底壳11,底壳11上开设有容纳腔13,第一齿轮组件2部分位于容纳腔13内,且第一齿轮组件2转动连接于底壳11上,滑块3位于容纳腔13内,且滑动设置于底壳11上,第一齿轮组件2连接滑块3,滑块3滑动时带动第一齿轮组件2转动,拉杆4滑动设置于容纳腔13内,且部分伸出容纳腔13,拉杆4通过连接件5固定于滑块3上。通过拉杆4与滑块3的连接,拉杆4带动滑块3滑动,以及滑块4与第一齿轮组件2的连接,滑块3的滑动带动第一齿轮组件2转动,当滑块3设置在容纳腔13左侧,拉杆4拉动时,滑块3带动第一齿轮组件2顺时针转动,实现“左拉”,拉杆4推动时,滑块3带动第一齿轮组件2逆时针转动,实现“右推”;当滑块3设置在容纳腔13右侧,拉杆4拉动时,滑块3带动第一齿轮组件2逆时针转动,实现“右拉”,拉杆4推动时,滑块3带动第一齿轮组件2顺时针转动,实现“左推”;因此用户可以将锁买回后根据自己需要安装滑块3的位置,从而实现“左推”、“左拉”、“右推”和“右拉”中的任意一种开锁方式,通用性强,且在需要更换开锁方式时,可以根据需要更换滑块3位置,无需重新购买或换新的推拉锁。

一般门锁均包括斜舌组件,通过斜舌组件关门,仅通过斜舌组件关门时无需钥匙或电机的方式来开锁开门,只需通过推拉把手即可控制斜舌缩回而实现开锁,拉杆4用于连接推拉把手,通过推拉把手的推或拉带动拉杆4的推或拉,第一齿轮组件2连接连动斜舌组件,第一齿轮组件2的转动连动斜舌组件从而实现斜舌组件的开锁。

如图3所示,壳体1还包括盖板12,盖板12盖设于底壳11上,盖板12上开设有限位孔6,限位孔6包括第一限位孔61、第二限位孔62、第三限位孔63和第四限位孔64,第一限位孔61、第二限位孔62、第三限位孔63和第四限位孔64均与容纳腔13连通,第一限位孔61、第二限位孔62、第三限位孔63和第四限位孔64均为腰形孔,且第二限位孔62和第三限位孔63连通,可以减轻盖板12的重量。连接件5包括第一连接件51和第二连接件52,拉杆4通过第一连接件51固定于滑块3上,且第一连接件51位于第一限位孔61或第四限位孔64内,第一连接件51位于第一限位孔61内时,第一连接件51能够在第一限位孔61内滑动,第一连接件51位于第四限位孔64内时,第一连接件51能够在第四限位孔64内滑动,第二连接件52安装于拉杆4上,且第二连接件52位于第二限位孔62或第三限位孔63内,第二连接件52位于第二限位孔62内时,第二连接件52能够在第二限位孔62内滑动,第二连接件52位于第三限位孔63内时,第二连接件52能够在第三限位孔63内滑动。第一连接件51和第二连接件52均为螺钉。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将第一连接件51和第二连接件52安装在不同的限位孔6内。当需要“左推”的方式开锁时,第一连接件51位于第四限位孔64内,第二连接件52位于第二限位孔62内;当需要“左拉”的方式开锁时,第一连接件51位于第一限位孔61内,第二连接件52位于第三限位孔63内;当需要“右推”的方式开锁时,第一连接件51位于第一限位孔61内,第二连接件52位于第二限位孔62内;当需要“右拉”的方式开锁时,第一连接件51位于第四限位孔64内,第二连接件52位于第三限位孔63内。通过限位孔6来限制拉杆4仅能推或仅能拉,从而增加用户体验,无需尝试是推的方式能开锁还是拉的方式能开锁。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齿轮组件2包括第一齿轮21和转轴22,第一齿轮21与滑块3连接通过滑块3的滑动带动第一齿轮21转动,转轴22下端为第二齿轮222,第一齿轮21与第二齿轮222啮合,第一齿轮21与第二齿轮222位于容纳腔13内,且第一齿轮21与第二齿轮222转动连接于底壳11上,转轴22上端穿设盖板12位于容纳腔13外,且转轴22上端开设有转轴槽221,转轴槽221通过方棒连接斜舌组件从而连动斜舌组件实现斜舌组件的开锁。第一齿轮21为扇形齿轮,滑块3的滑动带动第一齿轮21转动,第一齿轮21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222转动,因此实现了转轴22的转动,位于转轴槽221内的方棒连动斜舌组件,斜舌组件控制斜舌缩回实现开锁。

如图2所示,滑块3包括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平行设置,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上均设有固定杆33,第一齿轮21上开设有固定槽211,第一齿轮21通过固定槽211套设于固定杆33上从而第一齿轮21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上,底壳11上设有滑块导轨34,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滑动连接滑块导轨34,拉杆4通过连接件5固定于第一滑块31或第二滑块32上。当拉杆4通过连接件5固定于第一滑块31上,拉杆4推动时,使得第一滑块31前推带动第一齿轮21向右偏转,第一齿轮21带动转轴22逆时针转动,实现“右推”的开锁方式;拉杆4拉动时,使得第一滑块31后拉带动第一齿轮21向左偏转,第一齿轮21带动转轴22顺时针转动,实现“左拉”的开锁方式;当拉杆4通过连接件5固定于第二滑块32上,拉杆4推动时,使得第一滑块31后拉带动第一齿轮21向左偏转,第一齿轮21带动转轴22顺时针转动,实现“左推”的开锁方式;拉杆4拉动时,使得第一滑块31前推带动第一齿轮21向右偏转,第一齿轮21带动转轴22逆时针转动,实现“右拉”的开锁方式。

现有的推拉锁一般还包括上锁机构和驱动机构,通过指纹或密码控制驱动机构驱动上锁机构开锁,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指纹或密码开锁时,会出现无法控制上锁机构而无法开锁的现象,需要等待开锁人员来拆锁,花费时间长,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本发明还包括开锁机构,如图4所示,开锁机构包括第二齿轮组件7、转动件8和离合拨块9,第二齿轮组件7位于容纳腔13内,转动件8一端连接第二齿轮组件7用于带动第二齿轮组件7转动,转动件8另一端位于容纳腔13外,离合拨块9用于连接上锁机构通过离合拨块9的转动带动上锁机构开锁,离合拨块9一端安装于第二齿轮组件7上,另一端穿设拉杆4和盖板12位于容纳腔13外,位于容纳腔13外的转动件8连接开锁的锁芯,当通过指纹或密码无法开锁时,钥匙插入锁芯转动可以带动转动件8转动,转动件8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组件7的转动,第二齿轮组件7的转动使得离合拨块9也随之转动,离合拨块9连接上锁机构通过离合拨块9的转动带动上锁机构开锁。

如图3所示,第二齿轮组件7包括齿条71和第三齿轮72,齿条71和第三齿轮72位于容纳腔13内,齿条71滑动连接于底壳11上,第三齿轮72转动连接于底壳11上,齿条71与第三齿轮72啮合,齿条71一端设有连接槽711,转动件8安装于连接槽711内带动齿条71滑动,且底壳11上设有安装转动件8的安装槽14,第三齿轮72上端开设安装离合拨块9的拨块槽721。底壳11上设有限位柱111,齿条71开设有滑动槽712,齿条71通过滑动槽712套设于限位柱111上。转动件8通过安装于连接槽711内实现与齿条71的固定连接,转动件8的转动带动齿条71滑动,齿条71滑动带动第三齿轮72转动,离合拨块9安装于第三齿轮72上端开设的拨块槽721内随第三齿轮72的转动而转动。

活动卡块10设于盖板12上端,且套设于转轴22上,如图5所示,第二齿轮组件7的转动带动离合拨块9转至竖向时,离合拨块9使活动卡块10向转轴22方向移动,活动卡块10与转轴22卡死,且转轴22不能转动;如图6所示,第二齿轮组件7的转动带动离合拨块9转至横向时,活动卡块10向离合拨块9方向移动,转轴22能转动。当通过指纹或密码无法开锁时,钥匙插入锁芯转动可以带动转动件8转动,转动件8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组件7的转动,第二齿轮组件7的转动使得离合拨块9也随之转动,离合拨块9的转动带动上锁机构开锁,且离合拨块9转至横向,活动卡块10向离合拨块9方向移动,转轴22能转动,通过推拉锁的推拉把手拉动拉杆4,带动转轴22转动,转轴22的转动带动斜舌缩回锁内实现开锁。

如图3所示,开锁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101,复位弹簧101安装于盖板12上,且穿设活动卡块10,并与活动卡块10连接,离合拨块9转至横向时,复位弹簧101使活动卡块10向离合拨块9方向移动复位,转轴22能转动。复位弹簧101的设置使活动卡块10及时向离合拨块9方向移动,快速使转轴22能恢复可以转动状态。

如图3所示,转动件8包括转动柱81、转动块83和连接臂82,连接臂82一端固设于转动块83上,连接臂82另一端连接转动块83,转动块83设于连接槽711内带动齿条71滑动,转动柱81安装于安装槽14内。因转动件8为手摇杆型设置,又因转动块83连接齿条71,因此转动件8仅能向左或向右转动一定距离,现有的一般要转动多圈才能开锁,本发明使用者在通过钥匙开锁时,无需转动多次,只要向左或向右转动一次即可,提高锁的使用寿命,以及客户使用的便利性。

如图3所示,拉杆4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卡台41和第二卡台42,第一卡台41能够抵接于底壳11的内壁上,第二卡台42能够抵接于底壳11的外壁上。当拉杆4向外拉出时,拉杆4相对于容纳腔13的内壁滑动,直至第一卡台41抵接于容纳腔13的内壁上,当拉杆4向内推入时,拉杆4相对于容纳腔13的内壁滑动,直至第二卡台42抵接于底壳11的外壁上。

如图3所示,推拉机构还包括第一套筒431和第二套筒441,拉杆4上开设有第一通孔43和第二通孔44,第一套筒431位于第一通孔43内,第二套筒441位于第二通孔44内,且第二连接件52安装于第一套筒431套或第二套筒441套内,安装于第一套筒431套或第二套筒441内可以减少第二连接件52的磨损。

一实施例中,推拉机构包括壳体1、拉杆4、第一齿轮21、转轴22、第一连接件51、第二连接件52、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壳体1包括底壳11和盖板12,盖板12盖设于底壳11上,底壳11上开设有容纳腔13,拉杆4滑动设置于容纳腔13内,且部分位于容纳腔13外,盖板12上开设有限位孔6,限位孔6包括第一限位孔61、第二限位孔62、第三限位孔63和第四限位孔64,第一限位孔61、第二限位孔62、第三限位孔63和第四限位孔64均与容纳腔13连通,拉杆4通过第一连接件51固定于第一滑块31或第二滑块32上,且第一连接件51位于第一限位孔61或第四限位孔64内,第一连接件51位于第一限位孔61内时,第一连接件51能够在第一限位孔61内滑动,第一连接件51位于第四限位孔64内时,第一连接件51能够在第四限位孔64内滑动,第二连接件52安装于拉杆4上,且第二连接件52位于第二限位孔62或第三限位孔63内,第二连接件52位于第二限位孔62内时,第二连接件52能够在第二限位孔62内滑动,第二连接件52位于第三限位孔63内时,第二连接件52能够在第三限位孔63内滑动,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平行设置,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上均设有固定杆33,第一齿轮21上开设有固定槽211,第一齿轮21通过固定槽211套设于固定杆33上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上,底壳11上设有滑块导轨34,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滑动连接滑块导轨34,转轴22下端为第二齿轮222,第一齿轮21与第二齿轮222啮合,第一齿轮21与第二齿轮222位于容纳腔13内,且第一齿轮21与第二齿轮222转动连接于底壳11上,转轴22上端穿设盖板12位于容纳腔13外,且转轴22上端开设有转轴槽221。一般门锁均包括斜舌组件,通过斜舌组件关门,仅通过斜舌组件关门时无需钥匙或电机的方式来开锁开门,只需通过推拉把手即可控制斜舌缩回而实现开锁,拉杆4用于连接推拉把手,通过推拉把手的推或拉带动拉杆4的推或拉,转轴22上的转轴槽221用于通过方棒连接斜舌组件,转轴22连动斜舌组件从而实现斜舌组件的开锁,拉动拉杆4带动第一滑块31或第二滑块32滑动,第一滑块31或第二滑块32滑动带动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上的第一齿轮21转动,第一齿轮21的转动带动转轴22转动,转轴22的转动连动斜舌缩回。安装时,根据使用者开锁方式的需要进行选择第一连接件51和第二连接件52安装的位置,当需要“左推”的方式开锁时,拉杆4通过第一连接件51固定于第二滑块32上,第一连接件51位于第四限位孔64内,第二连接件52位于第二限位孔62内,拉杆4仅能向前推动,第一滑块31后移,第二滑块32前移,使第一齿轮21向左偏转,带动转轴22顺时针转动,实现“左推”的开锁方式;当需要“左拉”的方式开锁时,拉杆4通过第一连接件51固定于第一滑块31上,第一连接件51位于第一限位孔61内,第二连接件52位于第三限位孔63内,拉杆4仅能向后拉动,第一滑块31后移,第二滑块32前移,使第一齿轮21向左偏转,带动转轴22顺时针转动,实现“左拉”的开锁方式;当需要“右推”的方式开锁时,拉杆4通过第一连接件51固定于第一滑块31上,第一连接件51位于第一限位孔61内,第二连接件52位于第二限位孔62内,拉杆4仅能向前推动,第一滑块31前移,第二滑块32后移,使第一齿轮21向右偏转,带动转轴22逆时针转动,实现“右推”的开锁方式;当需要“右拉”的方式开锁时,拉杆4通过第一连接件51固定于第二滑块32上,第一连接件51位于第四限位孔64内,第二连接件52位于第三限位孔63内,拉杆4仅能向后拉动,第一滑块31前移,第二滑块32后移,使第一齿轮21向右偏转,带动转轴22逆时针转动,实现“右拉”的开锁方式。因此本发明能实现“左推”、“左拉”、“右推”和“右拉”中的任意一种开锁方式。当想改变目前的开锁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重新组装推拉机构,从而无需重新购买或调换新的推拉锁。另外,由于推拉机构可以避免由于人为误判的原因导致推拉锁不能满足预定的要求而需多次调换合适的推拉锁的问题,即推拉锁的推拉机构的通用性较好,从而可以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一实施例中,一种推拉锁包括推拉机构和开锁机构,推拉机构包括壳体1、拉杆4、第一齿轮21、转轴22、第一连接件51、第二连接件52、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壳体1包括底壳11和盖板12,盖板12盖设于底壳11上,底壳11上开设有容纳腔13,拉杆4滑动设置于容纳腔13内,且部分位于容纳腔13外,盖板12上开设有限位孔6,限位孔6包括第一限位孔61、第二限位孔62、第三限位孔63和第四限位孔64,第一限位孔61、第二限位孔62、第三限位孔63和第四限位孔64均与容纳腔13连通,拉杆4通过第一连接件51固定于第一滑块31或第二滑块32上,且第一连接件51位于第一限位孔61或第四限位孔64内,第一连接件51位于第一限位孔61内时,第一连接件51能够在第一限位孔61内滑动,第一连接件51位于第四限位孔64内时,第一连接件51能够在第四限位孔64内滑动,第二连接件52安装于拉杆4上,且第二连接件52位于第二限位孔62或第三限位孔63内,第二连接件52位于第二限位孔62内时,第二连接件52能够在第二限位孔62内滑动,第二连接件52位于第三限位孔63内时,第二连接件52能够在第三限位孔63内滑动,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平行设置,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上均设有固定杆33,第一齿轮21上开设有固定槽211,第一齿轮21通过固定槽211套设于固定杆33上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上,底壳11上设有滑块导轨34,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滑动连接滑块导轨34,转轴22下端为第二齿轮222,第一齿轮21与第二齿轮222啮合,第一齿轮21与第二齿轮222位于容纳腔13内,且第一齿轮21与第二齿轮222转动连接于底壳11上,转轴22上端穿设盖板12位于容纳腔13外,且转轴22上端开设有转轴槽221。一般门锁均包括斜舌组件,通过斜舌组件关门,仅通过斜舌组件关门时无需钥匙或电机的方式来开锁开门,只需通过推拉把手即可控制斜舌缩回而实现开锁,拉杆4用于连接推拉把手,通过推拉把手的推或拉带动拉杆4的推或拉,转轴22用于连接斜舌组件,转轴22连动斜舌组件从而实现斜舌组件的开锁,拉动拉杆4带动第一滑块31或第二滑块32滑动,第一滑块31或第二滑块32滑动带动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上的第一齿轮21转动,第一齿轮21的转动带动转轴22转动,转轴22的转动连动斜舌缩回。开锁机构包括转动件8、活动卡块10、离合拨块9、齿条71和第三齿轮72,齿条71和第三齿轮72位于容纳腔13内,齿条71滑动连接于底壳11上,第三齿轮72转动连接于底壳11上,齿条71与第三齿轮72啮合,齿条71一端设有连接槽711,转动件8安装于连接槽711内带动齿条71滑动,转动件8另一端位于容纳腔13外,且底壳11上设有安装转动件8的安装槽14,活动卡块10设于盖板12上端,且套设于转轴22上,第三齿轮72上端开设安装离合拨块9的拨块槽721,离合拨块9一端安装于第三齿轮72上,另一端穿设拉杆4和盖板12位于容纳腔13外,第三齿轮72的转动带动离合拨块9转至竖向时,离合拨块9使活动卡块10向转轴22方向移动,活动卡块10与转轴22卡死,且转轴22不能转动,第三齿轮72的转动带动离合拨块9转至横向时,活动卡块10向离合拨块9方向移动,转轴22能转动。离合拨块9连接上锁机构通过离合拨块9的转动带动上锁机构开锁,位于容纳腔13外的转动件8连接开锁的锁芯,当通过指纹或密码无法开锁时,钥匙插入锁芯转动可以带动转动件8转动,转动件8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组件7的转动,第二齿轮组件7的转动使得离合拨块9也随之转动,离合拨块9的转动带动上锁机构开锁,且当离合拨块9转至横向时,活动卡块10向离合拨块9方向移动,转轴22能转动,通过推拉锁的推拉把手拉动拉杆4,带动转轴22转动,转轴22的转动带动斜舌缩回锁内实现开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