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球击球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0724发布日期:2018-11-17 02:09阅读:8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棒球击球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体育类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棒球击球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棒球运动已经成为一项受人们欢迎的世界性的体育运动,尤其是在美国和日本等国,棒球的关注度非常高,近些年来我国的棒球运动也在快速的发展中,棒球运动员的个人基本技术包括有击球、投球、接球等等,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多人参与配合才能正常训练,有些时候可能由于人员不足无法训练,这就需要机器设备来充当陪练,现在大多数棒球设备都是发球机器,如申请号为201720388084.x公布了一种《新型棒球机》,主要包括机座、落球架、接球架和抛球装置等,这类设备是进行抛球操作来训练击球队员的,但是如果想对投手的投球进行训练则不能实现机器陪练,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进行击球操作来训练投球队员的机器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棒球击球机器人,通过移动装置调整合适的击球位置,通过减速机和转轴接盘调整击球角度,通过击球装置将球击出,增强了机器人运动的灵活性,提升了棒球投球队员的训练效率和效果。

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棒球击球机器人,包括主全方位移动装置、辅全方位移动装置、减速机安装板、减速机,转轴接盘、击球装置,所述的辅全方位移动装置固定安装在主全方位移动装置底部,减速机安装板固定在主全方位移动装置的上方,减速机固定在减速机安装板上,转轴接盘的轴头插入减速机的空心轴中,击球装置固定安装在转轴接盘上。

所述的主全方位移动装置包括主架体、电机、电机座、电机安装架、主移动大轮、主移动滚轮,所述的三个电机座互成°固定安装在主架体边角,三个电机安装架互成°固定安装在主架体边角,电机座和电机安装架交叉分布,主移动大轮固定安装在电机的伸出轴上,主移动滚轮与主移动大轮转动安装,均布在主移动大轮的圆周方向。

所述的辅全方位移动装置包括直角板、角座、滑块安装板、滑轨、滑块、连轴、弹簧、轮架、舵机、小轴承、第一转轴、辅移动大轮、辅移动滚轮,所述的直角板固定在主架体底部,角座固定在直角板的上方,滑块安装板与角座固定安装,滑块固定安装在滑块安装板上,滑轨与滑块滑动安装,轮架固定在滑轨上,连轴一端与轮架固定安装,另一端穿过滑块安装板上方的圆孔,弹簧一端与滑块安装板固定,另一端与轮架固定,舵机固定安装在轮架的一侧,小轴承嵌入轮架的另一侧,第一转轴一端插入舵机的空心轴,另一端与小轴承转动安装,辅移动大轮与第一转轴固定安装,辅移动滚轮与辅移动大轮转动安装,均布在辅移动大轮的圆周方向。

所述的击球装置包括斜支柱、气缸铰座、第一气缸、支板、球棒支架、球棒、第一带座轴承、第二转轴、第二带座轴承、安装架、气泵、第二气缸、气缸安装座、齿条连接件,滑槽、齿条、第三带座轴承、第三转轴、齿轮,所述的两个气缸铰座分别固定在斜支柱和支板上,第一气缸的底部和气缸杆的头部分别与气缸铰座转动安装,支板的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架上,球棒支架与第三转轴固定安装,球棒固定在球棒支架中,两个第一带座轴承固定在斜支柱的上方两侧,两个第二带座轴承固定安装在安装架底部两侧,第二转轴与第一带座轴承和第二带座轴承转动安装,气泵固定安装在安装架的后方,气缸安装座和滑槽分别固定安装在安装架内部中间的立板两侧,第二气缸固定安装在气缸安装座上,齿条与滑槽滑动安装,齿条连接件一端与第二气缸的气缸杆头部固定,另一端穿过滑槽的长条孔与齿条固定,两个第三带座轴承分别固定安装在安装架的上下两侧,第三转轴的两端与第三带座轴承转动安装,齿轮与第三转轴固定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移动滚轮与主移动大轮的轴线相互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的辅移动滚轮与辅移动大轮的轴线相互垂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移动装置采用全方位移动组合轮的结构,使得机器人可以在平面内任意方向移动,增强了机器人运动的灵活性;(2)本发明的击球装置具有较多的自由度,可以调整到最合适的角度和位置进行击球,提升了击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全方位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辅全方位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击球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击球装置后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击球装置前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全方位移动装置;2-辅全方位移动装置;3-减速机安装板;4-减速机;5-转轴接盘;6-击球装置;101-主架体;102-电机;103-电机座;104-电机安装架;105-主移动大轮;106-主移动滚轮;201-直角板;202-角座;203-滑块安装板;204-滑轨;205-滑块;206-连轴;207-弹簧;208-轮架;209-舵机;210-小轴承;211-第一转轴;212-辅移动大轮;213-辅移动滚轮;601-斜支柱;602-气缸铰座;603-第一气缸;604-支板;605-球棒支架;606-球棒;607-第一带座轴承;608-第二转轴;609-第二带座轴承;610-安装架;611-气泵;612-第二气缸;613-气缸安装座;614-齿条连接件;615-滑槽;616-齿条;617-第三带座轴承;618-第三转轴;619-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的一种棒球击球机器人,包括主全方位移动装置1、辅全方位移动装置2、减速机安装板3、减速机4,转轴接盘5、击球装置6。辅全方位移动装置2固定安装在主全方位移动装置1底部,减速机安装板3固定在主全方位移动装置1的上方,减速机4固定在减速机安装板3上,转轴接盘5的轴头插入减速机4的空心轴中,击球装置6固定安装在转轴接盘5上。

主全方位移动装置1包括主架体101、电机102、电机座103、电机安装架104、主移动大轮105、主移动滚轮106,三个电机座103互成120°固定安装在主架体101边角,三个电机安装架104互成120°固定安装在主架体101边角,电机座103和电机安装架104交叉分布,主移动大轮105固定安装在电机102的伸出轴上,主移动滚轮106与主移动大轮105转动安装,均布在主移动大轮105的圆周方向。

辅全方位移动装置2包括直角板201、角座202、滑块安装板203、滑轨204、滑块205、连轴206、弹簧207、轮架208、舵机209、小轴承210、第一转轴211、辅移动大轮212、辅移动滚轮213,直角板201固定在主架体101底部,角座202固定在直角板201的上方,滑块安装板203与角座202固定安装,滑块205固定安装在滑块安装板203上,滑轨204与滑块205滑动安装,轮架208固定在滑轨204上,连轴206一端与轮架208固定安装,另一端穿过滑块安装板203上方的圆孔,弹簧207一端与滑块安装板203固定,另一端与轮架208固定,舵机209固定安装在轮架208的一侧,小轴承210嵌入轮架208的另一侧,第一转轴211一端插入舵机209的空心轴,另一端与小轴承210转动安装,辅移动大轮212与第一转轴211固定安装,辅移动滚轮213与辅移动大轮212转动安装,均布在辅移动大轮212的圆周方向。

击球装置6包括斜支柱601、气缸铰座602、第一气缸603、支板604、球棒支架605、球棒606、第一带座轴承607、第二转轴608、第二带座轴承609、安装架610、气泵611、第二气缸612、气缸安装座613、齿条连接件614,滑槽615、齿条616、第三带座轴承617、第三转轴618、齿轮619,两个气缸铰座602分别固定在斜支柱601和支板604上,第一气缸603的底部和气缸杆的头部分别与气缸铰座602转动安装,支板604的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架610上,球棒支架605与第三转轴618固定安装,球棒606固定在球棒支架605中,两个第一带座轴承607固定在斜支柱601的上方两侧,两个第二带座轴承609固定安装在安装架610底部两侧,第二转轴608与第一带座轴承607和第二带座轴承609转动安装,气泵611固定安装在安装架610的后方,气缸安装座613和滑槽615分别固定安装在安装架610内部中间的立板两侧,第二气缸612固定安装在气缸安装座613上,齿条616与滑槽615滑动安装,齿条连接件614一端与第二气缸612的气缸杆头部固定,另一端穿过滑槽615的长条孔与齿条616固定,两个第三带座轴承617分别固定安装在安装架610的上下两侧,第三转轴618的两端与第三带座轴承617转动安装,齿轮619与第三转轴618固定安装。

主移动滚轮106与主移动大轮105的轴线相互垂直。辅移动滚轮213与辅移动大轮212的轴线相互垂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电机102和舵机209工作带动主移动大轮105和辅移动大轮212转动,主移动滚轮106和辅移动滚轮213分别均布在主移动大轮105和辅移动大轮212的圆周,这种组合轮既可以绕主移动大轮105和辅移动大轮212做主动运动,又可以绕主移动滚轮106和辅移动滚轮213做从动运动,由于主移动滚轮106和辅移动滚轮213的轴线与主移动大轮105和辅移动大轮212的轴线相互垂直,主移动大轮105和辅移动大轮212的滚动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主移动大轮105和辅移动大轮212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与主移动大轮105和辅移动大轮212的前进方向一致,这几个组合轮的合成运动可以实现机器人在平面内任意方向的移动,减速机4工作通过转轴接盘5带动击球装置6转动以调整击球角度,第一气缸603工作通过支板604带动安装架610及其他部件上下摆动以调整击球位置,第二气缸612工作带动齿条616往复直线运动通过齿轮619带动第三转轴618转动,第三转轴618转动带动球棒支架605转动从而做出挥棒的动作将迎面飞来的棒球击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