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收缩缠绕带裁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66745发布日期:2020-07-04 04:4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收缩缠绕带裁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裁剪装置,特别是一种热收缩缠绕带裁剪装置。



背景技术:

热收缩缠绕带是由辐射交联聚烯烃基材和特种密封热熔胶复合而成,热收缩缠绕带在加热安装时,基材在径向收缩的同时,内部复合胶层熔化,紧紧地与被包覆物体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具有优异的耐磨损、耐腐蚀、抗冲击及良好的抗紫外线和光老化性能。

航天线缆的制作过程中,线缆连接器的尾罩与线缆的直径不匹配,需要采用热收缩缠绕带进行缠绕填充尾罩。采购的热收缩缠绕带宽度都是标准宽度,有25mm、50mm、100mm、150mm、200mm等,而不同型号线缆连接器尾罩的宽度不同,使得标准宽度的热收缩缠绕带不能适应应用,需要对其进行人工的裁剪。实际操作工程中人们通常是用剪刀将热收缩缠绕带裁成与相应线缆连接器相匹配的宽度,但是存在人工裁剪费时、宽度有误差,可能产生废料等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热收缩缠绕带裁剪装置,能够设置热收缩缠绕带的剪裁宽度,保证剪裁有效,并且能简便易用,成本低,节省裁剪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热收缩缠绕带裁剪装置,能够设置热收缩缠绕带的剪裁宽度,保证剪裁有效,并且能简便易用,成本低,节省裁剪时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收缩缠绕带裁剪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可分离式,壳体内壁上设有固定部、支撑部、压紧部及刀片;固定部用于固定整卷的热收缩缠绕带,支撑部用于支撑热收缩缠绕带的出带,支撑部包括支撑轴和支撑板,支撑板连接出带口,压紧部相对支撑板设置且用于将位于支撑板上的热收缩缠绕带压紧,刀片安装于压紧部上且刀片的刀刃的延伸方向与热收缩缠绕带的出带方向一致,并在压紧部将位于支撑板上的热收缩缠绕带压紧时与在支撑板上的热收缩缠绕带接触以沿热收缩缠绕带的宽度方向对其进行分割。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部朝向支撑板的一侧开设用于安装刀片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有多个以提供多个分割宽度选择。每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热收缩缠绕带的出带方向一致。

由上可知,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设置热收缩缠绕带的剪裁宽度,并保证剪裁有效的:

首先,待出带的热收缩缠绕带是放置在支撑板上的,支撑板主要起到支撑热收缩缠绕带的作用。此时,将压紧部将待出带的热收缩缠绕带压紧在支撑板上,刀片的刀尖则穿过待出带的热收缩缠绕带与压紧部的凹槽接触;

然后,撕扯待出带的热收缩缠绕带,则在刀片的作用下,热收缩缠绕带被剪开;凹槽有多个以提供多个分割宽度选择,每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热收缩缠绕带的出带方向一致。

凹槽用于控制被剪开的热收缩缠绕带宽度:由于凹槽有多个,每个凹槽与壳体内壁的距离是不同的,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各个凹槽与壳体内壁的距离。如果是方形凹槽,则切割宽度与凹槽至壳体内壁的距离一致,如果是圆形凹槽,则切割宽度与凹槽圆心至课题内壁的距离一致。以方形凹槽为例:比如,可以设置凹槽数量为3个,各个凹槽与壳体内壁的距离分别为50mm、75mm和100mm(第一个凹槽与壳体内壁的距离为50mm,第二个凹槽与壳体内壁的距离为75mm,第三个凹槽与壳体内壁的距离为100mm),那么,如果使用者需要剪切75mm宽度的热收缩缠绕带,只需要将刀片位置与第二个凹槽位置相对应,然后按本发明的使用方法进行使用,则很轻易就满足需求。同理,如果使用者需要剪切50mm、100mm宽度的热收缩缠绕带,则只需要将刀片位置分别与第一个凹槽、第三个凹槽位置相对应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由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壳体通过栓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固定部、支撑部、压紧部及刀片一同安装在其中一个壳体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为可旋转的轴,固定部在固定整卷热收缩缠绕带时为其旋转出带提供旋转轴,所述支撑轴包括两个缠绕带出带轴,两个缠绕带出带轴相对放置,并具有用于热收缩缠绕带穿过的间隙,两个缠绕带出带轴的出带处与支撑板的一端相邻,支撑板的另一端连接出带口。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部可分离地安装在壳体上,壳体上开设有压紧部入口,支撑板位于压紧部入口的下方,压紧部通过压紧部入口进入到壳体内,并与支撑板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由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壳体上开有多个螺孔,螺钉穿过螺孔将这两部分壳体栓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由pla材料制成,固定部、支撑部、刀槽与壳体为一体,通过注塑脱模而成。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本发明的壳体已经通过栓接组成为一体,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本发明的热收缩缠绕带裁剪装置上的固定螺钉打开,使其分为两部分壳体;其中第一部分壳体内壁上设有固定部、支撑部、压紧部及刀片;

第二步,打开整卷的热收缩缠绕带,然后,将其空心轴套在第一部分壳体上的固定部,由于固定部为可旋转的轴,它能够在固定整卷热收缩缠绕带时为其旋转出带提供旋转轴,则热收缩缠绕带能够在固定部上旋转,其能够像抽纸卷那样被旋转抽出;

第三步,拉伸打开的热收缩缠绕带经缠绕带出带轴,再通过支撑板到出带口;拉伸打开的热收缩缠绕带穿过缠绕带出带轴之间的间隙,能够起到被支撑与固定的作用,最后在支撑板的作用下有序地排至出带口;

第四步,将两部分壳体上的螺孔位置相对,然后将螺钉穿过这些螺孔,将两部分壳体重新固定;

第五步,将压紧部通过压紧部入口插入,对热收缩缠绕带进行压紧,此时,拉伸后的热收缩缠绕带位于支撑板上且在压紧部凹槽与刀片的刀尖之间,凹槽的位置直接决定了热收缩缠绕的裁剪宽度;如果需要调整裁剪宽度,只需要挪动刀片位置,与不同的凹槽相对应即可。

第六步,热收缩缠绕带即抽即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根据不同的实际要求,将热收缩缠绕带裁剪成规定的宽度,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人工裁剪费时、宽度有误差,可能产生废料等问题,大大地提高了裁剪效率。此外,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注塑脱模的方式制成壳体,然后再将压紧部单独锻造或铸造而成,因而具有成本低、简便易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壳体内部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三维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固定部,3—支撑部,4—压紧部,5—刀片,6—刀槽,7—支撑轴,8—支撑板,9—出带口,10—凹槽,11—螺孔,12—缠绕带出带轴,13—压紧部入口,14—第一凹槽,15—第二凹槽,16—第三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热收缩缠绕带裁剪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为可分离式,壳体1内壁上设有固定部2、支撑部3、压紧部4及刀片5;固定部2用于固定整卷的热收缩缠绕带,支撑部3用于支撑热收缩缠绕带的出带,支撑部3包括支撑轴7和支撑板8,支撑板8连接出带口9,压紧部4相对支撑板8设置且用于将位于支撑板8上的热收缩缠绕带压紧,刀片5安装于压紧部4上且刀片5的刀刃的延伸方向与热收缩缠绕带的出带方向一致,并在压紧部4将位于支撑板8上的热收缩缠绕带压紧时与在支撑板8上的热收缩缠绕带接触以沿热收缩缠绕带的宽度方向对其进行分割。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压紧部4安装在支撑板8的上方,压紧部4将位于支撑板8上的热收缩缠绕带压紧,刀片5安装在压紧部4的下方,位于支撑板8的外侧,并在压紧部4将位于支撑板8上的热收缩缠绕带压紧时与在支撑板8上的热收缩缠绕带接触。刀片5安装在压紧部4的下方,是指,本装置竖直放置且压紧部4入口开口向上时(即如图1所示的状态时),刀片5位于压紧部4的下方。而刀片5位于支撑板8的外侧,是指(如图3所示),支撑板8与壳体1的内壁接触那一侧为内侧,支撑板8与壳体1的内壁不接触那一侧为外侧。

具体地,所述压紧部4可分离地安装在壳体1上,壳体1上开设有压紧部4入口,支撑板8位于压紧部4入口的下方,压紧部4通过压紧部4入口进入到壳体1内,并与支撑板8接触。

所述压紧部4朝向支撑板8的一侧开设用于安装刀片5的凹槽10;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压紧部4下方开设有凹槽10,刀片5的刀尖位于凹槽10内。凹槽10为方形凹槽。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很清楚地明白,凹槽10还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等各种形状,只要能够定位刀片5即可。其为圆形、椭圆形等其他形状也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凹槽10有三个,三个凹槽10沿壳体1横截面法线方向排列,所述凹槽10与内部壳体1的距离与需要剪切热收缩缠绕带的宽度一致。所述刀片5安装在壳体1内壁的刀槽6内,刀片5在导槽内可沿壳体1横截面的法线方向移动,与压紧部4下方的凹槽10对齐。

由上可知,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设置热收缩缠绕带的剪裁宽度,并保证剪裁有效的:

首先,待出带的热收缩缠绕带是放置在支撑板8上的,支撑板8主要起到支撑热收缩缠绕带的作用。此时,将压紧部4将待出带的热收缩缠绕带压紧在支撑板8上,刀片5的刀尖则穿过待出带的热收缩缠绕带与压紧部4的凹槽10接触;

然后,撕扯待出带的热收缩缠绕带,则在刀片5的作用下,热收缩缠绕带被剪开;被剪开的热收缩缠绕带宽度与刀片5所在的凹槽10与壳体1内壁之间的距离相等;

由于凹槽10有多个,每个凹槽10与壳体1内壁的距离是不同的,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各个凹槽10与壳体1内壁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设置凹槽10的数量为三个,各个凹槽10与壳体1内壁的距离分别为50mm、75mm和100mm(即第一凹槽14与壳体1内壁的距离为50mm,第二凹槽15与壳体1内壁的距离为75mm,第三凹槽16与壳体1内壁的距离为100mm),那么,如果使用者需要剪切75mm宽度的热收缩缠绕带,只需要将刀片5位置与第二凹槽15位置相对应,然后按本发明的使用方法进行使用,则很轻易就满足需求。同理,如果使用者需要剪切50mm、100mm宽度的热收缩缠绕带,则只需要将刀片5位置分别与第一凹槽14、第三凹槽16位置相对应即可。

具体地,所述壳体1由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壳体1通过栓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固定部2、支撑部3、压紧部4及刀片5一同安装在其中一个壳体1的内壁上。这两部分壳体1上开有多个螺孔11,螺钉穿过螺孔11将这两部分壳体1栓接在一起。具体的,如图2所示,螺孔11的数量为三个。

将两个壳体1安装时,需要两个壳体1上均应开设位置相对的螺孔11,在将每个螺孔11对齐后,再用螺钉穿过螺钉将两个壳体1固定在一起。两个壳体1采用栓接的方式,主要能够保证连接可靠,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这两部分壳体1的连接方式不仅仅只局限于栓接,还可以采用卡扣卡接的方式连接。如果采用卡接的方式,则需要一部分壳体1上设计多个公扣,另一部分壳体1上设计多个母扣,公扣和母扣的位置相对应,当要将两部分壳体1组装成一个整体时,将公扣与母扣卡接在一起即可。这种卡接的方式相对而言更简单实用,但是存在连接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此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将这两部分壳体1连接在一起,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将这两部分壳体1组合在一起,也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具体地,所述固定部2为可旋转的轴,固定部2在固定整卷热收缩缠绕带时为其旋转出带提供旋转轴,所述支撑轴7包括两个缠绕带出带轴12,两个缠绕带出带轴12相对放置,它们中间留有间隙,热收缩缠绕带位于间隙内,两个缠绕带出带轴12的出带处与支撑板8的一端相邻,支撑板8的另一端连接出带口9。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也可以设计多于两个的缠绕带出带轴12,只要保证这些缠绕带出带轴12能够起到支撑及运送热收缩缠绕带的作用即可。

比如设计四个缠绕带出带轴12,按照两两位置相对进行放置,相当于多了两排并行的缠绕带出带轴12组,也能够实现支撑和运送热收缩缠绕带的功能。

因此,采用多个缠绕带出带轴12实现支撑和运送热收缩缠绕带的功能也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具体地,所述压紧部可分离地安装在壳体上,壳体上开设有压紧部入口13,支撑板位于压紧部入口13的下方,压紧部通过压紧部入口13进入到壳体内,并与支撑板接触。

具体地,所述壳体11由pla材料制成,固定部22、支撑部33、刀槽66与壳体11为一体,通过铸造脱模而成。

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本发明的壳体1已经通过栓接组成为一体,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本发明的热收缩缠绕带裁剪装置上的固定螺钉打开,使其分为两部分壳体1;其中第一部分壳体1内壁上设有固定部2、支撑部3、压紧部4及刀片5;

第二步,打开整卷的热收缩缠绕带,然后,将其空心轴套在第一部分壳体1上的固定部2,由于固定部2为可旋转的轴,它能够在固定整卷热收缩缠绕带时为其旋转出带提供旋转轴,则热收缩缠绕带能够在固定部2上旋转,其能够像抽纸卷那样被旋转抽出;

第三步,拉伸打开的热收缩缠绕带经缠绕带出带轴12,再通过支撑板8到出带口9;拉伸打开的热收缩缠绕带穿过缠绕带出带轴12之间的间隙,能够起到被支撑与固定的作用,最后在支撑板8的作用下有序地排至出带口9;

第四步,将两部分壳体1上的螺孔11位置相对,然后将螺钉穿过这些螺孔11,将两部分壳体1重新固定;

第五步,将压紧部4通过压紧部4入口插入,对热收缩缠绕带进行压紧,此时,拉伸后的热收缩缠绕带位于支撑板8上且在压紧部4凹槽10与刀片5的刀尖之间,凹槽10的位置直接决定了热收缩缠绕的裁剪宽度;如果需要调整裁剪宽度,只需要挪动刀片5位置,与不同的凹槽10相对应即可。

第六步,热收缩缠绕带即抽即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