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切机及其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9679发布日期:2018-11-27 22:51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切机及其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切机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切机及其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分切机是一种将宽幅纸张、云母带或薄膜分切成多条窄幅材料的机械设备,常用于造纸机械、电线电缆云母带及印刷包装机械。分切机主要的运用于:无纺布、云母带、纸张、绝缘材料及各种薄膜材料分切。

公告号为CN2062441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商标分切机,包括机器主体,机器主体包括有上料辊、传送箱和收集辊,传送箱内设置有传送辊以及位于传送箱内的分切机构,传送辊处设置有压紧装置,分切机构包括转动轴和套接于转动轴上的若干圆形切刀,压紧装置包括位于传送箱内与传送辊贴合的压紧辊,机器主体还包括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延伸出空腔与压紧辊固定连接的横杆,横杆位于空腔内固定连接有竖直板组件,空腔内还设置可以使得竖直板组件分离的分离机构。

但是在开始收卷工作前,操作者需要手动将卷带部分缠绕在收集辊上,而部分缠绕在收集辊上的卷带还有可能出现松散的情况,从而给收卷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切机的收卷装置,其优点是:提高了卷带收卷工作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分切机的收卷装置,包括收集辊,所述收集辊上设置有带盘,所述带盘侧壁开设有供卷带插入的卡槽,所述带盘上设有将卷带固定在卡槽内的固定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收卷工作时,操作者只需将卷带的一端插入卡槽中,然后通过固定件将卷带的端部固定即可开始收卷,方便快捷,无需操作者先行缠绕卷带或用其余辅助工具;收卷工作结束后,操作者再解除固定件,便可将收卷好的卷带拆卸下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开设在带盘上的弧形槽、滑动连接在弧形槽内的压紧块、连接在压紧块和弧形槽槽壁间压缩弹簧和设置在压紧块上且沿垂直于带盘端面方向穿出带盘外的驱动柱,所述带盘上开设有供驱动柱移动的移动槽,所述弧形槽与卡槽连通,当所述压紧块与卡槽槽壁抵触时,所述压缩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拆卸收卷好的卷带时,操作者先拉动驱动柱,带动压紧块与卷带分离,此时操作者便可将卷带的端部从卡槽中移出并将其从带盘上拆卸下来,简单易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柱与压紧块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压紧块将卷带固定后,操作者可将驱动柱拆卸下来,以减小其占用空间与其余部件发生干涉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带盘上开设有供驱动柱放入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槽壁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用于封闭放置槽的封闭盖,所述铰接轴上套设有第一扭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柱放在放置槽内并通过封闭盖将槽口遮住,减小了驱动柱和带轮单独贮存时导致驱动柱丢失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开设在带盘上的转动槽、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转动槽槽底且关于带盘中心线对称的两个连杆、设置在连杆一端的限位柱和开设在转动槽槽壁上且与卡槽连通的通孔,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第二扭簧,所述转动槽槽底转动连接有椭圆轮,所述椭圆轮长轴的两端均设有弹性凸起,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开设有与弹性凸起相适配的弹性槽,当两个所述连杆与椭圆轮长轴的两端抵触时,两个所述限位柱均穿过通孔且相互抵触,所述第二扭簧处于被扭转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收卷工作结束后,操作者用力转动椭圆轮,使弹性凸起与弹性槽分离,由于第二扭簧处于被扭转状态从而具有了弹性回复力,因此当弹性凸起与弹性槽分离后连杆在第二扭簧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回转,从而带动两个限位柱张开,此时操作者将卷带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柱远离连杆的一端设有弹性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垫增加了限位柱与卷带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了卷带打滑的情况,同时由于弹性垫质地柔软,也减小了卷带被夹在两个限位柱间时被压伤、刮伤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带盘与收集辊滑动连接,所述带盘上设有T形块,所述收集辊上开设有T形槽,所述T形块上螺纹连接有与T形槽槽底抵触的限位螺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拧松限位螺栓便可将带盘从收集辊上拆卸下来,方便了对带盘进行维修更换,提高了带盘收卷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切机,包括上述的分切机的收卷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分切机在进行收卷工作前,操作者只需将卷带的端部插入卡槽,然后用固定件将其固定住即可,缩短了前期的准备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固定件将卷带的端部固定在卡槽内,减小了人工缠绕时的所用时间,简化了收卷的前期准备步骤,方便快捷;同时固定件结构简单,操作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图2中B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一用于体现压紧块和压缩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处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二用于体现弹性凸起和弹性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收集辊;11、带盘;12、卡槽;2、固定件;21、弧形槽;22、压紧块;23、压缩弹簧;24、驱动柱;25、移动槽;26、放置槽;27、铰接轴;271、第一扭簧;28、封闭盖;3、转动槽;31、转动轴;32、连杆;33、限位柱;331、弹性垫;34、通孔;35、第二扭簧;36、椭圆轮;361、弹性凸起;37、弹性槽;4、T形块;41、T形槽;42、限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一种分切机的收卷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收集辊1,收集辊1上设置有带盘11,带盘11侧壁开设有供卷带插入的卡槽12,卡槽12沿带盘11的径向分布且两端均延伸出带盘11外,带盘11上设有将卷带固定在卡槽12内的固定件2。

如图2所示,在进行收卷工作时,操作者先将卷带的一端插入卡槽12内,然后用固定件2将卷带的端部固定在卡槽12内便可开始收卷工作,方便快捷;当收卷结束后,由于卡槽12的两端均延伸出带盘11外,因此操作者可将卷带直接从带盘11上拆卸下来,简单快速。

如图2所示,固定件2包括用于固定卷带的压紧部和驱动压紧部工作的驱动部,压紧部包括开设在带盘11上且与带盘11同轴心的弧形槽21,弧形槽21内滑动连接有压紧块22,弧形槽21的一端与压紧块22间连接有压缩弹簧23,另一端与卡槽12相连通,当压缩弹簧23处于自然状态时,压紧块22部分滑进卡槽12内且与卡槽12槽壁抵触,从而将卷带的端部压紧在卡槽12槽壁上并将之固定。

如图2所示,驱动部包括设置在压紧块22上且沿垂直于带盘11端面方向穿出带盘11外的驱动柱24,带盘11上开设有供驱动柱24移动的移动槽25,操作者只需用手指勾住驱动柱24即可方便的带动压紧块22沿弧形槽21移动,从而使压紧块22与卷带分离,以便于操作者将卷带拆卸。

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对带盘11进行维修更换,带盘11与收集辊1滑动连接,带盘11上设有T形块4,收集辊1上开设有T形槽41,T形块4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42,操作者拧紧限位螺栓42使其端部与T形槽41槽底抵紧,通过T形块4和T形槽41的相互约束将带盘11的位置固定。

如图4所示,当多个带盘11同时工作时,为了减小驱动柱24的占用空间,以防相邻两个带盘11之间出现干涉的情况,驱动柱24与压紧块22螺纹连接。如图2所示,同时带盘11上开设有供驱动柱24放入的放置槽26,放置槽26槽壁通过铰接轴27(如图3)铰接有用于封闭放置槽26的封闭盖28,铰接轴27上套设有第一扭簧271(如图3),在平时贮存带盘11时,操作者将驱动柱24拆卸下来,然后转动封闭盖28将放置槽26槽口打开,此时第一扭簧271被扭转而具有了弹性回复力,操作者将驱动柱24存入放置槽26中后松开封闭盖28,封闭盖28在扭簧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回转并将放置槽26槽口封闭,减小了驱动柱24丢失的可能性。

具体操作过程:在进行收卷工作时,操作者先滑动带盘11至预定位置,然后拧紧限位螺栓42将带盘11的位置固定,之后打开封闭盖28取出驱动柱24并安装到压紧块22上,操作者用手指勾住驱动柱24使压紧块22与卡槽12槽壁分离,将卷带的端部插入压紧块22与卡槽12槽壁的间隙中,松开压紧块22,利用压缩弹簧23的弹性力将卷带抵紧固定在卡槽12槽壁上,最后便可开始收卷工作。

实施例二:一种分切机的收卷装置,如图5和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固定件2包括开设在带盘11端面上转动槽3,转动槽3槽底通过转动轴31转动连接有两个关于带盘11中心线对称的连杆32,转动轴31套设有第二扭簧35,两个连杆32的一端均设有限位柱33,相应的,转动槽3槽壁开设有卡槽12连通的通孔34,且限位柱33远离连杆32的一端设有弹性垫331,以减小限位柱33与卷带间出现发生打滑、刮伤等现象,当第二扭簧35处于自然状态时限位柱33与通孔34处于分离状态;同时转动槽3槽底转动连接有椭圆轮36,椭圆轮36位于两个连杆32之间,椭圆轮36长轴的两端均设有弹性凸起361(如图7),连杆32的另一端开设有与弹性凸起361相适配的弹性槽37。

如图6所示,在进行收卷时,操作者先将卷带的一端插入卡槽12内,然后转动椭圆轮36使椭圆轮36长轴的两端与连杆32抵触,通过椭圆轮36对连杆32的挤压带动连杆32远离限位柱33的一端相互张开,相应的,两个限位柱33逐渐向通孔34方向靠近,在椭圆轮36转动的过程中,弹性凸起361(如图7)受到连杆32挤压而产生弹性变形,当弹性凸起361和弹性槽37相嵌合时,弹性凸起361恢复至原状,通过弹性槽37对弹性凸起361的约束将椭圆轮36的位置固定,此时两个限位柱33部分穿过通孔34并相互抵触,从而将卷带夹紧。

如图6所示,由于连杆32转动而使第二扭簧35发生扭转,第二扭簧35具有了弹性回复力,当收卷工作结束后,操作者用力反转椭圆轮36,使弹性凸起361(如图7)脱离弹性槽37的约束,同时两个连杆32亦在各自第二扭簧35的弹性回复力用下回转至相互平行位置,从而使得两个限位柱33相互分离,此时操作者便可将卷带拆卸下来,方便快捷。

实施例三:一种分切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