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芯护锁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3190发布日期:2019-02-15 20:50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锁芯护锁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结构,特别是一种锁芯护锁器组件。



背景技术:

门是建筑物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建筑物内部与外部的隔离或者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隔离。门锁作为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安全的重要屏障。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除了安全性,门和门锁的美观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对其的要求和期待越来越高。现有的门锁结构包括锁芯、锁体、护锁器以及门锁面板,锁芯插装在锁体中,锁体安装在门扇中,锁芯的一端从门扇的面板伸出,护锁器套装在锁芯上,门锁面板覆盖住锁芯以及护锁器,同时门锁面板对护锁器进行固定。

采用这样的门锁结构,门锁组件在门板上需要占用很大的面积,对于简约型的装修风格而言,这样的门锁结构显得格格不入。因此,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希望出现一种门扇面板更为简约的门锁结构,同时门锁能够正常而稳定地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锁芯护锁器组件,护锁器不需门锁面板的固定就能稳固安装,门锁组件在门板上需要占用的面积小,释放设计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锁芯护锁器组件,包括锁芯以及护锁器,锁芯包括壳体以及锁芯塞,所述壳体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中空的圆柱体,锁芯塞自圆柱体的开口端插入壳体中,锁芯塞的端面与圆柱体的端面靠近或齐平,护锁器的中心设有连接通孔,连接通孔与圆柱体可拆卸连接。

采用这样的结构,护锁器与锁芯的壳体直接相连,不需要门锁面板对护锁器进行固定。同时凸出的圆柱体的设置,使得与之连接的护锁器尺寸可以大幅缩小,并且摆脱了传统护锁器形状必须与锁芯轮廓相同的限制。另外锁芯塞的端面与圆柱体的端面靠近或齐平,保证了锁眼到锁芯塞的距离较近,钥匙从锁眼插入后可以顺利进入锁芯塞而不会发生偏移,保证了门锁的顺利打开。

进一步的,圆柱体的外柱面上设有第一外螺纹,连接通孔中设有第一内螺纹,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配合。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时,护锁器与锁芯连接的同时,护锁器可以逐渐靠近门扇面板并最终完全贴靠。

进一步的,锁芯护锁器组件还包括锁眼护板,连接通孔远离锁芯的一端设有一圈阻挡凸缘,锁眼护板安装在连接通孔中,阻挡凸缘阻挡锁眼护板从连接通孔远离锁芯的一端脱出。锁眼护板的设置可以对锁芯塞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锁芯护锁器组件还包括连接短轴,所述连接短轴的一端与护锁器可拆卸连接,连接短轴的另一端与圆柱体可拆卸连接,锁眼护板安装在连接短轴与护锁器之间并能自由转动。由于护锁器与锁芯连接的同时需要保证护锁器与门扇面板最终完全贴靠,设置锁眼护板后又需要保证锁眼护板在圆柱体与护锁器之间恰好能够自由转动而不发生翻转,同时保证两个尺寸难度大。而连接短轴的设置可以保证锁眼护板在连接短轴与护锁器之间自由转动而不发生翻转,连接短轴与圆柱体可拆卸连接则可以实现护锁器与门扇面板的完全贴靠。

进一步的,圆柱体的柱面上设有第二外螺纹,连接短轴的中心设有螺纹孔,第二外螺纹与螺纹孔配合。同样的,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时,连接短轴与锁芯连接的同时,护锁器可以逐渐靠近门扇面板并最终完全贴靠。

进一步的,连接短轴的外柱面上还设有第三外螺纹,连接通孔中设有第二内螺纹,第三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配合。

进一步的,护锁器包括圆形面板以及尾部,圆形面板的一端为平面,圆形面板的另一端为圆台形,尾部设置在圆形面板的平面一端,护锁器呈蘑菇状。这样的护锁器棱角较少,安全性好。

进一步的,圆形面板的柱面上设有密布的防滑纹。由于采用螺纹连接,安装护锁器时需要转动护锁器,在圆形面板的柱面上设置防滑纹便于旋转护锁器,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进一步的,圆形面板的平面一端还设有螺纹盲孔,圆形面板的平面一端还设有一圈凸环。设置了螺纹盲孔,护锁器与锁芯旋合后,可以从门内一侧对护锁器再一次进行固定,提高门锁结构的安全性。凸环在护锁器与锁芯旋合后可以卡入门扇面板上与之相应的容槽,使得破坏者更难撬动护锁器。

进一步的,凸环设置在圆形面板的平面一端边缘,凸环的外柱面与圆形面板的柱面齐平。采用这样的结构,护锁器与门扇面板的贴合点可以隐藏到门扇面板内,使得破坏者没有撬动护锁器的支点,进一步提高了门锁结构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这样的锁芯护锁器组件,护锁器不需门锁面板的固定就能稳固安装,门锁组件在门板上需要占用的面积小,释放了设计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锁芯护锁器组件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锁芯护锁器组件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锁芯护锁器组件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锁芯护锁器组件护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锁芯护锁器组件设置防滑纹的护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锁芯护锁器组件护锁器圆形面板平面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锁芯护锁器组件护锁器凸环的外柱面与圆形面板的柱面齐平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锁芯-1,壳体-11,锁芯塞-12,圆柱体-13,第一外螺纹-13a,第二外螺纹-13b,护锁器-2,连接通孔-21,第一内螺纹-21a,第二内螺纹-21b,阻挡凸缘-22,圆形面板-23,尾部-24,防滑纹-25,螺纹盲孔-26,凸环-27,锁眼护板-3,连接短轴-4,螺纹孔-41,第三外螺纹-4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锁芯护锁器组件,包括锁芯1以及护锁器2,锁芯1包括壳体11以及锁芯塞12,所述壳体11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中空的圆柱体13,锁芯塞12自圆柱体13的开口端插入壳体11中,锁芯塞12的端面与圆柱体13的端面靠近或齐平,护锁器2的中心设有连接通孔21,连接通孔21与圆柱体13可拆卸连接。

采用这样的结构,护锁器2与锁芯1的壳体11直接相连,不需要门锁面板对护锁器2进行固定。同时凸出的圆柱体13的设置,使得与之连接的护锁器2尺寸可以大幅缩小,并且摆脱了传统护锁器2形状必须与锁芯1轮廓相同的限制。另外锁芯塞12的端面与圆柱体13的端面靠近或齐平,保证了锁眼到锁芯塞12的距离较近,钥匙从锁眼插入后可以顺利进入锁芯塞12而不会发生偏移,保证了门锁的顺利打开。

如图2所示,作为锁芯护锁器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圆柱体13的外柱面上设有第一外螺纹13a,连接通孔中21设有第一内螺纹21a,第一外螺纹13a与第一内螺纹21a配合。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时,护锁器2与锁芯1连接的同时,护锁器2可以逐渐靠近门扇面板并最终完全贴靠。

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锁芯护锁器组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锁芯护锁器组件还包括锁眼护板3,连接通孔21远离锁芯1的一端设有一圈阻挡凸缘22,锁眼护板3安装在连接通孔21中,阻挡凸缘22阻挡锁眼护板3从连接通孔21远离锁芯1的一端脱出。锁眼护板3的设置可以对锁芯塞12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锁芯护锁器组件还包括连接短轴4,所述连接短轴4的一端与护锁器2可拆卸连接,连接短轴4的另一端与圆柱体13可拆卸连接,锁眼护板3安装在连接短轴4与护锁器2之间并能自由转动。由于护锁器2与锁芯1连接的同时需要保证护锁器2与门扇面板最终完全贴靠,设置锁眼护板3后又需要保证锁眼护板3在圆柱体13与护锁器2之间恰好能够自由转动而不发生翻转,同时保证两个尺寸难度大。而连接短轴4的设置可以保证锁眼护板3在连接短轴4与护锁器2之间自由转动而不发生翻转,连接短轴4与圆柱体13可拆卸连接则可以实现护锁器2与门扇面板的完全贴靠。

又如图3所示,圆柱体13的柱面上设有第二外螺纹13b,连接短轴4的中心设有螺纹孔41,第二外螺纹13b与螺纹孔41配合。同样的,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时,连接短轴4与锁芯1连接的同时,护锁器2可以逐渐靠近门扇面板并最终完全贴靠。连接短轴4的外柱面上还设有第三外螺纹42,连接通孔21中设有第二内螺纹21b,第三外螺纹42与第二内螺纹21b配合。

如图4所示的护锁器2包括圆形面板23以及尾部24,圆形面板23的一端为平面,圆形面板23的另一端为圆台形,尾部24设置在圆形面板23的平面一端,护锁器2呈蘑菇状。这样的护锁器2棱角较少,安全性好。

作为优选,如图5所示,圆形面板23的柱面上设有密布的防滑纹25。由于采用螺纹连接,安装护锁器2时需要转动护锁器2,在圆形面板23的柱面上设置防滑纹25便于旋转护锁器2,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如图6所示,圆形面板23的平面一端还设有螺纹盲孔26,圆形面板23的平面一端还设有一圈凸环27。设置了螺纹盲孔26,护锁器2与锁芯1旋合后,可以从门内一侧对护锁器2再一次进行固定,提高门锁结构的安全性。凸环27在护锁器2与锁芯1旋合后可以卡入门扇面板上与之相应的容槽,使得破坏者更难撬动护锁器2。

作为优选,如图7所示,凸环27设置在圆形面板23的平面一端边缘,凸环27的外柱面与圆形面板23的柱面齐平。采用这样的结构,护锁器2与门扇面板的贴合点可以隐藏到门扇面板内,使得破坏者没有撬动护锁器2的支点,进一步提高了门锁结构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这样的锁芯护锁器组件,护锁器2不需门锁面板的固定就能稳固安装,门锁组件在门板上需要占用的面积小,释放了设计空间。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