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音的钢制防火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3493发布日期:2018-11-23 18:44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静音的钢制防火门。



背景技术:

城镇化的热潮趋使人们持续涌入城市,为满足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大中城市的房地产可谓是异常火爆,伴随着房地产的迅速发展,钢制门的需求量居高不下。

钢制门强度高、耐潮、耐腐蚀,为居室带来安全感,其在现代家具装修中占有重要地位。钢质门通常配有钢制的门框,在关门的瞬间门体与门框撞击产生较大的撞击声,尤其是关门用力较大时,这比较扰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音的钢制防火门,其在关门的时候噪音很小,静音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静音的钢制防火门,包括门体和把手,所述门体的正面的边缘与门框接触的环形区域内设置有弹性的缓冲条,所述缓冲条与门体粘接固定,所述缓冲条包括第一中空条,所述第一中空条的前部为突出于门体表面的弧形凸面,所述第一中空条内设置有第二中空条,所述第二中空条的前部也为突出于门体表面的弧形凸面,所述第二中空条的前部与第一中空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中空条的前部的弯曲度大于第一中空条的前部的弯曲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中空条和第二中空条上均开设有透气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中空条和第二中空条上的透气孔的位置互相对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中空条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的第三中空条,所述第三中空条的内部充有空气,所述第三中空条的前部也为突出于门体表面的弧形凸面,所述第三中空条的前部与第二中空条之间也留有间隙。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缓冲条为橡胶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门体内还嵌有珍珠岩防火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钢制门,在将其关闭时,在门体与门框接触前,先是缓冲条与门框接触,缓冲条受到门框的挤压后,其第一中空条受压变形,从而起到减速门体运动速度的作用,当第一中空条被压缩至于第二中空条接触后,第二中空条也开始变形,第一中空条与第一中空条的弹力叠加后对门体产生更大的弹力,从而更有效地为门体减速,这样,当门体最终与门框接触后,其对门框的撞击力已经被削弱得很小了,从而使关门的瞬间声响很小,达到理想的静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钢制防火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缓冲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门体;2、把手;3、缓冲条;301、第一中空条;302、第二中空条;303、第三中空条;4、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静音的钢制防火门,包括门体1和把手2,在门体1的正面的边缘与门框接触的环形区域内设置有弹性的缓冲条3,缓冲条3与门体1粘接固定。

参照图2,缓冲条3包括第一中空条301,第一中空条301的前部(即其面向门体1前方的一面)为突出于门体1表面的弧形凸面,在第一中空条301内设置有第二中空条302,第二中空条302的前部也为突出于门体1表面的弧形凸面,第二中空条302的前部与第一中空条301之间留有间隙,第二中空条302的前部的弯曲度大于第一中空条301的前部的弯曲度。

该钢制门,在将其关闭时,在门体1与门框接触前,先是缓冲条3与门框接触,缓冲条3受到门框的挤压后,其第一中空条301受压变形,从而起到减速门体1运动速度的作用,当第一中空条301被压缩至于第二中空条302接触后,第二中空条302也开始变形,第一中空条301与第一中空条301的弹力叠加后对门体1产生更大的弹力,从而更有效地为门体1减速,这样,当门体1最终与门框接触后,其对门框的撞击力已经被削弱得很小了,从而使关门的瞬间声响很小,达到理想的静音效果。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中空条301和第二中空条302上均开设有透气孔4,透气孔4使得第一中空条301和第二中空条302内外的空气可以流通,使第一中空条301和第二中空条302的形变不受气压的影响,从而保证第一中空条301和第二中空条302能够产生最大的形变,令缓冲条3达到最好的缓冲效果。

这里,第一中空条301和第二中空条302上的透气孔4的位置是互相对应的,如此可以保证气流通畅。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还在第二中空条302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的第三中空条303,第三中空条303的前部也为突出于门体1表面的弧形凸面,且第三中空条303的前部与第二中空条302之间也留有间隙。第三中空条303的内部充有空气。第三中空条303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缓冲条3的缓冲性能,使降噪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缓冲条3采用的是橡胶材质。

另外,在门体1内还嵌有珍珠岩防火板(未示出),使得该钢制门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