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玄参的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5760发布日期:2018-12-21 20:43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玄参的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玄参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玄参为玄参科草本植物,生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竹林、溪旁、丛林及高草丛中,玄参性味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功效,通常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白喉、瘰疬以及痈肿疮毒等症状。

为了便于玄参这种药材的包装,常把整个的玄参切割成片状。现在的玄参切割的方法分为人工切割法和机械切割法,其中人工切割法是指人工使用刀具将玄参切割成片状,这种切割方法比较费时费力,工作强度较大,切割效率较低。对于机械切割法来说,虽然提高了切割的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但是,玄参在切割箱中切割时,具有以下缺点:1、由于玄参没有夹持机构夹持,玄参杂乱放在切割箱中,切割刀具会将玄参切割成各种形状,切割后的玄参的厚度无法保证,影响切割之后的玄参的美观性。2、由于玄参没有夹持机构夹持,切割刀具切割时有可能会推动玄参移动,从而使玄参跟随切割刀具同向移动,这样会导致切割刀具无法将玄参切掉,或者切割刀具插入到玄参中带动玄参一同移动,从而使玄参的切割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玄参的加工设备,以实现切割时对玄参进行限位,防止玄参跟随切割刀具移动,保证玄参的切割效率和切割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玄参的加工设备,包括机架和位于机架上的切割箱,切割箱上转动连接有均为竖直设置的第一切割轴和第二切割轴,第一切割轴的一端位于切割箱的外侧,第一切割轴的另一端位于切割箱的内侧,且第一切割轴位于切割箱内侧的部位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沿第一切割轴轴向设置的第一切割刀具,若干第一切割刀具沿第一切割轴轴向方向的投影相互重合;第二切割轴的一端位于切割箱的外侧,第二切割轴的另一端位于切割箱的内侧,且第二切割轴位于切割箱内侧的部位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沿第二切割轴轴向设置的第二切割刀具,若干第二切割刀具沿第二切割轴轴向方向的投影相互重合,切割箱中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限位筒,相邻的限位筒之间具有切割间隙,第一切割刀具和第二切割刀具可同时转动至切割间隙中,第一切割轴和第二切割轴的转动方向相同,最低处的限位筒上相抵有挡板。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为:若干竖直设置的限位筒用于放置玄参,由于玄参放置于限位筒中,故玄参与限位筒的内壁相抵不会倾倒,从而使玄参处于竖直状态,使玄参摆放的更加整齐规则,便于第一切割刀具和第二切割刀具将玄参切割的更加整齐规则,使玄参切割的厚度保持一致,并且限位筒与玄参相抵,防止第一切割刀具或第二切割刀具推动玄参移动,从而可保证第一切割刀具或者第二切割刀具能够百分之百将玄参切断,保证切割的效率。切割间隙用于使第一切割刀具和第二切割刀具从限位筒之间穿过,将玄参切断。由于第一切割刀具和第二切割刀具可同时转动至切割间隙中,故第一切割刀具和第二切割刀具可同时对玄参进行切割,从而提高了切割效率,并且由于第一切割轴和第二切割轴的转动方向相同,故第一切割刀具和第二切割刀具转动至切割间隙时切割方向相反,从而使第一切割刀具和第二切割刀具之间形成剪切力,第一切割刀具和第二切割刀具之间形成的剪切力相比同向对玄参切割,会更加省力,不会使用较大驱动力驱动第一切割轴和第二切割轴转动,并且第一切割刀具和第二切割刀具的转动方向相反,在一定程度上也可阻挡第一切割刀具或者第二切割刀具推动玄参移动,使玄参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从而保证切割的效率。切割之后的玄参会直接沿限位筒向下掉落,从而实现下料。由于若干第一切割刀具沿第一切割轴轴向方向的投影相互重合,若干第二切割刀具沿第二切割轴轴向方向的投影相互重合,且第一切割刀具和第二切割刀具可同时转动至切割间隙中,故若干第一切割刀具和若干第二切割刀具可同时进入到限位筒之间的切割间隙中或者同时远离限位筒之间的切割间隙中,避免切割间隙中交替出现第一切割刀具或者第二切割刀具,防止第一切割刀具或者第二切割刀具交替将限位筒堵住,能够保证玄参从限位筒中正常下料。挡板用于将最低处的限位筒堵住,防止限位筒中的未切割的玄参从限位筒中掉落,保证玄参位于限位筒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限位筒对玄参进行限位,防止玄参在切割箱中倾倒,从而使玄参摆放更加规则,便于第一切割刀具和第二切割刀具将玄参切割的更加整齐规则,使玄参切割的厚度保持一致,提高了玄参的切割质量,并且,限位筒也可防止第一切割刀具或第二切割刀具推动玄参移动,从而可保证第一切割刀具或者第二切割刀具能够百分之百将玄参切断,保证切割的效率。2、第一切割刀具和第二切割刀具的位于切割间隙时切割的方向相反,一方面可对玄参的两侧进行切割,防止玄参定向移动,保证切割效率,另一方面第一切割刀具和第二切割刀具形成剪切力,便于将玄参切断,无需使用较大的驱动力驱动第一切割轴和第二切割轴转动。3、由于第一切割刀具和第二切割刀具同时离开或者进入到切割间隙中,故第一切割刀具和第二切割刀具不会交替将限位筒堵住,能够保证切割之后的玄参从限位筒中正常下料。并且,这样也可防止因第一切割刀具和第二切割刀具将限位筒堵住而无法使切割之后的玄参下料,避免对玄参重复切割,防止将玄参切碎。

进一步,第一切割轴位于切割箱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二切割轴位于切割箱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啮合有换向齿轮。由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啮合有换向齿轮,故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同,通过驱动第一齿轮或者第二齿轮转动可使第一切割轴和第二切割轴的转动方向相同,从而使第一切割刀具和第二切割刀具转动至切割间隙时切割的方向相反。

进一步,机架上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主动盘和从动盘,主动盘位于第一传送带的高端,主动盘和从动盘之间连接有传送带面,传送带面上设有若干放置槽,最高处的限位筒上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导料板,导料板的高端朝向主动盘。通过驱动主动盘转动可使第一传送带传输,第一传送带用于将玄参运输到最高处的限位筒上,导料板用于使第一传送带上的玄参顺利进入到限位筒中。由于传送带面上设有放置槽,故将玄参放置在放置槽内,放置槽与玄参相抵可防止玄参从传送带面上滑落。采用第一传送带将玄参传送至最高处的限位筒上,无需人工将玄参放入到限位筒中,操作简单。

进一步,主动盘与机架之间连接有转轴,转轴上缠绕有拉绳,拉绳远离转轴的一端拴有重块,主动盘上设有若干圆柱杆,若干圆柱杆以主动盘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分布在主动盘上,机架上转动连接有摆架,摆架上设有两个交替与圆柱杆相抵的相抵板,两个相抵板之间具有间隙,两个相抵板具有高度差,摆架上连接有推动摆架往复摆动的往复移动机构。重块可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拉绳拉动转轴转动,从而使主动盘转动,使第一传送带转动。往复移动机构用于推动摆架往复移动,摆架往复移动时,由于两个相抵板之间具有高度差,两个相抵板之间具有间隙,故摆架带动两个相抵板往复摆动时,圆柱杆从较高的相抵板上掉落到较低的相抵板上,从而使主动盘间歇性转动,从而使第一传送带间歇性传动,实现了间歇性下料,使限位筒中没有玄参时进行下料,防止玄参在限位筒中堆积。

进一步,往复移动机构包括第三齿轮和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的导轨,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与摆架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滑块和摆架上,第一齿轮的侧部设有若干啮合槽,若干啮合槽以第一齿轮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分布在第一齿轮上,第三齿轮与啮合槽啮合,第三齿轮的偏心处与滑块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第三齿轮的偏心处和滑块上。由于第三齿轮与啮合槽啮合,故驱动第三齿轮转动时,第三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二连杆、第三齿轮和滑块构成了曲柄滑块机构,故第三齿轮转动时,第三齿轮通过第二连杆带动滑块在滑轨上往复移动,滑块通过第一连杆带动摆架往复摆动。由此,通过第三齿轮可同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和通过第二连杆、滑块和第一连杆带动摆架往复摆动。由此,第一齿轮转动和摆架摆动的动力源只有一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能源。

进一步,第三齿轮上连接有第一电机,切割箱的下方设有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上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传送带上放置有收集箱。第一电机用于驱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二电机用于驱动第二传送带传送。当限位筒中的玄参切割完毕后,打开挡板,收集箱用于收集切好的玄参,实现了玄参的自动收集。当收集箱装满后,第二传送带将收集箱运送到其他地方进行二次加工。

进一步,重块的下方设有挤压开关,挤压开关包括外壳、可伸缩的活动导电杆、固定在外壳内壁上的两个第一导电杆和固定在外壳内壁上的两个第二导电杆,活动导电杆与外壳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第一导电杆远离外壳的一端均设有第一导电球,两个第一导电球与第一电机电连接,两个第二导电杆远离外壳的一端均设有第二导电球,两个第二导电球与第二电机电连接,活动导电杆上设有第二弹簧,活动导电杆的两端均设有第三导电球,第三导电球可分别与第一导电球和第二导电球电连接。挤压开关可对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进行控制,当重块未掉落到活动导电杆上时,活动导电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使两个第三导电球分别与两个第一导电球连接,从而使电流经过第一导电杆、活动导电杆流入到第一电机中,使第一电机工作。当重块掉落到活动导电杆上后,重块下压活动导电杆,活动导电杆挤压第一弹簧向下移动,活动导电杆上的两个第三导电球与第一导电球分开,第一电机断电停止工作,第三导电球与第二导电球接触,从而使第二导电杆和活动导电杆连接,电流通过第二导电杆和活动导电杆流入到第二电机中,使第二电机工作,第二电机使第二传送带工作,将收集箱中的玄参输送到其他地方,由此,实现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自动控制,便于操作。由于活动导电杆上设有第二弹簧,活动导电杆可伸缩,故活动导电杆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具有延长的趋势,第三导电球分别与第一导电球和第二导电球接触时,可使第三导电球分别与第一导电球和第二导电球紧密接触,使第三导电球分别与第一导电球和第二导电球接触良好。并且,当第三导电球、第一导电球、第二导电球磨损后,也可使第三导电球分别与第一导电球和第二导电球紧密接触,防止挤压开关断路。

进一步,第一切割刀具的截面形状为“L”形。由于第一切割刀具的截面形状为“L”形,故第一切割刀具切割时,第一切割刀具会与切断的玄参相抵,将位于切割间隙中的玄参推出,然后玄参再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到收集箱内。由此,限位筒内的玄参不只是从限位筒内竖直向下掉落到收集箱内,第一切割刀可带动切割间隙中的玄参从限位筒外侧掉落收集箱内,使玄参在收集箱内均匀分布而分散开,防止玄参在收集箱内同一位置上堆积而溢出。

进一步,挡板固定连接在第二切割轴的底端,挡板的形状为扇形,扇形的角度大于180度。由此,由于挡板的形状为扇形,故挡板跟随第二切割轴转动时,会间歇性与最低处的限位筒相抵,当挡板不与最低处的限位筒相抵时,玄参从限位筒中掉落到收集箱内,当玄参从最高处的限位筒进入时,挡板再将最低处的限位筒堵住,由此,可控制限位筒中的玄参是否下料,无需人工控制挡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第一传送带的传送带面的左视图;

图5为图1中第一齿轮的俯视图;

图6为图1中挤压开关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第一切割刀具的左视图;

图8为图1中挡板、第二切割轴和限位筒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切割箱1、第一切割轴2、第一切割刀具3、第一齿轮4、第三齿轮5、第二连杆6、滑轨7、摆架8、相抵板9、主动盘10、圆柱杆11、拉绳12、重块13、传送带面14、导料板15、挤压开关16、收集箱17、第二传送带18、放置槽19、限位筒20、啮合槽21、挡板22、第二切割轴23、第一弹簧24、第二弹簧25、活动导电杆26、伸缩壳27、第三导电球28、第一导电球29、第二导电球30、第一导电杆31、第二导电杆32、滑块33、第一连杆34、第二连杆35、第二切割刀具36、换向齿轮37、第二齿轮38。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8所示:一种玄参的加工设备,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切割箱1,切割箱1上转动连接有均为竖直设置的第一切割轴2和第二切割轴23,第一切割轴2位于第二切割轴23的右侧,第一切割轴2的顶端位于切割箱1的外侧,第一切割轴2的底端位于切割箱1的内侧,且第一切割轴2位于切割箱1内侧的部位上焊接有八个沿第一切割轴2轴向设置的如图7所示的倒“L”形的第一切割刀具3,八个第一切割刀具3沿第一切割轴2轴向方向的投影相互重合,第一切割轴2的顶端焊接有第一齿轮4。第二切割轴23的顶端位于切割箱1的外侧,第二切割轴23的底端位于切割箱1的内侧,第二切割轴23的顶端焊接有第二齿轮38,第二齿轮38与第一齿轮4之间啮合有换向齿轮37,第二切割轴23位于切割箱1内侧的部位上固定连接有八个沿第二切割轴23轴向设置的第二切割刀具36,第二切割刀具36的形状为片状,八个第二切割刀具36沿第二切割轴23轴向方向的投影相互重合。切割箱1的中部安装有九个竖直设置的限位筒20,相邻的限位筒20之间具有切割间隙,第一切割刀具3和第二切割刀具36可同时转动至切割间隙中,即当第一切割刀具3和第二切割刀具36同时转动至切割间隙时,第一切割刀具3和第二切割刀具36交错设置。第二切割轴23的底端焊接有如图8所示的扇形的挡板22,扇形的角度为280度,挡板22可与最低处的限位筒20的底端相抵。

机架上设有倾斜设置的位于切割箱1左侧的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主动盘10和从动盘,主动盘10位于第一传送带的高端,主动盘10和从动盘之间连接有传送带面14,结合图4所示,传送带面14上设有若干放置槽19。最高处的限位筒20上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导料板15,导料板15的高端朝向主动盘10。主动盘10与机架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缠绕有拉绳12,拉绳12的底端拴有重块13,主动盘10上焊接有若干圆柱杆11,若干圆柱杆11以主动盘10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分布在主动盘10上,机架上转动连接有位于主动盘10上方的摆架8,摆架8上设有交替间歇与圆柱杆11侧壁相抵的两个相抵板9,两个相抵板9之间具有间隙,左侧的相抵板9高于右侧的相抵板9。摆架8的右侧设有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第三齿轮5,第三齿轮5上连接有第一电机(图中未画出)。结合图3所示,第三齿轮5的左侧设有焊接在机架上的导轨,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33,滑块33与摆架8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34,第一连杆34的两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滑块33和摆架8上。第三齿轮5的偏心处与滑块33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杆6,第二连杆6的两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第三齿轮5的偏心处和滑块33上。结合图5所示,第一齿轮4的顶部设有若干啮合槽21,若干啮合槽21以第一齿轮4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分布在第一齿轮4上,第三齿轮5与啮合槽21啮合。切割箱1的下方设有第二传送带18,第二传送带18上连接有第二电机(图中未画出),第二传送带18上放置有收集箱17。

重块13的下方设有如图6所示的挤压开关16,挤压开关16包括外壳、可伸缩的活动导电杆26、固定在外壳内壁上的两个第一导电杆31和固定在外壳内壁上的两个第二导电杆32,两个第一导电杆31位于两个第二导电杆32的上方。动导电杆与外壳的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4,两个第一导电杆31远离外壳的一端均焊接有第一导电球29,两个第一导电球29与第一电机通过电线电连接。两个第二导电杆32远离外壳的一端均焊接有第二导电球30,两个第二导电球30与第二电机通过电线电连接,活动导电杆26的两端均焊接有第三导电球28,第三导电球28可分别与第一导电球29和第二导电球30电连接。活动导电杆26的的外壁上设有可伸缩的伸缩壳27。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三齿轮5转动,第三齿轮5带动第一齿轮4转动,第一齿轮4带动第一切割轴2逆时针转动,第一切割轴2带动第一切割刀具3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一齿轮4与第二齿轮38通过换向齿轮37啮合,故第一齿轮4通过换向齿轮37带动第二齿轮38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38带动第二切割轴23逆时针转动,第二切割轴23带动第二切割刀具36逆时针转动。同时,第三齿轮5通过第二连杆6带动滑块33在滑轨7上左、右往复移动,滑块33通过第一连杆34带动摆架8围绕摆架8的顶端往复摆动。当摆架8从右至左摆动时,与左侧相抵板9相抵的圆柱杆11会逐渐与左侧的相抵板9分离,此时,重块13通过拉绳12拉动转轴转动,使主动盘10顺时针转动,圆柱杆11跟随主动盘10顺时针转动从两个相抵板9的间隙中掉落到右侧的相抵板9上,当摆架8从左至右摆动时,左侧的相抵板9再与上方的另一个圆柱杆11相抵,重复上述过程,使得主动轮在重块13的拉动下间歇性转动,从而实现了第一传送带的间歇性传送。

第一传送带间歇性传送过程中,将玄参放置于第一传送带上的传送带面14上的放置槽19内,随着第一传送带的间歇性传送,玄参从第一传送带上沿导料板15进入到限位筒20中,此时,第二切割轴23底端的挡板22正好与最低处的限位筒20相抵,防止刚进入到限位筒20中的玄参从限位筒20中掉落。随着第一切割轴2和第二切割轴23转动,第一切割刀具3和第二切割刀具36同时进入到切割间隙中,第一切割刀具3和第二切割刀具36的切割运动方向相反,形成剪切力将玄参切断。然后第一切割刀具3和第二切割刀具36逐渐从切割间隙中出来,由于第一切割刀具3呈“L”形,故第一切割刀具3的竖直侧部将位于切割间隙的玄参推出,使玄参从限位筒20的外侧掉落到收集箱17内,同时,挡板22跟随第二切割轴23转动,挡板22不与最低处的限位筒20相抵,位于限位筒20内侧的玄参沿限位筒20向下掉落到收集箱17内。然后,第一传送带再将玄参传至限位筒20中,进行下一次切割。由此类推,完成所有玄参的切割。

当重块13向下移动压在活动导电杆26上的伸缩壳27上时,活动导电杆26在重块13的重力作用下向下挤压第一弹簧24,活动导电杆26向下移动,活动导电杆26上的第三导电球28与第一导电球29分离,第一电机断电,第一电机停止工作,故第一传送带和第一切割轴2、第二切割轴23停止转动。同时,第三导电球28与第二导电球30接触,第二导电杆32、活动导电杆26连通,从而使第二电机开始工作,第二电机带动第二传送带18工作,第二传送带18将收集箱17传输到其他地方,便于玄参的二次加工。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