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暴力机械顺序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5189发布日期:2018-12-25 21:2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防暴力机械顺序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码锁领域,特别涉及防暴力机械顺序密码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密码锁一般有电子密码锁和机械密码锁两种形式,由于电子密码锁需要电源,密码容易被扫描破解的缺点,而机械密码锁则有着密码更换麻烦等问题,因此密码锁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且现有的密码锁没有具备防暴力功能,很容易让贼人通过暴力打开锁体,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防暴力机械顺序密码锁,包括壳体、锁芯和反锁装置,锁芯和反锁装置设于壳体上,锁芯与反锁装置配合连接,反锁装置包括把手传动件、联动片和反锁传动件,把手传动件和反锁传动件配合连接,联动片设于把手传动件和反锁传动件之间,联动片能够在把手传动件和反锁传动件之间做往返运动。当联动片向正方向运动时,联动片的一端与把手传动件的一端能够相连;当联动片相反方向运动时,联动片的一端与把手传动件的一端相互分离。

由此,通过锁芯可以控制联动片在把手传动件和反锁传动件之间做往返运动。当联动片向正方向运动时,联动片的一端与把手传动件的一端能够相连,视为开锁状态,开锁状态时通过旋转把手传动件可以带动反锁传动件转动;当联动片相反方向运动时,联动片的一端与把手传动件的一端相互分离,视为闭锁状态,闭锁状态时通过旋转把手传动件不能带动反锁传动件转动。本实用新型防暴力功能的机械顺序密码锁内不需设有任何电源电路,仅依靠机械结构及零件之间的配合实现开锁功能,节能环保,且能广泛应用于门锁、保险柜锁、橱柜锁、汽车锁等多用途,且本实用新型在闭锁状态时,把手传动件依然可以转动,达到防暴力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联动片设有第一凸片、第二凸片和第三凸片,反锁传动件设有第一卡口和第三卡口,把手传动件设有第二卡口,第一凸片与第一卡口配合,第二凸片与第二卡口配合,第三凸片与第三卡口配合,联动片与反锁转动件之间还设有压簧。

由此,在开锁状态时,联动片没有受压,压簧将联动片弹出,第一凸片与第一卡口连接,第二凸片与第二卡口连接,把手传动件可以通过联动片带动反锁传动件实行开锁动作;在闭锁状态时,联动片受压,压簧不能将联动片弹出,导致第一凸片与第一卡口分离、第二凸片与第二卡口分离,把手传动件不能通过联动片带动反锁传动件,无法实行开锁动作,但把手传动件依然能转动,实现防暴力功能;无论在开锁状态时或在闭锁状态时,第三凸片与第三卡口始终处于连接状态,实现对联动片限位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反锁装置还包括反锁传动件外的反锁盒,反锁盒上活动连接有复位拉动片和撞针,反锁传动件通过复位拉动片与锁芯配合连接,联动片通过撞针与锁芯配合连接。

由此,反锁盒用于对反锁装置的结构作固定作用,锁芯通过推动撞针对联动片进行控制,反锁传动件通过复位拉动片对锁芯进行复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芯包括行程盒、密码片组、行程板组、固定板和固定件,行程板组设于行程盒内,行程盒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件穿过行程盒和行程板设于固定板上,行程板组通过第一复位拉簧与固定件连接,行程板和行程盒上均设有与密码片数量相等的通孔,密码片组与通孔配合连接。

由此,固定件与第一复位拉簧实现行程板板的水平移动,使其与密码片配合,若密码输入错误,行程板立即复位,已输入的密码也随之复位,本实用新型内不需设有任何电源电路,仅依靠机械结构及零件之间的配合实现开锁功能,节能环保,且能广泛应用于门锁、保险柜锁、橱柜锁、汽车锁等多用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行程盒的侧面设有与行程板数量相等的第一滑槽,行程板活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

由此,行程板活动连接在该第一滑槽内,行程板在该第一滑槽内进行滑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码片设有顶片、定位块、推片、限位槽以及开锁凹槽,顶片设于密码片的顶部,开锁凹槽设于顶片的下方,开锁凹槽与行程板配合,限位槽设于开锁凹槽下方的两侧,限位槽与行程板配合,推片设于限位槽下方的两侧,推片与行程板配合,定位块设于密码片的尾部。

由此,密码片设有与行程板、固定板相配合的结构,实现密码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芯还包括锁定片,锁定片与行程板组配合连接,锁定片设有锁定弹簧。

由此,锁定片在锁定弹簧作用下对行程板作锁定作用,在密码片更换位置的时候,需要把锁定片抽出才能对密码片位置进行更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芯还包括复位盒,复位盒设于行程盒上,复位盒包括底盒和固定片,底盒和固定片配合连接,底盒和固定片间设有复位弹簧,复位盒配置为对密码片进行复位。

由此,复位盒内的复位弹簧可以对密码片进行复位,打开底盒可以对密码片更换位置,即更换密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位盒和固定板上均设有设有与密码片数量相等的限位孔,密码片组活动连接在限位孔处。

由此,密码片活动连接在这些限位孔处,对密码片的垂直方向进行限位,使密码片活动时,保持顺畅且限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按键,按键与锁芯配合连接,按键与锁芯间设有复位弹簧。

由此,壳体设置按键,增大了对密码片按压时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开锁时的手感,方便开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为机械密码锁,且设有防暴力反锁装置,可以广泛适用于门锁、保险柜锁、橱柜锁、汽车锁等多用途。只需拆卸底盒,即可方便更换密码,操作简单、实用。输入密码时,若输入错误即时复位,无任何提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防暴力机械顺序密码锁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防暴力机械顺序密码锁中反锁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反锁装置中部分部件的结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反锁装置中部分部件的结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反锁装置中部分部件的平面图及其在开锁状态时的KK剖面结构示意。

图6为图5所示反锁装置中部分部件在闭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

图7为图1所示所示防暴力机械顺序密码锁去除部分壳体后的平面图及其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防暴力机械顺序密码锁中锁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锁芯中密码件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锁芯、11-行程盒、111-第一滑槽、12-密码片、121-顶片、122-定位块、123-推片、124-限位槽、125-开锁凹槽、13-行程板、131-通孔、132-锁定孔、14-固定板、141-限位孔、15-固定件、16-第一复位拉簧、17-锁定片、171-锁定弹簧、18-复位盒、181-底盒、182-固定片、183-复位弹簧、2-反锁装置、21-反锁传动件、211-第一卡口、212-第三卡口、22-联动片、221-第一凸片、222-第二凸片、223-第三凸片、224-压簧、23-把手传动件、231-第二卡口、232-复位扭簧、24-反锁盒、241-第二滑槽、242-固定块、243-第二复位拉簧、25-复位拉动片、26-撞针、261-推动片、262-第三复位弹簧、3-壳体、31-按键、32-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1-9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防暴力机械顺序密码锁,包括壳体3、锁芯1和反锁装置2,锁芯1和反锁装置2设于壳体3上,锁芯1与反锁装置2配合连接,反锁装置2包括把手传动件23、联动片22和反锁传动件21,把手传动件23和反锁传动件21配合连接,联动片22设于把手传动件23和反锁传动件21之间,把手传动件23处设有复位扭簧232;联动片22能够在把手传动件23和反锁传动件21之间做往返运动,当联动片22向正方向运动时,联动片22的一端与把手传动件23的一端能够相连,当联动片22相反方向运动时,联动片22的一端与把手传动件23的一端相互分离。

通过锁芯1可以控制联动片22在把手传动件23和反锁传动件21之间做往返运动。当联动片22向正方向运动时,联动片22的一端与把手传动件23的一端能够相连,视为开锁状态,开锁状态时通过旋转把手传动件23可以带动反锁传动件21转动;当联动片22相反方向运动时,联动片22的一端与把手传动件23的一端相互分离,视为闭锁状态,闭锁状态时通过旋转把手传动件23不能带动反锁传动件21转动。本实用新型防暴力功能的机械顺序密码锁内不需设有任何电源电路,仅依靠机械结构及零件之间的配合实现开锁功能,节能环保,且能广泛应用于门锁、保险柜锁、橱柜锁、汽车锁等多用途,且本实用新型在闭锁状态时,把手传动件23依然可以转动,达到防暴力功能。

根据附图5-6所示,联动片22设有第一凸片221、第二凸片222和第三凸片223,反锁传动件21设有第一卡口211和第三卡口212,把手传动件23设有第二卡口231,第一凸片221与第一卡口211配合,第二凸片222与第二卡口231配合,第三凸片223与第三卡口212配合,联动片22与反锁转动件之间还设有压簧224。

在开锁状态时,联动片22没有受压,压簧224将联动片22弹出,第一凸片221与第一卡口211连接,第二凸片222与第二卡口231连接,把手传动件23可以通过联动片22带动反锁传动件21实行开锁动作;在闭锁状态时,联动片22受压,压簧224不能将联动片22弹出,导致第一凸片221与第一卡口211分离、第二凸片222与第二卡口231分离,把手传动件23不能通过联动片22带动反锁传动件21,无法实行开锁动作,但把手传动件23依然能转动,实现防暴力功能;无论在开锁状态时或在闭锁状态时,第三凸片223与第三卡口212始终处于连接状态,对联动片22有限位导向的作用。

根据附图2-4所示,反锁装置2还包括反锁传动件21外的反锁盒24,反锁盒24上固定有固定块242,固定块242上活动连接有撞针26,撞针26处设有第三复位拉簧262与固定块242相连。反锁盒24上还设有第二滑槽241,反锁盒24通过该第二滑槽241设置有复位拉动片25,固定块242处设有第二复位拉簧243与复位拉动片25相连,反锁传动件21通过复位拉动片25与锁芯1配合连接;联动片22通过撞针26与锁芯1配合连接,撞针26的一端与联动片22的第一凸片221配合,撞针26的的另一端通过设置推动片261与锁芯1的行程板13配合。当锁芯1在密码输入正确进入开锁状态时,行程板13通过带动撞针26往正方向运动,撞针26不对联动片22施压;在锁芯1没有输入密码或密码错误时,行程板13不会推动撞针26往正方向运动,撞针26对联动片22施压。

由此,反锁盒24用于对反锁装置2的结构作固定作用,锁芯1通过推动撞针26对联动片22进行控制,反锁传动件21通过复位拉动片25对锁芯1进行复位。

根据附图7-8所示,锁芯1包括行程盒11、密码片12组、行程板13组、固定板14和固定件15,行程板13组设于行程盒11内,行程盒11固定在固定板14上,固定件15穿过行程盒11和行程板13设于固定板14上,行程板13组通过第一复位拉簧16与固定件15连接,行程板13和行程盒11上均设有与密码片12数量相等的通孔131,密码片12组与通孔131配合连接。固定件15与第一复位拉簧16实现行程板13板的水平移动,使其与密码片12配合,若密码输入错误,行程板13立即复位,已输入的密码也随之复位。

根据附图8所示,行程盒11的侧面设有与行程板13数量相等的第一滑槽111,行程板13活动连接在第一滑槽111内。行程板13活动连接在该第一滑槽111内,行程板13在该第一滑槽111内进行滑动。

根据附图9,密码片12设有顶片121、定位块122、推片123、限位槽124以及开锁凹槽125。顶片121设于密码片12的顶部,作限位功能;开锁凹槽125设于顶片121的下方,开锁凹槽125与行程板13配合,作开锁配合功能;限位槽124设于开锁凹槽125下方的两侧,限位槽124与行程板13配合,作开锁配合功能;推片123设于限位槽124下方的两侧,推片123与行程板13配合,作复位功能;定位块122设于密码片12的尾部,作限位功能。密码片12设有与行程板13、固定板14相配合的结构,实现密码功能。

其中,密码片12设置有10个,有密码功能的7个分别为密码片A、B、C、D、E、F、G,没有密码功能的三个密码片H。在输入密码时必须按顺序输入,一旦发生顺序错误,密码片12将全部复位。

其中,密码片12A设置有定位块122、顶片121、开锁凹槽125和5个限位槽124;密码片12B设置有定位块122、顶块、开锁凹槽125和5个限位槽124;密码片12C设置有定位块122、顶片121、开锁凹槽125和5个限位槽124;密码片12D设置有定位块122、顶片121、开锁凹槽125、推片123和4个限位槽124;密码片12E设置有定位块122、顶片121、开锁凹槽125、2个推片123和3个限位槽124;密码片12F设置有定位块122、顶片121、开锁凹槽125、3个推片123和2个限位槽124;密码片12G设置有定位块122、顶片121、开锁凹槽125、4个推片123和一个限位槽124;密码片12H设置有定位块122、顶片121、开锁凹槽125和5个推片123。

根据附图8所示,锁芯1还包括锁定片17,行程板13上设置有锁定孔132,锁定片17设置在该锁定孔132处,锁定片17与行程板13组配合连接,锁定片17设有锁定弹簧171。锁定片17在锁定弹簧171作用下对行程板13作锁定作用,在密码片12更换位置的时候,需要把锁定片17抽出才能对密码片12位置进行更换。

根据附图8所示,锁芯1还包括复位盒18,复位盒18设于行程盒11上,复位盒18包括底盒181和固定片182,底盒181和固定片182配合连接,底盒181和固定片182间设有复位弹簧183,复位盒18配置为对密码片12进行复位。复位盒18内的复位弹簧183可以对密码片12进行复位,打开底盒181可以对密码片12更换位置,即更换密码。

根据附图8所示,复位盒18和固定板14上均设有设有与密码片12数量相等的限位孔141,密码片12组活动连接在限位孔141处,密码片12的顶片121与固定板14的限位孔141连接,密码片12的定位块122与复位盒18的限位孔141连接。密码片12活动连接在这些限位孔141处,对密码片12的垂直方向进行限位,使密码片12活动时,保持顺畅且限位。

根据附图1所示,壳体3包括按键31和手柄32,按键31与锁芯1配合连接,按键31与锁芯1间设有复位弹簧183,手柄32与手柄32传动件配合连接。壳体3设置按键31,增大了对密码片12按压时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开锁时的手感,方便开锁。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方法:

正确密码开锁时:按照设置好的密码顺序依次按下按键31,按下第一个密码时,密码片12A活动,顶片121推动行程板13并与行程板13配合,行程板13在第一复位拉簧16的作用下向固定件15方向移动,行程板13上的通孔131边缘与相应密码片12的限位槽124配合,并与行程板13共同作用对密码片12限位,使其不能上下活动;

按下第二个密码,密码片12B活动,顶片121推动行程板13并卡在行程板13上,行程板13在第一复位拉簧16的作用下向固定件15方向移动,行程板13上的通孔131边缘与相应密码片12B的限位槽124配合,并与行程板13共同作用对密码片12限位,使其不能上下活动;

依次按下剩余的密码,C~G密码片12重复以上动作,直到输入7位正确密码完成后,A~G密码片12上的开锁凹槽125在同一水平面上,行程板13带动撞针26往正方向运动,撞针26不对联动片22施压,联动片22没有受压的情况下,压簧224将联动片22弹出,第一凸片221与第一卡口211连接,第二凸片222与第二卡口231连接,把手传动件23可以通过联动片22带动反锁传动件21实行开锁动作;这时转动转动把手,把手传动件23通过联动片22带动反锁传动件21转动即可以进行开锁。

错误密码开锁时:当输入任何一个具有推片123的非顺序密码时,该密码片12上的推片123会将行程板13往固定件15的相反方向推出,行程板13上的通孔131与所有密码片12上的限位槽124分离,所有密码片12在密码片12复位弹簧183的作用下进行复位。

更换密码:打开底盒181后,锁定片17在失去弹簧的压力后能上下活动,其他控制跳片也能抽出,根据需要设定的密码,将A~G控制跳片依次插入对应数字按键31的通孔131上,完成设置密码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为机械密码锁,且设有防暴力反锁装置2,可以广泛适用于门锁、保险柜锁、橱柜锁、汽车锁等多用途。只需拆卸底盒181,即可方便更换密码,操作简单、实用。输入密码时,若输入错误即时复位,无任何提示。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