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机械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8585发布日期:2019-01-29 18:0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机械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体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机械门锁



背景技术:

生活中,锁无所不在,几乎每个人每天都与锁有接触,现有的锁体结构稳定性差,在频繁的开锁过程中,锁体容易损坏,故障率比较高,且使用不方便,不适用现代人类快速的生活节奏以及人类对简便化的需求,因此需要一种具有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的多功能机械门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机械门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锁壳100、钥匙开锁机构200、电动开锁机构300、总控行程开关400、机械离合装置500、控制板600、把手700,所述锁壳100上设有圆轴支架101、圆台102、连接通孔103、方形凸起一104、连接圆柱105、指纹识别口106、磁卡识别区107、密码输入区108,所述钥匙开锁机构200包括钥匙插口201、锁芯202、偏心圆柱203、压簧一204、偏心轮一205、行程开关一206、旋转弹簧207、伸缩电磁阀208,所述钥匙插口201设置在所述锁壳100底部,并与锁芯202连接,所述锁芯202端部与偏心圆柱20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偏心圆柱203另一端为圆轴状,其上套有压簧一204,并固定连接偏心轮一205,所述旋转弹簧207设置在偏心圆柱203靠近锁芯202一端的端部,所述行程开关一206设置在偏心圆柱203旁,在旋转弹簧207的作用,可使偏心圆柱203的偏心侧始终挤压在行程开关一206上,使行程开关一206处于压合状态,所述伸缩电磁阀208设置在偏心轮一205旁。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功能机械门锁中,所述电动开锁机构300包括电机301、减速器302、偏心轮二303、偏心槽304、行程开关二305、压簧二306,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与减速器302连接,减速器302的输出轴依次与偏心轮二303、偏心槽304固定连接,所述偏心槽304内设有压簧二306,通过偏心槽304能够带动压簧二306转动,所述行程开关二305设置在偏心轮二303旁。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功能机械门锁中,所述机械离合装置500包括卡簧501、挡片502、杠杆拨片503、上连接器504、压缩弹簧505、压簧护板506、下连接器507、转动底座508、扭簧509、螺杆511、把手510,所述挡片502为圆片形,其中心设有圆形通孔5022,所述圆形通孔5022周围均匀分布了四条弧形槽5021,所述杠杆拨片503一端部为Y字形,中部设有转动圆轴5031,另一端部设有压杆5032,所述转动圆轴5031连接在锁壳100上的圆轴支架101上,通过按压杠杆拨片503的另一端,可使其Y字形端翘起,所述上连接器504为阶梯圆轴状,一端均匀分布了四个扇形凸起5041,且该端中心处设有圆孔5042,其另一端中心处设有方孔5044,所述圆孔5042与方孔5044两者间联通,所述上连接器504侧面设有凸块5043,所述压簧护板506设有连接通孔5061,所述下连接器507由内外两个圆环通过四个扇形连接筋5071径向连接而成,所述扇形连接筋5071上设有弹簧放置槽5073,其内部设有通孔5072,所述转动底座508由右端轴5081、中段轴5086、左端轴5087三段依次连接构成,所述右端轴5081中心为空心状,通过四条切槽5082将其分成四个部分,其中三个部分的结构一致,且均设有阶梯面一5084、阶梯面二5085、卡簧槽5083,另一部高度低于上述三个部分,并记该部分名为低端弧形凸块,且其顶面与阶梯面一5084在同一平面上,所述中段轴5086侧面上设有凸出板面5089,其面向左端轴5087的端面上设有方形凸起5088,所述左端轴5087内为阶梯孔5089,所述扭簧509上两端头构成了扭簧开口5091,所述把手510为L状,其端部设有螺纹孔5101。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功能机械门锁中,所述把手510设置在锁壳100的一侧,所述转动底座508在锁壳100的另一侧,所述螺杆511依次穿过转动底座508上的阶梯孔5089、扭簧509、锁壳100上的连接通孔103连接到把手510上的螺纹孔5101上,扭簧509夹在锁壳100上的圆台102与转动底座508上的中段轴5086之间,且锁壳100上的方形凸起一104与转动底座508上的方形凸起5088均在扭簧509的扭簧开口5091之内,所述转动底座508的右端轴5081依次穿过下连接器507、压缩弹簧505、上连接器504、挡片502,最终通过卡簧501卡在右端轴5081端部的卡簧槽5083上,连接后所述下连接器507上的扇形连接筋5071会穿过转动底座508上的四条切槽5082,所述上连接器504带有扇形凸起5041的一端的外端面与转动底座508上的阶梯面一5084接触,且上连接器504上的凸块5043处于转动底座508上的低端弧形凸块的顶面,所述压缩弹簧505套在转动底座508上的右端轴5081上,其一端连接在下连接器507上的弹簧放置槽5073内,另一端顶住并挤压挡片502,最终利用卡簧501卡在转动底座508端部的卡簧槽5083上,并限制挡片502弹出,所述杠杆拨片503的Y形端处于下连接器507与转动底座508之间。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功能机械门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控制钥匙开锁机构200或电动开锁机构300工作可实现机械离合装置500的分与合,满足开关锁的需要,所述多功能机械门锁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具有多种开锁方式,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功能机械门锁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功能机械门锁的立体图。

图3是图2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功能机械门锁中机械离合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本实用新型机械离合装置的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上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上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下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动底座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动底座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10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机械门锁做进一步说明。

在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功能机械门锁优选实施例中,包括锁壳100、钥匙开锁机构200、电动开锁机构300、总控行程开关400、机械离合装置500、控制板600、把手700,所述锁壳100上设有圆轴支架101、圆台102、连接通孔103、方形凸起一104、连接圆柱105、指纹识别口106、磁卡识别区107、密码输入区108,所述钥匙开锁机构200包括钥匙插口201、锁芯202、偏心圆柱203、压簧一204、偏心轮一205、行程开关一206、旋转弹簧207、伸缩电磁阀208,所述钥匙插口201设置在所述锁壳100底部,并与锁芯202连接,所述锁芯202端部与偏心圆柱20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偏心圆柱203另一端为圆轴状,其上套有压簧一204,并固定连接偏心轮一205,所述旋转弹簧207设置在偏心圆柱203靠近锁芯202一端的端部,所述行程开关一206设置在偏心圆柱203旁,在旋转弹簧207的作用,可使偏心圆柱203的偏心侧始终挤压在行程开关一206上,使行程开关一206处于压合状态,所述伸缩电磁阀208设置在偏心轮一205旁,当伸缩电磁阀208伸出内部的圆杆时,伸出的圆杆能够挡住偏心轮一205并能够阻止偏心轮一205转动。

在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功能机械门锁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开锁机构300包括电机301、减速器302、偏心轮二303、偏心槽304、行程开关二305、压簧二306,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与减速器302连接,减速器302的输出轴依次与偏心轮二303、偏心槽304固定连接,所述偏心槽304内设有压簧二306,通过偏心槽304能够带动压簧二306转动,所述行程开关二305设置在偏心轮二303旁。

在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功能机械门锁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机械离合装置500包括卡簧501、挡片502、杠杆拨片503、上连接器504、压缩弹簧505、压簧护板506、下连接器507、转动底座508、扭簧509、螺杆511、把手510,所述挡片502为圆片形,其中心设有圆形通孔5022,所述圆形通孔5022周围均匀分布了四条弧形槽5021,所述杠杆拨片503一端部为Y字形,中部设有转动圆轴5031,另一端部设有压杆5032,所述转动圆轴5031连接在锁壳100上的圆轴支架101上,通过按压杠杆拨片503的另一端,可使其Y字形端翘起,所述上连接器504为阶梯圆轴状,一端均匀分布了四个扇形凸起5041,且该端中心处设有圆孔5042,其另一端中心处设有方孔5044,所述圆孔5042与方孔5044两者间联通,所述上连接器504侧面设有凸块5043,所述压簧护板506设有连接通孔5061,所述下连接器507由内外两个圆环通过四个扇形连接筋5071径向连接而成,所述扇形连接筋5071上设有弹簧放置槽5073,其内部设有通孔5072,所述转动底座508由右端轴5081、中段轴5086、左端轴5087三段依次连接构成,所述右端轴5081中心为空心状,通过四条切槽5082将其分成四个部分,其中三个部分的结构一致,且均设有阶梯面一5084、阶梯面二5085、卡簧槽5083,另一部高度低于上述三个部分,并记该部分名为低端弧形凸块,且其顶面与阶梯面一5084在同一平面上,所述中段轴5086侧面上设有凸出板面5089,其面向左端轴5087的端面上设有方形凸起5088,所述左端轴5087内为阶梯孔5089,所述扭簧509上两端头构成了扭簧开口5091,所述把手510为L状,其端部设有螺纹孔5101。

在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功能机械门锁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把手510设置在锁壳100的一侧,所述转动底座508在锁壳100的另一侧,所述螺杆511依次穿过转动底座508上的阶梯孔5089、扭簧509、锁壳100上的连接通孔103连接到把手510上的螺纹孔5101上,扭簧509夹在锁壳100上的圆台102与转动底座508上的中段轴5086之间,且锁壳100上的方形凸起一104与转动底座508上的方形凸起5088均在扭簧509的扭簧开口5091之内,所述转动底座508的右端轴5081依次穿过下连接器507、压缩弹簧505、上连接器504、挡片502,最终通过卡簧501卡在右端轴5081端部的卡簧槽5083上,连接后所述下连接器507上的扇形连接筋5071会穿过转动底座508上的四条切槽5082,所述上连接器504带有扇形凸起5041的一端的外端面与转动底座508上的阶梯面一5084接触,且上连接器504上的凸块5043处于转动底座508上的低端弧形凸块的顶面,所述压缩弹簧505套在转动底座508上的右端轴5081上,其一端连接在下连接器507上的弹簧放置槽5073内,另一端顶住并挤压挡片502,最终利用卡簧501卡在转动底座508端部的卡簧槽5083上,并限制挡片502弹出,所述杠杆拨片503的Y形端处于下连接器507与转动底座508之间。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