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管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4593发布日期:2019-01-16 00:17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管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办公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管柜。



背景技术:

传统的保管柜功能较为单一,无法做到远程控制管理,繁琐的密码以及千头万绪的钥匙开锁,从而无法满足安心、简便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实现实时远程监管的保管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保管柜,包括柜体、柜门和智能平板,所述柜体上设有柜门,柜门上设有智能平板和指纹锁,指纹锁上设有把手,柜门通过把手传动门栓实现与柜体锁紧,所述柜体内通过多个分隔板将柜体内部分为多个区域,所述智能平板上设有摄像头和红外感应器,所述智能平板内置处理器、储蓄单元、通讯单元、加速传感器、螺旋仪、距离传感器、旋转矢量传感器、线性加速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摄像头、红外感应器、储蓄单元、通讯单元、加速传感器、螺旋仪、距离传感器、旋转矢量传感器、线性加速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分别与处理器连接,处理器通过通讯单元与手机连接。

进一步,所述处理器采用32位4核处理器。

进一步,所述储蓄单元采用TF卡进行储存。

进一步,所述通讯单元采用WiFi模块,处理器通过WiFi模块与手机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柜体一侧设有电源接口,智能平板和指纹锁通过电源接口接通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通讯单元对保管柜实现远程控制,且智能平板内置的各传感器,能够检测柜体异常震动、移动等信息,检测异动并通过通讯单元传递至手机,从而实现异动报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原理示意框图。

图中,1柜体,2柜门,3电源接口,4智能平板,5把手,6指纹仪,7门栓,8分隔板,9摄像头,10红外感应器,11处理器,12 通讯单元,13手机,14加速传感器,15螺旋仪,16距离传感器,17旋转矢量传感器,18线性加速传感器,19光纤传感器,20重力传感器,21储存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用新型一种保管柜,包括柜体1、柜门2和智能平板4,所述柜体1上设有柜门2,柜门2上设有智能平板4和指纹锁6,指纹锁6上设有把手5,柜门2通过把手5传动门栓7实现与柜体1锁紧,所述柜体1内通过多个分隔板8将柜体1内部分为多个区域,所述智能平板4上设有摄像头9和红外感应器10,所述智能平板4内置处理器11、储存单元21、通讯单元12、加速传感器14、螺旋仪15、距离传感器16、旋转矢量传感器17、线性加速传感器18、光纤传感器19和重力传感器20,摄像头9、红外感应器10、储存单元21、通讯单元12、加速传感器14、螺旋仪15、距离传感器16、旋转矢量传感器17、线性加速传感器18、光纤传感器19和重力传感器20分别与处理器11连接,处理器11通过通讯单元12与手机13连接。

进一步,所述处理器11采用32位4核处理器。

进一步,所述储存单元21采用TF卡进行储存。

进一步,所述通讯单元12采用WiFi模块,处理器11通过WiFi模块与手机13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柜体1一侧设有电源接口3,智能平板4和指纹锁6通过电源接口3接通电源。

该实用新型一种保管柜,使用时通过指纹锁6解锁,旋转把手5传动门栓7实现柜体1与柜门2锁紧,并通过智能平板4内置的加速传感器14、螺旋仪15、距离传感器16、旋转矢量传感器17、线性加速传感器18、光纤传感器19和重力传感器20检测出柜体1异常震动、移动等信息,经处理器11分析处理后通过通讯单元12将检测的信号传递至手机13,从而对用户起到报警提醒作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