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保护罩的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4499发布日期:2019-01-08 21:25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保护罩的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保护罩的智能门锁,属于门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

现有技术的生物识别锁具领域主要包括指纹识别锁具,其主要是通过指纹识别驱动电子锁芯离合机构,从而控制其锁芯中方舌和斜舌的开启和闭合。

具体来说,现有技术中的指纹识别锁具是通过指纹模块存储的指纹信息,判断输入指纹信息的人是否与已经存储指纹信息匹配,如果匹配,则发送信号给电子锁芯控制,电子锁芯通过其离合装置闭合,此时在室外锁体通过下压把手,从而旋转带动锁芯部分,使得锁芯部分的方舌和斜舌退回锁体内部,实现开门动作。

目前的指纹识别锁一般存在以下缺点:

1、指纹识别模块放置在锁具的上部,需要先指纹识别再转动把手开门,比较麻烦;

2、一旦指纹识别的手指由于脏污或手汗等原因导致无法识别指纹,则无法进门,给使用者造成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保护罩的智能门锁,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把手上,在识别指纹的同时即可转动把手开门,大大方便了使用者,另外,增加了密码开锁,可在不便用指纹识别开门时使用密码开锁,极大的方便了使用者。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保护罩的智能门锁,包括壳体,壳体的上部设有密码输入处,位于密码输入处的壳体的一侧设有保护罩,保护罩的一侧与壳体的一侧铰接,保护罩的另一侧设有锁体,锁体的下方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的端部设有锁头,锁头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壳体的另一侧设有锁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锁扣包括长方形的框架,框架的内部一侧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第一构件,第一构件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连接杆的另一端穿出锁扣后连接有限位块,第一构件与框架之间设有弹簧。

所述框架的内部另一侧设有第二构件,第二构件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

所述壳体上设有把手,把手的端部设有指纹感应部。

所述指纹感应部的上部设有第一限位构件,指纹感应部的前部设有第二限位构件。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将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把手上,在识别指纹的同时即可转动把手开门,大大方便了使用者,另外,增加了密码开锁,可在不便用指纹识别开门时使用密码开锁,极大的方便了使用者。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保护罩的智能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把手;3-指纹感应部;4-第一限位构件;5-第二限位构件;6-保护罩;15-锁体;16-连接柱;17-锁头;18-锁扣;19-限位块;20-连接杆;21-第一构件;22-弹簧;23-第二构件;25-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一种具有保护罩的智能门锁,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把手2,把手2的端部设有指纹感应部3,指纹感应部3的上部设有第一限位构件4,指纹感应部3的前部设有第二限位构件5,当手握住把手2,拇指放在指纹感应部3处,拇指前端和外缘分别与第一限位构件4、第二限位构件5接触时,可以触发指纹感应;

壳体1的上部设有密码输入处,位于密码输入处的壳体1的一侧铰接有保护罩6;

保护罩6的一侧与壳体1的一侧铰接,保护罩6的另一侧设有锁体15,锁体15的下方设有连接柱16,连接柱16的端部设有锁头17,锁头17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壳体1的另一侧设有锁扣18,锁扣18包括长方形的框架25,框架25的内部一侧设有连接杆20,连接杆20的一端设有第一构件21,第一构件21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连接杆20的另一端穿出框架25后连接有限位块19,第一构件21与框架25之间设有弹簧22,框架25的内部另一侧设有第二构件23,第二构件23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锁头17插入锁扣18中的第一构件21与第二构件23之间,保护罩6与壳体1锁在一起,当需要使用密码时,拉动限位块19,锁头17从锁扣18中滑出,即可使用。

本实用新型将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把手上,在识别指纹的同时即可转动把手开门,大大方便了使用者,另外,增加了密码开锁,可在不便用指纹识别开门时使用密码开锁,极大的方便了使用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