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8348发布日期:2019-02-12 21:1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墨斗由墨仓、线轮、墨线和墨签四部分构成,墨斗通常被用于测量和房屋建造等方面,是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测量、定位装置,而且在质量检测方面虽不是最关键的设备,但是作为辅助工具在划线、定位、测量的时候尤为重要,尤其是在评价垂直度和直线度的时候,所以墨斗自然属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的一份子,其操作简单、划线灵活可靠、价格便宜的优点深得工人师傅的喜爱。

目前,建筑施工用墨斗在墨仓内设置了吸有墨汁的海绵,墨线经过线轮室穿过墨仓中的海绵后从墨仓壁桑的出线孔穿出,收回的时候用摇柄收回。这种墨斗存在的缺陷有,其一,一般的墨斗墨仓是敞开的,不仅墨仓内的墨汁容易滴落出来,污染其他工件或原料,同时灰尘、杂质等容易落入墨盒内,较难清理;其二,传统的墨斗的体积大且不规则,便携性较差;其三,工人选好划线、测量的位置之后必须用手拉起墨线弹向被测接触面,如果墨斗、墨签定位不稳定或者是用力不当的话极容易造成偏移,而工程中的微小距离往往能产生较大的质量问题,所以对墨斗的结构有必要提出相应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建筑施工用墨斗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携性好且便于弹线的一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包括墨线、线轮和墨斗斗体,所述墨斗斗体包括线轮室、墨仓、过渡室和前导嘴,所述过渡室中设置有滚轴,所述墨仓内设置有海绵棒,所述墨线从线轮室穿过海绵棒、过渡室且从滚轴下方绕过直到前导嘴处,所述墨线的一端与弹线装置连接,所述弹线装置包括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锥尖,所述定位筒的内部设置有贯穿其顶部的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部设置有拉板,所述拉板的底部设置有用来连接墨线的接线半球,所述拉板和定位筒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墨斗斗体的下表面为平面且上表面为弧面,所述下表面与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由小圆弧面和大圆弧面过渡。

作为优选,所述墨斗斗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指槽。

作为优选,所述前导嘴为管状体。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筒的侧面设置有墨线槽和与前导嘴配合的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利用弹线装置不仅可以用来定位还可以在明确定位后拉动弹簧弹线,代替人手直接接触涂有墨汁的墨线,同时前导嘴和墨斗斗体的下表面同时起到压制墨线的作用;其次,利用过渡室中的滚轴可以将起毛的墨线滚平,减少来回拉收墨线产生的磨损,延长墨线的使用寿命;再者,本装置整体形状精简、设计合理,而且弹线装置和墨斗斗体组合连接在一起,便携性好,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的轴测图;

以上各图中,1、墨斗斗体;2、线轮室;3、墨仓;4、过渡室;5、前导嘴;6、墨线;7、滚轴;8、海绵棒;9、弹线装置;91、定位筒;92定位锥尖;93、拉杆;94、拉板;95、接线半球;96、弹簧;97、管槽;98、墨线槽;10、指槽;11、摇柄;12、塞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2和图3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图1作为整个装置的剖视图与所述“左”、“右”方向正好相反,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包括墨线6、线轮和墨斗斗体1,所述墨斗斗体1包括线轮室2和墨仓3,其中,所述线轮室2的一侧设置有可以转动线轮的摇柄11,线轮、墨线6、线轮室2和墨仓3在现在的墨斗技术中的运用比较成熟,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重点提供的一种可以代替人手弹线的装置,而且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墨斗的便携性较差的问题在结构上提出了改进的方案。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墨斗斗体1还包括过渡室4和前导嘴5,所述过渡室4中设置有滚轴7,所述前导嘴5顾名思义就是设置在墨斗斗体的前端,所述墨仓3内设置有海绵棒8,所述海绵棒8中间具有可以使墨线穿过的中心通孔,以此将海绵棒8吸收的墨汁均匀涂抹在墨线上。所述墨线从线轮室2穿过海绵棒8、过渡室4且从滚轴7下方绕过直到前导嘴5处,所述墨线的一端与弹线装置连接,此为墨线的连接路线。其中,前导嘴5作用的实现要和墨斗斗体1的下表面结合来体现,墨斗斗体1的下表面为平面,这样可以通过前导嘴5的导向作用将墨线6压到接触面上,方便弹线;过渡室4中滚轴7的作用是将起毛的墨线6滚平,减少来回拉收墨线6产生的磨损,延长墨线6的使用寿命,当然,让墨线6从滚轴7下方绕过直到前导嘴5处让滚轴7还以发挥绷紧墨线6、下压墨线6的作用,有利于划线定位。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整个装置的机械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线装置9可以代替人手接触涂有墨汁的弹线,通过机械的方式来完成弹线。具体地,所述弹线装置9包括定位筒91,所述定位筒91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锥尖92,所述定位筒91的内部设置有贯穿其顶部的拉杆93,所述拉杆93的底部设置有拉板94,所述拉板94的底部设置有用来连接墨线6的接线半球95,所述拉板94和定位筒91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弹簧96。其中,定位锥尖92用来选取测量点,拉动拉杆93可以使拉板94向上运动压缩弹簧96,松开拉杆93的瞬间即可完成弹线,使用方便,而且弹线力度可保持均匀,所画的线也比较准确,误差较小,有利于得到有效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定位锥尖92和接线半球95的高度都在2~5mm之间,有利于得到清晰的墨线痕迹。

就便携性上来讲,本实用新型提供所述墨斗斗体1的下表面为平面且上表面为弧面,所述下表面和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由小圆弧面和大圆弧面过渡,所述前导嘴5为管状体,所述定位筒91的侧面设置有墨线槽98和与前导嘴5配合的管槽97,在弹线的过程中墨线6沿着墨线槽98移动。墨斗斗体1的形状这样设置一方面是考虑到线轮直径一般较大,而且又需要将前导嘴5中的墨线6压下来,所以就形成了前头小、后头大的形状,墨斗斗体1的下表面起到基准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适应人手掌使用物体的习惯,这样设置方便人使用操作;而且将弹线装置9和前导嘴5连接在一起后更容易携带,墨仓3的一侧设置有塞子12,也不用担心墨汁撒漏。

为了在确定定位点后能稳定地按下墨斗斗体1,本实用新型提供在墨斗斗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指槽10用来方便手指按压,而且在放线的过程中也可以提供把持的一个基准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