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形防盗门触发信号发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7793发布日期:2019-01-18 19:0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形防盗门触发信号发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门防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隐形防盗门触发信号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盗警器装置大部分都是采用摄像头或红外线报警器,现有的防盗装置都暴露在室外的,容易遭到人为破坏而失去防盗警器的作用。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灵活,隐藏在门内不会遭到人为破坏的隐形防盗门触发信号发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形防盗门触发信号发射装置,其包括固定安装于门背面上的信号发射器,置于信号发射器侧边固定安装于门背面上的第一铰链座,固定安装于墙体上的第二铰链座,与第二铰链座转动连接的驱动内杆,与第一铰链座转动连接的驱动外杆,所述驱动内杆通过销轴与驱动外杆转动连接,所述销轴上还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弹性抵压于驱动内杆与驱动外杆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当防盗门打开一小部分时,驱动外杆首先是向前推动信号发射器的按钮,当按钮被按下后,信号发射启动;门进一步打开时,由于驱动外杆不能再向前推动从而绕第一铰链座的滚轴转动,当门逐渐打开时,驱动外杆、驱动内杆进行折叠,从而满足门的全部打开要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灵活,隐藏在门内不会遭到人为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如下:

1—信号发射器;

2—第一铰链座;

3—第二铰链座;

4—驱动内杆;

5—驱动外杆;

6—销轴;

7—扭簧;

8—门

9—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隐形防盗门触发信号发射装置,其包括固定安装于门8背面上的信号发射器1,置于信号发射器1侧边固定安装于门8背面上的第一铰链座2,固定安装于墙体9上的第二铰链座3,与第二铰链座3转动连接的驱动内杆4,与第一铰链座2转动连接的驱动外杆5,所述驱动内杆4通过销轴6与驱动外杆5转动连接,所述销轴6上还安装有扭簧7,所述扭簧7弹性抵压于驱动内杆4与驱动外杆5之间。信号发射器1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针对防盗门朝房间里面打开的情况,在门背面与墙体9之间安装一种无线信号发射机械装置,该装置采用粘贴固定方式,无需破坏门与墙体的表面质量,小偷在门外也无法干涉到该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灵活,不用破坏已有设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隐形防盗门触发信号发射装置的工作原理:当防盗门打开一小部分时,驱动外杆5首先是向前推动信号发射器1的按钮,当按钮被按下后,信号发射启动;门进一步打开时,由于驱动外杆5不能再向前推动从而绕第一铰链座2的滚轴转动,当门逐渐打开时,驱动外杆5、驱动内杆4进行折叠,从而满足门的全部打开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当防盗门打开一小部分时,驱动外杆5首先是向前推动信号发射器1的按钮,当按钮被按下后,信号发射启动;门进一步打开时,由于驱动外杆5不能再向前推动从而绕第一铰链座2的滚轴转动,当门逐渐打开时,驱动外杆5、驱动内杆4进行折叠,从而满足门的全部打开要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灵活,隐藏在门内不会遭到人为破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