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用机械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3300发布日期:2019-04-03 00:03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土木工程用机械扳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扳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木工程用机械扳手。



背景技术:

扳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用来紧固和起松螺母的工具,现有活动扳手的开口调节方式主要是机械丝杠式的,通过转动丝杠螺母来调节开口大小,调节不方便,固定型号扳手只能针对单一型号的螺丝。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机械扳手,本实用新型集合了自动化的活动扳手与可更换的套筒扳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机械扳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土木工程用机械扳手,包括固定钳口、活动钳口、扳座和手柄,固定钳口与阀座为一体结构,固定钳口在阀座一端侧面,活动钳口安装在阀座另一端侧面,阀座内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柱,活动钳口通过固定板与滑柱固定焊接连接,滑柱远离固定板一侧安装有齿条柱,齿条柱对应设有螺纹柱,螺纹柱与齿条柱传动连接,螺纹柱两端通过轴杆转动固定在轴承座上,轴杆上端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外端对应设有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为斜齿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斜边齿轮交接传动连接,主动齿轮通过联轴器与电机传动连接,电机一侧设有电池座,手柄与阀座固定连接,手柄上端设有控制按钮。

所述固定钳口和活动钳口外端为圆弧形状,固定钳口内端设有三角板,活动钳口内端设有三角槽,三角板与三角槽对应卡接。

所述扳座靠近螺纹柱两侧设有开孔,开孔为矩形形状,螺纹柱外侧螺纹壁于开孔处凸出,方便手工操作扳手。

所述手柄末端设有套筒扳手,套筒扳手内设有内切六边形孔,套筒一端插入内切六边形孔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土木工程用机械扳手,包括固定钳口、活动钳口、扳座和手柄,阀座内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柱,活动钳口通过固定板与滑柱固定焊接连接,滑柱远离固定板一侧安装有齿条柱,齿条柱对应设有螺纹柱,螺纹柱与齿条柱传动连接,螺纹柱两端通过轴杆转动固定在轴承座上,扳座靠近螺纹柱两侧设有开孔,开孔为矩形形状,螺纹柱外侧螺纹壁于开孔处凸出,方便手工操作扳手,轴杆上端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外端对应设有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为斜齿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斜边齿轮交接传动连接,主动齿轮通过联轴器与电机传动连接,通过电机驱动可以自动控制活动钳口张开和收缩,省时省力,自动与手动可以切换操作,方便快捷,手柄末端设有套筒扳手,套筒扳手通过内切六边形孔可对不通型号的套筒切换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传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

实施例1

土木工程用机械扳手,包括固定钳口1、活动钳口2、扳座3和手柄4,固定钳口1与阀座3为一体结构,固定钳口1在阀座3一端侧面,活动钳口2安装在阀座3另一端侧面,阀座3内设有滑槽31,滑槽31内设有滑柱32,活动钳口2通过固定板21与滑柱32固定焊接连接,滑柱32远离固定板21一侧安装有齿条柱33,齿条柱33对应设有螺纹柱34,螺纹柱34与齿条柱33传动连接,螺纹柱34两端通过轴杆35转动固定在轴承座36上,轴杆35上端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37,从动齿轮37外端对应设有主动齿轮38,从动齿轮37和主动齿轮38为斜齿齿轮,从动齿轮37与主动齿轮38斜边齿轮交接传动连接,主动齿轮38通过联轴器39与电机40传动连接,电机40一侧设有电池座42,手柄4与阀座3固定连接,手柄4上端设有控制按钮4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固定钳口1和活动钳口2外端为圆弧形状,固定钳口1内端设有三角板11,活动钳口2内端设有三角槽22,三角板11与三角槽22对应卡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扳座3靠近螺纹柱34两侧设有开孔30,开孔30为矩形形状,螺纹柱34外侧螺纹壁于开孔30处凸出,方便手工操作扳手。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手柄4末端设有套筒扳手43,套筒扳手43内设有内切六边形孔,套筒一端插入内切六边形孔固定,套筒扳手通过内切六边形孔可对不通型号的套筒切换固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按钮控制按钮41,电机40带动主动齿轮38,从动齿轮带动轴杆35转动,螺纹柱34旋转带动齿条柱33推动,齿条柱33通过滑柱32移动,活动钳口2通过滑柱32滑动收缩夹紧,手动时,搓动螺纹柱34,螺纹柱34带动齿条柱3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