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内藏的保险箱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3453发布日期:2020-01-10 15:56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可内藏的保险箱手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将操作旋钮内藏的保险箱手柄。



背景技术:

传统保险箱门所使用的手柄,其手柄体无论在何种状态下均直接伸出门板较大距离,即手柄体始终超出门面以外。这种手柄外伸的保险箱门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手柄体始终外露,手柄易遭受外界的碰撞而导致手柄的损坏,造成手柄外观破坏,严重的可以造成手柄轴断裂或变形,使手柄整体失去使用性能,影响保险箱的正常开启。

针对前述现状,有人发明了伸缩式的手柄机构,该机构能将手柄体藏于门板的凹部内,使手柄体的外表面与门板的外端面齐平,确保在运输过程中手柄不会被外界碰撞而损坏,还可防止不法分子在不知道密码或没有钥匙的情况下,强行转动手柄导致保险箱内的驱动机构和锁机构的损坏。

如一专利号为zl200720191731.4(公告号为cn201125597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供保险箱柜使用的伸缩式手柄机构》,以及还如一专利号为zl200820085173.8(公告号为cn201176755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可调式伸缩面板锁》均披露了一种手柄能伸缩的保险箱门,该结构在正常状态下手柄缩进保险门内,开启时才让手柄弹出。

现有伸缩式的手柄机构存在如下缺陷:手柄中的手柄轴与驱动机构之间设有一离合机构,即在手柄的头部缩进门板内状态下,手柄轴与驱动机构分离,手柄将空转,而当手柄头伸出门板外状态下,手柄轴与驱动机构相连,由于离合机构的存在,增加手柄机构的复杂性,还有对手柄的安装精度要求高,安装不便,而且锁定机构涉及部件多,易损坏,更换维护不方便,当手柄内缩的状态,操作者便不能再操作手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并将手柄头内藏的保险箱手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内藏的保险箱手柄,包括用以穿设并固定在箱门上的外壳,及由手柄头和连接在手柄头后部的手柄轴组成的手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用以容纳所述手柄头的容置腔,容置腔的底壁穿设有能相对外壳并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连接件,连接件后端伸出外壳并与传动部件固定,连接件内具有导向腔,所述手柄轴伸入并约束在导向腔内能轴向滑移,且手柄轴的旋转能带动连接件旋转,所述导向腔内设有使手柄轴保持外伸趋势的弹簧;所述连接件与手柄轴之间设有选择定位结构;在手柄体后移至手柄头藏于所述容置腔内的状态下,所述选择定位结构将手柄轴锁定住不能前移;在选择定位结构解除锁定的状态下,所述手柄体在弹簧作用下前移直至手柄头前伸出容置腔。

用容置腔底壁厚度较薄,而连接件具有一定长度,为保证连接件能转动起来并不晃动,需要较长的容置孔对其限制,故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容置腔的底壁穿设固定有导向套,所述连接件穿设在导向套内,连接件的前端具有与导向套的前端面挡配的环形挡肩,所述传动部件则抵靠在导向套的后端面上。导向套的设置对连接件的安装起到支承和约束的作用,保证连接件能平稳旋转。

为使导向套与外壳固定牢靠,上述导向套的中部具有环状的法兰安装部,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上开有安装孔,所述导向套穿设在该安装孔内,同时所述法兰安装部通过螺钉固定在容置腔的底壁上。

作为改进,上述连接件的导向腔内壁上设有两径向内凸导向块,所述手柄轴的对应侧设有与导向块滑配的导向槽。导向块与导向槽的配合保证手柄轴只能相对连接件轴向移动,同时,使得手柄轴的旋转能带动连接件及传动部件一起旋转。另外导向块对凹槽的后内壁形成挡配,对手柄轴地前移还有约束作用,防止手柄轴脱离导向腔。

上述选择定位结构包括锁板,所述锁板转动连接在连接件上而能左右摆动,锁板的前端具有向下延伸的锁柱,所述手柄轴上具有切削平面,切削平面上设有凹腔和沿轴向设置的导向直槽,导向直槽位于凹腔后部并连通,凹腔底面的中部具有凸起的锁台,锁台的前面具有内凹的自锁槽,锁台的右侧面与凹腔右侧壁之间形成进位引导槽,锁台的左侧面与凹腔左侧壁之间形成退位引导槽,进位引导槽和退位引导槽均与导向直槽的顶部连通;所述进位引导槽能将锁柱引导至所述自锁槽内,所述退位引导槽能将锁柱从自锁槽引导至导向直槽内。

向后推动手柄体,手柄体克服弹簧后移过程中,锁柱先沿导向直槽前移,当锁柱进入进位引导槽后,在进位引导槽引导下,直至手柄轴不能继续后移,此时锁柱移动至进位引导槽的末端,松手后手柄体在弹簧作用下略微前移一小段距离,锁柱刚好卡入自锁槽内,因自锁槽的阻挡将手柄轴锁住不能进一步前移,手柄头正好容置在容置腔内不外露;解锁时,略微向后推动手柄体,在退位引导槽引导下锁柱脱离自锁槽,松手,手柄体在弹簧作用下前移,锁柱沿退位引导槽滑移至引导槽内,直至手柄体在弹簧作用下前移直至手柄头前伸出容置腔。本选择定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作为改进,上述锁板转动连接在连接件的外周壁上,连接件的侧壁上开有与导向腔连通的穿孔,所述锁柱穿过穿孔后伸入所述导向直槽内。该结构方便锁板的组装。

上述手柄轴的底壁设有内凹的凹槽,所述弹簧置于该凹槽内,弹簧的前端顶持在凹槽的前部,弹簧的后端顶持在导向腔的后壁上。

为方便组装,上述手柄头通过螺钉可脱卸地连接在手柄轴的前端,手柄头的前端面粘贴有装饰片。装饰片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可将螺钉遮挡起来。

作为选择,上述手柄头呈圆形,圆形的手柄头为较常采用的结构,当然手柄头也可采用呈l形的柄状手柄头。为方便握拿,手柄头的外周具有方便用手握拿的纹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手柄轴可以相对连接件前后滑移,且手柄轴能带动传动部件随连接件一起旋转,确保与保险箱的门栓结构能关联起来,另外连接件与手柄轴之间设有选择定位结构,在手柄体后移至手柄头容置在外壳容置腔内的状态下,选择定位结构将手柄轴锁定住不能前移,保证手柄头不外露,在选择定位结构解除锁定的状态下,手柄体在弹簧作用下前移直至手柄头前伸出容置腔,以供人操作;手柄中的手柄轴与门板背面的驱动机构之间没有额外的离合机构,故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手柄头外伸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手柄头内藏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剖视图(手柄头外伸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选择定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柄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一种可内藏的保险箱手柄,包括用以穿设并固定在箱门上的外壳1,及由手柄头21和连接在手柄头21后部的手柄轴22组成的手柄体2;手柄头21通过螺钉可脱卸地连接在手柄轴22的前端,手柄头21的前端面粘贴有装饰片10。手柄头21呈圆形,手柄头21的外周具有方便用手握拿的纹路211。

外壳1具有用以容纳所述手柄头21的容置腔11,容置腔11的底壁穿设有能相对外壳1并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连接件3,连接件3后端伸出外壳1并与传动部件4固定,连接件3内具有导向腔31,手柄轴22呈扁平状,手柄轴22伸入并约束在导向腔31内能轴向滑移,且手柄轴22的旋转能带动连接件3旋转,连接件3的导向腔31内壁上设有两径向内凸导向块32,手柄轴22的对应侧设有与导向块32滑配的导向槽23。导向腔31内设有使手柄轴22保持外伸趋势的弹簧5;手柄轴22的底壁设有内凹的凹槽222,所述弹簧置于该凹槽222内,弹簧5的前端顶持在凹槽222的前部,弹簧5的后端顶持在导向腔31的后壁上。容置腔11的底壁穿设固定有导向套6,连接件3穿设在导向套6内,连接件3的前端具有与导向套6的前端面挡配的环形挡肩33,传动部件4则抵靠在导向套6的后端面上。导向套6的中部具有环状的法兰安装部61,容置腔11的底壁上开有安装孔,导向套6穿设在该安装孔内,同时法兰安装部61通过螺钉固定在容置腔11的底壁上。

连接件3与手柄轴22之间设有选择定位结构;在手柄体2后移至手柄头21藏于容置腔11内的状态下,选择定位结构将手柄轴22锁定住不能前移;在选择定位结构解除锁定的状态下,手柄体2在弹簧5作用下前移直至手柄头21前伸出容置腔11。

本实施例中的选择定位结构包括锁板7,锁板7转动连接在连接件3上而能左右摆动,锁板7的前端具有向下延伸的锁柱71,手柄轴22上具有切削平面221,切削平面221上设有凹腔8和沿轴向设置的导向直槽8a,导向直槽8a位于凹腔8后部并连通,凹腔8底面的中部具有凸起的锁台9,锁台9的前面具有内凹的自锁槽91,锁台9的右侧面与凹腔8右侧壁之间形成进位引导槽8b,锁台9的左侧面与凹腔8左侧壁之间形成退位引导槽8c,进位引导槽8b和退位引导槽8c均与导向直槽8a的顶部连通;所述进位引导槽8b能将锁柱71引导至所述自锁槽91内,退位引导槽8c能将锁柱71从自锁槽91引导至导向直槽8a内。

锁板7转动连接在连接件3的外周壁上,连接件3的侧壁上开有与导向腔31连通的穿孔34,锁柱71穿过穿孔34后伸入导向直槽8a内。

操作时,向后推动手柄体2,手柄体2克服弹簧5后移过程中,锁柱71先沿导向直槽8a前移,当锁柱71进入进位引导槽8b后,在进位引导槽8b引导下,直至手柄轴22不能继续后移,此时锁柱71移动至进位引导槽8b的末端,松手后手柄体2在弹簧5作用下略微前移一小段距离,锁柱71刚好卡入自锁槽91内,因自锁槽91的阻挡将手柄轴22锁住不能进一步前移,手柄头21正好容置在容置腔11内不外露;解锁时,略微向后推动手柄体2,在退位引导槽8c引导下锁柱71脱离自锁槽91,松手,手柄体2在弹簧5作用下前移,锁柱71沿退位引导槽8c滑移至引导槽8a内,直至手柄体2在弹簧5作用下前移直至手柄头21前伸出容置腔1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